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位養老保險怎麼交
問題一:公司單位的養老保險是怎麼交的?越詳細越好 我們按正規的說,你去單位工作,一般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然後基本上是單位的人事部把你的名字寫進當月的社會保險增減變動表裡,寫明參保內容,一般是五險,參保時間(一般這個月的變動表不管停還是參都是下個月的信息即,這個月做的變動是下個月的)接著拿著你的勞動合同(有些只要身份證復印件,有的連身份證也不要,看人事部的能力了)和其他變動人員的,去社保局人員變動窗口登記。如果參不進,社保會給單位個反饋信息,說明原因,因為有些人離職後原單位沒有及時停掉,所以現單位是參不進的。沒有問題你就是參進了。然後財務每個月根據你參保信息給你代扣社保費用。財務每個月10號前會做好一張社保繳費表,這個是單位所有人每月參保的費用,填好後把資金劃入社保指定的銀行戶口。差不多就是這樣。不明白的可以再問。O(∩_∩)O
問題二:養老保險個人交和單位交有什麼區別? 以相同的工資基數算。個人交要比單位交的多的多,但是進入你個人賬戶的余額卻是一樣的,最後拿養老金,是以你賬戶上的個人繳費總余額來計算的,所以個人交是非常不劃算的,比如說單位交養老保險,個人交8%單位交19%,如果是個人交就要交27%都是自付了,但進入你自己賬戶是的錢卻還是8%,你看哪個合適啊。
問題三:養老保險公司交的那一部分去那裡了? 單位繳費部分進入「統籌賬戶」,在你的個人賬戶確實是看不到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和你沒有關系,所謂「統籌賬戶」,譬如拿現在年輕人的錢去養現在退休的人,而等我們年老的時候也會有下一代的人來養我們。當然,還有像醫療保定中的大病統籌報銷,生育保險報銷,失業金領取等等都是和其有關系的。我們每個人在用到這些的時候,其實都是在和統籌賬戶 *** 。
問題四:養老保險單位繳納部分怎麼算 個人交百分之8,單位交百分之21,你們那繳費基數是百分之1686 那你交1686*8%=134.88,公司交1686*21%=354.06元,公司交的錢劃入了社會統籌賬戶,最少交15年,那麼15年後如果你們那的繳費基數變了,如果變成3000了,那麼你腔攔可以拿到3000*22%=600塊,這是國家給你的(也就是公司的那部分錢,不變的話還是按1686算=1686*20%=337.2),然後個人的1686*8%*15*12=24278.4,然後要除以120,。 計算個人帳戶養老金時為什麼要除以120? 按照測算,我國現階段人均壽命為70歲,職工60歲退休後平均領取養老金的年限為10年即120個月,,所以24278.4除以120=202.32,所以你退休後總共可以拿337.2+202.32=539.52元(繳費基數一直沒變的情況下) ,當然還有些補貼神馬的,看當地怎麼弄了。
問題五:我以前單位給交的養老保險 現旁歷在自己交應該怎麼交費 社保是可以自己繳納的。
但必須是在戶口所在地辦理.在外地無法自己辦理。
把檔案存在戶口所在地區縣的職介.然後就在那裡辦理個人交保業務.每個城市的比例不一樣,而且上社保也有好幾個檔次.但至少也得每月300以上吧.
1、個人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上社保(養老+醫療)。
2、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
2、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
3。個人所需基本資料:戶口本、身份證和復印件,2張1寸照片。
4、繳費標准: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資為基礎,養老繳費比例是20%,醫療約9%,目前尚有80%和100%兩檔可以選擇。
個人交社保費用的計算有兩種形式。
一是由單位代交。即單位與個人共同繳費,這樣,單位繳納一部分,個人交納一部分,按照個人上年的月平運圓搜均工資收入,按一定比例繳納。個人部分將按照個人的上年月平工資8%交納養老保險,2%交納醫療保險,0.5-1%交納失業保險。
另一種是個人以自由職業者身份交納社會保險。按照規定的繳費基數((數百至數千,當地各有規定),按一定比例交納,各地規定不同,一般養老保險在18--28%的比例繳費,醫療保險一般按當地上年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6--10%繳費。
我國的社會保險目前尚處於地區統籌階段,地區不同,基數和比例都有差別。
問題六:單位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怎麼計算 對。養老保險是按基本工資額繳納的,當基本工資低於最低基數時,按最低工資基數繳納。繳納比例為28%,單位繳20%,個人繳8%,你計算的很正確。
問題七:企業養老保險是怎麼交的? 1.個人交費是按上年度個人月平均工資基數的8%交,工資基數包括:固定工資+績效工資+獎金;單位繳費是按上年度單位月平均工資基數的20%。2.養老金發放標准: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賬戶積累值/1203.個人繳費是根據個人上年度工資水平計算,單位繳費是根據單位總體工資水平,與個人工資沒有直接關系4.門診有個人賬戶(醫保卡)支付,不夠的個人用現金補足;住院時報銷是根據具體費用情況,分段按比例報銷,大概能報到60-80%左右。
問題八:養老保險是怎麼算的?自己交多少?單位交多少啊? 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繳費比例:個人8%,單位20%。
問題九:請教社會保險怎麼交,個人交和單位交的區別? 公司交保險,以後可以領的多些,因為掛公司交的話繳費比例會比個人繳納高,而且掛單位交自己承擔的費用會相對少點,如果自己繳納就需要個人和單位部分都由你自己去承擔;
自己交社保,只能有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只能是單位給繳納,因為這兩個保險只是繳納企業部分的,個人無法去繳納,住房公積金也是只能掛單位繳納;
社會保險投保標準是不一樣的,個人繳納有高低等級區分,每個城市標准不一樣,掛單位繳納的話是沒有高低之分;
醫療保險要繳十五年或以上,連續繳費的,統籌醫療基金連續按規定支付待遇。中斷參保兩個月以上再次參保者,須從再次參保之日起,滿12個月以後住院,統籌醫療基金開始支付待遇。基本醫療保險不能補繳;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年限累計不足15年的,應按規定繼續繳納,使其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年,退休後便可繼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生育保險一般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連續繳納滿一年就可以享受生育險報銷。
最好你還是掛單位交吧,這樣比較合算,即使你工作以後再有變動,可以將保險轉移的,養老保險可以異地轉移,醫療保險也可以轉移繳費年限,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都可以異地轉,目前只有生育、工傷保險不能轉移。
問題十:養老保險個人繳納比例如何確定? 按當地社保局規定為准,以下數據僅供參考。
單位方式參保,以實際工資作為交納基數。
以單位買全社保為准,計算如下所示:
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
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20%;
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舉個例子,以工資為7000元/每月,那麼其需要交納的保費為:
醫療保險:7000*2%=140元,單位7000*8%=560元;
養老保險:7000*8%=560元,單位7000*20%=1400元;
失業保險:7000*1%=70元,單位7000*2%=140元;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7000*1%=70元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7000*1%=70元
公積金:7000*3.5%=240元,7000*3.5%=240元。
因此個人總計為:1010元,單位總計為:2480元。
計算的數據可能會與實際的有出入,但計算的方式是這樣的.
2. 自己注冊公司怎麼交養老保險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自己注冊公司怎麼交養老保險答:如果你創業辦了公司,可以以公司名義繳五險。去社保開公司的社保賬戶,然後把你的社保關系增加到公司賬戶下,從公司賬戶繳枝雹。也可以去社保中心以個人名義給自己交養老和醫療兩險。對於自主創業的人來說,給自己參保應參考靈活就業參保。靈活就業人員必須按時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兩項社保費後,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身份證、戶口薄、《再就業優惠證》或《失業證》、就業登記證明及社保繳費憑證,殘疾人員還需持《殘疾人證》,到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請,具實申報繳費月數和補貼月數。對於給自己公司所屬的員工繳納社保可以有三種方式進行選擇:1、沒有設置會計崗位的中小微企業主親自到社保局為員工繳納社保。社保賬戶的開設及社保的繳納是十分繁瑣耗時的工作,這種方式會給不熟悉相關業務的「門外漢」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不僅耽誤了開展相關業務的寶貴時間還很容易出現漏繳、多繳或者無法繳納的狀況,甚至會產生不必要的勞動爭議和糾紛等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煩。2、設置專業會計為公司員工猛春帆辦理社保。這一方式對中小微企業來說無疑是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3、深圳市九星企業會計代理有限公司代理服務。這一方式能保障個人在老年、患病、失業、工傷、生育時得到基本的社會福利保障,可以自主選擇不同的項目和基數進行繳納,並能得到專業人事公司為你設計出的最佳繳納方森肢案,有效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五證合一」後,不再需要單位工作人員親自攜帶原來的「一表三證」等資料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參保登記手續,而是單位直接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載入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直接獲取該單位社會保險登記信息進行系統參保登記後,用人單位即可直接辦理職工社會保險正常的基數申報、繳費及待遇領取等手續,社保經辦機構不再為用人單位核發《社會保險登記證》。
3. 公司養老保險怎麼交
公司養老保險是按職工的工資總額與社保經辦機構確定的繳費費率來交的。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且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而單位一般按16%的比例來繳費,而職工按8%的比例來繳費。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
1、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養老保險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部分省市略有調整),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繳納。
2、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3、在企業單位參加了工作的,可將相關資料(包括身份證等)交給企業單位,然後由其辦理社保參保手續,後續則由企業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職工養老保險保費,通常是企業單位繳納20%,職工個人繳納20%;
4、若是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等,則可以靈活就業者的身份繳納靈活就業社保,為自己繳納職工養老保險,不過這樣的話就只能由自己承擔所有的保費繳納義務了。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靈活就業社保需要有當地戶籍或居住證才能辦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4. 北京市企業交養老保險怎麼交
辦理時間:每月1-20日受理(節假日除外) 所需材料: 1. 北京 銀行借記卡(憑本人18位 身份證 去北京銀行辦理),在借記卡中存入足額的養老、失業、 醫療保險 金; 2.本人身份證及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1張(A4); 3.新參加保險還請攜帶: (1)2張1寸白底、深色衣服沖洗的彩色免冠照片; (2)1張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和1張正面居中身份證復印件(A4)。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所謂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北京市城鄉居民繳納養老保險流程手續如下:一、養老保險收繳流程參保人戶口所在地為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區,應賣陸在北京銀行開立專用存摺,戶口所在地為其他區縣的,應在北京農村商業銀行開立專用存摺。(一)新參保人員1、參保人到就近商業銀行開立專用存摺。同時,簽署《銀行代扣代繳協議書》。《銀行代扣代繳協議書》一式三份,參保人一份,銀行一份,區縣經辦機構一份(由銀行代為轉交)。協議書只在開立銀行專用存摺時簽署一次。2、參保人到商業銀行存入繳納的保險費後,可在每月1日—10日持本人戶口本、身份證、專用存摺到戶口所在地街道社會保障事務所(村委會)填寫《參保人員信息表》。3、村委會在每月13日前將參保人身份證復印件、《參保人員信息表》交至鄉鎮社會保障事務所。街道、鄉鎮社會保障事務所(以下簡稱社保所)在每月16日前將《參保人員信息表》內容錄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預繳費信息系統。4、區縣經辦機構在每月18日前將全區匯總的電子預繳費數據交至銀行。5、銀行每月18日根據區縣經辦機構交來的預繳費數據進行扣款,所扣款項劃至區縣經辦機構開立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專用賬戶。次日,將電子扣款信息(包括成功、失敗)交至區縣經辦機構。6、區縣經辦機構在每月20日前將銀行交來的電子扣款成功信息導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根據銀行賬戶收來的款項與扣款成功信息進行審核確認並記賬;將電子扣款失敗信息導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預繳費信息系統。7、社保所根據電子扣款成功信息為參保人開具《社保基金專用票據》。根據電子扣款失敗通知其進行核對,並在每月22日前將修改後的失敗信息再次錄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預繳費信息系統。8、區縣經辦機構在每月22日前將全區匯總的再次錄入修改後的失敗信息數據交至銀行。9、銀行孝配檔在每月22日根據區縣經辦機構再次交來的預繳費數據進行扣款,所扣款項劃至區縣經辦機構開立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專用賬戶。次日,將電子扣款信息(包括成功、失敗)交至區巧亂縣經辦機構。10、區縣經辦機構在每月24日前將銀行交來的電子扣款成功信息導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根據銀行賬戶收來的款項與扣款成功信息進行審核確認並記賬;將電子扣款失敗信息導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預繳費信息系統,並於每月25日進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業務結賬。11、社保所根據電子扣款成功信息為參保人開具《北京市社會保險專用基金票據》。根據電子扣款失敗信息通知其進行核對。(二)續繳保費人員1、參保人到銀行開立專用存摺。同時,簽署《銀行代扣代繳協議書》。《銀行代扣代繳協議書》一式三份,參保人一份,銀行一份,區縣經辦機構一份(由銀行代為轉交)。協議書只在開立銀行專用存摺時簽署一次。2、續保人員到銀行存入繳納的保險費後,可在每月1日—10日持專用存摺到戶口所在地街道社會保障事務所(村委會)填寫《繳費確認表》。3、村委會在每月13日前將《繳費確認表》交至鄉鎮社會保障事務所。社保所在每月16日前將《繳費確認表》內容錄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預繳費信息系統。以下流程同新參保人員流程4—10項二、支付流程(一)支付養老金1、區縣經辦機構在每月10日前將當月應享受養老金人員的電子信息交至銀行,並填寫劃款單。2、銀行每月15日前根據劃款單金額從區縣經辦機構的支出戶中劃走相應款項,並將款項劃入享受養老金人員的專用存摺。(二)支付死亡繼承金1、區縣經辦機構將當月應支付的死亡繼承金人員電子信息交至銀行,並填寫劃款單。2、銀行根據劃款單金額從區縣經辦機構的支出戶中劃走相應款項,並將款項劃入死亡人員的專用存摺。3、死亡人員親屬應到社保所開具《死亡繼承金領取證明》,持該證明到銀行支取繼承金並銷戶。(三)支付清算金、轉移金(遷居未建立社會保險制度地區的個人賬戶資金)1、區縣經辦機構將當月應支付的退保金、轉移金人員電子信息交至銀行,並填寫劃款單。2、銀行根據劃款單金額從區縣經辦機構的支出戶中劃出相應款項,並將款項劃入退保金、轉移金人員的專用存摺。3、領取退保金、轉移金人員到銀行支取退保金、轉移金後銷戶。
5. 企業養老保險如何交
社會保險辦理流程
相關手續如下:
各類企業(含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企業化管理(職工工資及退休待遇按企業標准執行)的事業單位,均應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到納稅地(非納稅單位按單位地址區域)
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養老保險登記手續。新成立的單位應在單位批准成立之日起1個月內輸登記手續。參保單位必須為與其發生事實勞動關系的所有人員(聘用的退休人員除外)辦理社會保險手續。
一、需填報的表格及附報資料:
1、社會保險登記表及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一式兩份)並在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領取。
相關證件如下: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核准執業或成立證件;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
(3)地稅登記證;
(4)私營企業如相關證件無法清楚地認定其單位性質,應補報能證明其私營性質的相關資料(如:工商部門的證明、國稅登記證、驗資報告等)。
(5)事業單位應附有關事業單位成立的文件批復。
(6)駐漢辦事處應附總公司或總機構的授權書。
附報資料:新參保職工身分證復印件(戶口不在本市的職工還需提供戶口或者暫住證復印件)
以上證件同時需要原件及復印件,到所在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二、表格填報說明:
1、社會保險登記表
「稅號」:稅務登記證中「稅字如420103748300492號」欄號碼。
「工商登記執照信息」:需經工商登記、領取工商執照的單位(如各類企業)填寫此欄,不填「批准成立信息」欄。
「批准成立信息」:不經工商登記設立的單位(如:機關、事業、社會團體等)填寫此欄,不填「工商登記執照信息」欄。
「繳費單位專管員」:填寫參加社會保險單位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聯系人,其所在部門及聯系電話。
「單位類型」、「隸屬關系」:根據參保單位的單位類型及隸屬關系,對照表下方「說明」中所對應的代碼填報。
「開戶銀行」:須填報開戶銀行清算行號。
2、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個人帳戶(身份證號)」:均要嚴格按身份證中信息填寫。
「個人編號」:「續保」、「轉入」人員需提供其原參保的個人編號,填報此欄。「新增」人員在申報時暫不填報此欄,其個人編號待錄入微機產生。
(1)「新增」:原未參保人員,屬新增類型,已參保人員不可按新增辦理。
(2)「續保」:原參加過社保,已停保或轉到流動窗口投保,現續接到新單位投保的,屬續保。在流動窗口投保的人員需在申報此表前將欠費繳清並辦理其在流動窗口的停保手續。
(3)「轉入」:此處特指已參保的在徵人員在本市參保單位之間的轉移。
(4)「市外轉入」:此類人員需在單位開戶手續辦理完畢後,由單位到市基金結算中心辦理其轉入基金結算及「市外轉入」異動業務。
「月繳費工資」:應按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填表報。本年度新招人員,按實際發放的月工資總額填報(但不得低於586元)
企業和個人繳費比例表:
險種國有、集體企業三資、私營企業外來務工人員
單位繳納個人繳納單位繳納個人繳納單位繳納個人繳納
養老保險22%7%20%7%13%7%
註:每月20日之前在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
武漢市住房公積金辦理如下:
一、單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手續如下:
(1)到武漢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填報《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表》,「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按規定對申報單位進行審核並指定住房公積金經辦銀行。
(2)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須附的相關證件: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行政事業單位及其它機構批准設立的批文原件及復印件;2、法人代碼證原件及復印件;3、國稅稅務登記證副本原件及復印件。
(3)本表一式四份,武漢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核定登記表後留存二份;單位送交指定的公積金辦理銀行一份,憑此表設立住房公積金的單位帳戶和職工個人帳戶;公積金帳戶建立後將每月交一份員工繳存住房公積金錶及匯補表交附給公積金辦理銀行。
二、單位為新錄用或者新調入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辦理手續如下:
新的正式錄用職工或者新調入及調出職工在起用的三十日內到受託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帳戶的設立手續,並同時為已設立住房公積金個人帳戶的職工辦理帳戶轉移。
三、核定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如下:
按職工月均工資總額的10%計繳。(其中單位部分按5%計繳,職工個人部分按5%計繳。)
四、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單位名稱、地址發生變更的,辦理手續如下:
單位名稱、地址發生變理的,原單位應當自發生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到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辦理變更登記,並持經「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審核的《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情況變更登記表》到受託銀行辦理相關手續。
五、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單位撤銷、破產或者解散的,辦理手續如下:
單位撤銷、破產或者解散的應當自發生上述情況之日起三十日內持相關證明文件,由原單位或者清算組織到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辦理注銷登記並自注銷登記辦理完畢之日起二十日內持「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審核的《單位住房公積金帳戶注銷登記表》,到受託銀行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帳戶轉移或者集中封存手續。
武漢失業保險相關手續如下:
新參保失業保險的公司應在所管轄的失業保險管理辦公室辦理失業登記手續;如做異動的單位需在原單位所管轄的失業保險管理辦公室開出辦理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再拿現單位所管轄的失業保險管理辦公室登記辦理手續,並蓋上現管轄失業辦的章,然後,再拿到原單位所管轄的失業辦蓋章;最後,在拿到現單位所管轄的失業辦辦理此事。
一、需填報的表格及附報資料:
1、在失業辦領取:失業保險登記表、繳費單位月度繳費基數申報(異動)表及失業保險繳費職工花名冊(一式四份)。
相關證件如下: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及復印件;
(3)地稅登記證及復印件;
(4)財務報表及工資表;
(5)軟盤一張拷貝(做一份失業保險繳費職工花名冊)拷貝到失業辦作記錄;
二、失業保險繳存比例如下:
按職工月均工資總額的3%計繳。(其中單位部分按2%計繳,職工個人部分按1%計繳。)
註:每月5日至每月18日之前在所管轄失業保險管理辦公室辦理,每周四下午不辦理業務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