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給我簡單的說一下荷蘭的國家制度謝謝
不太明白你什麼意思,荷蘭的國家制度?嚴格來說就是君主立憲制,有女王(至少目前是女王),下有眾議院(2e Kamer),參議院(1e kamer)。主要事務由首相決策。荷蘭人對外國人倒是很友善的,移民的話荷蘭是高稅收(33%起),非移民國家。需要連續5年以上居留才可以申請長期居留(但這不是移民)。通過荷蘭語NT2考試才可以申請轉換國籍(審批時間1年以上,還有可能不通過)。荷蘭的失業率在西歐目前是最低的,所以不可能有懶蟲。醫療需要交保險才可以享受最基本的醫療待遇,要交養老金,要交失業保險,還要交其他很多保險(總的保險費加一起至少要人民幣6000元以上/月),65歲以上(據說要改成68歲)才能退休。如果沒有在25歲前開始工作並交稅,不能拿到100%政府的養老金。荷蘭是西歐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不歡迎移民。荷蘭的福利大多針對孩子,總之不適合懶人來養老。試試加拿大,或者澳洲吧
② 加拿大好嗎適合定居嗎
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幾年了,常見的對加拿大的刻板印象就不一一贅述了,但是隨著川普上台三年來,美國的政治氣氛對加拿大的影響非常大。如CBC等全國級媒體/電視台一門心思的反中,甚至反華,在任何議題上都一味的抹黑「China"與"Chinese」。HK就不說了,就算報道加拿大西部的鐵路公司裁員(主要業務為與美國之間的商業運輸),評論的時也非要扯"China",說因為中國不肯在貿易戰中讓步,造成美國經濟不好,美國經濟不好所以和加拿大的運輸量就少,繞了一大圈,非要把造成失業的黑鍋往中國身上扣(卻決口不提川普對加拿大加征的關稅影響)。遠的不說,就這幾個月發生的Don Cherry 排外言論事件,和多倫多三名亞裔女生在校園被針對,潑糞的事件。看本地媒體的解讀引導方向,和評論區的風氣,包括今年的總理選中,就算最為左派的NDP也是把許多問題不公平的歸結與新移民與」外來投資者「。這讓我不禁思考了一下,加拿大所謂的「友善」與」淳樸「的刻板印象,是否只是因為加拿大長期以來作為所謂"美國的後花園「 ,且因為白人占人口比例遠遠高於美國,主體民族結構相對單一,因而一直沒有受到足夠的種族議題挑戰,大部分時間面對的都是「自己人」才有了一定「友善」或是「淳樸」的慣性。實際上,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歷史,美國曾有排華法案,人頭稅,加拿大也有。加拿大歷史上也發生過數次臭名昭著,有組織針對襲擊唐人街的事件。甚至華人在二戰結束前,都沒有票的權力。甚至我在剛來加拿大念書的時候,在語言學校中就有一名老師在語法課中,硬要扯上與課程無關的TW與西藏「議題」,佔用課堂時間,停止課程公然與我爭辯。實際上,因為美國在種族議題上經歷了更多,反而許多普通人即使心中排外,在實際行為上也會更加的謹慎,不會在種族議題上公然大放厥詞或者行為過激。而加拿大雖各方面居住條件比美國稍好,卻不是避風港,更不是天堂。只有祖國強大,才是全世界華人的保障。
③ 全世界范圍內哪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生活最優越,福利待遇最好
瑞典,低保金一個月都有一萬多,福利設施,社會保障也做的都到位
④ 加拿大福利真的那麼好為什麼這么多人要移民加拿大
為什麼加拿大會成為人們理想的生活目的地?加拿大為什麼會成為受歡迎的移民國家?讓我們來看一下原因吧。
1. 加拿大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
20世紀70年代,在當時的第十五任總理皮埃爾·特魯多的領導下,加拿大正式採取了一項政策來促進多元文化。自那時以來,多元文化政策一直是加拿大特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發達國家中,加拿大的移民率是高的,在2018年,加拿大將有31萬人移民。這是所有文化中的人都能和睦相處的地方,同時也保持了各自特-有的文化和宗教習俗。加拿大有30多個民族地區,各民族人口都超過10萬,其中11個民族的人口超過100萬。這樣的文化使人們能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多倫多、溫哥華和蒙特利爾等加拿大的一些重要城市不僅反映了經濟的多樣性,而且也顯示出文化的多樣性尤其多樣化,多倫多更是被稱為「世界上zui具多元文化的」城市。
5.加拿大移民享有全民醫療保健
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實行全民醫療保健制度,根據規定,在加拿大的每個省或地區都制定了一項醫療保健計劃,為所有居民提供合理的醫療服務,但不包括醫葯費用。
6. 加拿大利好的移民政策
自從2015年自由黨執政以來,已經出台了許多重大的政策。隨著聯邦政府每年移民數量的增加,快速移民和省級提名的比例也在上升,這使得這兩類移民的年度總目標在2021年時達到16萬,比年移民總數還要高。
以上就是關於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移民到加拿大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於將要移民加拿大的朋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