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人卧床,大小便不能自理有什麼好方法
1、卧床病人如果沒有大小便失禁的情況,一般都要使用床上大小便器。床上大小便器的使用有一定的方法,如果使用不當,不但會使護理者手忙腳亂、弄臟床褥,還會使病人感到麻煩、緊張,形成憋大小便的習慣,導致更多的並發症。
2、病人在床上大小便時,先要將雙腿彎曲,如果下肢活動受限,則由人協助病人屈起雙腿,並將雙腿分開,護理者一手托起病人的臀部,另一隻手將便器輕輕送入病人臀下。這一動作非常重要,由於大多數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質敏御疏鬆,護理者用手將病人臀部托起,可以避免病人下身過分用力,導致骨折。
3、女病人小便時,可將手紙折成長方形,置於恥骨聯合上方,遮住尿道口,以免尿液濺出。病人大便多時,可以適當移動一下便器,以防大便污染臀部。
4、病人便後,先由護理人員托住病人臀部,另一手將便器挪出,幫病人擦凈並協助掘羨其取一舒適卧位後,再處理便器。
(1)如何為老人處理大小便擴展閱讀:
久病卧床老人幾乎都有一定的心理精神障礙,因為不能活動,社交活動減少,容易發生焦慮、抑鬱症,智力活動能力也因長久不活動和閉門不出而顯著減退。
據調查在家久病卧床老人42%一人獨居,和家人能經常說話的只有58.6%,40%~60%不看電視、報紙、聽收音機,79.3%沒有生活情趣,39.5%從未出過門,社會交往幾乎隔絕,18.2%近乎痴呆。因此老年人一久判拿拍病卧床,生活質量受很大影響,往往悲觀失望,軀體疾患也往往日益加重。
長期卧床不僅給老年人造成身心障礙和生活質量下降,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卧床老人的家庭成員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體力、精神和經濟上的幫助,從而影響家人的正常生活。如何利用有限的社會資源和醫療服務費用,研究採取各種社會措施,改善社會環境,以保證卧床老人的醫療保健和生活條件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⑵ 如何護理大小便失禁病人
1一般護理:根據醫囑合理准確用葯,加強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對於老年人更應該加強基礎護理,因為老年人皮膚鬆弛、脆弱,若不能及時清理失禁的糞便容易發生皮膚破潰,同時,老年人本身對疼痛的感覺不靈敏,不能及時發現並發症,所以護理人員應細心觀察、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並給予合理處理,達到最好的治療、護理效果。
2皮膚護理:大便失禁患者最常見的並發症是會陰部、骶尾部、肛周皮膚炎性反應,部分患者還可有逆行性尿路感染或陰道炎及皮膚紅腫、潰爛。因此,做好皮膚護理對於大便失禁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採取預防性的措施尤為重要,發現臀部有發紅現象時,可塗凡士林油、四環素葯膏或氧化鋅軟膏等,夏天可補些爽身粉,臀紅嚴重者可以60瓦燈泡照射局部,2次/d,30 min/次,注意勿燙傷患者。研究表明麻油、0.5%聚維酮碘預防和治療大小便失禁引起的皮膚並發症取得滿意效果。莫利清報道用濕潤燒傷膏塗於清洗消毒後的肛周皮膚,療效顯著且能減輕患者痛苦,加強創面修復,防止感染,具有安全、有效、護理簡便、治療時間短等優點。對ICU危重患者對大便失禁致肛周皮膚損傷的患者每次便後用溫水徹底清洗被大便污染的皮膚,用柔軟的濕紙巾擦拭,再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洗後用吹風機吹乾,將潰瘍粉塗於患處,保持乾燥、清潔。此方法簡單、有效、安全,患者及家屬樂於接受,值得臨床推廣研究表明應用貝復劑和3M無痛保護膜用於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膚保,能有效預防皮炎的發生,且在使創面癒合的同時又可免受大小便的刺激,使癒合更快,是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膚保護的理想方法。
3飲食護理:培養規律飲食習慣,合理改善飲食結構。進食清淡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等以刺激腸蠕動,恢復排便的規律性。出院後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含纖維素多的食物,以利於排便通暢。
4心理支持:對老年人大便失禁的處理不應只從一個簡單的衛生方面考慮。護理心理干預可以增強老年患者對病情和生活的再認識,而心理支持來自於護理人員、家人、社會等各個方面,所以護理人員在面對患者時應盡量耐心、細心,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而且多鼓勵患者與家屬、醫護人員溝通,增加交流,表達情感,為患者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
3.5健康教育:了解每位患者的背景及心理狀況,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計劃實施措施,定期為患者舉行健康教育講座,根據患者情況可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如幻燈片、圖片、口頭講授、閱讀材料、演示等。對於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除了一般患者的護理要求外,還要考慮到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特點,做到有的放矢。
⑶ 大小便失禁老人怎麼護理老人大小便失禁護理有竅門
老人大小便失禁怎麼護理
大便失禁的老人護理,首先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經常通風。使用塑料布和布單墊在床下,或用硬紙殼做成簸箕狀墊在臀下,以方便清潔。掌握老人排便規律,按時接便盆排便。保持肛門周圍皮膚清潔,用溫水清洗局部皮膚,防止皮疹或壓瘡。便後用溫水肥皂洗凈會陰及肛門周圍,必要時塗以凡士林油、四環素葯膏或氧化鋅軟膏等。
對於尿失禁的老人,保持皮膚清潔乾燥,經常清洗會陰部皮膚,勤換衣褲、床單、襯墊等。必要時應用接尿裝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壺緊貼外陰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壺接尿,或使用陰莖套連接集尿袋。長期尿失禁的患者可採用留置導尿管,定時放尿,避免尿液浸漬皮膚,發生壓瘡。持續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定時使用便器,建立規則的排尿習慣。
指導患者進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鍛煉,每次收縮不少於3s,放鬆時間為10s左右,連續10遍,以不覺疲乏為宜。訓練間斷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時停頓或減緩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誘發動作」之前收縮盆底肌,從而達到抑制不穩定的膀胱收縮。病情許可,鼓勵患者做抬腿運動或下床走動,以增強腹部肌肉張力。
老人得了褥瘡怎麼護理
首先解除創面壓迫,藉助褥瘡墊做護理,經常給患者翻身,避免其他身體骨突出位置繼續受壓。清創方法: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將創面黑痂或黃白色組織使用鑷子剪刀等清除,漏出紅色肉面為止。清創後搭配產品治療,如果黑痂較難清理,可以用脫脂棉蘸取生理鹽水濕敷痂皮位置,濕敷半小時,泡軟痂皮。
創面治療:清創後,使用碘伏做好消毒,採用負壓治療法、皮瓣手術或褥瘡清對創面拔毒修復。
老人大小便失禁護理用具
包括尿不濕、坐便盆、導尿管、護理床、防褥瘡充氣床墊等。
⑷ 大小便失禁老人怎麼護理老人大小便失禁護理有竅門
老人大小便失禁護理方法
對於大便失禁的老人,首先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通風。對於肛門失禁的情況,使用塑料布和布單作為墊子,同時用舊布或硬紙殼兜住臀部,方便清理。了解老人的排便規律,定時使用便盆。保持肛門周圍皮膚清潔,一旦發現污染,用溫水清洗並塗抹油膏,防止皮膚問題。便後用溫水肥皂清洗,如有必要,塗上凡士林油或其他葯膏,夏天可使用爽身粉。
對於尿失禁的老人,適量飲水以促進排尿反射,入睡前限制飲水量。保持皮膚乾燥,定期清潔會陰部,更換衣物和床單。必要時使用接尿裝置,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壺,男患者可用尿壺或陰莖套。長期尿失禁的患者可採用留置導尿管。定時使用便器,進行膀胱功能訓練,每次收縮盆底肌不少於3秒,每日5-10次。鼓勵患者進行腿部運動,增強腹部肌肉張力。
褥瘡護理要點
解除創面壓迫,使用褥瘡墊,定時翻身。清理創面黑痂和潰瘍組織,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必要時用鑷子清除。對於難清理的黑痂,可用脫脂棉蘸生理鹽水濕敷。清創後進行有效的治療,使用碘伏消毒,必要時採用負壓治療法、皮瓣手術或褥瘡清。
老人大小便失禁護理用具
常用的護理用具有尿不濕、坐便盆、導尿管、護理床和防褥瘡充氣床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