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個人養老金退稅多少
您好,根據不同的地區,個人養老金的退稅金額也不同。一般來說,在中國大陸,個人養老金的退稅金額為每月1000元滑跡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侍坦稅,每月超過1000元的部分按照20%的老讓桐稅率支付個人所得稅。在港澳台地區,個人養老金的退稅金額也不同,香港按照15%的稅率支付個人所得稅,澳門按照10%的稅率支付個人所得稅,台灣按照20%的稅率支付個人所得稅。
❷ 養老保險可以抵扣多少個人所得稅
個人養老金抵扣個數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規定,具體如下:
【1】對每年繳納的12000元予以稅前扣除。這個爛則稅前扣除的性質其實和專項附加擾蔽扣除的性質是差不多的。意味著參保人只要參加了個人養老金,就可以在年度匯算個人所得稅時進行專項扣除,扣除金額最高為12000元/人/年。
【2】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錢可以用來購買人養老金產品、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賺取的資金就屬於投資收益,對於投資收益是不需要繳稅的。
【3】個人緩歷州養老金在達到退休年齡領取資金的時候,按照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個稅率在正常的稅率基礎上已經是有所優惠的。
總的來說,參與個人養老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個人養老的保證,另一方面還能享受國家的個稅優惠政策,對於用戶來說還是好處多多的。

❸ 個人養老金領取3%稅率怎麼算
個人養老金領取單獨計算個稅嗎 個人養老金領取單獨計算個稅怎麼算 接下來跟我一起來看看最新相關資訊吧。
首拿
個人養老金領取單獨計算個稅嗎?
個人養老金領取是單獨計算個稅的,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且對於參加人繳納的個人養老金,在繳費階段,按照12000元每年的限額標准,於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並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怎麼算?
由於個人養老金領取是單獨計算個稅的,且是按照3%的稅率計算的。因此,當參加人取出10000元的個人養老金時,需要交10000*3%=300元的個稅。
此外,領取個人養老金的條件也是比較簡單的,當個人養老金兄芹頃資金賬戶封閉運行,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以及法定的其他情形,就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
羨陸
❹ 個人養老金省多少個稅
個人養老金真的來了。11月25日,人社部發布了36個先行試點個人腔余衡養老金的地區。目前,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要不要參加個人養老金,到底劃不劃算呢?聽說可以省個稅,到底可以省多少錢?思之想之給大家算一算。
按照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參加職工養伍做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每年繳費限額萬元,也就是不能超過萬元。
參加個人養老金,可以享受個稅優惠政策。目前,在三個環節有優惠,第一,是個人養老金的繳費可以稅前扣除,第二,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收益免徵個稅。第三,領取個人養老金的時候個稅稅率降到3%。
我們來算一筆賬。
假設小王參加個人養老金,按照每年萬元的標准來進行繳費,他的個稅稅率目前是10%,將來領取個人養老金的時候,稅率為3%。
那麼,照此計算,小王每年可以節省的個稅為12000元×(10%-3%)=840元,也就是說,在上述條件下,每年節省的個稅就有840元。如果他繳納了30年的個人養老金,那麼就可以節省個稅840元乘以30=25200元。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計算出不同的個稅稅率,可以節省個稅的金額。
從上表可以看出,如果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人的個稅稅率是20%,那麼,每年可以節稅的金額為12000元×(20%-3%)=2040元,30年就能節省萬元。
如果個稅稅率是25%,那麼,每年可以節稅的金額為12000元×(25%-3%)=2640元,30年的話,就能夠節省個稅萬元。
如果個稅稅率是30%,那麼,每年可以節稅的金額為12000元×(30%-3%)=3240元,30年的話,就能夠節省個稅萬元。
如果個稅稅率是35%,那麼,每年可以節稅的金額為12000元×(35%-3%)=3840元,30年的話,就能夠節省個稅萬元。
如果個稅稅率是45%,那麼,每年可以節稅的金額為12000元×(45%-3%)=5160元,30年的話,就能夠節省個稅萬元。
從中可以看出,收入越高的話,參加個人養老金是越劃算。
而且這只是節省的個稅的錢,個人養老金還可以用來投資金融產品,還會有一定的收益率。收益率會有多少呢?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個人養老金的長期投資回報率大約是7%左右,也就是大約是五年期定期存款的兩倍多。
當然需要提醒的是,個人毀笑養老金購買的金融產品,其實也是市場化運作,也是有虧損的風險的,個人選擇哪些金融產品投資,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最後說一下我個人的選擇,我會參加個人養老金,但在目前的形勢下,還不會進行投資,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節省個稅。你是怎麼想的呢?
❺ 一分鍾讀懂個人養老金政策中的稅收優惠
2022年11月3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2022年第34號公告,則旦明確了哪些個人養老金有關的個人所鏈並得稅政策?
一、實施時間。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二、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孫喚擾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准,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
三、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四、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並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內容來源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深空網整理發布。
❻ 定了!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新政出爐!
近日,磨棗備受各界關注的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力度確定了。
據新聞聯播27日晚間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指出:發展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有利於更好滿足群眾需求、提升保障水平。
會議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
專業人士認為,會議釋放了兩大信號:
1、個人養老金制度稅收模式為EET模式(Tax代表徵稅,Exempt代表免稅),即在個人養老金金融產品購買階段、資金運用階段免稅,在領取階段征稅;同時還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上限暫定為1.2萬元。
2、EET模式在之前的個稅遞延養老保險試點中就有過嘗試,將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由7.5%降為3%,大幅擴大了參與面,有望顯著提升居民參與意願。
01
個人養老金上線歷程
今年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宣告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走進大眾視野,並迅速成為公眾的熱議話題。
東方證券認為,此次會議是對市場關注的繳稅模式與稅優幅度進行了具體的界定,伴隨著各類型金融機構相關政策的出台和產品的設計落地,個人養老金市場空間正逐步打開。
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後,多家銀行迅速開展了對個人養老金賬戶管理制度建設、系統建設等工作的部署。
部分國有銀行已面向首批小部分客群內測個人養老金賬戶,並上線個人養老金功能。
僅粗略查閱統計,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已上線了「個人養老金」專區,但均只是關於養老第三支柱的宣傳展示頁。
02
為什麼要發展個人養老金?
從全球范圍看,一個國家的養老保障體系一般分為三個層次,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養老三支柱」。
第一支柱是公司強制給你繳納的五險一金里的養老保險;
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沒有強制性,可繳可不繳,並不是每個人都有;
第三支柱是個人自願選擇、自掏腰包的一種養老金模式,政府給予稅收優惠。
在大多數國家,第一支柱是兜底的,退休後能滿足基本生活,但想過的體面,要靠第二、第三支柱。
在發達國家,個人養老金制度很成熟,運轉很多年了。比如美國的IRA(Indivial Retirement Account,個人退休賬戶)。
根據中金公司的統計,在美國,養老三支柱的規模佔比分別為7.1%、57.8%、35.1%,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佔大頭。
在我國,主要還是靠第一支柱,第三支柱現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族爛。
因此,個人養老金的出台就是補強第三支柱,讓我國的養老金體系更均衡合理。
03
個人養老金優惠在哪?
1、7.5%→3%,覆蓋面更廣
專業人士表示,繳費者領取時的實際稅負從7.5%降到3%,這個很可觀,這對未來養老方面的負擔會減輕很多,因為3%相當於是工資范圍在5000至8000元的個稅稅率。
此前,稅延養老險在試點中採取領取階段7.5%的實際稅率,而數量眾多的中低收入者當前稅率其實還低於領取時的稅率,若參加稅延養老險,不僅沒有節稅效果,反而增加了稅負。
所以說,之前試點的7.5%稅率更多的作用在於「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而此次個人養老金大幅降低領取階段的實際稅率,有效提振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參與熱情,擴大了個人養老金的政策覆蓋面。
2、預計最高抵扣個稅5400元
目前的個人所得稅已經有七項扣除,分別是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贍養老人、房貸、房租、嬰幼兒照護七項抵扣。
雖然個人養老金的稅收優惠細則還沒出台,但大概率會參考「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瞎穗拆保險」的優惠政策。
即每年繳納的12000元先行稅前抵扣,類似於當前個稅APP中子女教育、贍養老人、房貸、房租等扣除項。
如果你的工資收入在扣除了子女教育等七項抵扣項外,還要交不少稅,可以考慮參與個人養老金,享受稅收優惠。
根據中金的測算,12000元抵扣額度對應免稅額介於360元-5400元之間。
而每年存入1.2萬元,經過30年本金就達到了36萬元,如果購買了長期養老儲蓄產品,比其他同類產品多有1%的利率,這里又會產生額外收入,而且這部分收益還暫時不會交稅,也屬於免稅的收入。
_ 結語
個人養老金制度相關細則尚待實施,還需要不斷探索、完善。但對普通人來說,多了一種養老儲備的選擇,對有投資理財需要的人來說,同時還能抵扣個稅。
當然政策不是強制性的,用不用還需看個人收入水平和養老需求等,僅憑個人選擇。
長財咨詢 | 致力於中國民營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陪伴客戶一起成長
❼ 養老保險稅率個人稅率單位稅率
百分之20和百分之8。根據華律網公告得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百分之20,個人繳費費率為百分之8。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顫洞神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顫碼和法規茄虧,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❽ 個人養老金可以抵扣多少稅 個人養老金抵稅怎麼算
個人養老金可以抵扣多少稅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數額如下我帶您一起來看看最新相關資訊吧。
眾所周知,個人養埋猜游老金是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三支柱,可以享受到支持和稅收優惠。這其中的稅收優惠指的什麼,可以抵扣多少稅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彎銷個人養老金可以抵扣多少稅?
【1】繳費時,個人養老金對應金額享受稅前抵扣。
【2】投資時,個人養老金投資收益暫不徵收稅。
【3】領取時,個人養老金僅需按照金額的3%納稅。
舉個例子,個人計劃每年投資個人養老金12000元,按照10%的稅率計算,一年可節省1200元的稅費,30年就可以節省36000元的稅費。當然,對於不同的稅率,兆陪其節省的金額有所不同,具體如下:
【1】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萬元的部分,其稅率為3%,12000元個人養老金抵扣額度積累期稅優總額為360元,30年累計優惠10800元。
【2】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萬元至14.4萬元的部分,其稅率為10%,12000元個人養老金抵扣額度積累期稅優總額為1200元,30年累計優惠36000元。
【3】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4.4萬元至30萬元的部分,其稅率為2%,12000元個人養老金抵扣額度積累期稅優總額為2400元,30年累計優惠72000元。
❾ 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怎麼計算可以抵扣多少稅
個人養老金於11月25日正式實施,最高每年可繳納慶春12000元,而個人養老金也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那麼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怎麼計算呢,我們接著看下文。
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怎麼計算?
1.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桐纖標准,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
2.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稅;
3.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並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當然由於不同納稅人收入水平不同,適用稅率不同,參加個人養老金的抵稅效果也就不同。
想要參與個人養老金就需局差仿要先開戶,目前個人養老金在36個先行城市實施,如果你在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中的任何一個,且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就可以參與個人養老金。參與人需要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二類賬戶),這兩個賬戶都是唯一的,且相互對應。這兩個賬戶可以在商業銀行開立。
開通賬戶之後,就可以進行繳費了,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繳納,賬戶里的資金會用於投資理財,可以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等到退休時,參保人就可以領取個人養老金了。
❿ 三問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優惠:每年可省多少錢何時能開戶
中新經緯9月28日電 (魏薇)個人養老金又迎來一大利好。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由7.5%降為3%。政策實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此前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有利於在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退休後能夠再多一份收入,進一步提高退休後的生活水平,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
業內人士認為,稅優力度明顯加碼,將有效助力個人養老金發展。大幅降低領取階段的實際稅率,將鼓勵中低收入的納稅群體參與,擴大個人養老金的覆蓋面,更好地實現政策目標。
每年可省多少錢?
今年4月發布的《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並依規領取個人養老金。需要注意的是,個人養老金是個人自願參加,並非強制。
為了鼓勵個人參衡譽數與,國家也放出稅收優惠「大招」。本次國常會,一方面明確了每年1.2萬元稅前抵扣上限。另一方面指出「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
這一稅收優惠模式基本上沿用了稅收遞延養老保險的試點經驗,但稅優力度明顯更大。
2018年,財政部等五部門發布《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規定,試點咐首地區16周歲以上,且未滿法定退休年齡的繳納個稅人群可以參保,被保險人在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後,可以申請領取養老年金。繳費期稅延額度為每月/年工資的6%和1000元/月或12000元/年兩者取小,領取期商業養老金收入的25%部分免稅,其餘75%按照10%的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注:即領取期實際稅率為7.5%)。
財信證券研報指出,我國個人所得稅制規定,工資薪金不虛槐超過5000元部分免繳個人所得稅,5000-8000元部分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當前,我國數量眾多的中低收入者稅率(3%)低於2018年版的稅延養老金領取時的稅率(7.5%),如果參加稅延養老保險,不僅不能享受到稅收遞延的節稅效果,反而增加了稅收負擔,因此大幅減少了稅收優惠政策的覆蓋人群。本次個人養老金的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再加上稅收遞延效果,預計將大幅增加對月薪酬在5000-8000元人群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