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黃土高原上許多老人寧願住在窯洞里,也不願意去城裡生活
為什麼黃土高原上許多老人寧願住在窯洞里,也不願意去城裡生活,其實這也是一種習慣吧,老一輩的人非常能吃苦,雖然現在城裡似乎生活很好,但是老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思想,想留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而且他們已經沒有興趣再去適應新環境。
另外要知道土窯洞有著悠久的歷史,住進去也是非常舒服的的。窯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陽,背靠山,面朝開闊地帶,少有樹木遮擋,十分適宜居住生活 。一院窯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窯為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1進3開,從外面看4孔要各開門戶, 走到裡面可以發現它們有隧道式小門互通頂部呈半圓形,這樣窯洞就會空間增大。住在窯洞里可以說冬暖夏涼,溫度一般在10℃-22℃之間,相對濕度為30%-75%,溫度、濕度宜人,保溫隔熱,長期居住窯洞有益健康,因此很多老年人還覺得城裡不如窯洞住的舒服,老年人畢竟都勞動辛苦慣了。
2. 准噶爾盆地和黃土高原哪個適合居住
適合。黃土高原適合居住,黃土高原主要分布在陝北,以土全是黃色而著斗汪名。黃土高原自古就是中華液友民族的發源地,黃帝鬧銷槐就生活在這一帶。
3. 黃土高原的居民住在什麼地方
在63.5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上,傳統民居窯洞至今仍受當地群眾的喜愛,有大約4000萬人住在這樣的窯洞里。這種獨特的生土建築也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建築專家的興趣。
窯洞指的是在黃土高原土崖畔上開掘的拱形洞窯式住房,一般有3米寬,7至8米深。窯洞的類型很多,有靠山崖的黃土窯洞,土坯土塊砌築的窯洞,就地採石砌築的窯洞,平地挖下去一個土坑再在四壁開洞的下沉式窯洞以及復土式半地下窯洞等等。
據考證,早在6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穴居、半穴居時期,就已經有了窯洞的雛形。窯洞民居,是我們先人開發地下空間的一個創造。有關專家對山西住窯洞的居民進行50年的調查研究後,發現窯洞有利於長壽和建康:其一,窯洞的溫度在10-22℃之間,相對濕度為30-75%,這是最適合於人的生活環境;其二,長期生活在窯洞中,外界氣候及大氣中放射性物質對人的影響較小,哮喘病、支氣管炎及風濕病、皮膚病等患病率明顯減少。
由於土窯洞不夠結實美觀,近幾年富裕起來的農民多願意建石窯。延安地區148萬農業人口中,近10年新修石窯60多萬孔,有一半以上的農戶遷入新居。延安市城鄉居民的住房窯洞仍佔1/4,約5萬戶,蘭州市政府撥款20萬元,在城郊白塔山開始了窯洞改革實驗,利用毫無開懇價值的陡峭溝壑作為建築用地,已建起了總面積1500平方米的窯洞群,有50孔窯洞。這種台級式窯洞,每孔面積34平方米,造價低廉,節能省地,抗震性能好,既解決了舊式窯洞陰暗、潮濕、通風不好的問題,又保持了窯洞固有的優點,受到城鄉建設部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好評。
4. 想去黃土高原旅遊,哪個景點最漂亮
如果想要去黃土高原旅遊的話,我強烈建議你可以來寧夏銀川,因為寧夏謹啟被稱為敏御塞上江南,銀川作為首府,景祥拿如色非常宜人氣候也很溫暖,有很多的旅遊景點可以供你游覽。
5. 黃土高原上最適合耕種,居住的地方是黃土塬還是川
黃土塬、黃土茆,黃土梁是黃土高原特有的地貌地形,塬、梁、峁之間的關系基本上代表了黃納肢察土丘陵區流水對黃土的侵蝕強度和地貌演化過程.它們都飢稿是黃土高原地區崎嶇不平的地形.黃土洞茄川地形平坦開闊,利於農業生產.
6. 在西北最適合養老的地方,你知道幾個
在大家的印象中,干凈整潔的城市,都應該是坐落於祖國南方的,遼闊蒼涼的北方,大多數都是非常乾燥,沙塵滾滾,大西北永遠都是黃沙滾滾,或者是黃土高坡上那些蜿蜒的溝壑,氣候乾燥,不適宜養老。如果你是這樣認為的話,那你就錯了不過也不能絕對地這樣說,因為在祖國的大西北,有這樣幾座城市氣候特別好,非常適合養老。
在西北有這樣兩座城市特別適合養老,一是夏都西寧,二是隴上江南隴南。
西寧位於毀棚青海省東部,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古稱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寧"之意,湟水中遊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西寧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有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
西寧,是青海高原唯一一座宜居、養老、宜游的城市,
西寧夏季平均氣溫17-19 ,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西寧是一座有著兩千一百多年 歷史 的高原古城,古稱西平亭,曾是漢後將軍趙充國屯田的地方、 南涼 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絲綢南路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門戶、 河湟文化 的發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北山煙雨—— 西寧古八景 中遺留最完善的一景。
西寧八景:石峽清風,金蛾曉日,文峰聳翠,鳳台拍李留雲,龍池夜月,湟流春漲,五峰飛瀑,北山煙雨
隴南是甘肅省唯一屬於長江水系並擁有亞熱帶氣候的地區,被譽為「 隴上江南 」。境內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錯,氣候垂直分布,地域差異明顯,
隴南氣候溫和,風光秀美,非常適宜居住。
隴南是甘肅唯一具有 北亞熱帶 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觀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被贊譽為「甘肅的 西雙版納 」;分布於全市各縣的大河壩、三灘、紅土河、 梅園溝 、雲屏山等自然景點,被人們稱作「隴上小九寨纖賀則溝」。
景點:武都萬象洞、官鵝溝、成縣西狹頌風景名勝區、康縣陽壩自然風景區、西和晚霞湖、甘肅秦文化博物館、兩當兵變紀念館、兩當雲屏三峽、徽縣金徽酒文化生態 旅遊 景區
7. 在陝西,選擇一個長期居住的地方,應該選擇哪裡
寶雞是當仁不讓的選擇,這些年,寶雞在城市規劃、交通建設、生態宜居水平、文明城市建設方面展現出了驕人成績,寶雞在全省經濟總量排在第4位。首先,寶雞溫度以及氣候很適宜生活居住,夏天和西安等周邊城市相比溫度普遍低三至五度。其次,寶雞城市環境非常干凈,是較早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的一批城市,以及國家園林城市,整個城市被秦嶺山脈包圍,綠化率較高。再次,城市裡道路不擁堵,對外的交通網路也四通八達,從之前的隴海鐵路,到如今的高鐵,與周邊省市形成了幾小時生活圈。同時寶雞也擁有很多家三甲醫院,醫療資源豐富。最重要的是寶雞的消費水平也不算高,物價和周邊省市比較起來也算低的,而且蔬菜等基本是從田間地頭直接到老百姓餐桌,再者,這些年寶雞引進了很多高新企業,解決就業的同時也帶動了經濟發展,加之原本就占據寶雞半壁江山的軍工企業,裝備製造業的迅猛發展,在經濟上給與城市有力支撐,所以,綜上所述,寶雞是一個適宜養老,適宜居住的城市!
陝西是一個一省像三省的地方,陝北、關中、陝南無論是從氣候環境、地貌特徵、人文風俗、語言習慣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差異。
關於宜居,每個人的標准可能不盡相同,但基本上大同小異,無外乎是從經濟發展水平、 社會 和諧程度、生活便利程度、生態環境優美程度、文化底蘊厚度、公共安全程度等方面來衡量。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是這個地方 社會 進步的基礎。而經濟總量、經濟結構和經濟效益又決定著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
一個地方 社會 治安狀況良好、財富分配公平公正、居民安居樂業、 社會 有序運行,形成了一個和諧穩定的 社會 局面,這是宜居必須具備的 社會 條件。
一個地方的生活便利度又取決於這個地方的交通便利度、商業服務、市政設施、教育文化 體育 設施、公園分布、住房情況、醫療資源、公共安全等方面。
一個宜居的地方必須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並且人在發展過程中和自然能有效地相互協調和有機融合,滿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舒適的要求。
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主要體現在這個地方的 歷史 文脈能否與這個地方在發展過程中有機融合所形成的文化環境,比如 歷史 文化遺產、現代文化設施、城市文化氛圍等。
一個地方能否為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和生活環境,主要取決於這個地方應對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等突發性公共安全預警及治理機制的完善性,這也是宜居的標准之一。
理想中的宜居標准和現實中的宜居狀況還是有差異的,一個地方是否宜居,主要看這個地方是否以人為核心,並且人與 社會 、人與自然、人與文化、人與經濟、人與環境是否和諧共生、協調發展。根據這些我們來了解一下陝西各地的狀況。
大部分人對陝北的印象還停留在黃土高坡、塵土滿天、乾旱缺水、窯洞白頭巾等形象上。其實今天的陝北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退耕還林以後,陝北高原的植被得到了很好的修復,如今行走在陝北各地,入眼滿是青翠碧綠。就連毛烏素沙漠通過陝北人民幾十年的治理,也基本從陝西的版圖上消失。
陝北地區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榆林市位於陝西省最北部,是陝、甘、寧、蒙、晉五省交界地,轄2區、1市、9縣,在陝西10個地級市中面積最大。人口大概360多萬。
榆林的經濟總量在陝西僅次於西安,排第二位。是一座能源型城市,這里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陝甘寧氣田。同時也是陝西主要的雜糧產區。產業結構相對單一。
榆林的物價水平高於陝西的省會西安,這並不是因為榆林人收入高,而是榆林第三產業相對薄弱,導致物價只高不低。榆林市區的房價在陝西僅次於西安、咸陽,是陝西第三位。
榆林屬於 歷史 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榆林古城是僅次於西安的明代城池,近些年榆林市結合自己的 歷史 文脈,在城市建設上有很大的建樹,在治理荒漠的同時,提升城市硬體設施,擴大公園建設,把榆林打造成了名副其實的沙漠綠洲。
延安位於榆林南部,關中北部,地處黃土高原腹地,是革命聖地。延安的經濟總量位於陝西第七位,也是資源型城市。延安下轄2區、10縣、代管一個縣級市,常住人口近230萬。
延安的物價水平也是居高不下。延安的房價位居陝西10個地級市中第五位。延安市區處於一個狹長的川道之中,一直限制著延安的發展。近些年,延安削山造地,建設延安新區,已經初具規模。
陝北的劣勢是非常明顯的,無論醫療資源還是教育資源,都相對薄弱,榆林地區擁有三甲醫院四所,而延安地區只有兩所。陝北的高等學府只有延安大學稍有名氣,但是在陝西的高校中還是處於低位。陝北的教育資源和陝西其他地方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系,陝北沒有大型交通樞紐,也沒有距離較近的大型城市,出行還是不太方便。陝北盡管四季分明,但是陝北的春天大風沙塵天氣時有發生,夏天高溫、暴雨頻繁,陝北的冬天嚴寒而漫長,但是日照卻是陝西最長的。
關中位於陝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五市一區。關中可謂是陝西的白菜心。 歷史 上,關中作為全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達兩千年之久,使得關中 歷史 文化底蘊深厚。
從自然環境上來說,關中的五市一區,除了銅川外,都處於渭河沿岸,基本都差不多。我們一一了解下這幾座城市。
寶雞位於關中西部,這里是周秦的發祥地,關於寶雞,我們可以從它獲得的殊榮來了解,先後獲得「中華環境獎」、「中國人居環境獎」、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十大生態宜居城市」、「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
就在前不久,寶雞以堅持「以綠色低碳理念為中低收入居民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創新實踐,從全世界各國170多項提名中脫穎而出,榮獲2021年聯合國人居獎。寶雞市成為我國和亞洲唯一獲獎城市,也是西北地區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去過寶雞的人都知道,寶雞物美價廉、 美食 眾多,無論是從城市規劃,還是城市治理,對得起獲得的這些榮譽。這些榮譽就是對寶雞這座城市的認可。也足以說明寶雞這座城市的魅力。
寶雞下轄4區8縣,總人口約330多萬人,經濟總量位於陝西第三位,房價位於陝西第九位。寶雞還是連接西北、西南以及中原地區的交通樞紐。寶雞擁有7所三甲醫院,在陝西僅次於西安。
寶雞高等教育不是特別出眾,最好的大學是寶雞文理學院,但基礎教育方面寶雞中學近年來的表現不俗。寶雞的產業還是相對單一,這也是寶雞的一個短板。隨著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群的建設,寶雞的地理位置為它帶來了不可替代的優勢。隨著產業的合理布局和發展,相信寶雞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西安作為陝西的省會,和國內大部分省份一樣,省內獨大。西安幾乎集中了陝西所有的優質資源,無論是教育醫療、城市規模、文化建設等都是陝西第一。
近年來,西安的城市發展建設迅速,相繼建成開放了眾多的以 歷史 為主脈的主題公園,大型商業區的建設,大大的豐富了西安的文化氛圍。同時西安也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再加上西安相關政策的出台,吸引大批的年輕人落戶西安。
城市的快速膨脹,而各種城市配套設施卻無法跟上,造成了交通擁擠、環境污染、住房緊張、治安惡化等一些城市問題。西安早期的城市規劃不合理,使得居民對西安的舒適度體驗不是很好。比如韭菜樓過多,商業住宅樓層過高,密度過大等等。
西安是舉全省之力建設的城市,城市發展過快未必是好事,有時候應該稍微放慢腳步,讓那些文明和諧的步子能跟得上來。西安距離宜居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渭南和咸陽是毗鄰西安東邊和西邊的兩座城市。作為西安的鄰居,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從好的方面來說,西安的產業的外溢首先受益的就是這兩座城市,但是現實是這些年這兩座城市非但沒有從西安得到多少好處,反而被西安所虹吸。
兩市的人口都是凈流出,咸陽的GDP位於陝西第四位,渭南GDP位於陝西第五位。咸陽的房價位於陝西第二位;渭南房價位於陝西第六位。而物價方面,咸陽、渭南、西安三地相差不大。
城建方面,咸陽主城區位於渭河北岸與咸陽北塬之間,呈東西發展,隨著西咸新區的設立,咸陽曾重點發展的渭河南岸也為他人做了嫁衣。不得不調整發展方向,向北部的塬上發展。
而渭南位於渭河南岸與南塬之間的台地上,也是呈東西發展之勢。同命相連的咸陽和渭南,他們的發展只能隨西安的發展而起舞。期待西安的騰飛能帶著身邊的兩位兄弟一起騰達。
銅川位於關中北部,是陝西的10個地級市中規模最小的一個。早期的銅川因煤礦而興起,屬於資源型城市,曾經經濟發達,位居陝西第二位。隨著資源的枯竭,和許多資源型城市一樣,如果轉型不成功,只能一步步走向衰落。
銅川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這也是目前銅川僅剩的賣點了。銅川的轉型還是看不到希望,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交通狀況,銅川都不具備優勢。銅川的GDP排在陝西第十位,房價也是陝西第十位。銅川市只擁有一所三甲醫院。未來的銅川,何去何從,拭目以待吧。
關中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牲了環境,目前關中地區最大的問題就是霧霾嚴重。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也是宜居的主要因素之一。
陝西有句俗語:「秦嶺山脈一道線,南吃大米北吃面」。陝南位於秦嶺以南,包括商洛、安康和漢中三市。
陝南最大的優勢就是環境,尤其是漢中,處於秦嶺和巴山之間,北方的寒流不易南侵,而南方的潮濕氣流不易北上,造就了這里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
漢中年平均氣溫14 ,氣候溫潤、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漢中地區植被茂盛,森林覆蓋率約51.2%,植被覆蓋率約56%,林地面積居陝西省首位,如此高的植被覆蓋率造就了漢中優美的自然風光。
漢中的農業也非常發達,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小麥和油菜花。漢中盛產黑米,現在的漢中主要發展有機農業,通過品種改良種植出五香米、五彩米享譽各地。
漢中還是我國的傳統油菜種植基地,每年油菜種植面積達一百多萬畝,漢中也成為我國油菜花觀賞主要地區之一。
漢中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陝飛等大型企業是漢中的工業支柱。漢中的交通相對陝南其他城市比較便利,西成高鐵把西安、成都、漢中串聯起來,極大地方便了漢中民眾的出行。
漢中的GDP位於陝西第六位,而房價位於陝西第七位。漢中擁有三所三甲醫院。高等教育方面,陝西理工大學位於漢中,而基礎教育上龍崗中學異軍突起,高考成績直逼西安五大,帶領漢中教育快步向前發展。
位於陝南的安康和商洛相比於漢中更弱一些,安康的GDP和房價都位於陝西第八位;商洛的GDP位於陝西第九位,而房價卻位於陝西第四位。兩地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交通問題,隨著交通狀況的改善,兩地未來可期。
如果不考慮經濟發展因素,我認為關中地區的寶雞和陝南的漢中是陝西最宜居的地方。其實每個人對於宜居有不同的標准,最符合自己標準的地方就是最宜居的地方。
本提問核心在長期居住。可以理解為以氣候適宜為主,其它為付。現作以大致分折。
一,陝北地區,冬天乾燥寒冷。二關中地區夏天酷熱,冬季霧霾大。三,陝南地區,雖然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好,但壞在夏天潮濕悶熱,蚊子橫行。類似南方氣候,一般人受不了。那麼適宜長期居位最佳地在那裡?銅川。
銅川以煤碳建市,在過去人們的印象里環境不好,但今非昔比。首先有位置上的優勢,地處陝北高原與關中平原的結合部,夏天無關中之酷熱,有陝北高原清爽,冬天無陝北的乾燥嚴寒,有關中平原的溫暖,又少關中平原的霧霾,兼陝北關中之優,缺陝北關中之劣,得天獨厚。
以銅川新區為例,距西安90公里,交通暢達,新建城市,布局合理,規化超前,方圓十公里,成井字街區,綠化,環境十分優越。人口不多不少,安靜舒適。若只以長期居住看,冬天不很冷,夏天不很熱,空氣流動順暢,霧霾很少,幾乎可以不計。我的頭像即是窗外拂曉之外影,天色藍如海,可見一斑。當然我只強調以居位為核心的選擇,其它不計的話,走遍陝西唯銅川最宜居。
要在陝西長期居住的話,我覺得還是我老家住著最舒坦。東鄰黃河,北靠黃龍山,南面是關中平原。
早上起來,打開房門,那股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讓人覺得渾身舒爽,這樣的情景在其他地方是很難碰到的。要是晴天的話,站在塬上望南看,可以清楚的看到巍峨連綿的秦嶺和華山,當然還有東南方的中條山,那感覺真的只能用心曠神怡來形容最好!
老家到處都是果樹,春暖花開之時,漫山遍野到處都盛開著各種各樣鮮花,彷彿進入了花的海洋。粉色的桃花,蘋果花,白的似雪的梨花等等,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瓜果飄香的夏天,甜如蜜糖的沙瓤西瓜,咬一口就噴出蜜汁的五月鮮桃,還有那不知饞死多少人高池脆瓜,那叫一個美!
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果樹碩果累累,粉紅色的富士蘋果,黃橙橙的酥梨,紅彤彤的柿子,還有核桃,蜜棗等。老家的秋天是收獲的秋天,也是忙碌的秋天,辛勤的鄉親們都在忙碌中收獲著一年來的希望和夢想。到了冬天,那些冰雪覆蓋的日子,辛苦了一年的鄉親們並沒有窩在家裡,而是忙著整理自家的果園,期待著又一個春天的到來。
我愛我的老家,充滿希望的老家!所以要說在陝西長期居住,我覺得只有我的家鄉最美,只有我的家鄉最嘹!
我漢中人,去過中國很多城市,冬夏季節都感受過。我認為,各有所長,但是 ,要想在一個地方長期居住,不說是全國內,就在陝西省境內,唯一一個宜居城市就是漢中。依據是:他具備了人生存的最優質的也是最原始的東西:(1)空氣和水;(2)文化底蘊;(3)物產;至於交通便利是其次。如果還不服氣,那就用最笨的思維來假定。把漢中全部斷電,斷水,所有的交通封閉,與外界隔絕5___10年,或者更長時間來做個檢驗。漢中人生存依然如故,而且,少了人為的原因,人的壽命可能延長。如果還不信,只有自己親自來體驗了!
在陝西,選擇一個長期居住的地方,應該選擇哪裡?
在這里我個人推薦西安市長期居住。選擇這里的原因是這樣的。
第一是西安市轄區內包括了好幾個地方,比如長安,比如高陵,比如咸陽等地的。可以說西安市居住,選擇性比較大,不管是城南還是城東都能居住。
第二是西安市是陝西省的第一大城市,這里無論是教育。還是醫學水平,都是國內領先的,可以說少了很多顧慮。我在西安暫住的時候,就發現陝西其他城市的人都會有來西安就讀就醫的。可以從這里看出長期居住在西安還是有一定的便利條件的。
第三就是西安市 歷史 文化深厚,有著獨特的城市資源,不管是 旅遊 還是生活,都是適合的。
第四就是西安市出行也很快捷,周圍有漢中,寶雞,延安,韓城這些城市。相對來說交通非常好。
漢中。魅力無窮,文化發達。食品豐富,居民熱情善良朴實。空氣清新,水土潔凈。
養老的話,強力推薦商洛。
商洛市,隸屬於陝西省,位於陝西省東南部,東臨河南省,東南臨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別與陝西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介於東經108 34′20″—111 1′25″,北緯33 2′30″—34 24′40″之間,總面積19851平方千米。 商洛名勝古跡有5A級景區商南金絲大峽谷、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柞水溶洞、二郎廟、豐陽塔、大雲寺、天竺山、月亮洞等。自2010年開始,一年一度的中國秦嶺生態 旅遊 節在商洛市舉辦。
商洛城市因為發展慢,所以當地的空氣還非常清新,並沒有工廠造成工業污染,預祝以後的商洛會越來越好,能夠永遠看見當地的藍天,現在的商洛城市形象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基礎建設也逐漸完善,進而成為最適合陝西省養老的城市,因為中心城區逐漸發生變化,讓民眾們多了休閑的好去處,當地的教育和商業也發展迅速,不僅方便,還非常節省時間。
商洛當地人的飲食起居,與西安市的飲食習慣相對比而言,沒有多大差距,從高空遠望商洛,當地山清水秀,還有非常秀麗的石麗丹江,交通網路縱觀城市全局,高樓大廈林立,這樣的環境,當然是陝西省最適合養老的地方
宜居之地,顧名思義就是人們居住舒服、安全、生活成本低等。這就要考慮環境、氣侯、交通、地貌地形、自然災害及雨量風沙等。就陝西來說,陝北風沙大,冬季寒冷;陝南山地多雨量大,距四川近,地震波及面廣,但氣溫適宜。關中寶雞山原多,西安人太多也離山近。渭南平原廣闊,發展空間大。且少泥石流地震、龍卷風等自然災害。但空氣污染較重,夏天較熱。所從安全方面考慮渭南好。環境方面陝南好。掙錢上考慮榆林西安。
漢中地處秦嶺以南,與西安等地有天攘之別。秦嶺,淮河作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你應該懂得。漢中地處漢江上游最大的盆地,冬無嚴寒,08年湖北等地都出現嚴重冰凍災害,而漢中卻一如往年,最冷的元月也很少結冰。夏無酷暑,漢中因海拔略高於西安,最熱月氣溫低於西安三度,加之盆地相對開闊,又有漢江穿越盆地,夏天氣溫低於東邊的安康,也低於南邊的四川巴中市,達洲市,南充市。由於秦嶺阻檔,西北的沙塵到不了漢中,雖然漢中是陝西省年降雨最多的地方,但因南邊米倉山和大巴山阻檔,西南方的濕熱空氣被大大減弱,又不會出現四川盆地的霉雨天氣。漢中農作物與四川相似,上季小麥,秋季水稻,秋收後,冬種前的間隙,還可插種其它作物。漢中是我國水稻適生區,種植面積占陝西百分之七十,還是陝西最大的油菜和蔬萊種植區,六十萬畝桔柑,六十萬畝茶葉也是省內最大片區。漢中礦產資源豐富,陝西最大的鋼廠在漢中,中國的運八飛機和預警機在漢中生產,中國最大的原子鈾精煉廠在漢中。當年的漢中王……劉邦,以漢中為發祥地,建立西漢王朝,從此,漢人,漢語就與漢中結緣,被史學家輿為漢人老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就是漢中人,諸葛亮在漢中八年,六齣岐山,五伐曹魏,留下勝跡處處。漢中還是南水北調最遠的水源地,占陝西,河南,湖北三省總調出水的四分之一。為保護水源,漢中關閉了幾百家工廠,這里山青水秀。寶成,陽安,襄渝鐵路和西成高鐵穿越漢中,飛機通達北京,上海,廣洲,深圳和海口等。漢中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優秀 旅遊 城市,這樣地方值得你來撿閱。
8. 黃土高原4種地貌景觀最適合人類居住是哪個
黃土高原的四種地貌配孝握是黃土塬、黃土墚、黃土峁和黃土川。這四種地貌最適合人們居住的是黃土川。
黃土川就是比較寬的黃土溝谷,例如渭河谷地。這些地方地勢平坦,河流帶慎羨來豐富的泥沙沉積形成大面積平原,土壤肥沃,水資源比較充足,培慶灌溉便利,適宜發展農業,適宜建設交通線,適宜人們居住。
9. 收上海高一地理第2學期答案
專題16 人口增長
一、填空
1、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
2、高高低規模較小,增長緩慢
高急劇下降上升增長加快
快速下降緩慢下降規模較大
低低
3、增長穩定縮減
4、鼓勵生育推遲退休接納外來移民;積極的控制人口增長
5、正常
6、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實行計劃生育
二、選擇友侍團題
1、C 2、C 3、AC 4、ABC 5、CD 6、ABD
三、讀圖分析
1、(1)略
(2)50 下降高
(3)50 60 很低
(4)出生死亡上升
(5)低低低計劃生育
2、
乙甲
少年兒童比重大人口老齡化
較快較慢
國家積累的財富減少,經濟增長緩慢,人們的生活水平下降勞動力短缺,社會贍養費上升,財政壓力增大,青壯年負擔加重
控制人口增長鼓勵生育,推遲退休,接納外來移民
烏干達瑞典
3、(1)男大於女
(2)35——40
(3)33.6 生育控制人口增長實行計談賀劃生育
(4)14.4% 嚴重老齡化
(5)11.1 1.02
四、簡答
1、引進人才、老有所學、醫療衛生養老保險旅遊(開發銀發市場)購物中心(開發適宜的物品)社區服務(義工國家出資請人照顧勞模)
2、最淺:多發達國家,負增長最深:多亞非拉發展中國家
從文化教育水平、醫療衛生水平、社會保障、生育觀念等方面分析
3、婚姻失衡(對社會倫理道德體系的沖擊、傳統婚姻家庭受到威脅)、社會治安問題等的影響
專題17 人口分布與人口遷移
一、填空
1、平原沿海城市
2、人口密度
3、勞務遷移智力遷移
4、戰爭自然災害
5、發展中發達欠發達發達
6、農民進城務工勞務輸出
二、選擇
1、D 2、C 3、B 4、AD 5、AB 6、BCD 7、ACD
三、讀圖分析
(1)溫帶、亞熱帶沿海平原悠久好、水稻區日、韓、朝
熱帶沿海平原悠久好、水稻區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
溫帶沿海平原早商業活動英、法、德
溫帶沿海平原較短最發達工業和金融貿易區美、加
(2)俄
加拿大 ≤1 緯度高,寒冷地帶
亞馬孫 ≤1 濕熱地區;熱帶雨林
撒哈拉 ≤1 副熱帶高壓控制,炎熱乾燥
青藏 1——10 寒冷;地勢高
(3)高原山地氣候水熱狀況隨高度而變山下為熱帶雨林地區,濕熱環境,自然條件惡劣不宜居住
2、(1)大陸東部第2、3;季風;外流;東中
(2)四川 400 開發早、長期繁衍、自然條件好、農業發達雲貴地勢較高、地形復雜、交通不便塔里木大於內部為沙漠盆地邊緣為綠洲
(3)滬經濟發達、嚴重老齡化等,對勞動力需求較大河南省開發早、長期繁衍、自然條件好 D 地形地勢經濟發展水平
(4)胡煥庸黑河騰沖 95 42.9
3、(1)亞洲 292.8
非洲 515.0
北美洲 285.4
大洋洲 416.7
(2)非洲 78.02% 發展中
(3)維持高出生率而死亡率急劇下降人口老齡化以及生育觀念等問題鼓勵生育推遲退休
4、(1)C A B
(2)市中心區郊區市中心城市結構調整上海舊城改造市區人口過密住房條件差交通擁擠綠化面積少……
四、簡答題
1、從影響人口容量的四個方面分析,尤其是自然資源與環境
2、人口容量具有時間性動態性,對資源的利用能力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口容量具地區性不同地區資好橘源條件環境條件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同
專題18 人口素質
一、讀圖分析
(1)37 鄉村低
(2)93 5 78 高於
(3)從經濟水平、人才、教育投入等方面分析、解釋原因
二、簡答題
1、從大城市與貧困地區兒童死亡率的比較、城鎮與鄉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文盲率等得比較入手分析;從教育機會的城鄉差別的等方面提出解決措施
2、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但人口素質包括人口總體在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的綜合特徵等討論
3、在我國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的基本國情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基於上海的實際情況從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等方面討論造成的影響,從而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專題19 城市空間結構
一、填空題
1、商業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農業用地
2、高於越高越高
3、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文教區
二、選擇題
1、B 2、B 3、B 4、BCD 5、C 6、AB 7、AD
三、讀圖分析
1、(1)商業居住工業農業
(2)由城市中心向城市邊緣遞減土地價格是形成城市土地利用空間結構的重要因素,影響低價的最主要因素是距城市中心的遠近和交通是否便捷有關
(3)D 距市中心越近,商業用地產生的效益越大 A 農業用地土地利用效益最低,只能分布在其他土地利用類型不適合布局的城市最外圍
2、(1)擴大擴大中央商務區
(2)中心城區區域中心多
(3)C
3、(1)大於 A處於城市建成區大於 B位於道路兩側而C則遠離道路大於 A處於城市建成區且位於道路兩側
(2)CBADO
(3)略
(4)高於高於越高
4、(1)C 市中心區
D 近市區,介於商業區與工業區之間
A 近鐵路線,水源下游,盛行風向的下風向
E 郊外,公路經過
B 自然旅遊景觀
(2)HGF 十字路口改善交通條件
四、簡答題
鞍山:多個面積巨大的工業區、工業用地面積大;保定:以中心城市為中心向四周均勻擴展
十堰:城市向山谷綿延擴展;宜昌:沿江沿鐵路線
專題20 城市體系和城市群
一、填空
1、高多
2、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二、選擇題
1、A 2、C 3、AD 4、AC 5、AD 6、AB
三、讀圖分析
1、(1)DFEACB
(2)C B A C
(3)北溫帶濕潤區、半濕潤區沿海
(4)南亞城市是吸引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要場所城市
2、(1)略
(2)上海杭州南京滬杭滬寧
(3)農業基礎好(魚米之鄉);上海中心地位快速發展;市場廣闊;發達的交通網路(鐵路、高速公路、水運、航空)
(4)指導學生上網找問題(例如:城鎮與工業布局零亂,土地利用率不高、城市化水平的區域差異較大、核心城市的規模和功能層次仍然不夠突出,影響輻射能力的增強、部分局部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合理,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障礙還很多),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四、簡答題
1、不正確,分析要有依據,以下提供一些資料:
現在公認的"國際化大都市",其主要標志概括起來就是: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國際性機構的集中地;第三產業高度發展;主要製造業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城市人口規模達到一定標准。綜觀起來,區位優勢、國際性的港口貿易、金融保險業、跨國公司集團化的一體化以及重大區域性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產業的國際化服務,都是構成國際化大都市的基本要素。根據這個標准,當今世界能稱得上"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屈指可數。據權威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公認的國際化大都市只有14個,除了美國擁有的紐約、芝加哥、體斯敦、波士頓、洛杉磯、舊金山等6座城市外,就連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也各自僅有一個,分別為:倫敦、巴黎、法蘭克福、莫斯科。
交通和通訊是國際化大都市的兩個主要標志。由於交通、通訊技術的發達,地理條件的優劣已不是國際化大都市的決定性因素;現代化交通技術的發展,縮短了城市的空間距離,使城市間的全球聯系成為可能,電子計算機和遠程通訊技術的應用,更使城市間的國際聯系經常化,並拓寬了城市的合作領域。
另外,高度開放的城市經濟政策是國際化的基本前提。國際化大都市應是以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文化、教育設施和相應的人才優勢開展國際性科技文化交流的中心。
國際化大都市有兩個主要特點,即城市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城市的現代化以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完善的服務設施為主要標志。據美國《財富》雜志統計,1970年全球最大的460家企業中美國佔了260家,其中前200家中佔123家,前100家中佔了64家。這些高度集約的大企業,又主要集中在幾個大城市裡,使之成為世界經濟市場體系中的控制點,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因此而誕生,當代國際化大都市,一般都擁有發達的第三產業,比重可達產業總量的60-80%。
綜觀世界國際化大都市發展過程,無不以城市職能國際化為主要建設內容。通過建立跨國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掌握巨額的國際銀行業務量,從而控制和影響國際資本的流動。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由於各國放寬金融限制,發展電訊技術,貨幣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流通大大加速,世界范圍的投資總額由1974年的8920億美元增長到1986年的52000億美元(不變價格),其中80%集中在紐約、倫敦和東京三大國際化都市。盡管各個國家的金融和財政體制有所不同,但金融中心的集中是目前世界范圍的普遍動向;日本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東京則是日本首要的金融中心。倫敦是歐洲貨幣市場的主要交易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際銀行網路。美國是接受外國資本最多的國家,所以也是外國銀行進入國內最多的國家。1985年,在美國的國際銀行機構已達160家,總資產2610億美元,其中100家設在紐約,總資產2010億美元。
無庸諱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爭相把自己的發展目標定位於建設"國際化大城市",是不切實際的。在"國際化"的進程中,有的城市已經看到了實現這一目標的艱巨性和復雜性。例如,首都北京已在城市總體規劃之中把"建設成世界第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預期目標的定位在2040-2050年;上海正在進行"把上海建設成太平洋西岸的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的系列研究工程,不少專家把上海建成國際大都市的期限初步定在30年之後。
專題21 城市化
一、填空
1、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41.7%
2、農村城市農村城市
3、中國
4、城市郊區化逆城市化
二、選擇題
1、C 2、B 3、C 4、BD 5、 6、AC 7、BD 8、BC
三、讀圖分析
1、(1)工業革命極大推動了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發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動力
(2)10% 14% 18% 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二戰後經濟快速發展,對城市化推動
(3)城市規模不斷擴大
2、(1)2 6 無
1 3 2
7 1 6
4 無 1
(2)亞歐歐北美工業革命城市
(3)發展中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城市問題城市郊區化逆城市化
3、(1)郊區化向城市郊區遷移擴大郊區
(2)逆城市化向周圍中小城市或鄉村地區遷移從事非農業生產的人口增加
(3)城市郊區化城市中心區人口過度集中,導致環境惡化,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為改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向郊區遷移;隨著城市信心取得改造,原來的居住用地被商業、公用設施用地置換,主要的新建住宅都位於城市邊緣的城郊地區逆城市化大城市的居民對居住環境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希望擺脫城市的喧囂,青睞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生活閑適的鄉村地區;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城鄉差距縮小,大大改善了鄉村居住的物質條件,提高生活的方便性;私人汽車的高度普及和交通網路的日益發達,使得四人駕車每天往返於城鄉之間成為可能。
4、(1)居住高級住宅區中級住宅區
(2)發達發展中
(3)未違背
城市中心區由於人口過度集中,導致環境惡化等原因,大城市的居民希望擺脫城市的喧囂,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生活閑適的鄉村地區的地價因為有需求價格上漲,而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城鄉差距縮小,大大改善了鄉村居住的物質條件,提高生活的方便性也是鄉村吸引力大大增加。
四、簡答
基於自己觀點,分析要有依據,
五、上網查詢
略
專題22 農業區位於農業地域類型
一、選擇題
1、B 2、C 3、D 4、D 5、(1)A(2)C(3)C 6、B
二、讀圖分析
1、(1)花卉接近消費市場,花卉生產附加值高,易腐爛不易儲藏
(2)乳牛;接近消費市場不易儲藏
(3)水稻;糧食作物土地利用率低。易儲藏生產季節性強
(4)茶樹;宜生長在丘陵山坡上不易積水有利生長
2、(1)小麥玉米此處交通相對閉塞,與外界溝通較少
(2)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減少,果樹、蔬菜的種植面積增加城市的需求擴大交通的改善
3、(1)水田農業勞動較低小
(2)東部季風區秦嶺—淮河以南亞熱熱炎熱多雨
4、(1)旱作農業非拉丁美
(2)高度發達的商品化混合農業玉米、小麥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3)C D D
(4)牧場畜牧業自然實行圍欄放牧經營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美國紐西蘭阿根廷
三、簡答
舉例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
專題23 工業區位與工業區
一、選擇題
1、CD 2、AB 3、AD 4、BC 5、BD 6、AB 7、BC 8、D 9、BC 10、ABD
二、讀圖分析
1、(1)A 有污染 需水量大 排水量大 宜布置在河流下游的郊外
(2)C 接近消費市場
(3)B 接近消費市場 工藝品不宜長途運輸 宜布置在郊區
2、(1)污染少 水質較好
(2)寶山 澳大利亞 巴西 印度 市場 交通
(3)西南; 有污染 與盛行季風垂直的遠郊
(4)科學技術 市場條件 交通條件
3、(1)東部 北部 人口多 消費市場大 附近有煤鐵資源 五大湖廉價水運條件
(2)南 西
(3)環境優越 科技基礎好 交通方便
三、簡答
從資源、市場、勞動力條件、土地價格、交通運輸等方面分析原因
專題24 第三產業與經濟發展
一、填空
1、農業 建築業 為社會生產生活服務的產業
2、通過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之間保持合理的比例關系,形成本地區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使產業結構與區域內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環境以及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協調,體現出有別於其它區域的特點和優勢,已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下降 減少 上升 增加
4、明顯下降 上升 上升
5、普遍較低 普遍較高 普遍較高 普遍較低
6、旅遊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業 旅遊業 金融、貿易、信息服務、科技服務
7、自然景觀資源 人文旅遊資源
8、地處中國東南端毗鄰內地城市,同時也位於迅速發展的東亞地區的中心地帶,位置優越;港口條件好;香港的本地服務業的經營范圍包羅萬象,不少服務項目的收費都是全球最低廉的;擁有一個架構精簡而效率高超的政府;貨幣自由兌換、信息自由流通等 鄭州:京廣線與隴海線交會;武漢:長江與京廣線交會
二、選擇題
1、ABCD 2、BCG 3、BC
三、讀圖分析
1、(1)A
(2)漕溪北路 專業 天鑰橋路 專業 綜合
(3)便利 多且人均收入高 商業空間 經濟發達
2、(1)A
(2)B C
3、(1)香港 鹿特丹 神戶 新加坡 紐約 新奧爾良 倫敦
(2)上海 海陸聯運 港口腹地
(3)集裝箱
四、簡答
1、經濟發達地區在產業結構升級之後,原來的較低層次的產業逐漸轉移到原來後發展地區,引起後發展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
2、不對,使具體情況而定,可從產業結構、產業結構升級、優化來說明
3、 「西遊記宮」、「封神演義宮」等一些怪模怪樣的「人間仙境」、「幽靈世界」,這不僅浪費了人力、財力和珍貴的耕地,而且敗壞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很差——僅供參考
專題25 文化與環境
一、填表
1.5.6.9.10.12 服飾 飲食 建築
4.8.16.17 法律
2.3.7.11.13.15 宗教
二、選擇
1、A 2、C 3、AC 4、CD
三、簡答
蒙古包、各民族服裝、寺廟……
專題26 世界地域文化
一、連線題
中華民族 勤勞刻苦
德意志民族 嚴禁善思
法蘭西民族 熱情浪漫
二、選擇題
1、ABCD 2、BC
三、讀圖填空
1、C ABD
2、(1)西歐伊斯蘭東南亞
(2)
1、3、6、12、15、20 英國、法國、澳大利亞
16、22 俄羅斯、波蘭
2、7、14 中國、日本、朝鮮
5、9 印度、巴基斯坦
8、10 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
4、7、18 泰國、新加坡
13 肯亞、坦尚尼亞
19、21 墨西哥、巴西
11 諾魯、吐瓦魯、吉里巴斯
3、略
專題27 中國地域文化
一、填空
1、雲貴高原少數民族最多的地區豐富多樣的自然環境
2、熱量水分
3、地形
二、連線題
胡同 京劇、京韻大鼓
四合院 —京派文化— 大氣、醇和
炸醬面 「倍兒棒」、「蓋了帽」
弄堂 越劇、滬劇
石庫門 —海派文化— 開放、雅緻
陽春面 「呱呱叫」、「頂脫嘞」
三、讀圖分析
(1)人口
(2)內蒙古草原 B
(3)黃土高原窯洞
(4)四川文化潮濕麻、辣
(5)DF
四、簡答
飲食 服飾 民居 文學藝術 生活習俗
東北黑土文化
華北平原文化
江南水鄉文化
華南媽祖文化
五、上網查詢
略
專題28 地理信息技術
一、填空
1、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
2、遙感對象、感測器、信息傳播媒介信息處理與分析
3、地理空間
4、各種地圖、地形
5、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
二、選擇題
1、B 2、A 3、ACDE 4、AD 5、ABCD
三、讀圖分析
黑 蘭綠 蘭綠
紅 綠 紅
綠 白 白(淺)
四、讀圖填空
1、左上:地物反射、輻射光譜下:圖像輸出
2、中:空間數據中左:GIS專用軟體下:應用模型
五、簡答題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