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人能給我提供一些關於蠶沙與減肥的報道嗎還有蠶沙的成分有哪些/
蠶沙有治濕、療瘙癢、去火、祛風濕、聰耳明目之功效。枕芯雙層特製,冬暖夏涼,可隨季節轉化選擇枕面。
桑葉:別名有霜桑葉、鐵扇子等。據《神農本草經·中品·桑根白皮》中記載:桑葉主除寒熱、出汗…症瘕積聚、陰痛、陰陽寒熱無子。《當歸草堂醫學叢書·傳信適用方·卷三》有載:冬桑葉不拘多少,碾為細末,以新汲水調塗瘡上,如瘡有膿血,即干摻用之,如瘡在腳膝間,敷葯後用帛紙裹之,神效。《本草綱目》載: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桑葉乃手足陽明之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另有"霜桑葉…散水消腫,行瘀止渴。""桑葉…最能滋血去風,斯二者(指秦艽,桑葉)之成為風中於絡之要劑"等等。《醫學綱目·卷之十七·汗》中有治"盜汗"的驗方:桑葉為末,茶服之,諸葯不應者,累驗。由此可見,桑葉的功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主治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等病症。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桑葉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鐵和維生素C、B1、B2、B3、、A、葉酸以及銅、鋅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降壓、降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血脂含量、降低膽固醇,抑制腸內有害細菌繁殖和過氧化物產生等獨特功效,對人體有著良好的保健作用。
桑葉中含有較多的葉酸,每克桑葉大約含葉酸105μg,它能參與核酸的合成,可達到抗各種貧血和促進生長的效果,並能治療胃癌,腸胃道障礙,神經管畸形,營養不良和瘡疹炎等疾病,對人體健康有益。
桑葉中具有較高含量的黃酮化合物和桑苷,黃酮化合物能有效降低人體衰老速度延緩衰老,並有美容作用;桑苷則有清涼明目,平肝息風的作用。因此"桑葉茶"能夠清火,明目,降血壓,頗受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的歡迎。此外"桑葉茶"還具有類似人參的祛熱醒腦作用。目前,"桑葉茶"的開發已引起部分科研院所的興趣。
桑葉同樣還可為人類所食用,桑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無機成分,所含的維生素也較廣,十分適於人類食用,但由於它含有有機酸等特有的苦澀味,會影響人的味覺,目前還不能直接食用。但現已有人將其乾燥粉碎,加入30%小麥粉,製成桑葉面、小甜餅等食物,具有獨特的風味。
桑葉荷葉粥
[來源]經驗方
[原料]桑葉10克,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砂糖適量。
[製作]先將桑葉、新鮮荷葉洗凈煎湯,取汁去渣,加入粳米(洗凈)同煮成粥,兌入沙糖調勻即可。
[用法]供早晚餐溫熱服,或作點心服食。
[療效]降血壓,降血脂,散瘀血,解暑熱。適用於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
桑葉茶
桑葉一直是非常貴重的東西。在中醫學里,很早以前就著眼於桑葉了。2世紀完成的世界最早的葯書《神農本草經》中,已記載了桑葉的葯用價值。現在,在中醫治療中,桑葉作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種疑難雜症的葯物而使用。中醫將桑樹葉稱為「 桑葉」,認為其葯效極為廣泛。有止咳、去熱,治療頭暈眼花、消除眼部疲勞,消腫、清血,治療痢疾、浮腫,補肝、美膚等功效。
桑葉茶可以減肥,就是與桑葉"消腫、"清血"的作用有關。桑葉茶之所以能夠消腫,是因為桑葉有利水的作用。利水作用與利尿作用不同,不光可以促進排尿,還可以使積在細胞中的多餘水分排走。
所以桑葉茶能夠改善所謂的水腫現象。清血是指將血液中過剩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排清。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或膽固醇增加過多就是高脂血症。所以胖人多為高脂血症患者。桑葉有改善這種高血脂的作用。
另外,高脂血症病人的血液粘度高,在毛細血管中的流動特別不暢通。毛細血管只有我們頭發的1/100那麼粗,所以容易堵塞。心肌梗塞和腦溢血都是毛細血管堵塞的結果。桑葉中含有強化毛細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黃酮類成分,所以在減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時,又有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溢血的作用。
老 人 減 肥 茶
老年人體重超常能誘發多種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都與肥胖有關。老人減肥茶選用多種葯食兩用原生中草葯為原料,古法炮炙,科學配置經提煉濃縮而成,不含任何化學減肥成分,長期飲用不厭食、不乏力、不腹瀉,安全有效,特別對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的老年肥胖患者尤為適用,堅持飲用,能阻遏過多脂肪在體內的囤積,在不知不覺中去掉多餘的脂肪。肥胖老人不宜採用「餓其體膚」的減肥方法,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減肥不減肉」,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俗話說:「老人胖瘦皆不宜」,常飲老人減肥茶,對中老年人高血脂症和肥胖患者具有降脂、降壓、減肥的功效。
[配 料]:嫩桑枝、鮮荷葉、長壽菜、決明子、甜茶等。
[食用方法]:每次1包,開水沖泡,每天2次,早晚各1次。
[貯藏方法]:置陰涼乾燥處
保健護膚新時尚
桑葉浴:經過霜雪的桑葉,性味甘苦而寒、具有散風清熱、明目等功能。用它作為浴水洗澡,護膚不脫脂,特別是皮膚粗糙者,浴後可使皮膚變得細嫩。方法很簡單,將干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加熱熬10-15分鍾後,倒入浴盆晾溫就可洗用。
蠶沙枕頭
以桑葉為主要成份的蠶沙為主葯,輔助以其他中葯,製成枕芯,在使用時,頭溫及頭部的壓力使枕內葯物有效成分緩緩散發。第一呼吸入肺,進入血液循環,輸布全身。第二持續作用於頭項部的頸胳和穴位,有助於人體調節功能的發揮,使全身的肌胳舒通,氣血流暢,臟腑安和。第三通過滲透的方式進入皮膚,使人體吸收,從生理、心理、葯理三方面發揮綜合治療作用。
㈡ 紅桑的繁殖方法
紅桑的繁殖方法
紅桑的繁殖方法,紅桑別稱鐵莧菜、血見愁、葉里藏珠等,紅桑葉形獨特,是非常出色的盆栽植物綠葉植物,也是熱帶庭園綠化的優良樹種,觀以下來了解紅桑的繁殖方法。
紅桑的生長習性
紅桑為較典型的熱帶樹種,喜高溫多濕,抗寒力低,不耐霜凍。當氣溫10攝氏度以下時,葉片即有輕度寒害,遇長期6~8攝氏度低溫,植株嚴重受害。我國國僅海南、台灣及大陸南端,可作露地栽培,其餘均只宜盆栽,在溫室或室內越冬,室溫不低於12攝氏度。
喜光,不耐蔭蔽,不宜長期在室內栽培。對土壤水肥條件的要求較高,要求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枝密葉大,冠形飽滿,乾旱貧瘠土生長不良。盆栽宜用塘泥或森林土,施鈣鎂磷肥拌腐熟餅肥作基肥,以後視葉片生長情況,噴施稀薄氮肥水,秋後停止施肥,盆土經常保持濕潤。
紅桑的繁殖方法
紅桑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熱量偏低,花後難以結成種子,多用扦插法育苗。於3月下旬至4月下旬,選用1年生的健狀枝條,截成每10厘米左右長一段作插穗,剪後浸水1~2小時,密插入濕沙床風。
不加遮蔭,保持濕潤,約20天可發根發葉,1個半月左右,可移植至圃地培育。苗高10厘米左右時,摘除頂芽,促使早日萌發成叢冠形,入冬蓋薄膜,翌年春可出圃上盆或露地栽植,也可秋季上盆或植入大容器內,置溫棚內越冬。
紅桑的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紅桑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偏鹼性土壤生長良好,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排水不良的田塊生長較差。應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雜草少的地塊,做平畦。紅桑的種子細小,所以整地時必須精細,做到地平、土細,以利出苗。
2、施足基肥:紅桑喜肥,整地前要每畝施腐熟人糞尿1500千克,然後做壟或畦。播種量因播種期而不同,播種期越早,用種量越多,早春播種量4~5千克/畝,播種方法可撒播或條播。播後覆土0.5~1厘米。
3、追肥澆水:早春播種時出苗較晚,需7~12天出苗。當幼苗長到2片真葉時,可在3~5葉期進行第1次追肥,每畝追尿素10千克,12天後進行第2次追肥,第1次採收後進行第3次追肥,以後每採收1次,追1次肥,每次追肥均施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若施速效氮肥,可結合澆水進行。春播應少澆水。
4、中耕整枝:紅桑的幼苗生長期間要及時中耕除草,以免草荒影響紅桑苗生長。紅桑多次採收的還要整枝,即當主枝採收後,可在主枝基部留2~3節,促進側枝萌發,以達到提高產量的作用。
5、適時採收:紅桑是一次播種、分批採收的`葉菜。第1次採收,多與間苗結合。一般在播種後播種後40~45天,當苗高10~12厘米,具有5~6片葉時,陸續間壟採收。採收時要掌握收大留小,留苗均勻的原則,以增加後期產量,採收後追肥。紅桑主要以其嫩葉為食,因此採收要及時,否則纖維增多,品質降低,畝產量可達1000~1500千克。
6、病蟲防治:紅桑抗病性較強,主要病害是白銹病,可用粉銹寧或代森猛鋅防治。蟲害是蚜蟲,可用吡蟲啉或避蚜霧噴霧除治。
紅桑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常用扦插繁殖。溫度高有利生根。以6-8月最好,選取生長成熟、充實的嫩莖,插穗長l0-l5厘米,下端於節下0.5厘米處剪斷,插入沙床,扦插深度為插穗長度的1/3,插後用噴壺噴水,並適當遮陽,保持一定的濕度。
在溫度25℃左右及較高空氣濕度下,約3周可生根,當年可盆栽觀賞。有條件的用全光照噴霧扦插,不必遮陽,在充足日照及飽和空氣濕度條件下,2周便可癒合生根。
分株一年四季均可進行,盆栽宜在換土換盆時進行。
栽培管理:紅桑喜溫暖環境,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0~28℃。冬季溫度不低於13℃,喜光,不耐濕,要求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北方地區多作室內盆栽,南方用於露地栽培。每年春季換盆,增加新鮮肥沃土壤,以腐葉土、培養土各半,再稍加些礱糠灰混合後的培養土為好。
換盆時要除去土球四周的部分老土,四周填以新配培養土,澆足水即可。成年植株適當加以修剪,保持優美株形。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以氮肥為主。直至秋後停止施肥,以避免因秋季發嫩枝而減弱在冬季的抗寒能力。在較好的光照條件下,葉色鮮艷,但夏季要避免強烈的的直射光北方夏季陽光過強,需適當遮陰,減少光照的30%左右。
紅桑夏季生長十分繁茂,水分消耗較多,氣溫高,空氣乾燥,要多澆水。保持盆土潮濕,不使盆土乾旱。梅雨季節及夏季陣雨後,要勤觀察,防止盆內積水,避免水分過多而造成植株落葉現象發生。
生長季節還要及時進行摘心或輕度修剪,以促發分枝,保持優美的株形。株形應保持均稀冠形,保留主桿約10厘米,使側枝從小主桿發出。霜降之前需進入室內,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同時適當控制水分。在夜間18℃、白天25℃以上的房內生長良好,夜間室溫不可低於15℃,l0℃以下生長停止且易落葉,若遇此情況,應立即短剪,並減少澆水。
如莖桿也受害乾枯,應將受害莖桿全部剪掉,移至溫暖處,日後根莖部分仍可萌發新枝。故紅桑在空內越冬的最低溫度是l3℃。翌年清明後移出家外養護。
常有紅蜘蛛、介殼蟲危害,可用6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有時發現根腐病危害,可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霧防治。紅桑植株矮小,葉片密集,葉色古銅,耐修剪,在南方地區常作庭院、公園中的綠籬和觀葉灌木,可配置在灌木叢中點綴色彩;長江流域以盆栽作室內觀賞。其變種有金邊紅桑。
一、養護方法
1、土壤:種植紅桑的時候,最好是用園土+腐葉土混合的方式進行配製,在紅桑入盆的時候,底部放入少量的基肥即可滿足它生長的需求。
2、澆水:它喜歡濕潤的生長環境,在生長期間養護的時候,最好是保持盆土的微微濕潤,到了夏天,盡可能的多澆點水,因為水分蒸發的比較大。
3、施肥:紅桑對肥料的需求是比較大的,在它生長期的時候,多給它施加一點氮肥,基本上每個月兩次即可,在入秋之後就要停止施肥了,因為它的生長速度漸漸變慢了。
4、光照:它在溫暖的環境下會更好的生長,喜陽,平時養護的時候,盡可能的讓它接受到陽光的照射,它喜歡強光,但是在夏天還是需要適當遮陰的。
二、養殖技巧
1、繁殖:比較方便的繁殖方式就是扦插繁殖,在6-8月份的時候,挑選新生的或者兩年生的枝條,插進土壤中,就可以等待它發芽了。
2、修剪:為了讓它的株型更加的飽滿,在它生長期的時候,要進行修剪和摘心,這樣能刺激它生長處更多的側枝,分枝多了,形狀也就更好打理了。
三、問題診療
1、根腐病:根腐病發病初期它的根系會腐爛,嚴重影響它的吸收能力,後期會直接導致死亡,病因要從土壤著手查,發病時需要及時的使用甲霜惡霉靈灌根。
2、葉斑病:主要表現為葉片上褐色的圓斑,後期擴散到整株,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和美觀,及時用哈茨木黴菌300倍液在葉片上進行噴灑即可。
四、其他問題
1、能否食用:紅桑是可以用來吃的。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有著「長壽菜」的美稱。
2、能否室內養殖:在室內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室內的條件肯定不如室外好,再加上長期在封閉的空間,空氣不流通比較容易感染病菌,還是在室外養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