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如何管理心理健康

老年人如何管理心理健康

發布時間:2022-04-20 03:46:43

❶ 如何維護和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

結合實際來,談談如何維護和促自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答題要點:
(1)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生、老、病、死」:樹立正確的衰老觀、疾病觀、生死觀。
(2)幫助老年人樹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觀念:
教育老年人正確看待離退休,樹立「老有所為」的觀念,
教育老年人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實現「老有所樂」
(3)指導老年人「老有所學」
(4)指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
(5)指導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
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堅持適量運動。
(6)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樹立尊老、敬老的社會風氣
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盡快發展老年人服務事業。

❷ 促進與維護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原則

當前社會老齡化越趨嚴重。要根據老年的意願和特點提供有效的服務,滿足他們的訴求。建養老院,做體檢,設娛樂場所,最這國家為照顧老年人消費,可現金付費。很受歡迎。每年都漲養老金。真的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❸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的應對策略有哪些

一、心理健康的標准

1.智力正常;2.情緒正常穩定;3.人際關系和諧;4.良好的適應能力;5.人格完整。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

二、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常見問題

1.腦衰綜合症;2.焦慮症;3.抑鬱症;4.離退休綜合症;5.空巢綜合症;6.高樓住宅綜合症;7.老年期譫妄;8.老年期痴呆。

三、應對策略及預防

1.焦慮症

焦慮症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分急性焦慮、慢性焦慮,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方法:要樂天知命,知足常樂,學會自我疏導。輕微焦慮的消除主要依靠個人,當出現焦慮時,首先要意識到自己這是焦慮心理,要正視它;其次要自我放鬆,想像自己喜歡的情境;第三是適當的葯物和心理治療。

2.抑鬱症

抑鬱症也是中老年人較常見的一種精神異常,表現為情緒沮喪,孤單寂寞,思維遲鈍,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什麼都不想干,經常自尋煩惱,甚至絕望自殺。這種抑鬱狀態經常伴隨失眠、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症狀。

預防方法:合理膳食,注意葷素搭配,多一些人際交往,廣開眼界,使心情歡快坦然;培養愛好,可種花、養鳥、養魚、下棋、打牌,也可參加旅遊。總之要增加生活情趣,平時注意關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輔以必要的葯物和心理治療。

3.離退休綜合症

離退休綜合症是在離退休前後出現的:一種復雜的心理異常反映,主要表現在情緒和行為方面,其中20%~30%人缺乏心理准備,20%的人有退休心理不適現象,50%以上的人退休後不知道該做什麼,總的表現為:無力感、無用感、無助感、無望感。

預防方法:①調整心態,順應規律;②發揮余熱,重歸社會;③善於學習,渴求新知識;④培養愛好,寄託精神;⑤擴大社交排解寂寞;⑥生活自律,保健身體;⑦必要時葯物和心理治療。

4.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患病率約占60歲以上人口的10%,表現為智力低下,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與操作能力嚴重衰退,極度健忘,完全喪失工作能力,情緒不穩定,焦慮不安,易發脾氣,道德感審美感衰退。

預防方法:去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避免獨居,改善情緒,對生活要充滿熱情,要有決心,不要喪失經常向一切事物進行「積極地挑戰」的精神,每天保持適度的緊張感,即有所事事,「勤學習,勤動腦」。及早開始右腦的鍛煉,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培養興趣愛好。

❹ 老年人要保持心理健康的因素是什麼為什麼

你好這位朋友;
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有以下幾點;
1
老年人必須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是在「精神」上有寄託。因為人老了以後,身體狀態下降,主要依靠「精神」了。精神好,別的就好。
具體做法;讓老年人發揮余熱,比如;請老年人講課,給老年人課時費。請老年人講過去的故事。培養老年人的興趣愛好等等。
2
老年人要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老年人一定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人雖然老了,但是,醫學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思維、理解能力、智慧、經驗等比年輕人還要好。所以,想辦法把老年人的這些優點發揮出來,老年人的心理必然健康。
3
老年人要有老伴、有老朋友、有孝順的子女、這些也是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的因素。

❺ 如何保障老年人心理健康

​一,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以什麼樣的態度感受它、對待它,它就以什麼樣的姿態回報你;只要你熱情、積極、樂觀、進取,你的生活將是充滿陽光的。從一個角度我們可以引出一個消極的情緒體驗,陷入心理困境;但是換一個角度看,用積極的觀念就可以看到其積極的意義,從而使人走出心理困境。

二,活到老學到,防止心理老化、空虛和無聊,那麼我們老年人也要具有好奇心和上進心,通過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上可能發生的一些變化和適應的方法,對於老年人容易患病,意外事件和一些心理困擾,有意識的認識,然後才能自我預防和治療。

三,老有所用,老有所樂,雖然生老病死不可抗拒,但是人在生理上應該服老,不要做一些自己不能做的事,精神上不能服老、怕老,要老當益壯,老有所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自己擅長一些事情使自己的精神有所寄託,使人生價值有所體現。

四,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老人就像老頑童,我們要具有一個天真爛漫的童心,保持一個樸素純真的感情,維持老年人的健康,延緩衰老。

❻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為何常被忽視如何幫助他們

生活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任何一段歲月,都應該心存感激,自然喜悅,路途坎坷,也未必是劫。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或許我們都會認識很多人,也會經歷很多事情,有的人有的事都會慢慢教會我們成長。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裡面,很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都常被忽視了,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要伸出雙手去幫助他們。最好幫助他們的方式,就是要鼓勵他們的孩子經常去陪伴老人,無論生活有多忙,都應該要抽時間去家裡陪陪老人。

我認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被忽視,這是一個社會的一個現象,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幫助他們。或許可以讓家裡的兒女帶著他們去旅遊,也可以把他們帶在身邊和老人住在一起,或許這樣就可以陪伴他們了。

❼ 中國已經步入老年化社會,如何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

首先社會上流行的促進老年心理健康的一二三四五原則,對老年人養生保健十分有益,即“一個中心:以健康為中心;二個要點:瀟灑一點,糊塗一點;三個忘記:忘記年齡、疾病、恩怨;四老:有尊重、被肯定、被認同;從某種程度說,它是人固有的一種慾望,這些欲到滿足,生活下去的成就感和安全感也油然而生。

二、耐心對待多忍讓

老人愛插手子女的生活,是出於支配的心理需要。他們的社會地位發生變化,巨大的心理落差催生無用感和失落感,覺得沒人需要、肯定自己。有些老人會通過干預孩子的生活找回自我價值。因此,一旦父母有類似情況,子女首先要多忍讓,找機會跟父母聊聊,問問他們是怎麼想的,試著找到更成熟理性的解決辦法。其次,提些行之有效的建議,幫老人規劃美好的晚年生活。

三、擠出時間常陪伴

有調查顯示,我國有抑鬱情緒的老人佔40%,主要因素是喪偶。如果自己的爸爸或媽媽是單身的,子女一方面要拋棄害怕家產外流等狹隘的顧慮,和老人認真談談,並幫著介紹。另一方面要陪陪父母,因為相伴也要子女盡一份心。如果和父母在一個城市,可以每周看望一次。如果分隔兩地,最好每周主動打一兩個電話。作為子女不止要給老人提供好的生活環境,同時更需要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❽ 老人心靈比較脆弱,我們如何呵護老人的心理健康

我們都聽過一個詞叫「老小孩」,老人的年齡越大,心態就越幼齡化,變得非常脆弱敏感。做子女的一定要多陪伴關心,多謙讓順從。帶他們玩樂享受生活,這樣才能有幸福的晚年。

鑒於這些變化,老年人需要重視心理保健。心理健康往往由多種因素決定,但對老年人來說,它大致是生理因素、環境因素、生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共同影響。如果老年人想長壽,他們必須對自己的心理健康負責,並經常做心理健康護理。我們可以知道老年人不僅受到疾病的威脅,還受到心理健康的威脅,所以老年人在做身體保健的同時,應該考慮為自己的心理做保健。

❾ 如何維護和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維護和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以下幾個方式:一、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消極心理狀態,而使他精神飽滿,充滿生氣,適合老年人的一些體育活動包括:體操、散步、羽毛球、太極拳、氣功等等鍛煉應當是因人而異,老年人應當選擇適合自身的一些運動方式,並且有持之以恆,每天保持適當的運動量。
二、正確對待生理、生化現象。就說老年人的抵抗力、免疫通常是比較弱的容易感染流行疾病,也容易的受到慢性疾病的侵襲,而因此老年人應該適當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關注身體健康狀況,有病及時就醫,並學會以坦然的心態面對疾病的時候,患病時候保持樂觀的態度,這將有助於疾病的康復,延緩病情惡化。
三、避免生活失去目標。讓人可以選擇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多和朋友相處,加強同外界的接觸,找到精神和感情上的寄託,這樣就會不讓生活覺得空虛,並消除寂寞、孤單和焦慮,有利於推遲衰老延年益壽。

❿ 如何保持老年人的心態健康

要想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就需要老年朋友們保持老有所為的樂觀心態,老年人的生活內充實、有意義,容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研究表明,整日清閑、無事可做的老年人,在心理上更易產生明顯的失落感,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而那些把退休生活看做是有更充裕的時間料理家務、消遣娛樂和結交朋友的人,由於對晚年生活有了新的打算,反而精神愉快、身體健康,獲得了較高的幸福感。
心理專家建議老年朋友在精神上一定要有所寄託,自己適當找些事干,或含飴弄孫、或與老友談天,都對調節自己的心態大有益處。
老年人心理健康往往與老年人的軀體健康息息相關,有時一些心理上的不適也會以軀體症狀為首發徵兆,比如老年抑鬱症、老年疑病症的患病老人,多在早期出現胃腸不適、心悸、胸悶等症狀,需要老年朋友提起注意。一旦發現有持續性的莫名原因的心境異常,應盡快向心理醫生咨詢。

與老年人如何管理心理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關孝敬的唐詩 瀏覽:141
養老院職務結構圖 瀏覽:891
長壽湖面積有多大 瀏覽:446
老人家鄉失蹤 瀏覽:14
4千元養老金在一線城市什麼水平 瀏覽:498
原來投保的養老保險公司不符 瀏覽:415
宋美齡怎麼保養的那麼長壽 瀏覽:862
湖南副高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年齡 瀏覽:307
父親60歲蛋糕寫字 瀏覽:223
餘杭良渚隨園嘉樹老年公寓 瀏覽:311
老人家很開心的笑成語 瀏覽:441
工作總結敬老院2019範文 瀏覽:841
老年痴呆書名叫什麼 瀏覽:45
體檢胸透在哪個科室 瀏覽:20
蚌埠和宿遷哪個更適合養老 瀏覽:199
吳江老年大學烹飪班 瀏覽:113
養老院租房大概要准備多少錢 瀏覽:394
劍三重陽節老人 瀏覽:907
南昌養生酒招商代理如何辨別真假 瀏覽:287
個人繳納和單位繳納的退休金是都一樣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