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腿抽筋拔罐的穴位與按摩
我告訴你一個《小腿肚轉筋的點穴療法》,你可以點穴位也可以拔罐,這些辦法不僅沒有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沒有針灸的心理負擔----點穴位。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鍾。祝早日康復!!! 小腿肚子轉筋、抽筋是一般普通的稱呼,醫學上稱之為《腓腸肌痙攣》,是一種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的現象,一般是由於人體氣血不調理或者缺鈣引起的,當然也可能是別的原因。尤其是睡眠狀態下各個器官的功能都處於「休息」狀態,加上寒冷、下肢彎曲等都是誘發腿抽筋的主要原因。這樣在睡覺前點按以下穴位就可以避免小腿肚子轉筋。
一 條口 狹長為條,出人經過處為口。取穴時足跟著地,足尖向上。該處肌肉凹陷,出現一條口形狀,穴當其處,故名條口。
位置:位於上巨虛下2寸。
主治:小腿子轉筋、脛膝麻痛。
二 承山 「承」有承受的意思,該穴位於小腿後肌肉最隆起的地方好像小山一樣,對人體起支持作用,故名承山。
位置:位於小腿肚後的人字紋處的凹陷的頂端,足尖著地,足跟提起時尤為明顯。
主治:小腿肚轉筋、下肢癱瘓、腰腿痛、痔瘡、肛裂、脫肛。
㈡ 老年人腿抽筋應該怎麽治
最佳對策 1:先抓住腳趾然後慢慢將腳掌向自己方向拉,這樣可拉伸腓腸肌。 2:身體前靠在牆上,腳後跟著地。如果僅站立,然後將體重集中由發生抽筋的腿支撐也有所幫助,但是應當小心摔倒:如果旁邊有人可以幫忙的話就更好一些。溫暖(使用電熱毯或溫水但不能用開水)或按摩腿部和足部也可以有助於肌肉放鬆,不過最好先試試拉伸肌肉。 3:改卧為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緊握前腳掌,忍著劇痛、,向外側旋轉抽筋的那條腿的踝關節,劇痛立止。旋轉時動作要連貫,一口氣轉完一周,中間不能停頓。旋轉時,如是左腿,甩逆時針方向:如是右腿,按順時針方向:如有人幫助,因是面對面施治,施治者的方向正好相反,而腳關節的旋轉方向不變。要領是將足向外側一扳,緊跟著折向大腿方向並旋轉一周,旋轉時要用力,腳掌上翹要達到最大限度。 4:按壓腓腸肌頭神經根。在膝關節內側的國窩兩邊(或膝窩下邊),有一個地方是腓腸肌頭的附著點,通往胖腸肌的神經根干就在這裡面。小腿抽筋時、用大拇指摸索國窩兩邊硬而突起的肌肉的主根,然後用強力對此處按壓,導演興奮的神經就會鎮靜下來,抽筋停止,劇痛消失;以上二法效果神速。 5:如果是游泳時抽筋,採用上二法止痛在操作手法上有一定困難。因此,游泳時抽筋仍是採用手使勁往身體方向扳腳拇趾的方法。扳拇趾時,大腿要盡量向前伸直,同時腳跟向前蹬。往往扳一次不易見效,可反復進行,直至症狀緩解為止。當然,每扳一次,必須是先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預防小腿抽筋的方法比較簡單,活動前、活動中小休,活動後、游泳下水前和睡前按摩小腿肚子即可。 常抽筋者防游泳抽筋,還可將生薑搗爛,連渣帶汁一起塗擦小腿肚子,然後充分按摩,效果較理想。 預防小貼士 下面是腿抽筋發作前用於預防的5點建議: 穿舒服的鞋子。平足和其他身體構造的問題使一些人特別容易發生腿抽筋。合適的鞋是彌補的方法之一。 拉松被褥。很多人喜歡睡覺時把被子捂得緊緊的。但是特別在仰卧的時候,被子可能壓住足部,這樣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綳。緊綳的肌肉很容易發生痙攣。只要將被褥拉松一些就可以了。 伸展肌肉。睡前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可有助於在第一時間預防抽筋。伸展方法和腿抽筋時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的方法相同。還可以將足前部置於樓梯踏步的第一階,慢慢下壓腳跟使腳跟位置低於階梯位置。 大量飲水。如果平時活動量大(包括散步、整理花園、做家務),需要補充液體以避免脫水,但是不要過量。大量液體能稀釋血液中鈉的濃度,這樣可能導致各種問題,包括肌肉抽筋。應該飲用多少水取決於你的活動量和所食用的食物。因為口渴刺激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微弱,我們在年老後可能會忘記喝足量的水。一些人還擔心因為喝水太多而上廁所次數增多,特別是晚上更不方便。 為了防止小腿抽筋現象發生,平時應注意避免腿部受涼或突然運動過猛、過久;飲食上注意補充鈣,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蝦米、蝦皮、乳類及其製品、綠色蔬菜、海帶、芝麻醬、骨湯。多運動與曬太陽都有利於骨骼生長和保健,亦可口服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腿抽筋常提示缺鈣引起,可以服用含維生素D的鈣片補鈣,以非處方葯為宜。平時可多運動,多吃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骨、蝦皮、骨頭湯、鮮魚、活蝦、海帶、蛋黃、紫菜、牛奶和豆製品等。 放鬆局部肌肉 牽拉:呈坐位,伸直發生抽筋的下肢,軀干前屈,用雙手扳住前腳掌,緩慢、持續向軀干側牽拉,直至痙攣緩解。 由他人幫助時,患者採取仰卧位,抬起患者患肢到垂直位,並使膝關節伸直,用手持續向下,壓患者的前腳掌。牽拉時不要用暴力,以免造成肌肉損傷。 穴位刺激:可用手指按壓委中穴(膝後凹陷處中心點)、承筋穴(小腿後部肌肉的最高點)、承山穴(小腿後部肌肉的分叉處)等。 局部按摩:用雙手快速搓擦小腿,或用手按揉或輕扣小腿肌肉,可幫助緩解肌肉痙攣。 熱敷:如果上述方法未能完全解除症狀,可改用熱毛巾、熱水袋敷於腿肚處,能有效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緩解痙攣。 飲食:為預防小腿抽筋,平時則應多吃些含鈣食物,飲食中應該盡量避免高糖和含咖啡的食物,因為高糖和咖啡影響鈣的吸收。 保暖:注意下肢保暖,保持舒適溫暖的睡眠環境,因為受涼容易誘發抽筋。
㈢ 老年人經常腿抽筋是怎麼回事
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腿抽筋的情況,特別是老年人,更是常常在夜裡發生腿抽筋。通常人們認為腿抽筋的原因多半是缺鈣,然而有時補鈣後卻並未見抽筋的現象有所緩解,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老年人腿抽筋不一定是缺鈣,也可能是患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據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陳志強介紹,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在該病初期,有些老人會出現下肢腫脹、發涼、抽筋、疼痛等症狀,嚴重時會出現間歇性跛行。間歇性跛行的表現是,病人在不走路時沒有明顯的不適,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這種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醫學中心主任醫師許宏偉也表示,腿抽筋,醫學上稱「腓腸肌痙攣」。老人腿痛抽筋,其實與缺鈣關系不大,更多與身體機能老化有關。如老人血管動脈硬化後,腿部供血減少,血流不暢,代謝產物不能被血液帶走,當代謝物積累到一定濃度時,會刺激肌肉收縮,從而引起疼痛抽筋;再如老人腰椎間盤突出。據統計,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中,腿抽筋發生率高達70%。隨著年齡增長,老人脊柱發生退行性改變,因脊神經根受壓和血流量下降,會發生腿抽筋。除此之外,葯物也會成為腿抽筋的一個因素,如降壓葯中的利尿劑,其在增加尿液排泄量的同時也會導致體內鉀元素流失,使老人因缺鉀而腿抽筋。老人腿抽筋,最好咨詢醫生,檢查是否由葯物造成。
發生腿抽筋應該怎麼辦?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神經內科、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醫師唐吉友表示,如果發生了腿抽筋,可以採取伸展牽拉局部肌肉的方法緩解:在腳踝處彎曲腳,使得腳趾指向脛骨,從而起到牽拉小腿腓腸肌的效果;或者採取站姿,身體努力向前傾,也可以緩解抽筋。
如果發生次數較多,還可以嘗試睡前用熱水泡腳、按摩腿部肌肉等辦法來放鬆身體,能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同時,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均衡,多進行戶外活動,但要注意適度,並且循序漸進。此外,唐吉友還建議,如果抽筋過於頻繁,每次痙攣程度都比較嚴重而持久,甚至影響到睡眠和生活,就要盡快到醫院就診。
本文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海淀院區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尹鐵倫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擅長腦梗死、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癲癇、周圍神經損害、顱內感染等疾病的診治。
㈣ 什麼穴治腿抽筋
大都穴和商丘穴都可以,每天按揉三分鍾就行了。
㈤ 腿抽筋按摩哪些穴位可以緩解
腿抽筋建議先沿著抽筋側按摩找到特別痛的阿是穴,一般特別痛的阿是穴都是經絡不通暢的地方,能很快緩解抽筋,要是經常抽筋沒有其他不適可以服用點芍葯甘草湯專治療腿抽筋的經方。甘草和芍葯各20g,先用清水洗一遍加水一碗泡上半小時,具體煮法,加水一碗煮取半碗,具體量就是600ml煎取300ml服用,葯渣泡上晚上再煎煮一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有不明白的歡迎隨時追問
㈥ 小腿經常抽筋按哪個穴位能迅速緩解
小腿抽筋,是因小腿的運動神經機能突然亢奮,以致肌肉陷入僵硬、痙攣的狀態。夜寐之際,小腿突然痙攣難耐,不知不覺中會用拇指和4指抓捏小腿,且縮成一團屏息忍耐。相信你也曾有過這種經驗。小腿抽筋在罹患重傳染病後,恢復不完全時最容易發生;不過單純的小腿抽筋,大多因郊遊或登山後雙腳疲勞所致。可以通過摩穴位快速緩解小腿抽筋。能將僵硬的肌肉柔軟化,亦即控制機能亢奮。
在腰腹部上,指壓比按摩更有效果。首先加力指壓經脈圖上的膀胱俞和小腸俞這兩個穴位,給予5千克的力度施壓,每次3到7左右為佳。經常指壓這兩個穴位還能治療腰骶神經痛,坐骨神經痛。
㈦ 老人按摩哪些穴位可以預防腳抽筋
1.小腿肚抽筋按承山穴
位置: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
主治:腳氣、便秘、腰腿拘急疼痛。還有小腿肚抽筋(腓腸肌痙攣)、腳部勞累、膝蓋勞累、腰背痛、腰腿痛等。
2.腳掌抽筋時按湧泉穴
位置: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腎經的首穴。推搓湧泉穴俗稱搓腳心,是流傳已久的養生保健按摩療法之一。
主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便秘等症狀。
3.平日保養按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足三里中醫術語,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
主治: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㈧ 請教中醫前輩,腿抽筋針灸治療方法
推拿拔火罐針灸結合更好。委中承山陽關等很多穴位不拘一格呀例如心肺的腧穴,結合腰椎胸椎肩胛之間整脊推拿馬上見效且更容易根治。
互相學習提高中醫針灸養生水平。
也要注意運動調養最深呼吸以及食療清淡飲食多喝水等細節。
㈨ 老年人夏天夜裡腿抽筋且持續時間長,50年代運動時修水利冬季在河裡挖河泥導致的,怎麼治療與保健,急!
腿抽筋一般考慮缺鈣和受涼,老人陽氣虛弱,吃涼食或受涼很容易抽筋
指導意見:腿抽筋像這種情況可以採用針灸的方式,效果很好,常用穴位,承筋,承山,足三里,陽陵泉,太溪等,一般1次即可見效,3次左右就可以治好,及時補充鈣片,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㈩ 胳膊腿抽筋艾灸哪個穴位
一.艾灸方法:
點燃一支艾條,燃燒端對著皮膚上方(專業叫法為穴位)約10~30mm處熏灸或灼烤,一般每處位置熏烤10~30分鍾左右,至皮膚溫熱發紅,而又不致灼痛或燒傷皮膚為宜。因為手拿著艾條操作不方便,且易產生疲勞,可以配合使用各種艾灸器具,如溫灸盒、溫灸架、隨身灸等。
二.艾灸的位置:
我們知道了怎麼艾灸,是不是隨便熏烤什麼位置都能達到保健和治療的目的?不是的,艾灸的原理是依據中醫的經絡理論,刺激某處的穴位,達到調整全身的目的,不同的位置作用也不一樣。那麼我們在艾灸時,灸哪些位置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保健或治療目的?在這里,有幾個方法告訴大家:
1.依痛點來做為艾灸的位置。這一點請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不懂經絡如何艾灸?
2.我們可以到養生館、或中醫院,請專業人員給我們做按摩、針刺、艾灸、推拿等手法,她們做的位置就是我們可以在家裡自己做的位置。
3.查看一些艾灸書籍,了解一些附和我們身體狀況的經絡穴位。開始我們不清楚穴位的具體位置,可以上網查看大概位置,再用手按摩,體會哪處較周圍比較敏感,就在哪兒做艾灸。
4.我們了解一些常用的保健位置,比如足三里、三陰交、太沖、太淵、太溪、中脘、天樞、大椎等等,針對這些位置艾灸,可以增強體質,以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大穴,我們都要記,這些穴位,也是先依按摩來確定有沒有痛點、敏感點來重點做艾灸保健。
5.我們不需要了解很詳細的穴位,我們記想大體位置有什麼功效即可,如下:
a.)用艾條來回熏肚臍以下的小腹處,一周2~3次,一次30~40分鍾,促進小腹的血液循環。這種方法:可以補腎,又可以調理下焦,女孩還可以治療痛經等婦科病。
b.)腹部受涼、腹瀉等,用幾根艾條熏肚臍四周的位置,可以祛寒、治療腹瀉、便秘等調理中焦。
6. 具體的艾灸,要想達到治病的目的,擔心不知補瀉而影響健康。應該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艾灸,詳細說明你想在家做自我治療保健,要求醫生告訴你如何進行艾灸和具體位置。
三.家庭艾灸注意事項:
1.艾灸火力先小後大,灸量先少後多,程度先輕後重。這些都是根據自身的艾灸經驗自由掌握,時間長了就會運用自如。
2.在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灸量可大一點。
3.體質強壯者,灸量可以大;久病、體質虛弱、老人、小兒,灸量宜小。
4.艾絨易燃,在施完艾條灸後,一定要將火熄滅,避免發生火災。更多注意事項,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艾灸的注意事項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