⑴ 對於老人來講,血壓是多少算是比較正常
對於老人來講,血壓是多少算是比較正常?
55歲以上的人正常血壓是多少?一般情況下,55歲以上中老年人的血壓需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以免血管健康受損。55歲以上中老年人收縮壓保持在91139mmHg,舒張壓保持在6189mmHg,脈壓差保持在3040mmHg是正常的。如果能控制在這些合理的范圍內,說明血壓正常,不用擔心高血壓帶來的健康風險。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血壓達到130/85,說明已經達到臨界值,需要採取措施防止血壓達到140/90。55歲以上的人怎麼會有高血壓?
⑵ 老年人血壓低怎麼調理
一、老年人血壓低的注意事項:
1、加強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對高血壓、低血壓都有調節作用。國外有位學者說過:「鍛煉身體可以代替許多葯劑,但任何葯劑也代替不了鍛煉身體。」低血壓的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
2、高鹽飲食低血壓的老年人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約為正常食鹽量的2—3倍,即每日20—25克。多攝鹽後必須多喝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升高血壓。
3、葯物治療低血壓症狀明顯,可選用利他林、麻黃素等升壓葯及三磷酸腺苷、輔酶A、維生素B及C,以改善腦組織代謝功能。
4、選用滋補葯低血壓的老年人可選用滋補葯來調節血壓,可每日服用桂圓肉6克,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人參。中葯「生脈散」(人參10克、麥冬20克、五味子10克)每日1劑煎服,效果也佳。
5、病因治療體質虛弱者宜加強營養;服降壓葯後感到身體軟弱者,要停葯或換用較溫和的降壓葯;因各種急性疾病引起的低血壓要積極地診治原發病;避免過快地變動體位和長時間站立;睡眠時枕頭墊高以15厘米為宜;夜間最好不去廁所,在床上備有便盆或有他人陪同,以防意外。國外醫生觀察到咖啡因對慢性直立性低血壓療效甚好,早餐前30分鍾口服咖啡因0.25克,能減輕飯後血壓下降。也可在早飯前喝杯濃咖啡,藉此提供咖啡因,也可收到相似效果。
二、老年人血壓低的飲食注意事項:
1、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2、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3、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4、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⑶ 老年人高血壓很高,低血壓很底怎麼辦
高血壓的治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高血壓的診斷,年齡60歲以上,血壓值持續或非同日3次以上血壓測量收縮壓≥140毫米汞柱(18.7千帕)及(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12.0千帕)者稱為老年人高血壓。老年人高血壓人作為高血壓病的一種特殊類型,近年來對它的研究與研究與防治受到重視。流行病學調查提示,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其糖尿病、主動脈鈣化、心肌梗死、腦卒中、間歇性跛行的發病率和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老年人總死亡高於同齡血壓正常人。且收縮壓隨年齡而增高,發生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較舒張壓升高的危險性更大。另外,老年人高血壓在臨床表現、治療及預後等方面具有某些特殊性。老年人高血壓大多屬於輕型,惡性或急進型者罕見。老年人高血壓比年輕者較多合並其它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
老年人高血壓在臨床表現方面具有以下特點:一、血壓波動大。由於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行性病變,體內各種血壓調節機制敏感性降低,導致老年人血壓波動大,尤其是收縮壓。血壓波動不僅在長時期內較明顯,在24小時內的波動也大於年輕患者。二、體位性低血壓。發生休位性低血壓也與老年人壓力感受器調節血壓的功能減退有關。三、並發症多且嚴重。老年人高血壓患者血管功能障礙明顯,心排血量降低,因此是冠心病、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另外,老年人腎功能異常在伴有高血壓時發生更早更嚴重的臨床異常表現。四、假性高血壓。老年人間接測壓法測量血壓由於氣囊壓不住僵硬的肱動脈,有時可有讀數過高,產生「假性高血壓」。
老年人高血壓在葯物治療方面,應特別注意降壓葯的副作用。因老年人代謝和內環境平衡功能呈生理性退化,故可影響葯物的分布、代謝和排泄。對降壓葯物的選擇,應盡可能選用降壓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葯物,並且較小劑量始,根據病人的情況確定是否增減劑量。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珍菊降壓片是中西醫復合制劑,其以野菊花、珍珠層粉、槐米等中葯為主要成分,加入少量的西葯鹽酸可樂定及雙氫氯噻嗪,起到了提高葯效的協同作用,又減少了西葯的副作用。具有服用量小、降壓平穩、長期服用無明顯副作用等優點,故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理想的選擇。
⑷ 60歲以上的老人, 血壓正常值標準是多少
關於多少歲算老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是:在發達國家65歲,發展中國家超過60歲,即為老年。
探討「老年人血壓問題」前,大家需要先明確一個事實:
已患高血壓老人與未患高血壓老人,其安全血壓標準是不同的,切不能一概而論!
根據老年人是否患高血壓,老年人血壓標准分為兩類:
健康老人,血壓正常值是多少?
已患高血壓老人,血壓降到多少合適?
健康老人,血壓正常值是多少?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標准,60歲以上居民血壓分級標准與普通成年人高血壓分級標准相同,具體包括: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非同日測量三次血壓值收縮壓均≥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當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屬於不同級別時,以較高的分級為准。舉例子:
王大爺高壓145mmHg,低壓80mmHg,按照以上標准高壓和低壓屬於不同級別,以較高級別為准,高壓處於較高級別,王大爺就屬於一級高血壓。
那麼老年人高血壓怎麼辦?
中老年人牢記四項原則:「合理飲食、多喝茶、適量運動、戒煙限酒「。
1、合理飲食
飲食應注意低鹽、低脂、高蛋白的原則。食鹽的攝入量每日不超過10克,最好是5克以下。限制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主要食用植物油,這樣不僅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也便於控制血壓。
⑸ 中老年人低血壓是怎麼回事
關於中老年人高血壓,一般人都比較熟悉,而對於中老年人低血壓,則相對了解不多。實際上,中老年人持續低血壓往往是體質衰弱或體內存有某類疾病的反映,而低血壓本身也會導致某些機體功能障礙,故不宜忽視。
按標准,血壓低於90/60mmHg(相當於12.0/8.0kpa),即可診斷為低血壓。一般說來,除非血壓降低較多,否則多無明顯症狀,多在查體時發現。所以,一旦出現較長時期低血壓,即應查找原因,並回顧有無其他身體不適或症狀,一般可考慮有無以下情況:1.近期有無經常服用安眠葯、鎮靜葯、降壓葯等,這種原因引起的低血壓多合並有頭暈、頭痛、健忘、心悸、精神不振等。大都停葯後血壓迅速恢復正常水平。
2.近期有無因牙疾、胃病等影響食量,導致一個時期內嚴重營養不足。這種情況應針對原始病因治療,多屬短暫性低血壓。
3.是否與體位變動有關。少數中老年人由仰卧位至站立位時突然出現暈厥等腦缺血症狀,測量血壓顯示收縮壓低於標准值20mmHg;舒張壓也降低超過5mmHg,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位置性低血壓,多發生於體質衰弱或近日較長時間卧床者;個別中老年人由於遺傳素質或有廣泛下肢靜脈曲張,也可發生位置性低血壓。有這種病史的中老年人,平日行動,尤其是起床時動作要慢,睡眠時經常變換體位,枕頭稍高,也可試穿彈力襪。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般不需用葯治療。
⑹ 老人原來是高血壓,現在變成低血壓了怎麼辦
原來高血壓,現在低血壓了!
對於老年人來說更危險,會有腦梗死的風險,也有別的全身供血不足的發風險。
對於82歲的老人,原先高血壓,現在血壓80/50,必須馬上停葯,盡快就診。
一般從高血壓到低血壓的轉變有很多可能,但不管什麼原因,低血壓的危險更大。
高血壓一般對人體的危害是緩慢的,所以我們把高血壓叫沉默的殺手,如果長期高血壓不控制,才會導致心腦腎血管損害。但是低密度如果幾十分鍾或者幾個小時不搶救就會有生命危險。簡單理解低血壓就是休克,會導致全身臟器供血不足,導致腦缺血、腎缺血、肝臟缺血,進而引發腦梗死、腎衰、肝衰等等危險。所以低血壓更危險。
高血壓造成低血壓常見的幾個原因:
1、葯物過量,老年人高血壓吃著降壓葯,有時候忘記吃過降壓葯,重復吃降壓葯就會導致低血壓;吃短效降壓葯也可能會導致低血壓;吃著治療前列腺的升桐葯物也會導致體位性低血壓。
2、年齡導致,隨著年齡增加,生理變化導致低壓越來越低,好多老人都會出現高壓高,低低壓常常低於60,問是不是低血壓,這時候還是以參考高壓為准,因為這是生理變化,老年人低壓都會越來越低。這種情況沒有風險,參考高壓即可。
3、發生了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都會導致血壓急性下降。還有一些疾病,比如任何原因導致的休克肯定會低血壓,或腹瀉、不進食也會導致低血壓。吵段坦
不管什麼原因導致的低血壓,都必須先停葯,如有必要盡快升壓,並找到低血壓的原因。因為低血壓更致命!
【心血管王醫生正式授權維權勇士保護,如有竊取者一律追究法律責任。】
老人高血壓突然變成了低血壓,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立即停用所有的降壓葯物。 部分患者覺得自己是高血壓,就一輩子吃葯,即使血壓降低了,也還在服用降壓葯物,以至於出現頭昏乏力、甚至黑朦暈厥等不適。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降壓葯物的使用是以血壓為基礎的,如果說血壓偏低就要減量或者是停用降壓葯。
其次,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積極的尋找血壓降低的原因。 1. 有沒有大量的丟失液體?比如嚴重腹瀉、失血、出大汗等。2. 有沒有出現一些疾病?比如,急性心梗、急性心衰、急性心肌炎等。3. 季節原因引起的,部分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到了天氣轉暖以後,周圍血管擴張,血壓容易降低,這個時候,可以把將葯物減量甚至停用一段時間,使血壓維持在較為正常的水平,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
如果血壓持續偏低,有可能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灌注不足的情況,所以盡早到醫院去做相關的檢查和治療。
關注 健康 ,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對於老年人,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除了要注意高血壓的控制以外,低血壓的問題更加不容忽視。對於高齡老年人來說,如果出現血壓收縮壓低於90,而舒張壓低於60的情況,就屬於低血壓的情況了,低血壓影響身體各個組織器官的供血,從而引起組織器官的 健康 損害,也會因大腦供血不足出現眩暈、渾身無力、健忘、思維遲鈍等問題,而低血壓同樣有引發心絞痛、心梗、缺血性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低血壓通常比高血壓更難控制,因此,對於高齡老年人低血壓的問題,一定要引起注意。
老年人低血壓原因1——葯物性低血壓
很多老年朋友,有高血壓的問題,堅持用葯是很好的,但也要做好血壓的監控測量。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體的血壓調節功能也會逐漸衰退,長期服用降壓葯,可能遠來能夠控制血壓平穩在正常范圍內,但當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這個葯物用量就會使血壓降得過低,導致低血壓問題的出現;對於高齡老年人的血壓調節,季節冷暖的變化也不容忽視,現在慢慢天氣轉入夏季,氣溫升高,隨著氣溫的升高,我們的血管也會有一定的舒張,這時候如果應用冬天時燃迅的降壓葯方案,可能也會引起血壓降的過低的情況。
對於上述情況,應根據高齡老年人血壓的降低情況,及時的停服或減量服用降壓葯物,具體用葯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除了服用降壓葯可能引起低血壓的問題,一些中樞神經鎮靜葯、安定類的葯物,如奮乃靜、氯丙嗪等,改善心絞痛的硝酸類葯物,如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等葯物,都可能會引起低血壓的問題,在評估葯物引起的低血壓時,是否服用了這些葯物,是否經常服葯這些葯物,也要進行排除和評估。
老年人低血壓原因2—— 餐後低血壓
如果老年人的低血壓症狀經常出現在餐後1~2小時,那麼餐後低血壓的可能性就很大。通常情況下餐後低血壓是指老年人在餐後2小時測量血壓,收縮壓下降20mmhg以上,或原來老年人收縮壓大於100mmhg,但餐後測量血壓小於90mmhg的情況;對於餐後血壓並未下降這么多,但餐後仍然規律的出血眩暈、乏力等心腦血管缺血症狀的情況,都可以診斷為餐後高血壓的問題。對於80以上的高齡老年人,之所以更容易出現餐後低血壓的問題,與餐後臟器血流增加、壓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交感神經代償功能不全,都有很大的關系。
對於老年人餐後低血壓的問題,通常說來,在生活上多加註意,通過非葯物調節的方式來控制低血壓,是最常用的方法。對於高齡老年人有餐後低血壓問題的朋友,給大家以下建議:
1. 避免一餐吃的過飽,過多;
2. 不要大量的進食碳水化合物;
3. 不要吃的過熱,盡量不要超過50℃;
4. 戒酒;
5. 餐前喝一杯溫水補充血容量;
6. 少食多餐,本來的一日三餐,改成一日五餐或六餐;
7. 避免餐前服用降壓葯,有餐後低血壓問題的老年人,應該選擇兩餐之間服葯。
上述建議,都可以有助於改善老年人餐後低血壓的問題,在葯物方面,研究證明,利尿劑降壓葯最容易引起餐後低血壓的發生,因此,對於服用此類降壓葯的老年人,不妨在醫生指導下換服跟柔和的降壓葯物,如普利類或沙坦類葯物等。
老年人低血壓原因3—— 體位性低血壓
如果高齡的老年人,經常在站立時發生低血壓的相關症狀,甚至會引起摔倒等問題,那麼應該排查是否有體位性低血壓的問題。通常情況下,老年人在卧位轉為站立後3分鍾內,測量血壓收縮壓下降20mmhg以上的情況,就屬於體位性低血壓的問題了。
高齡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率高,75歲以上老年人發生率高達30%,而住院或養老院的老年人發生率更是高達50%,有直立性低血壓的老年人,其發生腦卒中,心梗的幾率要比其他老年人高出2~3倍。衰老引起人體的壓力感測器敏感性下降,血壓調節功能減弱,而高齡老年人,很多也有自主神經障礙的問題,同樣可以影響身體對於血壓調節的反應能力,對於有這些問題的老年朋友,更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問題。
如果確認有體位性低血壓的問題的老年人,在生活起居上就更應該注意——
1. 首先起床千萬要慢,讓身體能夠逐漸的適應緩慢的自主神經調節,從卧位轉為坐位或站立時,一定要盡量的慢,不要太急;
2. 要注意身體 健康 ,不要因為感冒、炎症等,引起咳嗽等方面的問題,咳嗽會增加胸內壓,減少靜脈回血量,導致心輸出量降低,引起低血壓風險增加;
3. 有體位性低血壓問題的老年朋友,一定要避免久卧,慢慢起身,盡量的活動以下,都有助於改善體位性低血壓的問題,減少風險;
4. 體位性低血壓的勤快,可以抬高枕頭15cm,或者抬高床頭10~20cm,白天的時候做斜靠椅,可以減低卧位低血壓的發生率;
5. 快速飲水500ml左右,可以在5~25分鍾內迅速改善體位性低血壓症狀。
除了生活上的注意事項,對於有體位性低血壓的情況,服用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硝酸酯類葯物,三環類抗抑鬱葯的情況下,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風險也會加大,如非必須服用,應該在醫生建議下調整 盡量 用葯方案。
心衰患者的低血壓問題
對於有心衰問題的老年朋友,如果出現低血壓的問題,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因為很多抗心衰的葯物本身都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簡單的把對血壓有降低作用的葯物停用是非常不可取的,對於慢性心衰合並低血壓問題的朋友,首先還是應該配合醫生查找導致出現低血壓的具體原因,對於治療心衰的金三角葯物:普利類葯物、β受體阻滯劑類葯物、利尿劑不建議停服,而是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減量服用,同時合理加用其他改善低血壓的葯物,控制血壓不要過低的同時,對心衰進行有效的調節控制,很多時候心衰的問題控制住了,雖然服用的葯物有降壓作用,但血壓卻有一定的升高,這才是最佳的治療方式。
心衰患者的低血壓控制是非常專業而且復雜的問題,在這里就不過多的贅述了,如果是這種情況的,一定要記住這一條:在專業醫生的評估指導下進行葯物的調整和治療。
⑺ 人的正常血壓是多少怎樣才算是高血壓或低血壓
健養生: 醫療保健 - 保健常識 正常的血壓一般以肱動脈的血壓為准,在安靜狀態下,正常成人的血壓比較穩定。 年齡 血壓(收縮壓/舒張壓)mmHg 1個月84/54 1歲95/65 6歲105/65 10-13歲110/65 14-17歲120/70 成年人120/80 老年人140-160/80-90 另外還有性別的原因,成年男子的血壓比女性略高約5mmHg.絕經期後的女性血壓又逐漸升高,與男性差不多, 血壓常在清晨最低,白天逐漸升高,到午後或黃昏最高, 運動時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增高, 外界氣溫高血壓就下降,反之亦然 肥胖以及體重過重的人血壓較高 體位不同.血壓也有所不同 至少3次非同日血壓的收縮壓值達到或超過140和(或)舒張壓達到90mmhg,即可認為有高血壓。 無論是由於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壓收縮壓低於100mmHg,那就會形成低血壓,平時我們討論的低血壓大多為慢性低血壓。慢性低血壓據統計發病率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達10%。慢性低血壓一般可分為三類: ①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如何症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②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是患者從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時,或長時間站立出現血壓突然下降超過20mmHg,並伴有明顯症狀,這些症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體位性低血壓與多種疾病有關,如多系統萎縮、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發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礙、血液透析、手術後遺症、麻醉、降壓葯、利尿葯、催眠葯、抗精神抑鬱葯等,或其他如:久病卧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③繼發性低血壓:由某些疾病或葯物引起的低血壓,如脊髓空洞症,風濕性心臟病,降壓葯,抗抑鬱葯和慢性營養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情緒,激動,緊張,恐懼等可使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