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職工養老險繳費比例是多少
人們總是說,養兒防老積谷防飢。在古代來說,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現代,這句話卻不成立了。因為現在只要你退休之前購買了15年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你退休之後就可以獲得一定的養老金作為你生活的保障。即便你喪失了勞動能力,社會還有老人院可以照顧...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企業職工養老險繳費比例是多少的知識,跟著我一起看看吧。『貳』 養老保險繳納多少比例
按照險種不同,單位和個人繳納的比例也不同。養老保險:單位繳19%個人繳8%;醫療保險:單位繳6%個人繳2%;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擾友納,工傷保險費率分為0.6%—3.6%共 8個檔次;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生育保險費率為0.3%;失業保險:單位繳0.6%個人繳0.4%;住房公積金:單位與個人繳費同等匹配,比如個人選擇5%,那麼單位也是5%。
《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如果單位沒有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的,員工可以申請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這里所說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雖然法律是這么規定,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企業冒著風險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以各種借口推遲購買社保的日期。比如說很多企業在試用期是沒有給勞動者購買社嫌敏保的,或者會規定員工入職滿一年緩者槐才能購買社保。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員工在入職公司的時候就應該要買社保了,如果公司沒有做到的話,員工可以向當地的勞動局申請仲裁,要求公司補繳。
『叄』 養老金個人和單位交的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是國家為了保障員工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養老保險一般與員工的工資基數有關,勞動者與單位繳納養老保險的比例一般是二十比八,即用人單位繳納百分之二十,個人繳納百分之八。只要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達到十五年,並且達到退休年齡,勞動者都能夠按時領取一定的養老保險金。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繳納,單位負責參保並代扣代繳個人部分,單位繳納單位部分。
『肆』 養老保險通常由單位繳納百分之多少
百分之16,一般養老保險單位交百分之16。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的比例是16%,個人繳納的比例是8%。
其中單位繳費額=核定的職工工資總額×20%;職工個人繳費社會養老保險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職工工資總額×60%~300%)×8%。
社保繳費與社保繳費基數有關系,社保繳費基數是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若上年度職工工資收入超過社會平均工資的300%,具體繳費基數以上年度社平工資的300%為准。若社保繳費基數低於社平工資的60%,具體以上年度社平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若是在這之間的,如實申報,若不能確定,就以公布的上年度社平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
除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10%;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1%;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1%;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與所屬行業有關系。
『伍』 養老保險交百分之多少
交養老保險百分之七十的劃算。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交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尤其是養老保險,這關乎自己老了之後的收入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事實上,按照相關的政策,養老保險以當地平均工資為基礎,選擇一定的檔位作為繳費基數,大部分在60%到300%之間,可自由選擇,比如60%,70%,80%,90%,100%,300%,有的地方像北京最低檔位46%,還有的省市檔位劃分會更細致,有150%,200%等。
基本養老保險是指?
基本養老保險,它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以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為原則。它具有強制性、互濟性和社會性。它的強制性體現在由國家立法並強制實行,企業和個人都必須參加而不得違背;互濟性體現在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統一使用、支付,使企業職工得到生活保障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社會性體現在養老保險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
我國的養老保險由四個層次(或部分)組成。第一層次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層次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第三層次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第四層次是商業養老保險。在這種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可稱為第一層次,也是最高層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