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衡陽市養老保險金怎麼辦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由單位出面辦理退休手續的,需要身份證、戶口頁、獨生子女證明原件及復印件、相應銀行存摺或銀行卡賬號、個人檔案、近期照片、單位參加養老保險憑證等。在退休前一個月到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提交審核,通過後及可辦理退休手續。這類人員辦理退休,不用自己到社保局,只須由單位全權辦理,個人只需要在幾張關鍵的表格上簽字認可。
個人自行辦理退休手續的,就比較煩瑣一點。各地規定有點差異,需要事先了解。
大致流程供參考:
一、辦理時間:大約在每月的1-20日的上班時間。其餘時間不受理。
二、辦理地點:戶籍地所在街道(鄉鎮)社保所或者縣級保服務中心養老保險待遇審核窗口。
三、退休申報條件:
(一)不同類別條件
1、正常退休: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1996年1月1日前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滿50周歲,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後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且無視同繳費年限的,年滿55周歲。
2、特殊工種退休:符合從事特殊工種退休年限,男性年滿55周歲及其以上,女性年滿45周歲及其以上的。
3、病退休:經市級相關部門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繳費年限條件
2011年1月1日及其以後退休或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滿15年及其以上。
三、外地轉入人員:
凡曾經在未使用金保系統的區縣參加過養老保險的人員,必須持原參保地區社保機構出具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介紹信。
四、退休申報提供資料:
1、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一份;
2、本人的戶口;
3、人事檔案;
4、屬獨生子女家庭的,還須持獨生子女證原件和復印件一份(復印件上須加蓋街道計劃生育辦公室的公章);
5、本人《職工養老保險手冊》或《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接續卡》;
6、個人繳費憑證,如養老保險代扣存摺;
7、由本人填寫的《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退休(職)申報表》(不能用圓珠筆填寫)一份。
五、退休辦理程序:
(一)參保和戶籍在本地的個人參保人員和被征地農轉非人員: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一個月的20日至當月9日到本人戶口所在地街道社保所申報退休;申報後到當地社保機構指定的代發銀行辦理基本養老金存摺(卡)。
2、每月20日後到街道社保所領取返還資料。審批不合格的,按《補正材料通知書》要求補充相關資料。
(二)戶籍不在本地但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最後一次繳費在我區的個人參保人員和被征地農轉非人員
1、個人參保人員每月11日至20日到基金審核科取號機上取號,按叫號順序在指定的養老待遇審核窗口辦理;
2、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設立的窗口辦理退休審批手續。
3、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符合退休條件的,帶上退休審批表、本人身份證到個人繳費窗口修改基礎信息,確認繳費情況。
4、到社保局指定的代發銀行辦理基本養老金代發借記存摺(卡)。
(三)辦理完退休手續的次月底到負三樓基金審核科窗口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計算表》(全市社會平均工資公布前辦理退休審批手續的,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計算表》的時間以區社保服務中心公告為准)。
溫馨提示: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當月應繳納養老保險費,為保證及時領取基本養老金,應在當月3日前在郵局養老保險代扣存摺上足額存款。若自願放棄某時段繳費,需本人說明並簽字確認。
以上流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⑵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如何轉移
轉移養老保險按以下流程辦理: 1、在轉入地要先辦理參保繳費。 2、由本人向轉入地的社保經辦機構提出接續 養老保險關系 的書面申請,並出示原參保地開具的《 基本養老保險 參保繳費憑證》。 3、對符合轉入條件的,由轉入地的社保經辦機構向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發送《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聯系函》。 4、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收到聯系函後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按規定轉移基金,向轉入地發送《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信息表》。 5、待基金到帳後,轉入地的社保經辦機構憑信息表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帳戶,並將辦結情況通知本人。至此,整個關系轉移接續手續完成。
⑶ 個人交的養老保險要轉到單位怎麼轉
一、參保人員符合以下條件的,應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
1、在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流動的;
2、在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之間流動的;
3、因辭職辭退等原因離開機關事業單位的。
二、養老保險如何轉移
1、發憑證
當勞動者離開一個城市,一定要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領取一張參保繳費憑證。
該參保繳費憑證最關鍵的信息有三項:一是在當地參保的起始時間;二是實際繳費的月數;三是參保期間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是多少。
2、打電話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經在網上公布了全國2800多個縣級和縣級以上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全部聯系方式。勞動者可以通過電話咨詢有關情況。辦理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事務也可以通過這個電話進行聯系、核對。
3、辦手續
就是流動人員本人或者所在單位向新的就業地提出接續申請,其他的事情就由當地的社會保險機構在規定時間內來辦理。
4、轉移資金
除了轉關系之外,要把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的資金,還有企業、單位繳費規定比例的資金轉移到新的就業地。
拓展資料: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⑷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怎麼取出來
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是指個人參加養老保險後,繳納的養老保險費所形成的賬戶余額,它是個人養老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個人養老保險的重要保障來源。那麼,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可以提取嗎?
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可以提取嗎?
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提取的條件
1. 年滿60周歲: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只有在個人年滿60周歲時,才可以提取,如果個人未滿60周歲,是不能提取的。
2. 已經繳足社會保險費: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只有在個人已經繳足社會保險費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取,如果個人未繳足社會保險費,是不能提取的。
3. 已經繳足足額養老保險費: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只有在個人已經繳足足額養老保險費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取,如果個人未繳足足額養老保險費,是不能提取的。
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提取的方式
1. 銀行轉賬: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可以通過銀行轉賬棗旁的方式提取,個人可以在銀行櫃台辦理提取手續,將養老保險賬戶余額轉入個人銀行賬戶。
2. 現金提取: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也可以通過現金提取的方式提取,個人可以在社保機構辦理提取手續,將養老保險賬戶余額以現金的形式提取。
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提取的注意事項
1. 提取的金額不能超過賬戶余額: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提取時,提取的金額不能超過賬戶余額,否則將無法辦理提取手續。
2. 提取的金額不能低於提取標准: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提取時,提取的金額不能低於提取標准,否則將無法辦理提取手續。
3. 提取的金額需告耐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養老保凳友橡險賬戶余額提取時,提取的金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需要根據當地稅務機關的規定,按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提取的優勢
1. 提高個人財富: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提取可以提高個人財富,個人可以將提取的金額用於投資理財,獲得更高的收益。
2. 提高個人消費水平: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提取可以提高個人消費水平,個人可以將提取的金額用於消費,改善生活質量。
3. 提高個人社會地位: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提取可以提高個人社會地位,個人可以將提取的金額用於慈善捐贈,增加社會貢獻。
總之,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可以提取,但是提取的條件有一定的限制,個人在提取前,需要充分了解提取的條件和注意事項,以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⑸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要轉移
1、養老保險轉移手續n《關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 養老保險關系 轉移接續暫行辦法》規定養老保險採用「雙轉移」模式,轉移手續如下:n第一步是攜帶包括參保人員 居民身份證 、 解除勞動關系證明 、居民戶口簿等相關證明材料,到目前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列印《 基本養老保險 參保繳費憑證》;n第二步是帶齊這些手續,填寫《轉移接續申請表》,向轉移地的社保機構提出轉入申請。此後,就不需要再操心其他事宜,新舊參保地兩地社會部門將處理轉移事項。只要審核通過,參保者將在45個工作日後接收到社保部門完成轉移的通知。n 2、醫保賬戶可隨人劃轉n根據人力資源和跡帶社會保障部出台的《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從2010年7月1日開始,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可以轉移自己的醫保關系,個人賬戶可以跟隨轉移劃轉。n根據《暫行辦法》的規定,當勞動者離職之後到新城市就業,即可加入當地的城鎮職工 基本醫療保險 。新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將通知原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轉移手續,勞動者不再享受原就業地城鎮基本 醫療保險待遇 ,原就業地在中止參保手續的同時出具參保憑證備查。同時,個人賬戶余額通過保險經辦機構轉移。這意味著,只要你在新就業地參保醫療保險時提供足夠真實的參保信息,那麼所有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的事情你都不用再費心了。n 3、工傷及生育保險n這兩種保險屬於「當期交納當期享受」的險種,並不存在轉移的問題。n 4、失業保險轉移n《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成建制跨統籌地區轉移,失業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的,失業保險關系隨之轉遷。如需辦理手續,在職職工在本省內或向外省遷移,應到受理其原單位失業保險業務卜州棚的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由經辦機構出具職工參保及繳費情況證明型則,職工憑此證明到遷入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不需轉移資金。n失業人員 領取失業保險金 期間在本省內跨統籌地區轉移的,由遷出地經辦機構出具證明,失業人員憑證明和《職工失業保險手冊》到遷入地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並按遷入地標准領取失業保險金,不需劃轉資金。失業人員跨省遷移的,由遷出地經辦機構出具證明,並劃轉所需資金,失業人員憑證明和資金劃轉手續到遷入地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n 4、公積金異地購房只能一次性提取n按規定,個人到外地工作,如果他在外地的工作單位已為其建立了 住房公積金 賬戶,那麼他就可以將在原來住地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全部金額,轉移到外地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辦理時,該員工需要提供調入單位接收證明、在調入地建立住房公積金的證明、轉入銀行賬號、開戶行名稱、職工本人身份證復印件等相關材料給在原居住地的原單位,通過原單位的住房公積金經辦人到開戶管理部申請辦理。n因地區差異,各個省市會有所不同,具體請咨詢當地社保局和公積金管理中心,以官方回答為准。
如果你在外地工作時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現在跳槽到別市工作,其養老保險關系也可隨人流動了!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沒有實施以前,這種養老保險關系是無法隨著人流動的。目前對於此辦法的頒布以後,各地方都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辦法從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切實保障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保證參保人員跨省流動並在城鎮就業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順暢轉移接續。辦法適用於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包括農民工。已經按國家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1、異地轉移12%單位繳費,辦轉移不用到處跑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過去,參保人員跨地區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只轉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轉單位繳費。從實踐情況看,轉入地要承擔將來發放轉入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責任,完全不轉單位繳費,長期支付的資金壓力較大。綜合考慮轉入地與轉出地、當期與長遠的資金平衡關系,辦法規定,參保人員跨省就業,除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外,還轉移12%的單位繳費。目前,大部分地區的單位費率為工資基數的20%,少部分地區低於20%。這樣規定,單位繳費的大部分隨跨省流動就業轉給了轉入地,減輕了轉入地未來長期的資金支付壓力;單位繳費的少部分留給轉出地,用於確保當期的基本養老金支付。如果讓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自己往返不同地區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費時費力。辦法規定流動就業人員離開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要開具統一樣式的參保繳費憑證;到新就業地參保繳費後,只要提出轉移接續申請,所有手續都由相關兩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同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還公布了全國縣級以上所有社保經辦機構聯系方式信息,供相關人員查詢自己的參保繳費和轉移接續信息。2、明確領取待遇地,農民工無須再「退保」辦法按照「唯一性」原則,依次確定了相關地區的責任,即:參保人員戶籍所在地與最後參保地一致時,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當戶籍所在地與最後參保地不一致時,如果在最後參保地參保滿10年,則在最後參保地領取待遇;如在最後參保地參保不滿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各地參保都不滿10年,則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這樣有助於消除過去由於地區之間職責不清,個別轉出地和轉入地常有相互推諉的現象。總之,讓每一個繳費滿15年以上的參保人員都能在一個地方領到基本養老金。比如,一個江西的農民工,先後在福建、廣東、浙江的城鎮就業,參保繳費各5年。當他達到國家法定待遇領取年齡時,由於累計繳費年限滿了15年,因此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由於他在3地參保都不滿10年,就由他的戶籍所在地江西省負責發放基本養老金,而3地社保機構應按規定把相應的資金轉到江西省。但如果他在達到領取待遇條件之前,已把戶籍轉到了最後參保地浙江,那麼就由浙江省負責發放基本養老金,其他兩省應按規定把相應的資金轉到浙江省。3、多地參保,養老金計算全國統一我國城鎮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一定系數計算,這對流動就業和穩定就業的勞動者都是一樣的,只要多繳費,個人賬戶儲存額多,這部分養老金水平就高。對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即以本人各年度繳費工資與本地各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對應計算其繳費工資指數,由此計算出本人指數化繳費工資,再與本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出平均值,作為計發其基礎養老金的基數;繳費滿15年發給基數的15%,多繳費1年多發1%。辦法堅持了這一計發辦法,只是進一步明確了流動就業人員在各參保地的各年度繳費工資要與最後待遇領取地對應的各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其繳費工資指數。這既保證了全國政策的統一,又是一種相對簡便的方法。對回鄉後不再返城就業的農民工,辦法規定的總原則是,其在城鎮參保繳費的記錄和個人賬戶全部有效;如果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或以上,在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同城鎮職工一樣計發基本養老金;如果沒有滿足規定條件,也可以把城鎮參保的相關權益記錄和資金轉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總之是不讓他們已有的權益受損。但鑒於新農保制度剛剛開始試點,有關農民工養老保險在城鄉間的具體銜接政策,國家將另行研究制訂。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問題的嚴重性全面突顯,所以國家出台此辦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我國目前的養老難的問題,養老保險辦法的實施關繫到每個人的養老問題,所以對出台政策的詳細解讀也是十分有必要性的!
⑹ 居民養老保險轉職工怎麼轉
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居民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是可以相互進行轉移的內。居民養老保容險轉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只需要轉入個人賬戶的儲存額,是不需要轉移繳費年限的。而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到居民養老保險的時候,是既轉繳費年限也轉個人賬戶儲存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⑺ 個人養老保險帳戶如何轉入單位養老保險帳戶
將公司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個人帳戶的流程:
先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申請表》,到原單位蓋章,再到轉入派碼機構蓋章,然後拿著轉移表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蓋章辦理轉出手續,最後拿著《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申請表》、《職工養老保險手冊》、身份證原件到山海關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險局辦理轉入手續。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棗羨基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凳謹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20%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其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照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⑻ 衡陽養老保險怎麼交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轎指問可在線答疑。
可閉棗配以轉回衡陽的,你去外地的繳納社保的社保局開岩褲具(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憑證,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憑證),然後到衡陽社保局辦理轉入即可
⑼ 養老保險如何轉個人賬戶
轉只能轉個人賬戶的上的單位那部分是化為統籌部分的不屬於你
轉移有社保的話應該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你自己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新參保地社保經辦廳旅嘩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鎮胡員。
擴展閱讀:【扮行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⑽ 職工養老保險怎麼轉個人賬戶
養老保險轉移個人繳納需要的手續:
1、如果是戶籍地辦理的社保,單位轉由個人繳含返納,只需要帶原社保卡、失業證、銀行存摺到參保地社保局申請辦理自繳費即可;
2、如果不是戶籍地辦理的社保,不能在現參保地申請個人自繳費,只能通過再就業由單位辦理續繳手續。
養老保險轉移流程:
1,為避免參保人員因辦理轉續關系而在兩地往返奔波,暫行辦法規定了統一的辦理流程:參保人員離開就業地,由社保經辦機構發給參保繳費憑證;
2,在新就業地參保,只需提出轉續關系宴虛的書面申請,轉入和轉出地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協調辦理審核、確認和跨地區轉續手續;
3,國家政策,從2010年1月1日開始,養老保險不允許退保,只能轉移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晌老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