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個人購買養老保險怎麼選檔次

個人購買養老保險怎麼選檔次

發布時間:2023-06-16 03:50:16

1. 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怎麼選

我國社保分為城鎮職工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兩大類,其中分別包含了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職工養老保險費用高,以後養老金也高。下面我們來說說養老保險到底有哪些繳費檔次可以選擇。
1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職工養老保險是每月繳納的,繳費基數范圍通常為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在職職工的繳費基數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收入情況來確定的,不過如果低於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就要以60%為繳費基數,如果高於300%,就要以300%為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繳費基數范圍里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基數,具體有多少個繳費檔次可以選擇,各地不一樣。
2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沒有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就可以自願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年繳費,居民養老保險通常分為12個繳費檔次,有些地區繳費檔次可能更多一些。最低繳費檔次通常為一兩百元或兩三百元,最高繳費檔次可以達到三四千元甚至近萬元,之所以沒有固定的數額,是因為每個地區的收入水平等情況不同,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政策也存在區別。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可以自行選擇,如果自己收入比較高,那麼可以選擇高一些的繳費檔次,以後領取到的養老金也更多一些。

2. 個人交養老金交什麼檔次劃算

法律分析:
個人交養老金可以根據個人的收入水平進行選擇。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再60%-300%之間。如果投保人是從35歲開始繳納的養老保險,並且繳納至60歲退休的話,一共是25年的繳費期限。如果按照最低的繳費檔次60%來算的話,那麼退休是可領取的退休金是1700元左右。如果是按照100%的檔次繳納的話,那麼到期之後可領取的退休金就是2500元左右。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更高的養老保險檔次,之後獲得的養老金也會越多。但是從性價比來看的話,選擇60%的檔次繳納就完全可以了。另外,選擇匹配自己收入水平的繳費基數也是可以的,養老金也會更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衍生問題:
個人怎麼交養老金?
無工作單位的流動人員帶上本人戶口和身份證原件辦理,戶口在哪個區,就在哪個區的社保局辦理。你也可以選擇辦理居民醫療保險,應和養老保險在同一區域辦理, 在本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所設立的"流動人員繳費窗口"參保,具體繳費標准可根據《年度個體工商戶業主和流動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標准》選擇確定

3. 個人繳納養老金,一般有幾個檔次繳納

職工養老保險基數上限: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計算繳費基數,即繳費上限,超過部分不作為繳費工資基數,也不作為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基數。職工養老保險基數下限:職工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繳費工資基數,即繳費下限。分三個檔次。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分:一檔(60%)月繳費金額為692.37元;二檔(80%)月繳費金額為835.97元;三檔(100%)月繳費金額為979.77元。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4. 2022年,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選擇什麼檔次劃算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平均工資也在快速提高。人們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繳納的錢數也在不斷增加。比如說,江蘇省2022年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已經達到了4250元,每月需要繳費850元,一年需要10200元。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更關注繳納養老保險的性價比,選擇什麼檔次繳費更劃算呢?
繳納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計算。
現在參加養老保險繳費,產生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過渡性養老金跟現在自己參保繳費的人產生的養老金無關。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的錢數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進入個人賬戶,一部分進入統籌賬戶。
首先看進入個人賬戶的錢。這筆錢主要形成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每年都會按照國家規定的記賬利率計發利息。相應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未來用於發放個人賬戶養老金。
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當參保人去世時,如果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還有餘額,可以由繼承人繼承。所以,個人賬戶這一部分錢,不管退休年齡是多少,養老金計發月數是多少,肯定不會虧本。
如果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領取完畢的話,個人賬戶養老金會由統籌賬戶支付,這也是其劃算的一方面。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里的錢是越多越好。
第二,看看統籌賬戶部分。統籌賬戶的錢數,實際上由國家管理,跟個人無關。但是人們可以從統籌賬戶領取的待遇主要有: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領取完畢以後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喪激陸葬補助金、一次性撫恤金、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當地確定的一些退休老人補貼補助(比如取暖費、過節費等等)以及其他一些待遇。
人們看劃算與否,往往只看基礎養老金的相對比較。如果按照60%檔次繳費一年,每月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100%檔次繳費,卻只能領取1%的社平工資。很多人就覺得繳納60%檔次更劃算。
實際上,最好還是跟自己比。相應的社會平均工資是不斷增長的,盡管40%的繳費檔次差距只相差0.2%的社昌鉛森平工資,但是隨著社會平均工資的提高,回本時間是越來越短的。
比如說,社平工資不變的情況下按照60%檔次繳耐畝費回本時間是108個月,按照100%檔次繳費回本時間是144個月。但是當社會平均工資增加三倍,達到現在的4倍時,60%檔次繳費回本時間是27個月,100%檔次繳費回本時間是36個月。再加上100%檔次繳費,本身養老金水平就高,養老金增加時增加的錢數也會多一些。
所以,如果真是看投資收益比較的話,早期繳費基數越高越劃算。但是這樣也存在著風險,萬一參保人還沒有領取養老金就去世,那可就虧了。
不過雖然對於個人參保者是這樣,但是對於企業職工來說,由於本人繳納的錢數全部進入個人賬戶,肯定不會虧本,所以他們繳費基數越高越劃算。

5. 自己交社保哪個檔次最劃算

如果從回本時間的角度來看,繳費檔次越低也就越劃算。可是如果選擇較低的繳費檔次,這也意味著退休後每月能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少。

從選擇不同繳費檔次,退休的回報率來看哪一個繳費檔次回報率更高。按照官方公布的數據,我們國家人均壽命差不多為78歲。如果按照60歲退休,那麼還有18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我們來計算一下,差不多退休後20年回報率的情況。

選擇繳費檔次為60%,在退休後的第1年的回報率只有18.2%,而退休後的第10年回報率卻達到了258%,根據我們前面的計算,在5年的時間左右他就能回本,因此時間越往後它的回報率肯定是越高的,畢竟到後面都是純利潤賺來的嘛。

我們接著來計算一下繳費檔次為100%,當退休後一年它的回報率只有14.6%,顯然因為它繳費的越多那剛開始的時候回報率肯定要較低,而到第10年的時候,他也早已經在第7年時間左右就回本了,在第10年他的回報率能達到160%左右。

我們常說的個人繳納社保的繳費檔次:

大多數指的是靈活就業者參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所繳費的檔次。因為對於職工而言,他們所繳納社保選擇的檔次是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有關,而對於靈活就業者繳納養老保險檔次可以靈活的選擇。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以靈活就業的方式參與職工養老保險繳費的檔次是60%~300%之間,可以靈活的自由選擇。

但是一般情況下,每個省市都會根據自己本省的經濟情況以及當地的人均收入等來制定這個繳費工資的基礎。

而不同的地區設置的繳費檔次也有不同,比如有些地方設立60%,70%,80%,90%,100%,150% 200% 250%,300%這9個檔次,可以靈活選擇。有一些省份選擇的空間更大,直接設置繳費標准,在繳費工資的60%和繳費工資的300%之間,隨意一個金額都可以。

而這樣的考慮是更加方便靈活就業者參與職工養老保險,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養老保險繳費檔次。

6. 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檔次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有以下幾個等級:
1、社平工資的60%;
2、社平工資的80%;
3、社平工資的100%。往下就是按20%為一個檔,但最高限額是社平工資的300%。
到了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男60周歲,女50周歲,才能領取。至於說每月可以領多錢,退休工資有個固定的計算方式: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這里所說的「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的;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需強調說明的是,法定的年齡界限(各國有不同的標准)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主要分為四個檔次,即最低檔、一檔、二檔、三檔。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檔次,只要繳費滿15年,並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繳費檔次,五個養老保險費標准,60%檔次5932.8元每年,80%檔次7910.4元每年,100%檔次9888.12元每年,110%檔次10876.92每年,120%檔次11865.72每年,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繳費檔次只要選定,同一年內不得變更。
養老保險分12個檔次,分別是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00和2000元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准。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參保人員不得同時領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對於同時領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終止並解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除政府補貼外的個人賬戶余額退還本人,已領取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應予以退還;本人不予退還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或者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中抵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閱讀全文

與個人購買養老保險怎麼選檔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敬老院國家有補貼 瀏覽:204
敬老院老人和員工掃雪怎麼寫 瀏覽:133
榮縣養老保險查詢電話是多少 瀏覽:394
為什麼現在的老人很少說話 瀏覽:920
孝敬父母太好 瀏覽:908
怎麼見女朋友的父母 瀏覽:591
養老保險去世了 瀏覽:955
下井多少歲退休年齡 瀏覽:241
教師退休工資一直領到什麼時候 瀏覽:917
長壽湖的名字的來源是什麼 瀏覽:761
對父母寒了心怎麼辦 瀏覽:687
中年女性體檢什麼時間最好 瀏覽:594
什麼情況叫不善待父母 瀏覽:55
九江2016退休金調整 瀏覽:222
敬老院分享會 瀏覽:405
說說你有哪些事瞞著父母 瀏覽:765
老人家沒戶口 瀏覽:393
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記錄單 瀏覽:148
想換工作父母不讓換怎麼辦 瀏覽:932
父母呼吸困難該怎麼辦 瀏覽: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