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開始公布,部分老人養老金重算,補多少
2022年養老金調整中,2022年的
退休人員並未參與其中,但對於他們來說,也迎來了養老金「變多」的好消息。近期,多個省份發布了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2022年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會迎來重算,養老金漲了多少?
什麼是養老金的計發基數?
這是退休人員退休時用來計算基礎養老金的一個數據,根據職工
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基礎養老金=退休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所以,2022年的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發時自然要使用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
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跟上年度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其實是一個數據,所以,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其實也就是2021年職工平均工資數據,兩者是同樣的數據。之前計發基礎養老金時,叫法就是退休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而現在為了方便理解,所以,叫法改為了退休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
近期,多個省份發布了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也就是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其中,根據西藏人社廳發布的數據,全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9900元。9900元就作為養老保險待遇計發的依據,也就是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這比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8839元上漲了1061元。
根據上海人社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社會平均工資為11396元,這也就是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比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10338元提高了1058元。
根據則汪貴州人社廳的數據顯示,貴州2021年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81570元,摺合每月為6798元,這也是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比去年計發基數6379元的提升了419元。
隨著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的出爐,對於在計發基數之前退休的2022年退休人員來說,他們的養老金會按照這一基數重新核算。由於這些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暫時是按照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來計發的臨時養老金,而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普遍上漲,所以,重新計算之後的正式養老金就會高於臨時養老金,因此,他們到手的養老金就會變多,因此,之前少發了養老金,現在就要補發差額。
至於能補發多少養老金,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繳費水平、繳費年限條件不一樣,補差金額也不一樣。由於變動的只是養老金的計發基數,所以一般只涉及基礎養老金的變動,不涉及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變動。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來說明:上海退休人員老李,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1,繳費年限為30年春弊,2022年2月份退休,沒有過渡性養老金。那麼在他退休時,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尚未公布,所以暫時使用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10338元來算基礎養老金,也就是基礎養老金=10338×(1+1)÷2×30×1%=3101.4元。而在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之後,重算後基礎養老金=11396×(1+1)÷2×30×1%=3418.8元,變多了317.4元。如果是在8月份補差,那就需要扒盯族補發從首次領取養老金之日開始的少發的養老金,2月份退休,3月份領取養老金,所以,需要補發3-7月的養老金,也就是5個月的養老金,所以需要補發158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