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卧床老人臀部破皮如何護理,
卧床老人非常容易長褥瘡,也叫壓瘡。剛開始時皮膚發紅,後發暗紅,再就專易破皮。可以在屬清洗干凈後在患處用碘伏消毒消毒,然後用生的鮮雞蛋的內膜(可以先把雞蛋殼硬皮磕碎少許,慢慢剝再取內膜)貼在破皮的地方,患處會慢慢結痂的。還要注意側身翻身,盡量少壓患處,常按摩清洗,促進血液循環。我們家的卧床老人就是這樣做的。有時上點土黴素粉也能癒合,但是有時不靈。希望能幫老人早日解除病痛。
Ⅱ 我母親長期卧床胯骨兩邊紅並有破皮,有一元硬幣那麼大,改怎樣護理
那是褥瘡,長期卧床的病人最容易得的,可以用褥瘡皮圈把受力的那一面踮起來,2-3個小時翻一下身子,褥瘡別名 壓力瘡
褥瘡是身體局部長期受壓,使血液循環受到障礙,引起皮膚及皮下組織因缺血而發生水皰,潰瘍或壞疽。一般來說,長期卧床體質衰竭,翻身活動不方便及肢體感覺障礙的病人易發生。過度消瘦,過度肥胖,水腫,動脈硬化均易促使褥瘡形成。
治療
盡可能早期開始,原則是立即使患處不再受壓,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強創面處理。一度褥瘡可予定時按摩,變換體位,局部酒精塗搽和烘烤,若炎症顯著,可用0.5%新黴素溶液等濕敷。二度褥瘡可外塗抗生素軟膏後覆以無菌紗布。三度褥瘡必須清除腐肉,反復清創。潰瘍小者可外用0.5%硝酸銀濕敷根除感染,應用康復新滴劑等促使肉芽組織形成。潰瘍大者可採用植皮術。對壞疽性褥瘡,應充分引流徹底去除壞死組織。同時應給予高蛋白飲食,嚴重患者需加強支持療法,必要時輸全血並糾正氮質滯留傾向。創面膿液經常培養並行葯敏,選擇合適抗生素外用。合並全身廣泛感染者,系統使用抗生素。
預防
對卧床病人加強責任心,堅持經常性的護理制度。避免局部受壓,每隔2~4小時翻身一次,並及時按摩受壓部位,對一些消瘦易受壓處,必要時可使之懸空。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保持床面平坦,整潔,柔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經常用50%酒精按摩局部,按摩後外塗滑石粉,每日2~4次。
(1)勤翻身 翻身可防止病人同一部位長時間持續受壓。一般兩小時翻身一次,但翻身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拖、拉、推等動作,以免擦傷皮膚。骨突起部位,應加用海棉墊,有條件者可墊上橡皮圈,以減輕局部受壓。
(2)勤換洗 對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及時清除排泄物,避免因潮濕刺激皮膚。對被排泄物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單等,應及時更換,保持局部皮膚清潔衛生,以免感染。
(3)勤整理 要經常保持床鋪清潔、平整、乾燥、柔軟。每次翻身時要注意整理床面,使之平整,無雜物,防止擦傷皮膚。
(4)勤檢查 每次翻身時要注意觀察局部受壓皮膚,發現異常時,立即採取積極措施,防止病情發展。
(5)勤按摩 主要是按摩褥瘡好發的骨突出部位。按摩時用手掌緊貼皮膚,壓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作環形按摩。按摩後用5%酒精或紅花酒精。冬天可選用跌打油或皮膚乳劑,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營養,防止褥瘡發生。
(6)加強營養 營養不良者皮膚對壓力損傷的耐受能力較差,容易發生褥瘡,故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並應攝足水分,以增加皮膚的抵抗力。
Ⅲ 老年人身體破皮怎麼辦求解!天熱由於長時間卧床腰背臀多處破皮.
首先應該更換體位:
正常人即使每天較長時間卧床也不會發生褥瘡,卧床病人之所以容易發生褥瘡,與病人長時間沒有改變體位密切相關。
對於癱瘓或床上活動困難的病人,要制定具體的翻身計劃以定時翻身。一般來說,白天每兩小時幫病人翻身一次,夜間不超過三小時翻身一次,翻身動作要輕,避免拖、拉、推的動作。
褥瘡多發生在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隆突處及受壓部位,所以每次翻身均應檢查受壓的骨突部,以便及時了解皮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卧位姿勢不同,受壓點相應有所不同。仰卧位時以枕骨粗隆(後腦勺處)、肩胛部(背部)、肘、骶尾部(臀部)、足跟等受壓為主,側卧位則以耳部、肩部、肘部、髖部、膝關節的內外側、內外踝(俗稱足眼)受壓為主,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卧位著重檢查不同的受壓點,以確定有無皮膚損傷。有條件的家庭,可幫病人鋪上專門的氣墊床,這可減輕病人局部的受壓情況,預防褥瘡。
第二是保持皮膚清潔和乾燥:
防止皮膚受到污物的刺激,如有大小便污染時,必須隨時進行清洗和更換尿墊,以保護皮膚免受刺激。床鋪要經常保持清潔乾燥,平整無碎屑,被服污染要及時更換。
第三是局部按摩:
對於受壓的骨突部位,在翻身時應給予一定的按摩,尤其是發現受壓皮膚出現硬結時,要在減壓的同時給予50%酒精局部按摩。
按摩時不要用手指,要用手掌的大、小魚際肌(即拇指和小指下方的兩塊肌肉),注意不要和按摩處的皮膚產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每個部位每次按摩3~5分鍾。如果皮膚已經破損,發生潰瘍感染,這時最好不要擅自處理,應請社區醫護人員上門協助護理,以防感染進一步擴散。
許多卧床病人不是死於他本身患有的疾病,而是死於並發的褥瘡感染,因而對長期卧床的病人來說,褥瘡是個躲在疾病背後、必須日夜防範的殺手。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可能減少卧床病人的褥瘡發生機會。
以上就是關於長期卧床病人預防褥瘡的三個方面的介紹,褥瘡雖然比較難以治癒,但並不是不治之症,一定要樹立信心,積極面對,只有堅持治療,才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盡量避免最嚴重的結果出現。
將此篇文章設為精華文章
Ⅳ 在給卧床老人清洗屁股(沒清潔干凈造成的肚門周圍紅腫且破皮並且皮膚有滲出液)用什麼樣的葯物治療。速求
病情分析: 您的這種情況應該是肛門周圍存在著炎症導致的。
意見建議:建議用鹽水清潔肛周,然後給老人上一些紅黴素軟膏,
Ⅳ 老人屁股破皮用什麼葯
雲南白葯!這個真心不錯!
Ⅵ 病人在床上躺多了屁股破皮怎麼音辦
那是褥瘡!!!褥瘡是由於局部軟組織持續受壓,血液動力學改變,導致組織、細胞的缺血和缺氧,營養代謝障礙發生變性壞死,腦積水患者由於昏迷、癱瘓及長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或多汗皮膚經常受潮濕、磨擦的刺激,很容易形成褥瘡,而且癒合過程很慢,導致病情加重,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2、局部治療
I度:在每小時翻身1次的同時,清潔皮膚,用「正紅花油」按揉,要掌握按揉力度,不要在紅潤處加重壓。以手掌大小魚際部分緊貼皮膚,作壓力均勻的向心方向按摩,由輕到重,每次3-5分鍾,也可用拇指的指腹,以環狀動作,從近褥瘡處向外按摩,切忌來回擦摩,防止造成表皮皮膚破損。盡量不睡有皮膚變色、發硬的一側,讓局部減壓。
II度:此期應保護皮膚,避免感染。有水泡時,未破的小水泡給予厚(一)褥瘡的分期及臨床表現
I度:瘀血紅潤期,局部皮膚受壓,出現暫時性血液循環障礙,表現為紅、腫、熱、麻木或有觸痛。
II度:炎症浸潤期,有炎症浸潤,局部紅腫部位向外浸潤,擴大,變硬,皮膚轉為紫紅色,表皮有水泡形成。
III度:潰瘍期(輕症),水泡破潰,淺層組織壞死,潰瘍形成。
Ⅳ度:潰瘍期(重症),組織壞死,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圍及深部擴散,可達骨面,甚至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敗血症。
(二)褥瘡的治療
1、全身治療:褥瘡發生後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增加全身營養,而營養狀況對褥瘡治療效果有直接影響,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攝入不足可降低傷口的癒合能力。
褥瘡患者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以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增加皮膚的抵抗力,適當補充魚肝油、葡萄糖酸鋅能促進傷口癒合。褥瘡患者血紅蛋白低於110g/L時,應補充新鮮血液,不能進食者,可給予輸入復方氨基酸、能量合劑、白蛋白等營養葯物。合並菌血症、淋巴管炎、蜂窩織炎應全身用抗生素。
層滑石粉包紮,減少磨擦,防止破裂感染,讓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無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不必剪去表皮),貼上新鮮雞蛋內膜,不能漏空隙,或外塗碘酊混合液(2%碘酊加50%葡萄糖、慶大黴素)。若有輕度糜爛,可剪一塊比瘡面略大一點的紫草油紗布貼敷,勿需再換葯,待4-5日結痂痊癒後,自行脫落。
III度:潰瘍達深層組織,常呈白黃灰色,邊緣清晰,此期應清潔創面,去腐生新,促使癒合。①可採用5ml生理鹽水加10u胰島素葯液,濕潤無菌紗布,貼敷於創面上,表面再敷蓋氯黴素紗布,外蓋無菌干紗布,每日換葯1-2次。②用碘酊混合液塗布於創面,每30分鍾1次,直到創面形成痂殼。③創面滲液較多時,用高流量氧進行創面吹拂,每次30分鍾,每日3-4次。④也可用頻譜儀照射或用電吹風吹乾創面,每日1-2次。
Ⅳ度:潰爛廣泛,深達肌層,氣味難聞,①應給予清創,剪除壞死組織,並取壞死組織做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每周1次,按檢查結果選用葯物。②用雙氧水徹底清洗創面,0.1%洗必泰消毒後,局部用復方氨基酸溶液加氯黴素浸潤無菌紗布,填塞創面,無菌干紗布敷蓋後固定,每日換葯1次。③局部高壓吹氧治療:用大漏斗接通氧氣瓶,扣在創面上,並稍加壓,防止氧氣溢出;四肢的褥瘡可用塑料袋套在肢體上,將氧氣管放在塑料袋中,塑料袋兩端用橡皮筋輕微一紮,即可吹氧。④中草葯治療:金銀花20g,蒲公英15g,防風6g,當歸12g,白芷15g,天花粉12g,乳香6g,沒葯6g,血竭6g,兒茶10g,芒硝30g,水煎後外洗,洗後用浸此葯的紗帽敷在瘡面上,每日更換2次,用葯後壞死組織很快脫落,肉芽組織生長快,瘡面很快癒合。
(三)褥瘡的預防
1、褥瘡易發生因素:①內在因素:癱瘓、大小便失禁,營養不良等。②外在因素:床鋪不平整,體位不當,局部濕潤。要對易患褥瘡的病人正確評估採取有效預防措施。
2、對易患病人進行床邊皮膚重點交班,建立床邊翻身卡,每2小時翻身1次,避免局部長期受壓,掌握翻身技巧,避免拖、拉、推等摩擦性動作。
3、病情危重者不宜翻身,可抬高床腳約30о-40о,每2-3小時墊同側或對側床腳,或用約10cm厚的棉枕置於患者腰骶部,使軟組織交替受壓。
4、有條件可採用充氣床墊,夏秋季節還可採用噴氣式充氣床墊,減輕局部壓力,保持皮膚乾燥。
5、保持床單清潔、乾燥、平整及皮膚的清潔,可增加皮膚的抗磨擦力。
6、增加營養,長期卧床或病重者,應注意全身營養,根據病人給予
高蛋白、高營養膳食,鼓勵多進食,生活不能自理者,應及時餵食喂水,加強飲食調劑,以增加抵抗力和組織修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