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大學考60分萬歲的順口溜
考試不作弊,來年當學弟.
寧可沒人格,不能不及格.
「三短一長選最長,長短不一選B,參差不齊選D,以抄為主,以蒙為輔,蒙抄結合,一定及格。」
期末考試欲何求,未能作完以碰頭,
低頭欲把答案看,有恐被捉面子丟。
橫眉冷對卷子紙,俯首咬碎鋼筆頭,
低頭深思寫一統,管它對錯是與否。
考試如此多焦,引無數考生盡通宵。
惜秦皇漢武,膽子太小,
唐宗宋祖,不得不抄。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最後只把白卷交。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全都重考
考場風光,千里紙飄, 萬里眼瞟。
望教室內外,風景甚好,
交頭接耳, 互打手勢,欲與考官試比高;
需來日,看試捲成績, 互喜互賀。
惜八股取士, 搖頭晃腦。
死記硬背, 甚是苦惱。
一代天驕,時代驕子,考試作弊出高招。
俱往矣,數風流高手,還看今朝。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學不在深,作弊則靈。
斯是教室,唯吾閑情。
小說翻得快,雜志翻得勤。
琢磨下象棋,尋思看錄像。
可以打瞌睡,寫情書,
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累。
是非跳舞場,堪比游樂廳。
心理雲:』混張文憑!』
高分何時有,舉筆問青天,不知耶穌誕生,乃是多少年,我欲翻書看看,又恐老師發現,高三不勝煩,舉筆做試卷,好似在題山. 一張卷,六十分,才及格,不算貪心,為何偏偏得不全,人有運氣好壞,分有及格與否,全部看人緣,但願人緣好,千里送答案.
2. 「60分萬歲,多1分浪費」,怎麼看待當今大學生這種對待考試的態度
中國的教育模式都是高中的時候瘋狂學習,到了大學就會徹底的放鬆自己,甚至有的人到了大學,連書都不願意看。每次就到期末考試前,只看老師提前劃的重點。很多人都高呼,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少一分受罪。
看到這種現象,作為大學生的我真的很痛心。其實我們深知,我們的小學,初中,高中都是為我們大學做鋪墊,具備了我們高中的學習能力,其實大學才是真正學知識的關鍵時期,因為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都是跟我們以後的工作息息相關,而不是像高中所學的物理數學那樣,根本看不到明顯的價值。但是很多人都是本末倒置,到了大學根本都不想學習。總是應付期末考試,甚至還有的人抄襲,做小抄。
我認為,大學需要扭轉這種局勢。比如說可以期末考試監考得更加嚴格,老師改卷子更加嚴格,如果考不到60分,不能就這么輕易的可以得到補考的機會。只有就這樣做,才會讓大學生更加重視學習,更加重視期末考試。
3. 大學里,真的是60分萬歲嗎
這個也可以這樣說
主要就是看你想不想要獎學金
如果對獎學金沒有興趣
當然就是60分萬歲
4. 如何看待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這個觀點
當前以及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大學也分成了「三六九」等,這是封建等級制度在今天教育系統的延續,不得不說,重文憑(名牌大學)輕水平早已是社會共識的誤區。應試教育,培養人才非常難,名牌大學及格就可畢業,就能找到好工作,而一些以實踐為主的大專院校,即使你有能力,也非常難找到理想的工作。這些,都是非常荒謬的事情,會阻礙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提出,打破了重文憑輕水平的桎梏枷鎖,「60分萬歲」也即將成為過去式。以拿到畢業文憑為最終目標的畢竟要面對現實,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只承認敢於搏擊風浪從而勝出的「泳者」。
5. 上了大學之後,考試多少分算可以真的是60分萬歲嗎
80分。因為大學的考試比較難,能考80分算是很可以的了。大學確實是60分萬歲,因為60分就可以獲得學分。
6. 60分萬歲怎麼翻譯
60 points is wonderful!
7. 如何看待60分萬歲
1.60分萬歲,表明經歷各種考試,心態歸於平復.「泰山崩於前,麋鹿興吾右,心君本坦然,處之若平素專。」"人騎大馬我屬騎驢,回頭看那推車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頗得魏之高古,晉之清逸,南北朝之閑適.
2.60分萬歲,表明同志們已經掌握正確的斗爭方法和准確的斗爭分寸。做到有理有節。你不是要及格么,我就剛好及格,不浪費一分,把充分的精力用在戀愛交友,游戲娛樂上。
3.60分萬歲是長年的歷史經驗和智慧總結。因為能不能考60分在於自己,能不能得第一名在於別人。就算你語文考了100分,人家數學英語都100;你所有的成績100,人家的品德和三好都是100;你的成績三好都是100,人家的爸爸是100;你的爸爸是100,人家的爸爸是省里的中央的100。在勝者面前,你永無超越。除了第一名,餘下的意義就在這寶貴的60分,其它成就不值一提。
8. 60分萬歲,61分是浪費
根據本人多年考試得來的經驗,總結出來就一句話:「
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少一分受罪!
這是本人自理名言!相信這句話對廣大的三本大學生,都很適用!
9. 大學的考試真的是六十分萬歲,六十一分浪費嗎
是「六十分萬歲」,但「六十一分」不「浪費」。大學考試還是得盡量考高點,否則可能六十分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