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養老金發放的多少是按什麼標准計算的
養老金發放的計算標準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乘12。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② 計算養老金用哪個社平工資
根據各地養老金計算辦法,2020年之前,計算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全部使用的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而從2019年國家開始在社保繳費基數中使用全口徑社平工資後,緊接著又開始在全國部署安排將全口徑社平工資逐步納入養老金計算口徑。換句話說,如果過渡到位,在計算養老金的時候將不再使用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取而代之的則是全口徑社平工資。
實際上,2020年度已經有少部分省市率先採取全口徑社平工資作為養老金計發基數用來計算養老金待遇了,比如西藏、貴州、上海、黑龍江、新疆等五省市,而大多數省市在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過渡。不過,今年浙江省也明確將從2021年1月開始按照全口徑社平工資確定養老金計發基數了,預計今年可能還會有更多的省市採用全口徑社平工資計算養老金的,而在其後的兩三年內可能所有省市都會全部過渡到位。
圖片養老金計發基數調整採用全口徑社平工資後,肯定會對即將退休和未來退休的人員養老金待遇帶來影響,那麼具體影響有多大呢?
我們先來看看相關數據,根據統計,全國31個省市2019年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簡稱在崗職工社平工資)是7560元,全口徑社平工資是5920元,全口徑社平工資是在崗職工社平工資的78%,相當於完全採用全口徑社平工資後,全國養老金計發基數平均下降22%。其中,下降幅度最少有13%,而最大的有近40%。
下圖是全國31個省市按照2019年度數據測算的採用全口徑社平工資後的養老金計發基數下降幅度:
【拓展資料】
養老金計發基數的下降,對我們養老金的高低影響具體有多少呢?
從養老金計發政策來看,對於「統賬結合」後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我們每月領取的退休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而對於「統賬結合」前工作或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每月領取的退休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組成。
養老金計發基數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但不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
先看看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所在省市養老金計發基數+所在省市養老金計發基數×個人歷年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水平)÷2×累計繳費年限×1%
過渡性養老金=所在省市養老金計發基數×個人歷年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水平×過渡性養老金繳費年限×過渡系數
從以上兩個公式可以看出,當繳費水平和繳費年限一定的時候,養老金計發基數的高低變化將引發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高低的變化,而變化的幅度就是養老金計發基數的變化幅度。
也就是說,當養老金計發基數完全使用全口徑社平工資的時候,其影響幅度就是你所在省市全口徑社平工資與在崗職工社平工資的比值,實際也就是上圖養老金計發基數的下降幅度。
不過,由於繳費工資也採用了全口徑社平工資,這樣會相應提高繳費水平,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受影響,因此具體到每月領取的退休金來說,下降幅度要肯定低於上圖顯示的比例。
比如,你2020年在黑龍江繳費基數是6000元,如果按照黑龍江在崗職工社平工資6050元作為繳費工資,其繳費指數是6000/6050=0.9917,但按照全口徑社平工資4835元計算,繳費指數就變成6000/4835=1.241,提高了25%。
下圖是黑龍江2020年60歲退休養老金計發基數調整後的影響情況表,可以大致看出一些實際影響比例。
③ 在江蘇省社保中心繳納養老保險的單位,社平工資按照什麼標准執行呢
繳費工資基數上限和下限規范按我省上一年度全口徑城區就業人群平均收入的300%和60%明確。員工本人以個人去年月平均收入收益做為繳費工資基數,自己去年月平均收入收益高過省發布的當初繳費工資基數限制的,按限製做為繳費工資基數;小於低限的,按低限做為繳費工資基數。自由職業者可以從省發布的當初繳費工資基數上限和下限中間挑選適度層次的繳費工資基數。
假如說大家依照60%數量交費15年,事實上平均繳費指數便是0.6,養老退休金會領到12%的離休去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如今江蘇省計算養老金仍然應用了曾經的養老服務金計發數量,上年是7974元,比上一年度提高約4.9%。大夥兒觀查不難發現,養老金計發數量會比全口徑職工平均工資高於一大截兒。事實上養老服務金計發數量提高速度比較慢,是一種暫時性銜接對策,伴隨著職工平均工資的不斷提升,最後可以實現穩定對接。等候15年之後,一定會應用全口徑職工平均工資了。依照工資增長率每一年7%測算,15年社會平均工資也會增加1.6倍。換句話說在今年的職工平均工資是7500元,15年後約為19,500元。
④ 計算養老金的社平工資指的是什麼
計算養老金的社平工資指的是各地政府的社保部門每年都會根據該地區的人均工資收入和消費水平等情況。
根據情況制定出一個社保繳納數字,各單位給員工繳納費用的基數不得低於或者高於該標准數字的一定比例,所以分為一個最高繳費標准和一個最低繳費標准。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一般來說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
只要社保繳納滿15年,並且到了退休的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二十一條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⑤ 2019年9月退休,按哪一年的社平工資計算工資謝謝!
按2018年的社平工資計算。
退休時的養老金會按襲友退休時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算。比如,2018年1月在北京辦理退休,最後繳費日期是2018年1月,那麼養老金的計算標准就按2017年北京的社會平均工資8467元計算。前陸
如果最後繳費日期是2017年12月,那麼就按2016年的社會平均工資7706元計算。如果最後繳費日期是2016年1月,就按2015年的社會平均工資7086元計算。
2018年以前的社保繳費及養老保險退休參照的社平工資是採用當地上一年度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2019年起,確定社保繳費基數採用的社平工資,不再採用當地上一年度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而是把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也納入其中,加權計算,也就是採用全社會口徑計算。
(5)養老金以哪個社平工資為標准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符合退休條件並辦理了退休手續,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慧禪頃年限)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根據勞動保障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勞社廳發[2001]8號)規定,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並辦理相關手續後,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託親屬或他人代領。
在國內異地居住的,也可以委託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郵局、銀行寄匯給本人;出國定居的,若國內無親屬或他人代領,本人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款寄匯至國外的,匯費由其個人負擔。
⑥ 退休時計算社平工資是以退休時的社平工資還是以養老保險繳費截止日的社平工資為准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退休金計算方法: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乎豎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敏頃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1998年橋友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另有過渡性養老金。影響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
1.退休時上年度省平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也就逐年水漲船高。所以,退休時間越晚,養老金越多);
2.本人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⑦ 計算養老金用哪個社平工資
法律分析:退休時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根據《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第五條規定: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地(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養老金,同時執行養老金調整辦法。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規定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認真抓好落實。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個人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新老辦法平穩銜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確定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從養老保險基金中解決。具體辦法,由勞動部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並指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