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70歲以上怎樣鍛煉身體

70歲以上怎樣鍛煉身體

發布時間:2020-12-27 06:02:06

❶ 想知道70歲的人經過鍛煉,能達到30歲的身體狀態嗎

這個絕對不可能了,能達到30歲的身體狀態那麼運動員70歲也不用退役了,專但實際是40多歲身體屬就不行了,有無數運動員過了40歲就開始急流勇退了。。。然後在體育界銷聲匿跡。

即使專業運動員也經不起衰老,一般人想回到30歲時的身體狀態不可能了,力量要想到一般人30歲的狀態倒是不難。力量與體質不是絕對的正比。

❷ 70歲以上的老年人怎樣運動才能更健康長壽

人生七十古來稀,70歲以上的老年人,應該適當的做一些體育運動,每天出去曬曬太陽,散散步,打打太極拳,跳跳廣場舞。如果身體條件好可以慢跑,做任何的體育運動都應該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來安排適合的體育運動,這樣做才能夠健康長壽。

在我們國家,老年人非常幸福,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全社會的人都在關心著老年人,家有老人是一個寶,所以老年人要好好保重身體。

❸ 人活70古來稀,70多歲的老人,該如何合理健康的鍛煉身體

我認為七十歲的老人要想鍛煉,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做到循序漸進,畢竟七十歲並不是一般的年紀,如果不做好一些准備工作,對身體影響會很大,也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要做好一些方面的工作,不能隨意運動。


同時呢,對於70歲左右的老年人,運動強度更宜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鍛煉,有氧運動、低強度的抗阻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快步走,慢跑,游泳,體操,騎行,登山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除了運動方式,還有在運動強度的控制方面,注意控制好強度,不能一下子運動過多,這樣的話可能一下子自己接受不了或者身體接受不了,要控制好強度。

因此,綜上所述,我認為七十歲的老人要想鍛煉,一定要遵循以上幾個方面,要做好幾個原則。

❹ 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堅持慢步走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嗎

對於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來說,不適合進行一些強度較大的運動,然而,慢步走需要消耗的體力較少,所以,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堅持漫步走,當然是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不過,在堅持漫步走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兩個事項,第一、注意每次慢步走的時間,每次以30分鍾為宜,既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又不會太勞累。第二、老人自身要以身體的舒適度為准,不要因為想鍛煉身體而逞強,一旦覺得有勞累的感覺,應該馬上休息。

當然,對於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除了身體的適當運動之外,也可以增加一些利於活動腦力的活動。例如書法畫畫和唱歌跳舞等等,既可以讓老人的腦力得到適當的運動,還可以增加生活的情趣,讓老年生活過得更加有滋有味。有趣的生活才能讓老人找到生活的樂趣,這對於延年益壽起得非常大的作用。

❺ 一位身體健壯的70歲老人,適宜的運動量

散步,太極拳,五禽戲都可以。

❻ 七十歲的老人是做運動鍛煉身體好還是不運動的好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已大為提高,預期壽命已達70歲,較解放前的35歲提高了一倍,但我國老年人雖已長壽但不健康,往往患有多種疾病和殘疾,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差,生活質量不高。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健康老齡化"的號召,做好健身運動是實現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途徑之一,它對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都將發揮重要作用。老年人健身運動,必須掌握適宜的運動強度,進行科學的運動處方指導下的體育鍛煉。所謂運動處方,其完整概念可以概括為:"根據醫學檢查資料,按其健康、體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狀況,結合生活環境條件和運動愛好等個人特點,用處方的形式規定適當的運動種類、時間和頻率,並應指出運動中的注意事項,以便有計劃地進行經常性鍛煉,達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由於年邁體衰多病,老年人健身運動起點強度應以輕度活動即低能量運動為主,根據美國研究結果,長期堅持低能量運動的中老年人較不參加或偶爾參加劇烈運動的人,死亡率降低2.5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的發病率減少35%,說明低能量運動也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運動時間每天可一次或幾次相加在30分鍾以上。輕度運動有餘力者可以過渡到中度,身體健康者也可以直接從中度運動開始,至於劇烈運動應列為禁忌。老年人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運動方式呢?由於生理心理文化素質各異,老年人健身運動類型應靈活多樣,注重康樂,太極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射門球、做體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鍛煉方式,根據瑞典Fraedin等研究70歲以上老年人堅持每天步行30分鍾者,在男性對骨鹽含量、肺功能和上樓梯能力,在女性對肌力和上樓梯速度,都有明顯好處。另外運動鍛煉還要講究科學性,一些常規的運動習慣不一定科學,比如人們習慣於清晨運動,但早晨冠狀動脈張力高,交感神經興奮性也較高,無痛性心肌缺血、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發作以及猝死發病也多在早晨6時至中午12時,因此應盡量選擇下午或晚上活動為妥。如在清晨健身,運動量應盡量小一些。另外,常說的一句中國古話"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被當做老年人健身格言,其實,飯後百步走並不科學,宜慎重行事。從近代醫學觀點看,老年人不宜提倡飯後百步走,因為吃飯特別是吃飽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種負荷,對老年人更是如此,科學研究證明在餐後60分鍾血壓由139mmHg下降到129mmHg,而心率上升15次/分鍾,中度運動後有些人出現了體位性低血壓,說明餐後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的負面作用。因此老年人應該避免在餐後特別是飽餐後兩個小時內進行運動鍛煉。維持體力活動的健康效果有賴於堅持健身。一般停練幾周以後這種效果就逐漸消失了,因此必須堅持鍛煉,至於在酷暑嚴寒季節,可以暫時停練。

❼ (老年護理)一位身體健康的70歲老人,適宜的運動量應使運動後心率達到多少為正常應該怎麼計算

1)衡量現代人健康的標准1)軀體健康可用"五快"來衡量:①吃得快:並不是指只花幾分鍾就專把飯吃完,而是指進食屬時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以正常速度吃完一餐飯,說明內臟功能正常。②走得快:是指行走自如,活動靈敏,說明其肌肉、骨骼的能力很好,精力充沛。③說得快:是指語言表達正確,說話流利,能在兩三分鍾內將一件復雜的事情說清楚,表示頭腦敏捷,心肺功能正常。④睡得快:是指上床後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後精神飽滿,頭腦清醒,說明中樞神經運行良好,且內臟無病理信息干擾。⑤便得快:是指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每天大便一到兩次,小便5~6次,說明胃、腸、腎功能良好。2)心理健康可用"三良好"來衡量:①良好的個性:是指情緒穩定,性情溫和,意志堅強,感情豐富,胸懷坦盪,豁達樂觀。②良好的處世能力:是指洞察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較好的自控能力,能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③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指助人為樂,與人為善,與他人的關系良好。(2)人體健康需要四大平衡

❽ 七十歲以上老人如何鍛煉身體

早晨走走步 晚上飯後跳跳廣場舞 沒有就還走步 飯後百步走 能活99

❾ 70歲的老人做哪些運動比較適宜

隨著養生的越來越普及,運動養生也逐漸變成老年人非常流行的一種養生活動,但是一些強度太低的運動,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所以對於老年人而言,我認為還是做一些適當的運動,還是對他們比較好的。

還有老年人的運動其實也是需要堅持不懈的,如果你堅持不懈的運動,絕對可以改變老年人整個人的身體素質,但是如果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你還不如不運動,有的人患有糖尿病,經常運動還可以改善他的血糖平衡,特別到了老年他們的骨關節都會患骨質疏鬆,而運動可以促進他們的鈣質的吸收,所以說堅持合理的運動
,對於整個老年人的身體都是極其好的,良好的生活習性不是一蹴而就的,堅持是所有事情成功的原因。

❿ 70歲以上的老人為了身體健康每天運動多長時間比較合適

對於老年人來講,最關注也是每天都在持續性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養生以及健康運動,那麼特別對於說是上了年紀,比如說7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講,他們對於身體的健康是非常重視的。常常會選擇在早晨或者是傍晚的時候進行一個長途的散步以及健身,打太極等運動來鍛煉身體。然而其實對於這個年紀的老年人來講,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吃完飯後的一個小時左右進行一個慢走。不需要太過於強度太大的運動。以免發生一些由於強度過大而造成的身體的關節性的磨傷或者是損傷。

每天大約走6000步,之後機體會處於一個興奮勞累的狀態。那麼需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在行走過程中可以帶一個保溫杯,當自己覺得身體裡面也缺水的時候,就可以喝一些,既可以補充缺少的水分,也可以防止中暑。

閱讀全文

與70歲以上怎樣鍛煉身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