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戶口在老家社保在外地退休怎麼辦
戶口在老家社保在外地退休的辦理方式如下:
1. 將社保轉移到戶口所在地,滿足一定條件後可在當地領取養老金。
2. 准備退休所需資料,包括審批表、花名冊、居住證明等。
3. 到相關管理中心計算待遇,攜帶資料到局辦理審批,到銀行辦理銀行卡號。
4. 累計繳滿十五年養老保險,退休金按規定標准領取。
社保的退休政策:
1、退休條件:根據國家規定,男性年滿60歲、女性幹部年滿55歲、女性工人年滿50歲,且繳納社保年限滿足要求,可以申請退休;
2、材料准備:退休申請人需准備身份證、戶口簿、工作證明、社保繳納證明等相關材料;
3、申請流程:應先向所在單位或社區提交退休申請,由單位或社區將申請材料報送至當地社保機構;
4、審核評定:社保機構會對申請人的材料進行審核,並對其工齡、繳費年限等進行評定;
5、辦理手續:審核通過後,申請人需按照指引完成相關手續,如辦理退休證、領取退休金等;
6、跨地區辦理:對於戶口與社保繳納地不一致的情況,可通過社保轉移接續手續,將社保關系轉移到戶口所在地再辦理退休。
綜上所述,戶口在老家而社保在外地的人員退休時,需將社保轉入戶口所在地並滿足相關條件,准備完備的退休資料,通過管理中心計算待遇並在局審批,最後確保累計繳納十五年養老保險後,按照規定標准領取退休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② 異地交社保退休時怎麼辦理 在哪裡辦理退休
異地交社保退休時,應遵循「戶籍地優先、從長原則、從後原則」來確定待遇領取地,並據此辦理退休手續。具體辦理方式及地點如下:
一、確定待遇領取地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但在某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
二、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對於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跨省流動就業人員,需向新就業地社保機構提出轉移接續申請,並出示《參保繳費憑證》,填寫《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表》。如未開具《參保繳費憑證》,可由新參保地社保機構與原參保地社保機構聯系補辦。
三、辦理退休手續
辦理完轉移接續手續後,即可按照當地規定辦理退休手續,領取基本養老金。具體辦理流程和要求可能因地區而異,建議咨詢當地社保機構獲取詳細信息。
③ 社保和戶籍地不一致退休怎麼辦
當社保繳納地與戶籍地不一致時,退休待遇的領取可以根據以下原則進行處理:
1、戶籍地優先
如果參保人員的最後參保地就是戶籍所在地,那麼就在戶籍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從長計算
如果最後參保地與戶籍地不一致,但在最後參保地繳費已滿10年,則在最後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3、從後計算
如果在最後參保地繳費不滿10年,則轉回上一個累計繳費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4、歸集戶籍地
如果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則在戶籍地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查詢社保繳納記錄有多種方式,可以根據個人偏好和便利性選擇最適合的方法。以下是幾種常用的查詢方式:
1、社保經辦機構查詢
攜帶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社保卡到當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窗口進行查詢。這種方式可以直接獲取詳細的社保繳費記錄,並可在現場列印。
2、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查詢
登錄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注冊並登錄後,選擇「社保查詢」即可查看個人社保繳納記錄。
3、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台查詢
登錄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台,在「個人服務」下選擇「社會保障」,然後選擇相應事項進行查詢。
4、電子社保卡查詢
通過電子社保卡小程序,登錄後選擇「人社辦事」→「社會保障」,然後選擇相應事項進行查詢。
社保和戶籍地不一致可能會影響養老金的領取,具體影響如下:
1、養老金領取地
(1)如果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地,則在戶籍地領取養老金。
(2)如果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地,且在一個地方的繳費年限滿10年,則在該地領取養老金。
(3)如果在多個地方的繳費年限都滿10年,則在最後一個滿10年的地方領取養老金。
(4)如果在所有地方的繳費年限都不滿10年,則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戶籍地,在戶籍地領取養老金。
2、養老金待遇
養老金待遇與領取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等因素有關。如果領取地在經濟發達地區,養老金待遇可能較高;如果領取地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養老金待遇可能較低。
3、醫療保險
如果社保和戶籍地不一致,可能會影響醫療保險的享受。例如,在工作地生病住院,可能需要回到社保繳納地報銷醫療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三十二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醫療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④ 戶籍和參保地不同在哪退休
參保人員的最後參保地就是戶籍所在地,就在戶籍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一、如果不是在戶籍所在地交的社保,且不滿10年,那麼就必須轉回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
二、如果不是在戶籍所在地交的社保,且超過了10年,那麼退休時,就在交社保所在地辦理退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領取標准:
1、非戶籍參保的人員,在退休的時候只有在當地繳納滿10年才可以做出選擇,如果在外打工的時候,在打工的地方沒有繳納滿10年社保的話,轉移到上一個滿10年的社保繳納地,各個參保地都不足10年,那就只能在戶籍地辦理退休了。
2、在參保人退休之後,根據國家規定,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關系,不再辦理轉移,不論戶口遷移到哪裡,仍然由支付養老金的社會保險機構發放養老金,退休之後的養老金上調,也按退休時參保地規定給予調整,而不是按照戶口所在地規定調整。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⑤ 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怎麼辦
現在人們都知道社保的重要性,人們應聘工作都會要求交社保,很多人在異地參加工作就會在異地交社保,將來退休後也可以享受社保待遇,下面就給大家講一講,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怎麼辦退休怎麼算退休金
一、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怎麼辦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會根據實際情況辦理退休手續。
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辦理退休手續會分為幾種情況:
參保人在一個地方繳費滿10年,社保合計繳費滿15年,在退休時參保人仍然在參保地參保,那麼參保人就可以在繳費滿10年的地方辦理退休手續。
參保人在一個地方繳費不足10年,那麼,參保人退休就要轉移到繳費滿10年的地方辦理退休手續。
參保人在各地參加社保都不足10年,參保人要轉移到參保人的戶口所在地辦理退休手續。
二、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怎麼算退休金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是按照退休地的基礎養老金來計算退休金。
退休金的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總和,其中基礎養老金就是退休地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與參保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和再除以2然後乘以繳費年限的1%。
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如果參保人50歲退休,計發月數就是195個月,55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70個月,6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65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01個月。
三、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要注意什麼1、繳費年限: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之前繳費年限一定要交滿15年,才能辦理退休手續,如果繳費年限沒有交滿15年,是不能辦理退休手續的。
2、退休地: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地是根據一定的條件進行確定的,並不能直接在異地退休。
3、退休材料:退休時一定要提前准備齊全的退休材料,如果退休材料不齊全,就會導致來回奔波的麻煩。
以上就是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怎麼辦的有關內容介紹,社保在異地繳納的,退休會根據實際情況辦理退休手續,而且是按照退休地的基礎養老金來計算退休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