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風濕痛怎麼辦
老人出現了風濕骨痛,大部分是以患者受寒,有的時候會出現關節的勞損,有的患者特別是女性,由於絕經後,患者的雌性激素以及孕激素比例失調,都會造成風濕性骨病。
首先讓患者避免一些劇烈運動,可以進行有氧活動,比如游泳,散步。口服一些促進骨質生長的葯物,主要是控制骨質疏鬆,也有利於減少風濕骨痛的症狀。疼痛比較厲害,可以口服非甾體抗炎葯,乳氯諾昔康,西樂葆進行止痛治療。還要加強抗風濕病的治療,一般使用阿司匹林或者是口服長效的青黴素類,進行抗鏈球菌的感染。行走的時候建議帶拐杖。
② 家裡老人得了風濕,應該怎麼進行治療
老年人為什麼會風濕疼?
1、久居寒濕之地,經常在高寒野外作業。
2、進行野外宿營、野餐活動,在活動中沒有注意防寒。
3、受寒後直接飲酒,而且量比較大,導致皮膚血管擴張,風濕寒邪入侵體內。
4、出汗後由於毛細血管張開,直接下去游泳很容易感受寒濕之邪。
5、人到中年之後軟骨逐漸退化,關節腔內的滑液分泌逐漸減少,關節的潤滑程度逐漸降低,走路時骨與骨之間互相摩擦,導致關節的磨損,加之關節周圍的肌肉生理性萎縮,韌帶彈性減弱,影響膝關節的活動能力,可逐漸出現不同狀況的疼痛。
6、免疫異常在風濕的病因中佔有重要地位,許多風濕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異常引起的。如類風濕關節炎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7、雌激素可刺激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這也是常見風濕的病因之一。
8、很多風濕病與感染有關。如風濕病的發病與A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有關,強直性嵴柱炎與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關,類風濕關節炎與微生物感染有關。
9、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環境因素、機體素質等也均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老年人風濕痛怎麼辦?
1、適當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通過不斷流進、流出關節滑液,帶給軟骨營養,減少關節磨損,同時經常進行適當的肌肉鍛煉和關節拉伸鍛煉,可以增加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韌帶的彈性,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靈活性以及承受能力,使膝關節得到有效的保護。所以,合理運動可以有效降低中老年人膝關節病痛的發病率,也可以減少中老年人膝關節病痛的症狀。
如果鍛煉後第二天出現輕微肌肉酸疼,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如果鍛煉過後疼痛持續數日,那說明鍛煉過度,在日後的鍛煉中應該降低運動強度和減少運動量。
在運動中出現膝關節疼痛加重或腫脹,通常是由於鍛煉方式出現問題,此時需要立刻停止鍛煉並在家休養,通過葯物或者冰塊冰敷來緩解疼痛,若休息後仍無明顯起色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2、注意保暖
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能讓老人受到風寒,尤其是腿部。室內既要保持溫暖,又要通風。
秋冬季節風濕病人首先要注意保暖,關節部位可戴上護膝、護肘、手套等,少接觸冷水,居室保持乾燥。如果患了感冒,一定要徹底治療。
假如受到外來刺激導致關節疼痛,在患處關節部位可進行熏洗療法。熏洗療法是將中葯煎煮後,趁熱對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葯性從毛孔直入病灶,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
3、葯酒服用
①准備石南藤,麻黃,枳殼,桂皮,蠶砂,黃精,陳皮,厚朴,苦杏仁,澤瀉,山葯,蒼術,牡丹皮,川芎,白術,白芷,木香,石耳,羌活,小茴香,豬牙皂,補骨脂,香附,菟絲子,沒葯,當歸,乳香,各種適量用白酒一起浸泡,每次疼痛時,就外擦在傷痛的部位,內服10-15克,一日兩次。
②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克,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鍾,連續使用1個月。
③艾葉、紅花各9克,透骨草30克,花椒6克,水煎,每日1~2次。
4、飲食注意
根據風濕病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食療方法:風痹者宜用蔥、姜等辛溫發散之品。寒者宜用胡椒、乾薑等溫熱之品,而忌生冷。濕痹者宜用茯苓、薏米等葯品。熱痹者一般是濕熱之邪交織,葯膳宜用黃豆芽、綠豆芽、絲瓜、冬瓜等葯、食物,而不宜吃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管哪種風濕病的類型,都要多吃鮮牛奶、大豆、新鮮蔬菜水果,盡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吸煙、飲酒及進食辛辣之品,痛風患者忌食動物內臟、海鮮和啤酒。
要吃多低嘌呤的食物,如五穀雜糧、蛋類、奶類、水果、蔬菜。少吃中嘌呤的食物,如類、豆類、海鮮。不吃高嘌呤的食物,豆苗、黃豆芽、蘆筍、香菇、紫菜、動物內臟、魚類。還不能喝酒。
③ 風濕病怎麼治療
很多風濕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都是內里空虛,導致外邊氣血塌陷,畏風寒導致了風濕。哪有那麼多長期在潮濕的環境下而得風濕病的,這個少之又少,所以說上來用附子、全蠍、蜈蚣、馬錢子治風濕病的,多數效果不好,反而傷及正氣,而且過於毛躁。想幾副葯就把風濕治好,這個無一是處,也不太可能。
上了歲數的人得了風濕病往往都得慢慢培補元氣,疏通經脈,調暢氣機,慢慢的再稍加一下通經活絡的葯,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都說拔罐不好,畏風寒通過拔罐把他拔出來那也可取。但是於內這個拔罐徒傷正氣,有的說拔出黑血來了,拔出一個大印子,一個大泡,以為是拔出來了,當時好像緩解了,隨後又重了,這個都不值得提倡。輕微的好使,但是重症,慢性病刮痧也不行,貼一些膏葯,都是治標不治本,培補元氣、守其真氣、調暢氣機終歸治本之法。
任何健身健康問題,歡迎留言!
④ 老年人的風濕病怎麼醫治
風濕性疾病是一組以內科治療為主的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包括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及各種病因引起的關節和關節周圍軟組織,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等的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法: 1.風濕病常常侵犯關節、肌肉、骨骼以及軟組織,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發熱這些症狀比較突出,解熱鎮痛消炎,緩解症狀是治療這組疾病的首要目的,因此往往選用非甾體抗炎葯,如扶他林、莫比可、樂松、天新利德、西樂葆、萬洛等,而且新型的非甾體類抗炎葯作用好、療效高,使得副作用明顯減少。 2.如果風濕性疾病得不到正確合理的治療,關節,肌肉,骨骼等病變會導致功能障礙和畸形,留下終身殘疾,影響生活和勞動,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經濟損失。從風濕性疾病侵犯的組織看,以往稱之結締組織病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多發性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強直性脊柱炎都有自身免疫的紊亂,屬於自身免疫紊亂的一組疾病。痛風性關節炎已明確是嘌呤代謝紊亂而導致尿酸鹽結晶在關節內沉積,往往有關節腔,骨骼,韌帶受累。因此風濕病的治療除了對症治療緩解症狀外,還需進行病因治療,自身免疫紊亂性的疾病需要免疫調節,例如使用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療法有了很大的進步,新葯物不斷發現,用於臨床,如驍息、愛諾華、帕夫林,新療法不斷發現,如①對輕型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採用小劑量強的松、氯喹、MTX的聯合治療,可以明顯減輕副作用;②類風濕性關節炎採用聯合治療,一線葯與二線葯的聯合治療,二線葯之間的聯合治療。③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症風濕病。 3.生物治療及骨髓移植治療也已試用於臨床。 4.對於關節病變還可以採用關節鏡治療,大大提高療效,改觀了疾病的預後,致殘率明顯下降,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 下面是我找下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熏洗療法? 熏洗療法是將中葯煎煮後,乘熱對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葯性從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現介紹幾種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鍾,連續使用1個月(《實用中醫內科學》方)。 ②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鍾,5~10天為一療程(貴州醫學院附院方)。 ③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葯? 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葯外貼可使葯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葯更有有利的一面。現將常用膏葯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用手掌將膏葯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並化膿者,不宜貼用。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 (2)狗皮膏(膏葯):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葯加溫軟化後,貼於患處。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 (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用時取葯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葯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於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葯處10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於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葯敷療法? 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 (2)石蒜、生薑、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於關節疼痛,怕風畏寒者。 (3)新鮮骨碎補3~5根搗爛敷患處。適用於關節冷痛者。每次5~10分鍾即可見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痛處,3~4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黃膏塗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次。適用於關節紅腫者。 (6)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塗敷患處。 (7)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葯液,用毛巾浸透,濕敷患處。 (9)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青色,無礙,數日可退。 (10)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 以上6~10療法,均適用於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有較好的清熱、消腫、止痛作用。 (11)坎離砂(熨劑):用鐵屑和醋混合後,產生溫熱效應,直接熨敷局部。已被製成外用熨劑成葯。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重著,或痛處有腫脹者。 針灸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嗎? 針灸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療效。治療中,根據不同的疼痛部位選取相應的穴位。如肩關節痛,取肩前、三角肌;肘關節痛,取曲池、尺澤、手三里;腕關節痛,取陽池、外關、合谷;髖關節痛,取秩邊、環跳、殷門;膝關節痛,取陽陵泉、犢鼻、伏兔、足三里;踝關節痛,取丘墟、昆侖、解溪、太溪、承山。針刺手法,急性期用瀉法,強刺激,甚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放血量為0.5~1.0ml。慢性期用平補平瀉,中等刺激,並可酌加溫針或艾灸。除手法外,還可採用電針,以加強刺激,提高療效。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常用的新針療法有哪些? 療法1 (1)取穴:外關、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陽陵泉、血海、風市、環跳、條口、絕骨、昆侖、腎俞、命門、至陰、阿是穴。 (2)葯物及方法:選用復方馬錢子注射液,根據患病部位,每次選穴2~3個,每次注射0.5 ~1ml葯液,日1次,7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4~7日。 療法2 (1)取穴:上肢取外關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陽陵泉為主穴,配絕骨、解溪;腰背取大杼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陽、陽關、命門。 (2)葯物及方法:用鳳仙透骨草、骨碎補注射液,每次選3~6個穴位,每穴注葯0.5~0.8ml。10次為1療程,隔日1次,3個療程後休息2~4周。 療法3 (1)取穴:①膝眼、鶴頂、陽關、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陰陵泉、陽陵泉。③足三里、三陰交、昆侖、照海。 (2)方法:每次取各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號毫針5~6寸及電針機。用捻轉瀉法,重刺激,留針20~30分鍾,5~10分鍾行針1次。電針用疏密波20~30分鍾,刺激強度以能耐受為度,10次為1療程。
⑤ 老人患有風濕病,中醫有效的治療方法有什麼
引言:很多老年人都患有風濕病,因此常年飽受風濕的折磨。特別是到了下雨天或者是比較寒冷的天氣時,疼痛就會加劇。患者的舌頭也會出現紅色舌苔變白經脈則是出現腹脈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體內風寒入侵,所以影響了氣血的運行。今天小編想與大家分享的話題,就是老人患有風濕病,中醫有效的治療方法有什麼?
常見的風濕關節出現問題,大部分都是因為寒氣入體,導致人體中的血液不流通,並且對血管造成阻塞,這個時候就要及時去除體內的風寒和濕氣,然後疏通經絡,同時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一些葯物進行輔助治療。當出現風濕熱鬱症或者是熱毒痹阻證時,就需要服用清熱疏風的葯物。
⑥ 老年人類風濕病能治好嗎
網上找得,可以看看,不知對你有沒有用 發痧fā shā 發痧(發痧) 發痧的症狀是這樣:突然的感覺全身無力,四肢懶怠,或者還全身或局部關節酸楚,惡心,不想吃飯,頭痛頭暈,等等種種怪證,這些症狀也不一定全部都有,有的只有一兩個症狀,還不明顯,但這也是可怕的,它會慢慢變成其他內病,就難辦了,所以輕乎不得。哪一臟虛,他就往哪裡鑽,腎虛,就入腎,成為濕熱性腎病,肝虛,就入肝,成為急性肝炎。特別是肝炎,痧是肝炎的主要前因。 發痧一症,自明清以來,各路醫家多有論及,民間流傳辨痧、治痧也很普遍。然近時人們卻多有遺棄,中醫教科書中沒有提到,醫師看病也常視若無睹。然不知現代社會,痧症為害更多更厲,故當提請世人注意。 發痧,也稱臭毒、青筋、瘴氣,其發病機理,清張璐《張氏醫通》中說:「皆由中氣素虧之故。蓋脾胃之所喜者香燥,所惡者臭濕,今脾胃真氣有虧,或素多濕郁,所以不能主持,故臭惡之氣,得以直犯無禁。」由於中氣本虛,觸冒穢毒,遂成痧脹,由虛至實。而現代社會,穢濁之氣,普遍周天。汽油、柴油、汽車尾氣、灑在鮮花上的香水氣、灑在房間內的空氣清新劑,如此等等,都是穢濁之氣。汽油、柴油其體屬水,其用屬火,濕熱相團,為害非淺,空氣清新劑、鮮花香水類似;空調間中,富含靜電離子,又空氣封閉,多有濕濁,濕熱二邪亦蘊郁其中;現代居室,頗不通風,穢濁亦多,正能為害;現時酗酒者眾,每日以酒為漿,酒性升騰,氣血充郁肌表,肌表血瘀,亦成痧脹。所以現代社會臭毒之源彌廣,痧脹為害更多更厲。 發痧症狀,額頭發黃發暗,精神萎靡,四肢倦怠,頭暈目眩,食慾不振,胸悶腹漲背漲,甚至周身骨節酸痛,略畏風寒。太陽經主一身之表,循行於背至於額前,肌表經絡為痧毒瘀阻,故額頭發黃發暗,頸背發漲;氣機不暢,故精神萎靡;經絡不通,營血不至,故四肢倦怠無力,通身骨節酸痛;經絡不通,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故頭暈目眩;經絡不通,三焦氣郁,故食慾不振,胸悶腹漲。但有人並無明顯上述感覺,食慾尚可,只是有些四肢倦怠,自以為是體虛之故,此種情況,最易失誤,即便醫師,亦常疏忽,為開蠻補方葯,遂至煩悶不爽。那麼如何判斷是痧非痧呢?我的經驗是驗舌,舌邊尖紅,有紅蕾鼓起,而又無感冒風熱的鼻塞流涕之症,亦非高熱,則為痧。因痧為穢毒自口鼻入肺,宣搏肌表,血氣淤滯為脹,古舌邊尖紅蕾鼓起,現肺部有邪熱郁脹(皮膚屬肺)。查古今醫書,皆言舌邊尖紅為肺部風熱,未提及痧脹,以我的觀察,舌邊尖紅,若有鼻塞流涕之症,則屬風熱客肺,若無,則當屬痧脹。我屢驗不爽,所以寫出來,以利眾生。 人為什麼會發痧? 有兩個原因,內因與外因。 內因是此人肺氣不足,肺主榮衛,肺氣不足,不能抵禦外敵入侵。 外因是環境之中空氣污濁,濕熱蒸騰,火性氣體多。比如汽車中,空調間里,這里的空氣就很差,肺虛的人肯定要受害。 這內因與外因撞到一起,人就發痧了。病理是濕熱穢濁郁積肌表,經絡不通,就出問題了。 現在不是有很多空調病嗎?其實這就是痧,不過被醫院用了個高級的名字罷了,其實還是發痧這個土東西。 那該怎麼辦呢? 刮痧是最好的捷效的辦法,背後從肩部沿背闊肌往下刮到腰部,兩肩的大肌肉也要刮,要刮透,紅透,刮徹底。可以用瓷碗的邊沿來刮,(一定要紅透,寧可過頭,不可不及,不然邪氣沒有全去,稍後又發了。)可用菜油做潤滑,因為菜油還有活血的功效。胸前要一檔檔的扭,也要扭透(前胸至腹任脈沖脈所經路線(前胸正中一線和兩邊乳頭上下一線)),。刮痧扭痧的目的是發毒出表,疏通經絡,所以功效卓著。因為這些路線上有很多重要穴位,需要整理。 至於吃葯,一般人習慣吃藿香正氣水,其實這只適用於胸肺郁悶,至於四肢沉重是沒有效的。龔雲林《萬病回春》用白虎丸,以千年石灰水飛為末泛丸酒服或冷水服,即以其散血之功也;然千年石灰頗不能得,我認為可以吃乳香沒葯散,直接用強烈的活血之品來辦比較適合,因為經絡不通 的主要原因是血壞了,流動不起來了,活血,就能通經絡。我平時就用這辦法,很有效的。就是把乳香或沒葯研為末,開水吞服即可。用量不多,每次不要超過半湯匙,過服傷胃。然必刮而後葯,始堪應手。 要注意三點: 一、一定要早治,遲了只怕變成其他內證。比如膽結石等,很多都是痧毒長期郁積變成的。 二、千萬不可吃補葯,一切補性的東西都不能用。發痧的人全身無力,往往會被認為是虛了,進補,就出很大問題了。 刮痧的基本方法? 1.拿刮板法:用手掌握著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 2.刮試方向:頸、背、腹、上肢、下肢部從上向下刮試,胸部從內向外刮試; 3.補刮瀉刮:一般來講,順著經絡的走行進行刮,即為補刮;逆著經絡的走行進行刮試即為瀉刮; 4.刮痧時間:用瀉刮或平補平瀉手法進行刮痧,每個部位一般要刮3-5分鍾;用補刮手法每個部位刮試時間為5-10分鍾。對於保健刮痧無嚴格的時間限制,以自我感覺滿意、舒服為原則。 刮痧療法適應症 內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嘔吐、腹瀉以及高溫中暑等,急慢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腦血管疾病 、中風後遺症、泌尿系感染、遺尿症、急慢性胃炎、腸炎、便秘、腹瀉、高血壓、眩暈、糖尿病、膽囊炎、肝炎、水腫,各種神經痛 、臟腑痙攣性疼痛等,諸如: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膽絞痛、胃腸痙攣和失眠、多夢、神經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 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種病症,包括一些疑難雜症均可用全息經絡刮痧法治療。 外科病症:以疼痛為主要症狀的各種外科病症,如急性扭傷,感受風寒濕邪導致的各種軟組織疼痛,各種骨關節疾病,坐骨神經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 節炎,頸椎、腰椎、膝關節骨質增生,股骨頭壞死,外科如痔瘡、皮膚搔癢症、蕁麻疹、痤瘡、濕疹、脫發等病症。 兒科病症:營養不良、食慾不振、生長發育遲緩、小兒感冒發熱、腹瀉、遺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竇炎、咽喉腫痛、視力減退 、弱視、青少年假性近視、急性結膜炎、耳聾、耳鳴等病症。 婦科病症:痛經、閉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產後病等。 保健:預 防疾病、病後恢復、強身健體、減肥、美容等。
⑦ 老年人風濕病,膝蓋關節疼痛,怎麼治療緩解
瑤族泡腳治風濕(濕重:固定地方痛)
兩嘴刺15克(羌活20克)、七葉風15克(桂枝20克)、九龍滕15克(川芎20克)、四方風15克(防風20克)、小鑽15克(烏蛇20克)、過山風15克(寄生20克)、鳥不站15克(劉寄奴20克)、南蛇滕15克(威靈仙20克)、扁骨風15克(透骨草20克)。這是一副葯。如果在葯店裡買不到前面的瑤葯,就買括弧內的中葯代替,打成粉。大火煮開,轉小火煮30分鍾。熱時可先用水汽薰腿腳,待自然冷卻(不能加生水)到適合的溫度泡腳到水涼。
⑧ 老年人風濕病吃什麼葯好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⑨ 老人家為啥容易風濕,怎麼治
首先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各種器官功能下降了。而且老年人經不起寒冷,容易侵蝕關節等。所以就容易引起風濕疾病。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骨骼的退變就開始變得嚴重起來,生活中出現小磕小碰的都會出現外傷的情況,有些外傷就是會造成老年朋友出現骨關節病及風濕的。
出現風濕病的症狀,及時的到醫院做檢查,抽血化驗,明確診斷後,按醫囑及時的對症治療,注意休息,避免受涼,保持環境乾燥
⑩ 請問老人風濕關節炎怎麼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的保健常識:
首先
,要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脂肪在人體的氧化過程中能產生一種物質————酮體
,過多的酮體會強烈刺激關節
,使疼痛加重
,對類
風濕性關節炎的康復極為不利。而且大魚大肉肥甘厚味
,最容易生痰生濕
,因此少食為佳。
其次
,要控制蛋白的攝入量。牛肉、羊肉、魚、瘦豬肉、雞蛋、奶製品等
,它們雖然含熱量較高
,營養豐富
,但過多食用會加重胃腸的負擔
,影響消化功能
,成為痰濕生成之源。因此
,蛋白質的攝入量應以胃腸既能充分消化吸收
,又能滿足人體生理需要為度。
第三
,禁忌甜食與冷食屬
,因食用過多會壅傷脾胃
,傷及消化功能而生痰濕。
為了保證機體對營養和熱能的需要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適當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如胡蘿卜、絲瓜、冬瓜、荸薺、山葯、白菜、
西紅柿、西瓜、蘋果等。因為這些食物不僅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
,而且易消化吸收
,適合患者食用。
治療的話可以使用中醫世家茗軒堂的醋療熏蒸純中葯——活血止痛散,完全沒有副作用,它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癒效果很好。我外公之前也
是類風濕,特別是陰雨天氣就更難受了,後來就是在實體店買的這個中葯,現在茗軒堂在淘寶上開店了。推薦你去淘寶網茗軒堂看一看治療
腰痛的純中葯醋療熏蒸產品,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