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七旬兒媳贍養百歲癱瘓婆婆最怕什麼
七旬兒媳贍養百歲癱瘓婆婆, 不敢生病最害怕老。
喻根華除了照顧婆婆,每天還要去兩個村小組做保潔員、種地干農活賺錢謀生。年紀大了,喻根華身體每況愈下,她希望自己不要生病,不敢老,「老了就沒人照顧婆婆」。
真的是一個好媳婦啊。
『貳』 兒媳婦照顧卧床五年的婆婆800字作文
來孝,乃為人之本自。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我們就應該孝順父母。有一對夫婦,只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已經成家立業,女兒也已嫁為人妻,只可惜,兒媳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三天一大架,兩天一小架,老夫妻倆沒少生氣,分開後,兒媳更是可惡至極,十幾年來一聲爹媽未叫,老夫妻倆還要給他們幹活。那次,老頭因上房修屋頂,不小心踩空了,摔了下來,尾巴骨摔傷了,兒子兒媳卻連門都不登,老夫妻倆倍感心寒。唉!為什麼?有一些人總是這樣,總是那麼狠心,他們為什麼不想一想他們有一天也會老,如果他們的兒女這樣對他們,他們會好受嗎?人生在世,要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才不會留下遺憾。父母,是我們這一生最親的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教會我們做人處事,我們應該好好孝順他們。父母,是對我們恩情最大的人,難道我們要恩將仇報嗎?人的一生,不過短短幾十年罷了,不要做讓自己悔恨終生的事,因為有些事情,一旦錯過,將無法挽回。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遺憾!
『叄』 婆媽80大壽兒媳表達感情
尊敬的各位父老鄉親、親朋好友們,大家好:春秋迭易,歲月輪回,當丙戌新春以溫暖的懷抱縈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歡聚一堂,為我的奶奶——我們尊敬的長輩共祝八十大壽。我首先代表所有的晚輩、所有的來賓向奶奶送上最真誠、最溫馨的祝福,祝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健康如意,福樂綿綿,笑口常開,益壽延年!我的奶奶,生於年農歷正月日。她一生育有6個兒女,她和爺爺含辛茹苦竭盡全力把5個兒女培育成人。早在30年前,我的爺爺就因病去世,奶奶忍悲含淚,以寬厚慈愛的母親胸懷,把全部的愛給了兒女們,一人頂著這沉重的一片天。為了兒女們健康成長、成家立業,奶奶白天下地勞動,晚上回家織布紡線,縫縫補補,精打細算,操持家務,任勞任怨,把痛苦與困難留給自己,把快樂與方便讓給兒女,使兒女們一個個成家立業,孫子們一個個長大成人。那個年代,是多麼的艱難,多麼的不易,奶奶受到了許多常人沒有經受過的磨難,可奶奶無怨無悔,她為兒女們的高興而高興,為孫子們的成績而驕傲。奶奶常教育子女要勤儉持家,誠實做人,實在事,要我們好學上進,嚴以律己,努力工作,回報社會,報答家鄉。她常教育我們要與人為善,好事多,心要學長,路要修寬,特別是要多幫有困難的人,實事、做好事。要堂堂正正做人。她能帶頭維護好家庭和鄉黨,鄰居間的團結與和睦,樂於助人,逢人笑口常開,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奶奶是位知足常樂的人,更是一個自得其樂的人,也富有幽默感。奶奶的一言一行,為我們晚輩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她是兒女們的好母親,是兒媳們的好婆婆。我很愛我的奶奶,奶奶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又是一位偉大的奶奶。八十年風風雨雨,八十載生活蒼桑。歲月的淚痕爬上了奶奶的額頭,將老人家的雙鬢染成白霜。奶奶閱盡人間滄桑,奶奶一生中積累的最大財富是她那勤勞善良的樸素品格,奶奶那寬厚待人的處世之道,奶奶那嚴愛有加的朴實家風。這一切,伴隨奶奶經歷的坎坷歲月,更伴隨奶奶迎來了今天晚年生活的幸福。如今奶奶內外孫子、孫女共有10個,外重孫已有6個,是子孫滿堂,天倫之樂。現如今可謂兒子孝,兒媳能,女兒賢,女婿強。就連在校學習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們也是聰明伶俐,成績優異,捷報頻傳,後繼有人。嘉賓旨酒,笑指青山來獻壽。百歲平安,人共梅花老歲寒。今天,這里高朋滿座,讓這里暖意融融。讓我們一起恭祝我的奶奶增富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福如東海!祝福我的奶奶生活之樹常綠,生命之水長流,壽誕快樂,春輝永綻!同時也祝願在場嘉賓的每一位來賓都幸福安康!最後祝各位來嘉賓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肆』 婆婆年輕時候對媳婦尖酸刻薄,婆婆老了,做媳婦必須要照顧
這個復世界大多數人都是制世俗的活著,要是我,我是不會在這個時候跑去顯示自己的買的崇高以德報怨,還是讓婆婆看著順眼的人照顧人家比較好,別人看見你心情不見得就好,何必自討沒趣,人家愛見誰就讓誰照顧,這樣婆婆身心都會愉悅
『伍』 80後的媳婦和50後的婆婆應該怎樣相處
互相體諒吧,或者你可以和她離遠點,距離會有美產生的~~真的不能拉開距離的話,嘴甜點,再勤快點嘍~~~我也是80後的媳婦了╮(╯_╰)╭
『陸』 張公蘭的張公蘭:八旬兒媳和她的百歲的婆婆
她,就是沛縣大屯鎮大屯村現已年逾八旬的張公蘭老太太。 1948年22歲的小叔唐金松染病身亡,撇下了三個孩子。小叔的早逝對婆婆是一個沉重打擊,公蘭作為大娘,一方面安慰妯娌,另一方面開導婆婆。婆婆在張公蘭的勸導下,悲痛的心情慢慢穩定,一家老小的生活也逐漸正常起來了。可禍不單行,1977年的春節剛過,丈夫唐金成感到胃疼,到大屯礦醫一查,確診為胃癌。張公蘭如雷擊頂,頓感天旋地轉。金成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他哭著對公蘭說:癌症是治不好的病,你也別費心了,娶了你這樣知疼知熱,尊老愛幼的媳婦,我知足了。要說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咱那近80歲的老娘了,我就把她託付給你了!在丈夫生病到去逝近一年多的時間里,張公蘭一方面四處尋醫給丈夫看病;一方面瞞著婆婆,不讓婆婆知道丈夫的病情。當婆婆從年幼的孫子口中知道了實情的時候,婆婆抓住張公蘭的手哭得死去活來。張公蘭哭著對婆婆說:娘,您老不要太傷心了。金成走了,不還有您兒媳婦我嗎?只要我活著,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我就不會讓你餓著丈夫去世後,張公蘭拚命地幹活,白日里,她除了幹完地里的活,還在家門口擺個茶水攤賣些茶水、瓜果等;到夜裡,她就紡花、織布掙些零碎錢。就用這些錢,她養活了一家老小。在這樣一種超常的毅力支配下,張公蘭撐過了一個個寒冬酷暑,又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她時常對她的兒女們這樣說:要想讓人家瞧得起,咱們自家人要有志氣,要能吃苦能幹事。」幾個孩子也很聽娘的話,深知娘的一片苦心,幾年下來,一個個也都干出了一番事業。大兒子從部隊回來後,先是開了一家家電修理店,積累了部分資金又改行做起了食品批發;二兒子精通機電技術,在一家機械廠當維修工;三兒子自幼在飯店當學徒,學的一手麵食製做技術,開了一家麵食加工店;看到幾個孩子事業上也都有了成就,張公蘭很是高興。可就在這時,不幸又降臨到這個家庭。
1981年6月,婆婆為保護曾孫子釗子,發生了車禍,高位截肢。幼年喪母,老年喪子,晚年又成了殘疾人,一個個不幸接踵而來,給婆婆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從此,婆婆的性格變得冷漠、孤僻,甚至有時有些不近人情。可不論婆婆讓張公蘭干再重的活,說再難聽的話,張公蘭一想起丈夫臨終前說的話,就有苦往肚裡咽,有淚眼裡流,默默地承受著 張公蘭看來孝道敬老各在人心。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婆婆高位截肢後,完全喪失了勞動的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完全*媳婦張公蘭照料。
為使婆婆過的舒適,張公蘭想了許多辦法。首先給婆婆的床鋪鋪上松軟的海綿,幾床換洗的干凈被褥。夏天為了防止蚊蟲叮咬,張公蘭專門縫制一頂又高又寬又長的蚊帳,又跑到集上買來上乘的芭蕉扇,天一擦黑,張公蘭就守在婆婆的床前,給婆婆掖好蚊帳,發現蚊子哪怕只是一個,她就鑽進蚊帳里撲打。婆婆喜歡吃糖,她專門買了幾斤冰糖,一年四季冰糖不斷,茶水裡放的,口裡含的,讓婆婆吃個夠。 2002年的一天,公蘭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一件一件的給婆婆穿上衣服,扣好扣子,繫上腰帶,攙扶著婆婆下了床。婆婆也像往常一樣,自己手扶著板凳,一步一步地向屋外挪步。快到晌午時,張公蘭正在灶房裡給婆婆做些合口吃的,突然聽到院子里 哎唷 一聲,張公蘭急忙熄滅灶火,沖出灶屋,往院子里跑,跑出一看,婆婆身子斜倒在凳子旁。從那時起,婆婆癱瘓在床,一躺就是5年。
婆婆的病情無異於雪上加霜,給張公蘭生活上帶來沉重的負擔,精神上帶來壓力,但她仍然以博大的胸懷,更加細致地去照料癱瘓在床的105歲高位截肢的婆婆。她不僅幫助婆婆以頑強的毅力去戰勝傷病,剋制病魔,更多要鼓勵婆婆以百倍求生的慾望,與生命抗爭。
剛卧床時,張公蘭怕婆婆長期躺著難受,就自己脫鞋上床,把婆婆攬在懷里,這樣,婆婆就感覺舒服多了。但婆婆覺得舒適是舒適,這樣太難為媳婦了,就說,兒呀,我一躺就是幾年,你這樣做不是長法,還是讓我躺著吧!
張公蘭對待婆婆無微不至。人們常說,人就像一部機器,年齡大了就容易出些毛病。為了預防婆婆生病,她總是預備一些預防感冒、拉肚子的葯物,如果葯物不管用,她就馬上到村衛生所把醫生叫來,惟恐婆婆受罪。今年6月的一天夜裡,下著暴雨,婆婆突然說肚子疼,張公蘭感到不妙。她和婆婆相處幾十年,婆婆啥脾氣性格她是摸得一清二楚。婆婆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如不疼得厲害,她是不會奈何人的,張公蘭聽到後馬上頂風冒雨,到村衛生所叫來張醫生,經診斷是婆婆腸胃不好,張公蘭跟著張大夫取了葯。當婆婆吃過葯後已是凌晨3點多鍾了,為了擔心婆婆再出症狀,張公蘭一直守到天亮。據張公蘭婆婆介紹,像這樣的情況,她也記不清有多少次了。張公蘭為了使婆婆生活得有滋有味,除生活上關懷備至,在精神上,常給婆婆安慰,聊天,講故事,尤其是夜晚,老年人總睡不著,每逢這時,張公蘭就拉亮電燈,披衣坐起,娘倆就啦家長,上至幾千年,下至幾百年,遠在千里,近在眼前,陳年古道,一套一套地往外搬,講著講著婆婆也就睡覺了。張公蘭聽著婆婆輕輕的鼾聲,也就甜甜地睡覺了。一天,一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張公蘭始終如一。婆婆在張公蘭的精心照料下,雖年過百歲,並不顯得蒼老,看上去象七八十歲的老人。
張公蘭不僅自己敬老,而且教育孩子們孝親敬老。她經常把兒子、孫子和他們的媳婦們叫到跟前,給他(她)們聊家常里短,講述什麼是忠厚傳家遠的道理,她還經常對兒女們說:做人要尊長愛幼,咱們可不能學那些不要老不要少的人,這樣才能在人家面前抬起頭來!兒女也都個個懂事,聽話。三個兒子兒媳,個個比著孝敬奶奶。同時,喊聲娘:你孝敬奶奶,我們孝敬您!
張公蘭無怨無悔、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婆婆的故事感動了婆婆和親朋四鄰。婆婆說:俺這個老兒媳婦真是千里挑一、萬里挑一的好媳婦。鄰居們對公蘭孝道善舉,也是贊不絕口。都說:張老太太真是個難得的大好人啊!
『柒』 江西七旬兒媳悉心伺候百歲婆婆傳佳話了嗎
在江西省上高縣鎮渡鄉獅橋村,今年74歲的喻根華,18歲的時候嫁給了婆婆黃鳳嬌的養子羅建中,婆媳倆人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相處。1983年,喻根華的公公摔跤跌倒導致癱瘓,丈夫羅建中外出務工,喻根華和婆婆一起撐起了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
這一照顧,就是三年,如今婆婆已經101歲,身體狀態也保持得不錯,她堅持伺奉百歲婆婆的故事也在當地傳為佳話,近日,喻根華還入圍「中國好人榜」候選人。如今,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身體不要出問題,因為婆婆還在。
『捌』 百歲老太照料七旬兒媳為何被稱"中國好婆婆"
10月28日報道,山東泰安106歲的華懷英出生於1911年,從民國到抗戰,從解放戰爭到新中國,她歷經世紀滄桑。老伴子女相繼離世,她與72歲偏癱兒媳相依為命,做飯、洗衣、拾柴……堪稱「中國好婆婆」。
衣服也是華懷英老人來洗。十月底的山東水溫已經有點涼了,華懷英沒有管這些,把兒媳婦的衣服放進盆子就開始洗起來。她告訴記者,自己更喜歡去河邊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