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錢是怎麼算的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是怎樣的
1、個人賬戶實行完全積累制
在社保賬戶中,有「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繳費基數均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單位所繳費用相當於繳費基數的20%,進入社會統籌賬戶。個人所繳費用相當於繳費基數的8%,進入個人賬戶,每月由單位代扣代繳。其中,個人賬戶實行完全積累制,資金包括個人繳費和投資收益。
2、養老金計算方法
當個人領取養老金時,統籌賬戶支付部分的計算方法為「領取年前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提取部分的計算方法為「賬戶積累額÷(退休時的平均期望壽命×12)」。而在個人賬戶中,由於每年繳費變化,以及投資收益採取復利計算且不確定,因此計算時較為復雜。
3、舉例說明
例如,白領小王,今年35歲,月薪為1萬元,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戶約1.5萬元(已繳費5年),未來他的薪水年增長率5%,個人賬戶資金年平均收益率3%,如果他於60歲(即再繳費25年)退休,並開始領取養老金,而領取養老金的前一年社會平均月薪為5000元,退休後平均期望壽命為18年,即 216個月。
那麼,小王從社會統籌賬戶領取的養老金就為5000×(30×1%)=1500元/月,而通過公式,可計算出,到退休時,小王個人賬戶積累額約 619698元,退休後每月可提取約2869元(619698元÷216月),兩個賬戶合計,小王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約為4369元。
⑵ 個人交社保每次扣費手機簡訊顯示社保代扣,醫保代扣,養老代扣都是什麼意思
這是城鄉醫保扣費提醒。
城鄉醫保扣費提醒為確保參保人員醫保卡從新醫保年度起正常使用。社會保險費的代扣代繳,是指繳費單位對本單位應由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由單位從其工資中代為扣除並繳納的制度,代扣代繳是法律賦予用人單位的權利與義務,繳費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拒絕或干預。
⑶ 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3957
社保繳費基數3957是什麼意思一起看看吧,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
第一層含義:可以算出個人每個月繳費金額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在職人員個人繳費比例8%,也就是每個月扣3957*8%=元;
靈活就業人員職工養老保險每個月繳費比例20%,就是每個月養老保險扣費3957*20%=元
第二層含義:養老交的檔次不高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通常是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
內地省市在崗平均工資五六千左右;沿海城市平均七千多,像廣東就是7647元,繳費基數下限4000以上,因此繳費基數3957肯定內地省市,像湖南在崗平均工答掘資含褲5460元
假定當地平均工資5652元,繳費基數下限60%,就是5652*60%=元;第二檔5652*70%=3957元
3957元通常當地最低檔或者第二檔。
第三層含義:可以試算未來退休金
假如3957元是當地第二檔,那麼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就是5652元,個人選擇交20年,60歲退休金大概就是:
基礎養老金:(5652+5652*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20*1%=961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3957*8%*12*繳費年限15/計發月數139=547元
那麼可以算出來退休金大約是每月961+547=1507元
在內地省市交20年,拿到1500左清老核右,目前基本養老金連續多年上調,每年每月增加80元,等到80歲時月退休金達到3000左右,想要退休金拿的高,除了繳費年限長,繳費檔次高,健康長壽也很重要。
⑷ 合肥市單位社保一個月交費565元退休能拿多少錢
社保知識,小龍蝦每日分享第338期,歡迎關注!
「我今年5月份退休,有42年工齡,單位一直是按照60%進行繳納社保,個人賬戶25萬左右,請問我退休後能有多少錢?坐標雲南!」
今天小龍蝦和大家分析下這位張某某的養老金大概有多少錢!
一、基礎分析
60%繳納社保,說明不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都是100%甚至更高繳納社保。
也不可能是靈活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目前實施的年份還比較短,個人也很難承擔40多年的繳納費用。
因此,張某某繳納的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
42年工齡,雲南是1995年才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的。也就是說實際繳費年限為1995年至2022年也就是27年,張某某還有15年的視同繳費年限。
42年工齡,按照16歲參加工作,到2022年也就是58歲了,因此可以斷定張某某基本上是男性60歲退休。
因此,張某某實際繳費27年,視同繳費15年,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
按照60%繳納社保,說明實際繳費指數為0.6,視同繳費指數根據職務工齡確定,這里暫定為1.0。
當地退休當年社平工資x社保平均繳費指數x賬戶前工齡(視同繳費年限)x1.3%=過渡性養老金。
雲南省2021年社平工資還沒有公布,2020年全口徑工資為75408元,月工資就是6284元。這里暫時使用2020年數據。
因此,實際繳費指數0.6,視同繳費指數1.0,平均繳費指數0.74,過渡性系數1.4%,社平工資6284元。
二、養老金計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250000÷139=1798元;
基礎養老金=6284×(1+0.74)÷2×42×1%=2296元;
過渡性養老金=6284×1×15×1.4%=1319元;
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總額=1798+2296+1319=5413元。
當然,實際還要高一點,畢竟使用的是2020年的社平工資,而不是2021年的社平工資。
社平工資6284元,能夠領取5413元的養老金可以說是非常高的了。
三、總結分析
42年工齡,按照60%繳納社保,在雲南退休可以領取約5500元的養老金,其中個人養老金1800元,基礎養老金2300元,過渡性養老金1300元。
這個養老金已經遠超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況且是在雲南而不是北上廣等地區,可以說是小資生活沒問題了。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一個繳費年限,42年的繳費年限可不是人人都能夠達到的。現如今一個大學生畢業已經25歲左右了,60歲退休,工齡也不過是35年而已。
當然,後期延遲退休也許很多人都可以達到了!
今天的分享完畢,不知道大家覺得是否有道理,歡迎留言評論或者說出你的意見與看法!
歡迎留言、轉發、收藏和點贊四連
#養老人上頭條#
⑸ 養老保險交費,銀行代扣是什麼意思
就是每年你所需要交的養老保險費用,在某一個銀行綁定由他們直接扣除。
⑹ 養老金里扣的11.11是什麼錢啊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實際上繳費指數,就是繳費檔次一般在60%~300%之間。如果按照最高繳費基數,每繳費一年可以領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能夠保持30年到40年繳費,可以延續60%~80%的社會平均工資。按照北京市2017年的社會平均工資8467元計算,這一部分待遇就能夠達到5000~6700元。
?
養老金基數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人不認可)插圖
?
2、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個人賬戶的余額,實際上是每月個人繳費以後按照繳費基數的8%的劃入。如果我們按照2萬5000元繳費基數,每月劃入個人賬戶的錢數就高達2000元,一年就是24,000元。
如果不考慮每年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以社會平均工資不變推算,30年可以累計72萬元,40年是96萬元。60歲退休,個人賬戶計發月數是139個月,30年每月可以領取5200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40年每月可以領取6900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
養老金基數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人不認可)插圖(1)
?
綜合計算,如果以工資水平不變假設,按照300%基數繳費三四十年每月可以領取1萬到1.36萬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當然我們歷年可能需要繳納180萬到240萬元的養老保險費。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余額如果沒有領取完畢可以返還,還是有一定保障的。當然工資水平在不斷提高,相應的養老金會更高。如果我們活到100歲,絕對會賺翻了。
以投入產出比分析
很多人想,按照繳費基數最高繳費,養老金待遇最高,但是投入也相當大,高達幾百萬。如何繳費才更劃算呢?
還是按照剛才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如果按照60%的基數繳費,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15年可以領取12%的社平工資。社會平均工資5000元的話,相當於600元。
如果以15年社會平均工資不變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6.22%的退休上年度平均工資?社會平均工資5000元,相當於311元。
?
養老金基數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人不認可)插圖(2)
?
兩項養老金待遇合計911元。退休以後,除了基本養老金之外,各地還會有一定的補貼補助待遇,比如青島市開放城市補貼35元、水價補貼2元、物價補貼10元、電費補貼10元、房屋補貼2元,冬季取暖費每年10月份發放1700元,差不多平均每月200元。這樣相當於每月養老金待遇1116萬1元。
靈活就業人員按照20%的比例繳納60%基數的養老保險,每月需要繳納養老保險600元,一年7200元,15年108,000元。
這樣實際上差不多97個月回本,但實際上退休後每年我們的養老金都會增長,參保人去世會有個人賬戶余額、喪葬費、撫恤金等待遇。差不多養老保險只要領個兩三年就肯定不會虧本了,而絕大多數人退休後可以領取15~20年。即使是100歲去世,依然有上述三項待遇,所以很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