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職稱,退休後待遇差別有多大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職稱的退休待遇,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總的來說,每個職稱等級相差400-1000元左右,每個職級相差300元左右,具體與個人工齡和評任職稱早晚有關系。 下面以我們中部地級市為例分析。
一、初級職稱退休待遇一般來說,幾乎沒有以初級職稱退休的,除非是那種犯了錯誤,或者是自己不申請聘任中級職稱的。我在體制差不多20年,只見過1個我們市直單位以初級職稱退休的,這哥們因為生活作風不檢點,被紀檢部門給了處分,從副高級職稱降為初級職稱,後來以初級職稱11級退休。以下是他的退休待遇情況。
初級11級退休,工齡40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3300元,職業年金290元,總退休金大概3590元。
二、中級職稱退休待遇中級職稱分為中級10級、9級、8級,等級越高,退休待遇越高。
①中級10級 ,工齡39年,2021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3630元,職業年金320元,總退休金大概3950元。
②中級9級 ,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3800元,職業年金370元,總退休金大概4170元。
③中級8級 ,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4000元,職業年金420元,總退休金大概4420元。
三、副高級職稱退休待遇①副高7級 ,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4300元,職業年金460元,總退休金大概4760元。
②副高6級 ,工齡39年,2021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4550元,職業年金500元,總退休金大概5050元。
③副高5級 ,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4900元,職業年金550元,總退休金大概5450元。
三、正高級職稱退休待遇正高級職稱相對比較少,特別是級別較低、編制人員較少的單位,能評上正高級職稱的屬於鳳毛麟角,一個編有30個專業技術崗的單位,大概只有2-3人能評上正高級職稱。
正高4級 ,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5800元,職業年金600元,總退休金大概6400元。
由上可知 ,事業編專業技術崗退休,初、中、副高、正高級別,每個職稱的退休待遇相差400-1000元左右,具體每個職級每個職級相差300元左右,具體與個人工齡和評任職稱早晚有關系。
因此,奉勸大家,能夠評上高一級的職稱,那就盡量想辦法評上,不要怕麻煩,怕沒關系。其實,評任職稱還是相對比較公平的,都講個先來後到,今年評不上,說不定明年就能評上。評上了,就能合理合法提升個人在職工資,從而增加退休待遇。一句話,不要跟工資待遇過不去,何必呢。
我在成都區縣,認識三位熟人,都是文教系統的,分別就是從初級、中級、高級崗位上,近年來退休的中人,他們的退休待遇分別是這樣的:
第一位,縣計劃生育保健站放射室醫生,2014年底退休,助理醫師,初級職稱,40年工齡,今年4月中人補發後,退休金為4900元左右。第二位,我戰友,縣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2018年退休,主治醫師,事業管理崗7級,工齡39.2年,中人補發後好為5900多元。第三位,也是我戰友,縣職業中學教師,2018年退休,副高級5級,工齡41年,中人補發後為7400元,而且享受正局級(正處)退休待遇,屬縣老幹部局管理。
從以上三位事業單位初、中、高級職稱退休人員待遇來看,三者退休金待遇,差別還是挺大的,初級與中級相差1000元,中級與副高又相差1400元,初級與副高相差更大為2500元。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職稱,退休後待遇差別有多大?
事業單位退休,基本上不可能是初級職稱退休的,除非是犯錯,被處分,這樣的概率應該非常小。絕大多數事業單位中,因職稱名額比例限制,許多人都是以中級職稱最高一級退休,能上到副高,甚至高級,除了高校、研究院等級別達到一定程度的事業單位,其他因編制所限,因名額比例所限,因級別所限,都非常少。
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一經取得,並被聘用,不僅是在職時享受待遇,退休同樣也會以在職時享受的職稱退休,享受更高級別的養老金。這一點,是政策規定,有人會認為不公平,為什麼退休後還要享受在職時職稱的待遇,導致退休人員工資比在職人員還高。這個原因,就不解釋了,人都有老的時候,勸大家大度。
事業人員退休後,雖然沒有了在崗時的補助、津貼、績效獎勵等,退休工資也按工齡,分別按80、85、90%等比例發放,但整體如此,工資階層還是比較清楚的。大多數人都是中級職稱最高一級級別工資退休,視行業、單位,每個人的工資差別不大。但如果晉升了副高、甚至高級職稱,比其他人就高了一大截,基本上高三分之一左右,各地經濟情況不同,工資收入不同,養老金數額也不相同,但大致比例差不多。至於初級,能拿到中級職稱人員退休工資的三分之二,高級職稱人員的一半,就非常幸運了。
當然,這還要看行業,看地方財政,看個人條件,每個人都不一樣,會有小范圍的差距。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中,中級與高級之間退休待遇差別最大,能差2000元/月。希望能縮小這種理由不充足的差距,公平對待中級退休人員。
事業單位初級一般是工人居多,也有少數幹部系列,由於學歷低,技術人平差等原因職稱上升困難,中級相應多一點,高級職稱有些單位由於指標少等原因要少一些,退休的待遇,就重慶而言,初級在3000~4000左右,中級多數在5000元左右,高級(付高)在6000~7000元左右,其他如每年的康養費等初中高級職稱均一樣,去年重慶事業退休人員升為2W3K元。
如果是社保並軌後的新人,在同一省市,排除各種特殊獎勵政策、正常退休的前提下。退休待遇只跟你一生工資產總額相關,工資總額決定社保個人賬戶總額,也就決定了退休後個人收入的可變項(基礎養老金是一樣的)。A一輩子工資進個人賬戶40萬,B60萬,那麼A每月拿120分之一是3333,B是5000。當地基礎養老金2000,結果是A5333,B7000。
差別肯定有,至於差多大,一般初、中、高級之間,每個差一千至二千元左右,但不同單位之間也是有不同的,這取決於在職時工資收入差異以及上繳的社保額度、職業年金多少而定。就現在來看,退休時具有高級職稱是正常的,有不少人都是正高級退休。初、中級退休基本沒有,除非不是學專業的或者是完全搞行政的,且學歷較低,才有可能是初、中級退休。
差別大 高級職稱就是縣處級工資 中級職稱就是鄉科級工資 這兩個層級的退休人員多 占據了很大的比例 初級職稱就是科員級別 退休人員處於這個層級不多 高級職稱退休人員可以達到6000到一萬 中級職稱退休人員可以達到4000到8000 初級職稱也就是3000到5000吧!各地差別大 僅供參考哈[大笑]
差別是很大的,退休待遇是按年限和職稱級別發的,初,中,高級各相差3000元左右。
目前退休後的是有差距,主要差距在崗位工資的標准上,但將來隨著事業退休工資改革會逐步縮小差距,未來主要看在職期間繳納保險的基數大小以及年限長短。
㈡ 中級職稱和副高職稱退休工資有什麼區別
1、工資不同
副高級職稱的崗位要比中級職稱的崗位工資多,所以,在繳納個人養老金以及單位給你繳納養老金的時候,都比中級職稱的多,退休的時候,副高職稱工資要比中級職稱的多。
2、稱呼不同
中小學高級職稱教師,就是洞中副高教師,相當於副教授,相當於副處級。現在還有中小學正高教師,那就相當於正教授。中小學中級職稱,相當於講師,相當於工程師,相當於科級。
中小學職稱,採用極低的限額制度,極低的比例,所以能擠進高級、正高級,數量很少,比例決定了絕大多數教師無緣高級。
3、享受福利不同
如甲乙兩人,完全相同的經歷和工作,但所處學校不同,甲因為學校推的多有指標,晉級高級。乙因為學校沒指標,不納悉山能晉級高級。
兩人月工資能相差1000元,時間長的,甲能比乙多領高工資20年。同樣工作,僅僅工資這一塊,1000x12x20=240000,這就是甲乙兩同學的現狀。除了工資之外,職稱陸運不同津貼不同,每次提資幅度不同。
(2)副處級和中級職稱哪個養老金高擴展閱讀:
中級職稱升副高職稱所需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中級職稱職務五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稱職務五年以上。
(3)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稱職務五年以上。
㈢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職稱,那你知道退休後待遇有什麼差別嗎
很多人願意考公務員,因為進入事業單位以後,就等於進入休閑期。事業單位的職稱評選,也是很難的。初級、中級和高級職稱的差距,還是蠻大的。退休以後的待遇差距,也就是幾千元的事。
每天如此,直到學生放假,他才能停下這樣的腳步!評上了中級,什麼時候評高級,還不知道呢!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也不知道!這些職稱,都是用歲月熬出來的。很多人覺得,當老師好,那是沒有經歷過!要是你的話,你願意到這種事業單位當老師嗎?
㈣ 中級職稱和科級退休費哪個高
中級職稱與科級是並列、平行的級別,其工資、福利待遇應,應該是相等的;二者的區別是:
一:機關、事業單位:
行政級別的科級幹部、屬於一個單位(部門)的領導,也就是一把手;中級職稱、只能算是單位(部門)的業務領導;單位、科室的科長(主任)、在黨內身份是書記;而業務領導(中級職稱),是黨員的、一般是個委員;再者,一般科長也具有中級職稱、甚至有高級職稱;工資、福利,當然是一把手的科長(書記)高於中級職稱的工資、福利,比如上調工資時的規定:中級職稱的人員、按科級幹部的待遇上調,或者規定、就高不就低;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與職務、級別密切相關,包括退休工資的計算,退休以後、退休金的上調幅度,都與職務密切相關;
二:企業(廠礦):
在職時,企業的科長(主任)與中級職稱的工資、福利待遇與機關、事業單位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退休以後養老金的上調,科長(主任)與有職稱的人就區別大啦: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養老金後續的上調上漲,企業處級以下的幹部、是按職工的待遇,國家不承認企業幹部是公務員;
企業的中級職稱,現在退休時的待遇、也是按職工待遇;只有高級職稱、是按職稱計算養老退休金的,從2013年一2018年。連續6年為己經退休的、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人員、補漲退休養老金;
企業的技師、高級技師,在職與退休以後的待遇、還沒有特別的相應待遇。
我來說幾句。國家正式科級人員的退休費,比中級職稱人的退休費懇定高,而且高的很多。
國家中級職稱是技術等級。比如工人高級技師才相當於國家中級技術等級。這是在正常收入范圍內的比較而已。
可是有職權的科級幹部。所說的是正差。它的收入是多方面的。基本工資只是一小部分。中級職稱比的就是這一小部。其它收入中級職稱是不可能有的。所以收入高,五險一金上的就高。而且退休時正式幹部分級別還有不同程度的補貼。你說中級職稱能跟,國家正科級幹部比退休金嗎?
對於國企來說,職務和職稱差別大了去了,在囯企干,必須當官,只要頭上戴個帽,收入就會翻著上!
不論職務高低都是為人民服務,都是人民公僕、勤務員,摒棄當官夢吧!一切為了國家和人民。
《這是一個外行問題》
首先要明白,自從養老金改革實施以後(企業最晚1995年12月31日,事業2014年9月30日),退休前的職稱與行政職務對退休後養老金的多少已無直接影響了。
對養老金影響比較大的有三要素:一、工齡(含中人視同工齡);二、養老金繳扣累積額度和繳費年限;三、所在地域(省)上年在職的工資均額。
非要說職稱和職務對養老金有影響,那也是間接的,即如果職稱或行政職務高,在職時按工資比例繳扣養老金可能會高一點。即便你退休前已不是科級幹部或無職稱,也不影響你養老金的測算。
事業單位的中級職稱比企業的科級退休費高。公務員的科級退休費比事業單位的中級職稱退休費高。
現在企退人員的退休金和職稱有個毛線球關系啊!工務員退休金是按級別分的。相對來講,吃官飯的科級人員退休金應該比有中級職稱的企退人員高。
級別一樣 但是績效行政高一點 如果同等任職年限行政高
事業單位中級職稱和科級幹部退休,一般養老金6000元、房屋補貼物業補貼1000元,共計7000多元,副高或副處8500元左右,正高或正處11000元左右。還有享受國家特殊補貼的,就更高了。我說的是山東濟南的情況。
看個人養老金帳戶和工齡交費年限。
㈤ 高級職稱退休和中級職稱退休,每個月的退休金相差多少
在事業單位根據工齡的長短,任職年限,職級的具體差別來說,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每月在養老金上的差距大約在1800元左右,這是因為事業單位食物職稱劃分也比較詳細,像高級職稱還分為正高專業技術一、二、三、四級,副高分為專業技術五、六、七級,而中級職稱分為專業技術八、九、十級。具體差異要具體的詳細計算,不能一概而論。
總的來說,高級職稱要比中級職稱拿的養老金要高,基本都能高出1800元左右,再加上在職的時候高級職稱人員可能所在的職位也比較高,那麼繳費基數也相應高,養老金的差距可能還會更大一些,所以這些都是視具體情況而定!
㈥ 副高退休金與中級退休金差別
最近很多人都聊到了退休金的問題,因為馬上要到2024年了,也是新老交替的一個時段,退休金問題也被這些即將退休的人所關注,其實作為體制內的人員,退休金在各省差距也是比較大的,各地也不盡相同。㈦ 事業單位中的初級、中級、高級職稱退休後養老金待遇差別大嗎
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不論是依照老辦法、中方法或是新方法,較大特性都是需要和在職人員後的薪資待遇掛勾,而薪資待遇是與本人的崗位、專業職稱,級別工資相關聯的。用一句話來描述,在職人員後的專業職稱越大,參加工作時間越久得人,退休後的工資待遇也就越高。
事業單位專業專業技術人員高端崗、初級崗、初中級崗間的專業級差薪水並不像公司那般差距很大,但是最後拿到手的薪水,包含補助、補貼、業績考核等,實際上區別也是比較大的。在養老保險政策執行之後,養老保險金是依據繳存基數、繳費年限、醫保賬戶余額、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做為計算出來的根據。
在養老保險政策執行以前工作年限要測算為繳費年限,社會養老保險執行以後的實際繳費年限測算為實際繳費年限,然後還要測算視同繳費指數,平均繳費指數等。在其中視同繳費指數計算要跟個人的專業職稱、任職年限掛勾。視同繳費指數越高人,日後的平均繳費指數也就越高。
視同繳費指數高低確定視作指數化繳費工資高低,視作指數化繳費工資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享有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比例。例如視同繳費指數是1.2,佔去年職工月平均收入比例便是120%,假如視同繳費指數是3.0,占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比例便是300%。
從兩年事業單位退休工作人員的構造來對比,中級職稱退休大約每月在4000塊左右普,上班了一輩子或是中級職稱得人特別少,都是極少數的;中級職稱評定退休之後每月的養老保險金比中級職稱高些1000元上,大約在每月5000塊左右,高級職稱評審比中級職稱評定高2000塊左右,大約每月在7000塊左右;高級技術職稱的大致每月10000塊左右。
總的來說,事業單位中級職稱、中級職稱評定、高級職稱人員退休之後,養老金差別不僅是繳存基數的差異,也有繳費年限的差異,醫保賬戶余額、企業年金帳戶、所在省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造成的差異。在其中繳費基數和個人帳戶、企業年金帳戶,都與在專業技術職稱擁有很明顯的關聯。
㈧ 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高級、中級職稱,領的養老金差別有多大
高級職稱評審和中級職稱在退休工資待遇層面最大的不一樣,最先我覺得便是退休金基數不一樣,30年教齡,高級職稱評審退休,它的養老保險金能夠實現每人每月超出7000塊左右,而中級職稱在30年教齡退休能夠實現養老保險金6000元以下,退休金基數不一樣,集中化體現在上一年度12月份,退休金基數做為下本年度養老金上漲規范基數,起始點不一樣。
因此以10年的時間為參照界線,退休後10年養老金增速是不一樣的。假定一位老師在60歲退休高級職稱評審,它的養老保險金基數是7000元,而中級職稱退休它的養老保險金基數是6000元,10年之後抵達70歲情況下依照一樣每一年提升2%~3%左右養老金調整比例計算測算,在70歲情況下享有的養老金待遇是截然不同的,乃至差別特別大。
㈨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職稱,退休後待遇差別有多大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職稱,退休後待遇差別有多大?
事業單位退休,基本上不可能是初級職稱退休的,除非是犯錯,被處分,這樣的概率應該非常小。絕大多數事業單位中,因職稱名額比例限制,許多人都是以中級職稱最高一級退休,能上到副高,甚至高級,除了高校、研究院等級別達到一定程度的事業單位,其他因編制所限,因名額比例所限,因級別所限,都非常少。
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一經取得,並被聘用,不僅是在職時享受待遇,退休同樣也會以在職時享受的職稱退休,享受更高級別的養老金。這一點,是政策規定,有人會認為不公平,為什麼退休後還要享受在職時職稱的待遇,導致退休人員工資比在職人員還高。這個原因,就不解釋了,人都有老的時候,勸大家大度。
事業人員退休後,雖然沒有了在崗時的補助、津貼、績效獎勵等,退休工資也按工齡,分別按80、85、90%等比例發放,但整體如此,工資階層還是比較清楚的。大多數人都是中級職稱最高一級級別工資退休,視行業、單位,每個人的工資差別不大。但如果晉升了副高、甚至高級職稱,比其他人就高了一大截,基本上高三分之一左右,各地經濟情況不同,工資收入不同,養老金數額也不相同,但大致比例差不多。至於初級,能拿到中級職稱人員退休工資的三分之二,高級職稱人員的一半,就非常幸運了。
當然,這還要看行業,看地方財政,看個人條件,每個人都不一樣,會有小范圍的差距。
我在成都區縣,認識三位熟人,都是文教系統的,分別就是從初級、中級、高級崗位上,近年來退休的中人,他們的退休待遇分別是這樣的:
第一位,縣計劃生育保健站放射室醫生,2014年底退休,助理醫師,初級職稱,40年工齡,今年4月中人補發後,退休金為4900元左右。第二位,我戰友,縣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2018年退休,主治醫師,事業管理崗7級,工齡39.2年,中人補發後好為5900多元。第三位,也是我戰友,縣職業中學教師,2018年退休,副高級5級,工齡41年,中人補發後為7400元,而且享受正局級(正處)退休待遇,屬縣老幹部局管理。
從以上三位事業單位初、中、高級職稱退休人員待遇來看,三者退休金待遇,差別還是挺大的,初級與中級相差1000元,中級與副高又相差1400元,初級與副高相差更大為2500元。
事業單位初級,中級,高級中,中級與高級之間退休待遇差別最大,能差2000元/月。希望能縮小這種理由不充足的差距,公平對待中級退休人員。
如果是社保並軌後的新人,在同一省市,排除各種特殊獎勵政策、正常退休的前提下。退休待遇只跟你一生工資產總額相關,工資總額決定社保個人賬戶總額,也就決定了退休後個人收入的可變項(基礎養老金是一樣的)。A一輩子工資進個人賬戶40萬,B60萬,那麼A每月拿120分之一是3333,B是5000。當地基礎養老金2000,結果是A5333,B7000。
很大的差別工資!
大
差別多大問社保
差別大
各種待遇應當跟實事求是的能力有關,跟業績有二關,如何沒有差別,那種待遇就顯示了一種權力權益了
差別大 高級職稱就是縣處級工資 中級職稱就是鄉科級工資 這兩個層級的退休人員多 占據了很大的比例 初級職稱就是科員級別 退休人員處於這個層級不多 高級職稱退休人員可以達到6000到一萬 中級職稱退休人員可以達到4000到8000 初級職稱也就是3000到5000吧!各地差別大 僅供參考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