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信佛長壽

信佛長壽

發布時間:2020-12-20 13:16:06

㈠ 佛教養生,人是如何長壽

佛教的養生和我們通常理解的養生不一樣,譬如:
一、人心的「善惡」影響壽命的長短。
美國耶魯大學、加州大學和密西根大學,分別對不同地區的人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人的善惡觀念影響壽命長短的結論。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善良的人往往更加長壽。
1、長壽需要斷除妄念
不隨妄想習氣境界轉,在一切時中,不分行住坐卧,動靜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自然疾病減少,並能健康長壽。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
2、長壽還需慈悲為懷
佛教從第一福的要訣出發,認為人世間的財富、學識、地位、美貌和生死是多半不相乾的。宅心仁厚,寬以待人一定會有好報。長壽的人,一定是對人類和動物充滿慈愛的人。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人。
二、內外修其身。
佛門修身法坐禪形定。在家修習的佛弟子,修禪的時間沒有僧尼這么講究,但要求在黎明、中午、下午、日落等時辰里修禪為好。在吃飯前後半小時不宜修禪;久習禪修可以坐禪,2~4小時為度,不宜過長。另外散步等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舒緩筋骨,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三、飲食起居遵循規律。
順其自然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與人體的臟腑功能活動和氣血運行也是息息相關的。人如果違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規律,打破正常的生物節律,就會導致疾病,加速衰老。要想健康長壽,當須依自然規律科學生活才是。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2:00~早4: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

㈡ 信佛的人為什麼壽命比較長

佛家講究無欲無求,以平靜,淡然的姿態去面對和處理世事。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回。」答的生活態度,時刻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再者他們長期食用蔬果,營養較為均衡..因此,心理上沒有負擔,壓力。心情舒暢,喜食蔬果,這就是大多數信佛者長壽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望採納!)

㈢ 和尚為什麼長壽

根據歷史資料,在唐宋時代的和平時期,人均壽命最多不過40~50歲,當時詩人在人群體已經算是高壽了,卻沒想到和尚的年齡更誇張了!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和尚們的平均年齡接近74歲,就算是在當代,這也絕對算是高壽群體了,高壽者都在百歲之上。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過72歲(男性為70歲),卻也沒能達到一千多年前僧人的水平! 為什麼和尚能如此高壽呢?當然不是因為有什麼「神力」,我想也許清心寡慾、與世無爭是個重要的原因;佛教實際上是門哲學,而這些高僧大德們其實都是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終生都在思考,客觀上也避免了諸如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的發生;另外,「天下名山僧占盡」,山清水秀,遠離喧囂的居住環境大概也是個因素吧!和尚心境很有講究 還有一般寺廟空氣質量好,相對的攝入的水份和營養成分都比我們城市裡的人要干凈的多,所以壽命高。 查閱資料發現,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和最長命的僧尼,都趕不上我國唐代慧昭和尚。據《中國人名大辭典》記載:「慧昭自言姓劉,為宋鄱陽王休業曾孫。年已二百九十歲。廣求為弟子,遁去,不知所終。」另據姜亮夫《歷代名人碑傳總表》載:「唐代高僧慧昭壽終290歲。」慧昭的具體生卒年代,則在《歷代高僧生卒年表》里有明確記述:「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五年卒,終年二百九十歲。」僧尼多壽之秘,絕非因僧尼信佛或信佛有方所致,亦非由於僧尼隱居在寺廟內煉食「仙丹」而成。和尚、尼姑亦是人,乃血肉之軀。人的生老病死從來是不能為宗教信仰所左右的自然規律。何況,世界上迄今尚沒有發現可令人長生不老的仙丹靈葯。 僧尼多長壽之謎,不妨從下列幾方面探索: 1、居住環境優越,大凡僧尼居住的寺廟、庵堂,多建築在遠離鬧市、山青水秀的風景勝地。且居高臨下,門前開闊,周圍『林繁果茂,鬱郁蔥蔥,鳥聲啁啾,陽光充足,空氣清新,環境幽美,既無雜訊,又極少污染,令人神清氣爽,心曠身健。素食有利養生眾所周知,僧尼忌葷戒腥,飲食戒律嚴,三餐食有節。吃的是五穀雜糧、四時蔬果以及豆類、花生、蜂蜜、香菇、木耳、板栗、植物油、粗茶淡飯,用現在的話說吃的都是健康食品。清心寡慾,有精神寄託(信仰),作息時間規律,沒有世人的爭斗,能不長壽嗎! 2、我們目前處在高速度發展、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只要一比,還真能比出個中緣由來。和尚少思寡慾,少飯多煉,雜念少,一心向佛,粗茶淡飯,有利身體健康;打坐靜坐冥思念經,雙手合什等等動作都有益身心健康,心中只有「阿彌托佛,我佛慈悲」,我常說:「和尚他們是一個人吃飽全家飽,什麼都不想。」而當今之人首先在吃上,講究「吃文化」,生猛海鮮,大魚大肉,兩天不吃肉便進不了食。而這些正是和尚所忌諱的。科學家做過實驗,凡肉皆有毒。因為在宰殺它時,它會發怒,這時它便分泌大量毒素。此時一口豬的毒素完全可以毒死一隻小白鼠的。 3、說在喝上,今時之人講究梁山泊的喝法:就像《黃帝內經》說道:以酒為漿(飲料)酒一碗一碗的,論斤喝。喝的瀟灑,喝的火熱,也喝的痛快,一醉方休!但最終喝的是半身不遂,英年早逝。而和尚是滴酒不沾的。 5、說在口福上,我們還看到有特殊愛好,實際是一種陋習,抽煙!吸煙有害健康連三歲小孩都曉得的。大量的焦油熏黑了肺葉、肺管,加重了它的負擔。據報道,患肺癌的百分之八十是由煙引發的,二手煙危害更大,而和尚是不抽煙的。 7、我們再想一想,比較多的就是怎麼樣能多賺錢,怎麼樣能撈個官,怎麼樣把他(她)搞臭,怎麼樣再自己「輝煌」!想出一個」抑鬱症、強迫症、神經衰弱、整夜睡不著覺長此以往就出來個頑固性失眠。總之,我們當代人比和尚做的想的很多很多,我們活的很累很累,你說安能長壽乎?而和尚們之間、心平氣和,無攀比、無爭斗,經常調息打坐,經常鍛煉勞動,吃素,都有利於養生,焉能不長壽嗎! 8、說在(性)欲上,和尚是禁止的。當今之人,醉(酒)以入房,傷精耗氣,未老先衰,能不早世嗎? 以上只是本人想到寫之而已,請君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別傷害你的自尊性。注意任何事與物都存在兩面性,和尚也有短命的,可能是功夫不到位還是心不純。

㈣ 信佛會不會越來越順利健康長壽啊

會順利健康長壽的,但是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譬如說你做了好事不求奢求就會內平靜,平靜而不常生容氣就氣脈平和,這樣就會長壽,符合自然之道、科學依據。
信佛只是改善了自己的心境,改善了與周圍的人的交往狀態,但「無常」是佛教告訴我們的真理,我們不能靠佛、依佛,學會般若智慧,努力創造自己的人生。

㈤ 3 、 信仰佛教的人一般能夠長壽。 ( 2.0 分) 是 否

因人而議吧

㈥ 為什麼學佛的人大都比較長壽

戒殺放生是長壽 妙法
由於學佛知道了取捨因果 知道什麼應該做 什麼不應該做 做了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比如 戒殺放生 會身體健康 長壽無病等等
再加念佛菩薩的聖號或佛經 由於佛菩薩的加持所以得長壽

㈦ 信佛與修道誰更長壽

大道三千不分長短高低,各有所長。無論哪一種道修至大成凈化心靈,精神開闊自可延年益壽。至於壽命如何還要看人的綜合素質,單一的修行並不能決定。

㈧ 和尚為什麼長壽

根據歷史資料,在唐宋時代的和平時期,人均壽命最多不過40~50歲,當時詩人在人群體已經算是高壽了,卻沒想到和尚的年齡更誇張了!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和尚們的平均年齡接近74歲,就算是在當代,這也絕對算是高壽群體了,高壽者都在百歲之上。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過72歲(男性為70歲),卻也沒能達到一千多年前僧人的水平! 為什麼和尚能如此高壽呢?當然不是因為有什麼「神力」,我想也許清心寡慾、與世無爭是個重要的原因;佛教實際上是門哲學,而這些高僧大德們其實都是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終生都在思考,客觀上也避免了諸如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的發生;另外,「天下名山僧占盡」,山清水秀,遠離喧囂的居住環境大概也是個因素吧!和尚心境很有講究 還有一般寺廟空氣質量好,相對的攝入的水份和營養成分都比我們城市裡的人要干凈的多,所以壽命高。 查閱資料發現,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和最長命的僧尼,都趕不上我國唐代慧昭和尚。據《中國人名大辭典》記載:「慧昭自言姓劉,為宋鄱陽王休業曾孫。年已二百九十歲。廣求為弟子,遁去,不知所終。」另據姜亮夫《歷代名人碑傳總表》載:「唐代高僧慧昭壽終290歲。」慧昭的具體生卒年代,則在《歷代高僧生卒年表》里有明確記述:「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五年卒,終年二百九十歲。」僧尼多壽之秘,絕非因僧尼信佛或信佛有方所致,亦非由於僧尼隱居在寺廟內煉食「仙丹」而成。和尚、尼姑亦是人,乃血肉之軀。人的生老病死從來是不能為宗教信仰所左右的自然規律。何況,世界上迄今尚沒有發現可令人長生不老的仙丹靈葯。僧尼多長壽之謎,不妨從下列幾方面探索:1、居住環境優越,大凡僧尼居住的寺廟、庵堂,多建築在遠離鬧市、山青水秀的風景勝地。且居高臨下,門前開闊,周圍『林繁果茂,鬱郁蔥蔥,鳥聲啁啾,陽光充足,空氣清新,環境幽美,既無雜訊,又極少污染,令人神清氣爽,心曠身健。素食有利養生眾所周知,僧尼忌葷戒腥,飲食戒律嚴,三餐食有節。吃的是五穀雜糧、四時蔬果以及豆類、花生、蜂蜜、香菇、木耳、板栗、植物油、粗茶淡飯,用現在的話說吃的都是健康食品。清心寡慾,有精神寄託(信仰),作息時間規律,沒有世人的爭斗,能不長壽嗎! 2、我們目前處在高速度發展、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只要一比,還真能比出個中緣由來。和尚少思寡慾,少飯多煉,雜念少,一心向佛,粗茶淡飯,有利身體健康;打坐靜坐冥思念經,雙手合什等等動作都有益身心健康,心中只有「阿彌托佛,我佛慈悲」,我常說:「和尚他們是一個人吃飽全家飽,什麼都不想。」而當今之人首先在吃上,講究「吃文化」,生猛海鮮,大魚大肉,兩天不吃肉便進不了食。而這些正是和尚所忌諱的。科學家做過實驗,凡肉皆有毒。因為在宰殺它時,它會發怒,這時它便分泌大量毒素。此時一口豬的毒素完全可以毒死一隻小白鼠的。 3、說在喝上,今時之人講究梁山泊的喝法:就像《黃帝內經》說道:以酒為漿(飲料)酒一碗一碗的,論斤喝。喝的瀟灑,喝的火熱,也喝的痛快,一醉方休!但最終喝的是半身不遂,英年早逝。而和尚是滴酒不沾的。 5、說在口福上,我們還看到有特殊愛好,實際是一種陋習,抽煙!吸煙有害健康連三歲小孩都曉得的。大量的焦油熏黑了肺葉、肺管,加重了它的負擔。據報道,患肺癌的百分之八十是由煙引發的,二手煙危害更大,而和尚是不抽煙的。 7、我們再想一想,比較多的就是怎麼樣能多賺錢,怎麼樣能撈個官,怎麼樣把他(她)搞臭,怎麼樣再自己「輝煌」!想出一個」抑鬱症、強迫症、神經衰弱、整夜睡不著覺長此以往就出來個頑固性失眠。總之,我們當代人比和尚做的想的很多很多,我們活的很累很累,你說安能長壽乎?而和尚們之間、心平氣和,無攀比、無爭斗,經常調息打坐,經常鍛煉勞動,吃素,都有利於養生,焉能不長壽嗎! 8、說在(性)欲上,和尚是禁止的。當今之人,醉(酒)以入房,傷精耗氣,未老先衰,能不早世嗎? 以上只是本人想到寫之而已,請君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別傷害你的自尊性。注意任何事與物都存在兩面性,和尚也有短命的,可能是功夫不到位還是心不純。

㈨ 信佛的人活到84歲算長壽嗎而且還是得肺癌去世的。

凈空法師開示:
佛在大乘經上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為什麼萬專法皆空,因屬果不空?因果是講這一切萬法的轉變,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個因果互相轉變,相續不斷。
如果你命里頭沒有財,佛菩薩可以幫助你發財,你命里頭沒有官位,佛菩薩可以賜給你高官,那因果定律就被推翻,那有這種道理!諸佛菩薩智慧再大,能力再強,也沒有辦法改變因果一絲一毫。
世間法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佛法還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這是我們不能不明了的。
《法華經》一乘因果,《華嚴經》五周因果,你看看一切經論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這是我們必須要清楚,必須要明了。

㈩ 為什麼學佛的人身體更健康,更長壽

阿彌陀佛

因為學佛的人很多吃素,戒殺生,同時放生,修行,這叫無畏布施,果報健康長壽




凈空法師---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得健康長壽。

我們要聰明智慧,就要修法布施,法布施的果報是聰明智慧。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得健康長壽。什麼叫無畏?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有恐怖的時候,有畏懼的時候,你能夠幫助他化解,讓他身心得到平安,這叫無畏布施,這個果報得健康長壽。修無畏布施最方便的、最簡單的,採取素食,不吃眾生肉。你看眾生被殺的時候多可憐,他沒有能力抵抗,被你殺了,被你吃了,他的怨恨永遠不會化解。所以佛在經上有兩句名言告訴我們,「欲知世間刀兵劫」,刀兵劫是戰爭,你要想真正知道這個世間戰爭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戰爭?如果要想這個世間永遠沒有戰爭,佛有一句話說,「除非眾生不吃肉」,眾生要不吃肉了,這個世間戰爭就沒有了。換句話說,戰爭是與我們吃肉,這是真正的第一個因素,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不殺生、不吃肉,這是無畏布施。更積極的,我們看到眾生被捕的時候、被殺的時候,能夠救他一命,用錢買過來放生,這好事情,救他一命,他會對你感恩戴德,這叫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的范圍也非常廣大,我們要懂得怎樣去修這個功德,也就是修健康長壽的功德。

小動物要愛護,樹木花草要愛護,為什麼?他都有靈性。佛門出家人戒律里,「清凈比丘不踏生草」,草長得很好,你從它上面走過去,它會高興嗎?它不是沒有知覺的,它會看、會聽,懂得人的意思。不但樹木花草有受想行識,連山河大地泥沙石頭都會看、都會聽、都懂得人的意思,所以要一切恭敬,就這個道理,它不是無知,它不是死的。所以我們對一切物都要恭敬,因為物質跟精神永遠連在一起,永遠不能夠分割。一粒塵沙里頭,這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現在量子力學家也發現了,這裡面有整個宇宙圓滿的信息,在一微塵里頭。所以賢首大師講,一微塵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微塵尚且如此,何況樹木花草,這一切動物?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廣修供養才是真正供養自己,讓自己擁有無盡的財富、智慧、相好,都從這個地方來的。諸佛菩薩真干。

文摘恭錄—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九十八集)

閱讀全文

與信佛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