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金7000元能算得上中等水平嗎
現在,退休金能拿到7000元的人不多,除了離退休幹部,公務員等之外,大多數工薪階層的人,都可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至於7000退休金算什麼程度?各人有各人的想法。退後一步講,就是拿7000元退休金的人,他也並不滿足,因為比他多拿的人還有。
城市不同,待遇不同,這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籠統說是什麼水平,一句話,難說。
7000元的退休金在全國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級別。總的來說:
我國202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是3235元,7000元的退休金是全國企業平均退休金的2.16倍多,屬於中上等水平。
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2020年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退休金分別是,上海:4467元。北京是4365元。7000元的退休金比上海的平均退休金高出56.70%。比北京高出60.36%。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2020年全國企業平均退休金最高的地區是西藏。它的平均退休金是4865元。7000元的退休金高出西藏的43.88%。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在平均退休金是中等則答水平的湖北省,2020年的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是3028元。7000元的退休金高出湖北省平均退休金的2.31倍。屬於中上等水平。
全國還有吉林、湖南、海南和廣西等13個地區的平均退休金不到3000元。最低的吉林,平均退休金是2622元,7000元的退休金是它的2.67倍。接近上等水平。
7000元的退休金在我國搏盯枝經濟發達的退休金比較高的地區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在經濟和退休金水平處於中等水平的地區,7000元的退休金屬於中上等水平。
在經濟比較落後,平均退休金比較低的地區,7000元的退休金屬於上等水平。
就全國平均來說,7000元的退休金屬於中上等水平。
如果在武漢市,7000元的退休金會是什麼水平呢?
武漢市2020年的平均退休金是3570元。7000元的養老金接近武漢市平均退休金的一倍。
在2021年的退休金增加後,武漢市養老金在3000 5000屬於中等水平。它占退休總人數的50%。
在武漢市7000元的退休金要高出80%的退休人員。但是退休金高出7000元的大有人在。
(完)
2021——2.9。第十二篇
退休金7000元能算得上中等水平嗎?這個每月7000元的養老金水平,從絕對數字來看,我的看法是屬於上等水平,目前全國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水平大概是3000元左右,當然這是全國平均,實際上低於每月3000元的人,其佔比還是比較龐大的。
目前,基敏我們的養老金是按照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余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來綜合計算的,每一種因素對於養老金的影響都是比較大的,但是作為同一個人,不可能每一種因素都達到最大化,有的人可能是繳費基數比較低,但是繳費年限長,也有的人繳費基數比較高,但是繳費年限可能相對比較短。但是也有繳費基數比較高,繳費年限比較長的人,如果這兩個兩件的具備的人員,養老金肯定是比較高的。
從全國的綜合情況來分析,每月養老金能達到7000元的人絕對是屬於少數,所以我把他歸類到上等水平的行列,而不是中上的行列,當然也有每月1萬以上的群體,但那隻能是極少數,為什麼說每月7000元以上,就屬於上等水平,我們這個結論是根據全國養老金的基本情況來推斷的。2019年全國的平均養老金是3070元,比2018年平均增加5.53%,2020年全國平均養老金是3235元,比2019年增加5.37%。那麼每月7000元是什麼概念呢?也就是比全國養老金的平均數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歸納為高位這是不為過的。
從地區之間的的養老金來看,目前養老金排在第一位的是西藏,2020年平均養老金為4865元,當然西藏因為地理位置的因素,平均養老金比較高這是不奇怪的,畢竟屬於高原艱苦地區,但每月7000元養老金,也比西藏的平均養老金高出三分之二以上。平均養老金超出4000元的地方,除了西藏以外,目前只有上海、北京、青海三個地方;每月平均養老金超過3000元以上的全國只有14個省,包括了浙江、山西、山東、天津、新疆、寧夏、江蘇、廣東、福建、重慶、陝西、內蒙、河北、湖北。其餘地方平均養老金都在3000元以下,2000元以上。最後一名吉林為2622元,這也是全國平均養老金最低的省級行政區。
以上是從全國和各省平均養老金的角度來分析的,但是目前我國還有很多靈活就業人員,民營企業的職工,大多數繳費年限只有15年,還有部分按照特殊工種提前辦理退休的人員,這些人由於繳費年限比較短,大部分人養老金都在1000元左右,這屬於養老金比較低的人員;每月2000元到3000元養老金的人,大部分屬於民營企業或是國有企業的一般職工,這部分群體所佔的比重是最大的,屬於養老金較低的人員;每月養老金3000元到5000元的人,大部分是繳費年限超過30年以上,按照100%進行繳費的人員,大部分屬於企業的一般管理人員或是基層管理人員,這部分人應該屬於中等養老金的人;養老金5000元到7000元以上的人,一般都是屬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有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屬於養老金比較高的人員;每月養老金7000元以上的人員,就應該屬於養老金極高的人,也是極少數的人退休人員。
綜上所述,從全國平均養老金水平、各地區平均養老金水平、不同群體的養老金現狀來分析,每月養老金7000元的人員,在全國都是處於上等水平。當然也有超過7000元甚至1萬元的,但那是屬於退休人員中的極少數,沒有可比的價值。
退休金7000元能算得上中等水平嗎?我自己身邊的例子來講,7000元也就是中等水平,甚至是中等偏下的水平,為什麼呢?
我周邊退休的都是一些高級教師,他們的退休金大概9000左右,有的超過1萬。一級教師退休的大概是7000~8000塊錢。所以我感覺7000也就是中等水平。
不過有很多退休人員,他不只是退休金,還有其他一些基金,股票或者是房產租金,尤其是一線二線城市裡邊的退休老人,他們有的好幾套房子,光租金就好幾萬,所以7000塊錢的退休金也就是這么回事兒吧。
不過有些工人的退休金還真的不多,當然自主擇業的退休金也不多,我有一個鄰居,供銷社退休的,他剛開始退休的時候每個月2800,每年都漲,現在已經達到4000多了,不到5000塊錢。但是這位老同志很知足,因為他幹了一個五金店,繼續他供銷社的老本行,就是賣一些生活用品,挑著拖把,電器用品……現在已經轉給他的兒子了,他完全進入了退休狀態,他兒子的店裡每年也給他幾萬塊錢,所以他的退休金也是7000塊錢左右了。再加上退休金每年都漲,他也是天天樂呵呵的。聽說去年他還找了一個老伴,為此他的兒子還斷了他的五金店提成,兒子害怕新老伴把錢給搶回去。搞得這位退休的老人心情很不好。
如果退休之後沒有其他收入的話,7000塊錢的退休金應當是高的,通過網上看到的一些信息,東北河北河南的退休金普遍偏低一些。我有一個教師文友,他是河南的一級教師,退休金只有4000塊錢,確實是比較低的,這可能與當地的經濟條件是有關系的,所以我這位文友經常給一些教輔材料公司寫稿,一年也能拿到三四萬塊錢,但是太辛苦了,現在他不想寫了,盼望著盡快的提高退休金。
總之,7000塊錢的退休金夠自己的生活,只要沒有房貸,不替孫子拿上學的錢,培訓的錢,還是蠻可以的。現在很多退休的老人自己的退休金不是自己使用,而是全家人使用,甚至是專門給了孫子孫女。我有一個同事,他是9000塊錢的退休金,他有兩個孫子,大的上了初中,小的還在讀小學,所有的書費,學費,生活費甚至是租房費,都是他的,他不讓兒子拿?為什麼呢?隔代愛!他的兒子是廚師,近期,疫情嚴重,廚師也掙不了幾個錢,老教師幾乎是月光族了,所以9000塊錢對他來說也是太少了。
7000塊錢的退休金就現在的消費水平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用到自己的身上,一旦用不到自己身上,肯定太少。今年還要增加退休金,真的是好事兒,這樣更能夠刺激消費啊!退休老人盼望的就是漲退休金,正好跟退休老人的心思合到一起了。當然都挺高興。
7000元的退休金應該算中上水平了,現在絕大多數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在2000元一3000元。不能比,一比會很氣人的。
7000元在大城市裡只能算中等水平了。中上水平也沒有的!在上海許多公交老司機(男,工齡41年以上的)都能拿8000多元了!
是這樣的,養老金7000元是遠遠高於全國人均養老金水平的,目前人均養老金水平也就是3100元左右,7000元的養老金顯然是人均水平的2倍多,這是非常高的了。即便是跟在職人員相比,也絲毫不差,除了像少數一二線城市之外,7000元也是遠遠在人均工資水平之上的。
一般來說,每個月7000元的養老金,企業職工是很難拿到的(大多數的企業職工的養老金是在2000元以內的水平),更多是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國企職工才可以拿到,因為後者的社保繳費基數會較高、繳費年限也會相對較長,此外還有像年金這樣的補充性養老金待遇。
能夠拿到7000元的養老金,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也是屬於比較高的,在當地足夠可以過上一個有質量的養老生活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是非常讓人羨慕的。
@社保當家,感謝你的閱讀。
樓主你好,退休金7000元能夠算得上是中等水平嗎?退休金7000元不但是中等偏上水平可以說是比較高的水平了,因為本身退休金的待遇,跟我們工資性的待遇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你比如說從企業單位退休的,往往退休金的待遇只能夠獲得在職期間工資收入的一半左右,大概也就是50%左右,那麼好比你在職期間的這個工資是1萬塊錢,那麼實際上自己退休以後所能夠獲得退休金,也就不過只有五六千塊錢左右。
即便是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那麼他的這個養老金替代率可以達到90%左右,也就意味著自己在職期間的工資它一定會高於退休金的待遇,所以說全 社會 平均退休金,2020年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甚至來講還不足3000元,所以說3000元是一個中位數水平,那麼如果說你超過3000元就相當於是中等偏上的水平,更何況你的退休金可以拿到7000元,可以說是超過了絕大多數人的收入待遇水平。
而且對於這樣的一個退休金收入,我相信你的晚年退休生活一定是非常的幸福美滿,就拿今天正在上班的工薪一族來看能夠達到7000元工資收入水平的人實際上也並不是特別多,絕大多數人的正常工資收入水平大概是2000塊錢到5000塊錢之間是比較常見的,那麼超過5000塊錢的還是比較少的,所以說你的這個收入一定可以讓自己過上一個幸福晚年的退休生活。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7000元是上等水平,我老婆在江蘇國企二十年工齡退休拿550元,至今才漲到1200元,不知這帳是怎麼算的,我對這不敢興趣,無處說理!
❷ 怎麼做才能做到退休後工資7000左右
怎麼做才能做到退休後工資7000元左右?哈哈,你這個題目這是太難了。在現實生活 中,或是在我們周圍,我見過的每月退休金7000元左右的人還是不少,但是如果一個人要刻意去追求在退休後每月7000元的左右養老金,老實話難度是非常大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別的不敢多說,但是通過對我們身邊,每月養老金超過7000元的人員進行分析,主要和他們在崗時的工作單位有關系、比如在央企大型企業工作的,在金融單位工作後退休的,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擔任相當職務或是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或是在部隊辦理退休的人,大部分人的養老金水平都在每月7000元以上。比如我大學時的同學,是在某銀行的人事處長崗位退休的,現在每月養老金在1萬元以上;以前我的老上司,省屬國有企業的黨群部長,退休後每月養老金在8000元以上;我的朋友在縣級郵電局工作,屬於縣級郵電部門的中干,退休後每月養老金在1萬以上。大多數的縣處級公務員,養老金水平出於我的預料之外,大部分人在6000到8000元之間。
好工作不是人人都能找到的,但是讀高中時,如果學習成績好,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大學或是比較好的專業,大學畢業以後,能考試進入中央直屬企業、大型省屬企業或是通過考試,進入部隊或是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在進入這些單位以後,由於本人勤奮努力,工作出色,能夠不斷獲得提拔重用,職務職級待遇不斷提高,或是在專業技術領域深耕細作,不斷創新,退休前能夠獲得高級技術職稱,並在用人單位聘任為高級技師職務,這樣的人在單位工作三到四十年,今後養老金的超過7000或是1萬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如果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工資待遇水平高,或是在單位沒有出頭之日的人員,退休後要想每月老金達到7000元還是比較難的,但是這只能說是現在,想想十幾年之前,大部分人養老金也就是1000多2000元的水平,但是現在退休的人員,大部分的在崗職工的退休金水平都把保持在3000元左右,估計再過十多年,大部分人達到5000元左右還是有可能的。作為靈活就業人員,如果從現在起,按照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堅持繳費30年左右,到那時每月養老金水平達到7000元完全可能存在的,30年以後的職工 社會 平均工資漲到15000元左右這是完全可能的,因為現在四大一線城市已經接近1萬左右,二三線城市大都在6000元左右,30年以後按照每年漲5%來計算,上漲幅度將是現在150%左右,所以那時辦理退休,每月達到7000元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了。
看看這個問題我很有收獲呢。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收入在退休後不要降太多,而其實在退休後,因為身體的原因,因為有了更多的時間而花銷增加,其實對於錢需要的更多。
如果工作的時候是7000,那退休後至少要這個水平也是不錯的。但實際上,除了事業單位,很多人在退休後的工資會下降的。
以我為例,如果在退休時希望到7000元的收入,那除了國家的養老金,我個人每個月至少要有4000的補充(本人的養老金是按照北京市最低標准上的,很多單位都是這樣的)
養老金以穩健為主,計劃選擇保險為補充(現在只是計劃啊)
每個月要領4000元,那現在每年也要准備出這么多來。20年的期限,當自己在退休後可以領,同時在自己離開這個世界時,還能留下一筆錢給孩子。
想想那樣的話,現在的收入要提高4000元。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啊。
現在多賺錢,並且強制性的把錢留出來才是重點。
養老從現在開始已經不早啦。規劃生活,才能更好
目前,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在60%~70%左右,如果有職業年金的話,還可以提高20%左右的幅度。那麼,要想讓自己的養老金達到7K元左右的標准,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 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繳費年限×1%;在這個公式里,最重要的因素有三:
退休時個人賬戶積累額 ÷ 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
(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55退休為170,50歲為195),這里的數字只是用來確定發放基數,並非發放時間。這個公式已經非常明顯地告訴我們兩個要點:
很多不了解社保養老金發放標準的朋友,在了解當下退休人士拿到的退休金數額不高,或者因為體制轉變而導致退休金領取與其他同時代事業單位退休人士相差較大,很容易認為繳納 社會 保險不劃算。在這里我們拋開企業體制不同的影響,僅談社保養老金發放機制而論,有以下三點是需要明確的:
如果我們想退休後有更多的財富可以支配,那麼在確定足額繳納社保後,可以根據家庭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配置其他金融產品,在這里就不再介紹。
如果您希望能更科學、安全地為家庭財富進行管理和規劃,希望聽取獨立客觀的理財投資建議(不推股票),歡迎搜「一起學家庭財富規劃」。
存個200萬,按照每年4.2%的利率,每年付息,平均每月生活費7000元。
開個玩笑的。不過,實際上也說明了我們每月7000元的養老金待遇,足足相當於200萬的一筆資金。相信現實生活中,能夠攢足200萬的人很少很少。
退休金每月能領取7000元的人也很少。2018年,全國離退休人員只有11798萬人,而養老保險基金累計支出44645億元,相當於人均養老保險基金待遇3153元。如果扣除各種喪葬費和撫恤金等額外支出,差不多人均養老金待遇3000元左右。每月7000元相當於人均養老金待遇的二倍還多,能有10%的人群達到這一水平就不錯了。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待遇只有4157元。
能夠達到這樣養老金待遇水平的人群,主要是一些退休職務級別較高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一些國有企業有企業年金且按較高基數繳費的人員。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能拿到這一水平嗎?理論上是可以的。
比如如果35年工齡,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年限能達到10年,實際繳費年限25年都按照300%基數繳費。
按照山東省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70%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過渡性養老金可以領取26%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兩項相加就是96%的社平工資,再加上2000元左右個人賬戶養老金,能夠拿到7000元還是有可能的。
實際上,我們的養老金待遇受繳費基數的限制,也是有最高額的。養老保險是基礎的 社會 保障之一,不會允許太高的養老金存在,否則就會出現運行風險了。
對於養老來講,還是要雙手准備一方面繳納養老保險,另一方面自己准備養老積蓄或養老投資。這樣才能真正的保證退休無憂。
怎麼做才能做到退休後工資7000左右?
怎麼做才能做到退休後工資7000左右?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因為這其中的假設條件非常之多,比如說可以從職業的角度加以分析判斷,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具有正式編制人員、教師、教授、醫生等高學歷高職稱人員,要想在退休後養老金達到7000元並不是一件難以做到的事情,哪怕就是超過10000元也不稀奇,因為他們計算養老金的公式與企業完全不同。
雖然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等人員也開始繳納 社會 保險費,然而,其養老金待遇上存在的巨大差異將會持續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果您是公務員或者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拿到7000元的養老金那將是小菜一碟。
但是,能當公務員或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員還是在企業就職。如果您在國有企業甚至是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那您在退休之後拿到7000元的養老金,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中央企業,其為職工繳納的 社會 保險費要遠高於普通企業,有的企業還有企業年金,他們的養老待遇都是較高的。
如果您不在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工作,而是在最為普通的私人企業就職,那麼,要想在退休之後拿到7000元的養老金那就非常不容易了。倘若您是靈活就業人員,那其中的難度可就大了去了,這種情況現在是這樣,今後還是如此。
決定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 社會 保險繳納工資基數的大小,基數越大,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二是 社會 保險繳納的時間長短,繳納的時間越長,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三是您所在地區的 社會 平均工資的高低, 社會 平均工資越高,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高。
北京2019年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為每月4157元,這個水平在全國不是最高但也屬於頂配。現在北京機關事業單位處級人員的養老金就可達到每月7000元你乃至更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基本在3800元至4800元之間,5500元以上的較少。
2010年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標准為每月2032元,2019年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標准為每月4157元,上漲了104.6%,也就是說,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標准在10年間上漲了104.6%。北京企業退休人員每年上調的平均養老金數額大約在220元左右。
每月養老金7000元的待遇,至少10年之內在北京都不會落後,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在11年之後預計可達到每月7000元的待遇。(周鳳遲)
在我看來,退休之後的養老保險金達到7000元以上,根本不是夢,很容易就能夠實現。具體到每個人來說呢?情況又有不同。大家不用查什麼文件,也不用煞費苦心的計算。有一句歇後語說得好:「傻子過年看隔壁」。只要我們對周圍的情況有所了解,對自身的狀況把握准確。就能夠知道,退休的養老保險能不能拿到7000元?現在怎樣做才能拿到7000元?
根據現行的 社會 養老保險制度,有這樣幾條,我們可以自測一下。
一是你的年齡?如果你現在只有二三十歲,離退休時間還早,那就根本沒有問題。 社會 的發展之快,是我們無法想像的。20年之後,說不定每個月掙10萬元都是有可能的。說一個例子。一個大學畢業生,當初工資是56元。他很羨慕他的科長,每月有100元。他說,我退休能拿到100元就好了。現在他退休了,養老保險是9000元。
二是要看你所處的行業和所處的企業。在我國,行業、企業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同樣的工齡,同樣的退休時間,就是因為行業不同,企業不同,就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具體哪些行業企業就不說了。舉個例子,幾個人同時轉業。有的到了效益不好的工廠,養老金不過三四千元。有的到了比較好的單位,養老金達到七八千元。其實他們的職務和工作能力都差不多。就是因為所在的單位不一樣。
三是要看你擔任的職務或者是崗位。就是在同一個單位,職務不一樣,崗位不一樣。退休的養老保險,也是大不一樣。用人單位會給擔任領導職務的人,處於核心地位的人,更多的優厚待遇。他們的工資高收入高,養老保險自然也高。而那些處於普通崗位,處於邊緣地位的人,情況就差得多了。設想一下。一個單位的領導能和普通百姓享受一樣的待遇嗎?顯然不是的。
歸結起來作,為一個工薪階層來說,要想退休時的養老待遇比較高。就要做到這樣幾點:一是要有一個好的行業和企業。這樣工資收入高,繳納養老保險也穩定。二是要爭取有好的職位和崗位成為單位中的核心。三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如果你的養老保險金不夠高,你還可以看一看。是不是還有比你更低的?於是就釋然了。哈哈!趁自己還年輕。趁自己還有機會。好好努力吧!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說的對嗎?請賜教。
按照國家的相關數據,截至2017年,我國的人均月均養老金支出不過2874元,這還包括了一些補貼,比如物價補貼、撫恤金等, 所以說我國大部分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連3000元都達不到 ,更不要說7000元了。
當然,還是有少部分人員的養老金是可以達到7000元的, 這些人又主要集中在我國的大城市 。比如北京和上海,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城市,這兩個地方的平均養老金水平是能夠超過4000元的,主要是因為它們的 職工平均工資水平高,養老金繳費更多 ,那麼自然退休後養老金領的也就更多了。
還有,就是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的養老金水平會更高一些。機關事業單位以前不但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而且受益於養老金計算方式的不同,所以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會更高。
而即便是養老保險改革以後,因為 機關事業單位有職業年金,而國企很多都有企業年金 ,所以即便工資水平和他們相當的私企人員,退休後養老金也是不如他們的。
當然,如果你能夠進入阿里巴巴、騰訊或者一些互聯網公司,拿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一直干到退休,那麼只要公司按照正常比例繳納社保,退休以後養老金超過7000元也是簡簡單單的。
要做到退休後有七千左右的退休金,也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
凡事有果必有因,人生退休,是人生之路最後一個最重要的驛站,這個驛站的性質如何,關繫到人生晚年的生存狀態,為自己創造了什麼樣的晩年,其關鍵在於如何把握自己的青少年時期。
如果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志存高遠,自強自勵,發奮圖強,勤於攻讀,考上了名牌大學,甚至讀碩,讀博,就為自己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自己擁有了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就可以針對那些逢進必考的國家機關,單位,教師等國家公職人員報名應聘,按照如今相關政策,退休時七千的退休金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還就是參加大型企業的校招,從目前的政策看,相對而言,企業的退休金不是很高,但從事專業技術人員在名企的起薪是較高的,月薪萬元以上的崗位比比皆是,久而久之,只要有真才實學,年薪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也是大有可能的。
還有一條途徑,就是根據自身條件,自已創業,當然風險較大,但一旦成功,你就根本不用考慮自已的養老問題了,區區七千,不足掛齒。
在這個充滿職業競爭的年代,一切憑實力說話,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晩年生活,全在於在人生之路上自己的拼搏奮斗。
年輕時,爭取在國企或者央企上班,這些企業,表現如果不是很差,三五年之內都會把五險一金給買了,每年繳費情況是,企業和你各交一半,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還有趁年輕,多考一些證件,(如消防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水利水電)等等。這些證書年輕時考下來,這些都歸納個人檔案裡面,年輕時為國家做各方面貢獻,如果被評定為《專家榮譽證書》,這些更利於老年拿錢更多。所以年輕時就得好好奮斗!
❸ 退休金每月7、8千元,都是些什麼樣的人你知道嗎
對於退休金能夠拿到月薪七八千的人來說,大部分都是那些事業單位、國企、機關的人員。當然對於退休後的待遇,具體還是要根據消費的基數年限,還有地區來綜合決定。有些地區可能並不是這些事業單位和國企,但是他們同樣退休後也能夠拿到不錯的退休金。
現如今的很多人都給自己購買社保,畢竟這也是關系每個人的權益和退休以後的生活,然而現如今的一些社保繳費比例來看,大部分的私營企業他們交費的方式以及比例都是相對來說比較低的。
所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都應該按照個人的具體情況來交納社會保險,至少能夠自己在無力的時候能夠照顧自己,而不需要給未來的子女添加更多的麻煩。
也相信通過國家的一系列政策,能夠進一步的完善社保的制度。讓更多的人獲得更多的權益。
❹ 怎麼做才能做到退休後工資7000左右
目前,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在60%~70%左右,如果有職業年金的話,還可以提高20%左右的幅度。那麼,要想讓自己的養老金達到7K元左右的標准,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年輕時,爭取在國企或者央企上班,這些企業,表現如果不是很差,三五年之內都會把五險一金給買了,每年繳費情況是,企業和你各交一半,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還有趁年輕,多考一些證件,(如消防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水利水電)等等。這些證書年輕時考下來,這些都歸納個人檔案裡面,年輕時為國家做各方面貢獻,如果被評定為《專家榮譽證書》,這些更利於老年拿錢更多。所以年輕時就得好好奮斗!
存個200萬,按照每年4.2%的利率,每年付息,平均每月生活費7000元。
開個玩笑的。不過,實際上也說明了我們每毀咐月7000元的養老金待遇,足足相當於200萬的一筆資金。相信現實生活中,能夠攢足200萬的人很少很少。
退休金每月能領取7000元的人也很少。2018年,全國離退休人員只有11798萬人,而養老保險基金累計支出44645億元,相當於人均養老保險基金待遇3153元。如果扣除各種喪葬費和撫恤金等額外支出,差不多人均養老金待遇3000元左右。每月7000元相當於人均養老金待遇的二倍還多,能有10%的人群達到這一水平就不錯了。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待遇只有4157元。
能夠達到這樣養老金待遇水平的人群,主要是一些退休職務級別較高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一些國有企業有企業年金且按較高基數繳費的人員。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能拿到這一水平嗎?理論上是可以的。
比如如果35年工齡,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年限能達到10年,實際繳費年限25年都按照300%基數繳費。
按照山東省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70%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過渡性養老金可以領取26%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兩項相加就是96%的社平工資,再加上2000元左右個人賬戶養老金,能夠拿到7000元還是有可能的。
實際上,我們的養老金待遇受繳費基數的限制,也是有最高額的。養老保險是基礎的 社會 保障之一,不會允許太高的養老金存在,否則就會出現運行風險了。
對於養老來講,還是要雙手准備一方面繳納養老保險,另一方面自己准備養老積蓄或養老投資。這樣才能真正的保證退休無憂。
按照國家的相關數據,截至2017年,我國的人均月均養老金支出不過2874元,這還包括了一些補貼,比如物價補貼、撫恤金等, 所以說我國大部分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連3000元都達不到 ,更不要說7000元了。
當然,還是有少部分人員的養老金是可以達到7000元的, 這些人又主要集中在我國的大城市 。比如北京和上海,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城市,這兩個地方的平均養老金水平是能夠超過4000元的,主要是因為它們的 職工平均工資水平高,養老金繳費更多 ,那麼自然退休後養老金領的也就更多了。
還有,就是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的養老金水平會更高一些。機關事業單位以前不但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而且受益於養老金計算方式的不同,所以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會更高。
而即便是養老保險改革以後,因為 機關事業單位有職業年金,而國企很多都有企業年金 ,所以即便工資水平和他們相當的私企人員,退休後養老金也是不如他們的。
當然,如果你能夠進入阿里巴巴、騰訊或者一些互聯網公司,拿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一直干到退休,那麼只要公司按照正常比例繳納社保,退休以後養老金超過7000元也是簡簡單單的。
在我看來,退休之後的養老保險金達到7000元以上,根本不是夢,很容易就能夠實現。具體到每個人來說呢?情況又有不同。大家不用查什麼文件,也不用煞費苦心的計算。有一句歇後語說得好:「傻子過年看隔壁」。只要我們對周圍的情況有所了解,對自身的狀況把握准確。就能夠知道,退休的養老保險能不能拿到7000元?現在怎樣做才能拿到7000元?
根據現行的 社會 養老保險制度,有這樣幾條,我們可以自測一下。
一是你的年齡?如果你現在只有二三十歲,離退休時間還早,那就根本沒有問題。 社會 的發展之快,是我們無法想像的。20年之後,說不定每個月掙10萬元都是有可能的。說沖者一個例子。一個大學畢業生,當初工資是56元。他很羨慕他的科長,每月有100元。他說,我退休能拿到100元就好了。現散余薯在他退休了,養老保險是9000元。
二是要看你所處的行業和所處的企業。在我國,行業、企業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同樣的工齡,同樣的退休時間,就是因為行業不同,企業不同,就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具體哪些行業企業就不說了。舉個例子,幾個人同時轉業。有的到了效益不好的工廠,養老金不過三四千元。有的到了比較好的單位,養老金達到七八千元。其實他們的職務和工作能力都差不多。就是因為所在的單位不一樣。
三是要看你擔任的職務或者是崗位。就是在同一個單位,職務不一樣,崗位不一樣。退休的養老保險,也是大不一樣。用人單位會給擔任領導職務的人,處於核心地位的人,更多的優厚待遇。他們的工資高收入高,養老保險自然也高。而那些處於普通崗位,處於邊緣地位的人,情況就差得多了。設想一下。一個單位的領導能和普通百姓享受一樣的待遇嗎?顯然不是的。
歸結起來作,為一個工薪階層來說,要想退休時的養老待遇比較高。就要做到這樣幾點:一是要有一個好的行業和企業。這樣工資收入高,繳納養老保險也穩定。二是要爭取有好的職位和崗位成為單位中的核心。三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如果你的養老保險金不夠高,你還可以看一看。是不是還有比你更低的?於是就釋然了。哈哈!趁自己還年輕。趁自己還有機會。好好努力吧!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說的對嗎?請賜教。
要做到退休後有七千左右的退休金,也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
凡事有果必有因,人生退休,是人生之路最後一個最重要的驛站,這個驛站的性質如何,關繫到人生晚年的生存狀態,為自己創造了什麼樣的晩年,其關鍵在於如何把握自己的青少年時期。
如果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志存高遠,自強自勵,發奮圖強,勤於攻讀,考上了名牌大學,甚至讀碩,讀博,就為自己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自己擁有了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就可以針對那些逢進必考的國家機關,單位,教師等國家公職人員報名應聘,按照如今相關政策,退休時七千的退休金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還就是參加大型企業的校招,從目前的政策看,相對而言,企業的退休金不是很高,但從事專業技術人員在名企的起薪是較高的,月薪萬元以上的崗位比比皆是,久而久之,只要有真才實學,年薪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也是大有可能的。
還有一條途徑,就是根據自身條件,自已創業,當然風險較大,但一旦成功,你就根本不用考慮自已的養老問題了,區區七千,不足掛齒。
在這個充滿職業競爭的年代,一切憑實力說話,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晩年生活,全在於在人生之路上自己的拼搏奮斗。
怎麼做才能做到退休後工資7000左右?
怎麼做才能做到退休後工資7000左右?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因為這其中的假設條件非常之多,比如說可以從職業的角度加以分析判斷,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具有正式編制人員、教師、教授、醫生等高學歷高職稱人員,要想在退休後養老金達到7000元並不是一件難以做到的事情,哪怕就是超過10000元也不稀奇,因為他們計算養老金的公式與企業完全不同。
雖然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等人員也開始繳納 社會 保險費,然而,其養老金待遇上存在的巨大差異將會持續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果您是公務員或者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拿到7000元的養老金那將是小菜一碟。
但是,能當公務員或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員還是在企業就職。如果您在國有企業甚至是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那您在退休之後拿到7000元的養老金,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中央企業,其為職工繳納的 社會 保險費要遠高於普通企業,有的企業還有企業年金,他們的養老待遇都是較高的。
如果您不在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工作,而是在最為普通的私人企業就職,那麼,要想在退休之後拿到7000元的養老金那就非常不容易了。倘若您是靈活就業人員,那其中的難度可就大了去了,這種情況現在是這樣,今後還是如此。
決定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 社會 保險繳納工資基數的大小,基數越大,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二是 社會 保險繳納的時間長短,繳納的時間越長,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三是您所在地區的 社會 平均工資的高低, 社會 平均工資越高,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高。
北京2019年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為每月4157元,這個水平在全國不是最高但也屬於頂配。現在北京機關事業單位處級人員的養老金就可達到每月7000元你乃至更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基本在3800元至4800元之間,5500元以上的較少。
2010年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標准為每月2032元,2019年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標准為每月4157元,上漲了104.6%,也就是說,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標准在10年間上漲了104.6%。北京企業退休人員每年上調的平均養老金數額大約在220元左右。
每月養老金7000元的待遇,至少10年之內在北京都不會落後,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在11年之後預計可達到每月7000元的待遇。(周鳳遲)
感謝姚景,更感謝樓主的提問。
樓主你好,我們退休以後退休金的待遇實際上是根據我們平時所參加的基本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指數和 社會 平均工資來決定的,當然在企業單位退休下來的職工絕大多數人員初始退休金的待遇是不會超過5000元的,甚至來講有很大一部分群體都不會超過4000元,所以說退休金的待遇水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
如果想要單一的靠這個退休養老金的待遇達到7000元,那麼基本上從企業單位推銷下來的個人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一個水平的,除非自己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下來的幹部,那麼還可以達到7000元以上這樣的水平,這是有可能的,但是因為絕大多數的退休人員都是從企業單位退休,所以說絕大多數人的這個實際收入水平是到不了7000元。
那麼也並不是說永遠到不了旗艦店,實際上我們還有一些別的途徑,比如說購買一些商業性的養老保險,那麼如果說你購買了商業性的養老保險,可以在你擁有社保養老金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一部分收入,那麼也可以獲得兩三千元,再加上你本身這個社保養老金的待遇,可以說二者相加應該來說是會接近於7000元的水平,所以這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和方法。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從現在已經退休企業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來看(注意不是「退休後工資「。工資是勞動報酬,由用人單位支付。養老金是 社會 保險待遇,由人社部門支付),月七千元是比較高的水平了。還有更高的,航空公司等行業用人單位有超過一萬元的。歸納這類養老金待遇高的退休人員,工作、參保等有這樣一些特徵:
第一,普遍在壟斷行業企業工作。如民航、金融、電信、電力等。
第二,普遍參保時間早、參保時間長。這些退休人員所在用人單位,參加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間在1993年或者以前。本人參加工作早,有很長的視同繳費時間。參加養老保險後,不間斷繳費,實際繳費時間長。合計視同繳費時間、實際繳費時間,基本在40年左右。
第三,歷年繳費工資高。這類人員參加工作時間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基本都在中層幹部、領導幹部崗位工作,繳費工資大部分時間,都在封頂線附近或者封頂線。即便在領導崗位工作時間短,但由於行業、工種工資高,繳費工資也大部分在封頂線,如飛行員。
第四,退休時社平工資高。這類養老金待遇高的退休人員,基本上都是近三、四年退休人員。
現在參保時間不長或者剛參加工作勞動者、自由職業者,要想退休後有高於大多數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從上面總結的四個特徵來看,在國家養老金計發政策不變的情況下,應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進入高收入行業、用人單位工作。收入高,繳費工資才能高。
第二,進入依法、合規管理的用人單位工作。這類用人單位才能依法參保繳費,包括試用期參保、按照個人工資性收入申報繳費工資、按時足額繳費等。
第三,努力學習、工作,打好獲得高收入工資收入的基礎。努力學習,在名牌大學高學歷畢業,選擇進入高收入用人單位工作。努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取得高水平技能,不斷被提拔到高收入工作崗位。
第四,不間斷繳費時間。盡量少跳槽,或者跳槽過程中也不間斷繳費。
第四,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退休。不要提前退休,如病退、提前退休。
對於自由職業者,只能是一直選擇最高繳費基數繳費,不間斷繳費。
高考的時候,要有足夠的智商考上名牌大學,累低碩士研究生畢業,讀書的時候,積累起雄厚的知識儲備。畢業後,有實力被高薪職位錄取,繳足五險一金到40年以上,你可以做到退休金7000以上。如果你有足夠的智商做一個成功的老闆官員專家,會不止這個數。如果你智商偏低,只能做簡單勞動,就不要多想了。退休金不是福利,是在崗時 社會 貢獻的儲備,本質是在崗時國家替你攢下的,你能工作時積累的少,貢獻低,只能得到你該得的。退休後仍然是按勞分配,不要期待不勞而獲。
❺ 什麼樣的人退休養老金能到7000以上他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養老金在7000元以上的人基本是在事業單位或者國企擔任高管,有著這么高的退休金,老了之後,基本可以過得比較安逸,這種老人可能會選擇旅遊。其實我們國家城鄉差異還是很大的,尤其在90年代,城市職工的待遇比農村或者其他小縣城職工的待遇要很多,而這一點在養老金上也能看出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國家各個城市的養老金數額是不同的,民企國企的養老金數額也是不同的。
不過這些年,國家也意識到了城鄉的差距,開始通過社保統籌賬戶進行轉移支付,也就是說,企業支付的那部分資金,未來可能轉移到小城市的職工養老金中,這樣也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平,畢竟貧富差距拉大。而且這些年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國家養老負擔也越來越重,今年開始,政府已經推出了延遲退休計劃,未來老年人可能可以更加靈活的選擇退休時間。
哪些群體退休養老金超過7000元?
1、機關事業單位
一般需要科級或科級以上幹部、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高職稱的教師或醫生或教授級別等人員。
2、公務員
一般是副處級以上的公務員,職位級別高,本身的繳費基數也高。
3、大型國企或央企
比如國企行業的煙草、鐵路、石油等職工。
4、企業高管
一般是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在職工資就非常高,社保繳費高。
5、軍隊離休幹部
軍隊幹部年輕時為了保衛國家,經過了戰爭的洗禮,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有職稱、軍齡較長的軍隊離休人員,養老金甚至可以過萬。
❻ 養老金744什麼水平
現在,退休金能拿到7000元的人不多,除了離退休幹部,公務員等之外,大多數工薪階層的人,都可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至於7000退休金算什麼程度?各人有各人的想法。退後一步講,就是拿7000元退休金的人,他也並不滿足,因為比他多拿的人還有。
城市不同,待遇不同,這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籠統說是什麼水平,一句話,難說。
7000元的退休金在全國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級別。總的來說:
我國202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是3235元,7000元的退休金是全國企業平均退休金的2.16倍多,屬於中上等水平。
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2020年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退休金分別是,上海:4467元。北京是4365元。7000元的退休金比上海的平均退休金高出56.70%。比北京高出60.36%。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2020年全國企業平均退休金最高的地區是西藏。它的平均退休金是4865元。7000元的退休金高出西藏的43.88%。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在平均退休金是中等則答水平的湖北省,2020年的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是3028元。7000元的退休金高出湖北省平均退休金的2.31倍。屬於中上等水平。
全國還有吉林、湖南、海南和廣西等13個地區的平均退休金不到3000元。最低的吉林,平均退休金是2622元,7000元的退休金是它的2.67倍。接近上等水平。
❼ 普通工人的退休金達,到7000元到8000元算不算很高的水平
普通職工的退休金做到7000元至8000元算強的嗎?假如是公司在職員工退休出來的工作人員,可以達到7000元至8000塊的退休金,相對來說是一個很高的水平了。並且企事業單位的退休員工占據著絕大多數的佔比,所以說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下來之後,他能夠得到退休金待遇相對來說是極低的。
❽ 退休金7000是什麼水平
每月退休金7000是什麼水平,按照我了解的情況當然是比較高的水平,雖然還有更高的,但那是極少數,但是7000的比例也是非常低,那麼能拿每月7000養老金的人,有哪些群體呢?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
根據有關統計數據說明,2017年我國平均養老金為2362元,經過2017年的調整後,2018年為2480元,平均增加5%左右,這和當年養老金的調整比例是一致的。從全國的養老金來看,2018年全國平均養老金突破4000元的,只有西藏和上海,其中西藏為4371元,上海為4012元;突破3000元的也只有7個省市,包括北京、青海、浙江、山西、山東、天津、新疆;2500元以上有18個省區市,廣東屬於這個梯隊,這是大家想像不到的;2500元以下的有四個省市區,他們是廣西、海南、湖南、吉林等。
縱觀我國養老金的構成,雖然只有西藏和上海平均達到4000元以上,但是這兩個地方5000到7000以上的比例應該是不少的,那麼每月7000元以上的人員是哪些 群體 呢?
一是縣處級以上的公務員或是副高以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這部分人由於在職時工資比較高,按照老辦法退休,除了發達地區以外,中西部地區的退休可能達不到7000元,但是如果按照中人的或是新人的退休辦法退休,都能達到7000元以上。
二是大型國企的三級單位以上管理人員。 這部分人大部分在職時,年薪都在10多萬以上,他們的繳費指數最低為 社會 平均工資的三倍,到現在退休時,這部分人大都有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最低也是按照140%繳費指數來計算,所以平均繳費指數超過200%是沒有問題的,他們在退休時,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以外,還要增發過渡性養老金,所以這部分人的退休金超過7000元是沒有問題的。
三是壟斷行業、金融行業的骨幹人員。 對於壟斷行業、金融行業的骨幹,也就是支行的一個中干,壟斷行業的一個基層班長,只要視同繳費年限加繳費年限能夠達到35年以上的,退休金超過7000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從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全部納入社保繳費制度,在納入社保繳費制度後,國家在2018年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進行了一次調整,而且調整的幅度是比較大的。人均月均漲薪超過300元左右,加上原來的工資待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平均工資與城鎮企業全口徑計算的職工工資相比,高出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因此在繳納 社會 保險時,機關事業單位率先實行了社保入稅,即從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全部由稅務部門徵收,所以,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今後的平均繳費工資和個人賬戶資金,都比同期的企業人員要高出很大的比例,,加之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要繳納12%的職業年金,所以在退休時除了養老金以外,還要增加一份職業年金。所以今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超過7000元,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樓主你好,最近這個問題有很多小夥伴提出,那麼退休金7000元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我們可以換個思維這樣考慮,就是說你自己這個工資待遇有沒有達到7000元的一個水平,如果說自己的工資待遇達到7000元這個水平,那麼實際上收入也是非常高的。那麼在職能到7000元收入都比較高,更不要提退休以後的一個,退休金待遇能到7千元了。
因為本身退休以後,是不如自己的這個在職期間的工資待遇的。那麼如果你在職期間能夠獲得7000元的待遇水平,作為企業單位的退休職工,往往只能獲得4000元左右的一個退休金待遇。那麼對於企業單位來說,很少有人會超過5000元的一個退休金的水平,所以說,能夠上5000元以上的一個退休技術水平,他們大多數來自於機關事業單位,所以說這部分群體,基本上是退休人員當中的少數群體。
所以說7000元的一個退休金待遇,超過了絕大多數人的一個水平,而且我們國家退休人員退休金的平均標准大概是2650元,所以說,7000元的標准幾乎是三倍於平均工資的標准,所以絕大多數人是到不了這樣的一個水平呢。
退休金能拿7000元,絕對算是退休人員里的高收入群體了,正常 不是機關事業單位在編職工就是國企正式人員 ,而且機關事業單位里至少是處級領導,國企也必須是大型壟斷性央企地市級的中層。
7000元對於在職人員都已經算是不低的收入了 ,我國目前的 社會 平均工資都達不到這個水平。而按照現在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方式,養老金的替代率只有50%左右,甚至更低,所以希望退休後能夠拿到7000元的,在職的時候月工資要在15000元左右。
第一、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這項主要影響的是基礎養老金,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越高,說明當地的經濟水平越高,相應的消費水平也會更高,退休後的養老金要維持相應水準保持才能保證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第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這項影響的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目前我國的養老金計發遵循的是 「多繳多得」 的原則,繳費工資越高,繳納的養老保險越多,那麼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都會更高。
第三、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和繳費工資一樣,和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成正比關系。
當然,除了養老金以外, 現在我國還有一種作為補充養老保險的制度——年金制度 。這個在退休後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不過只有 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和部分企業人員能享受到 ,加上這筆收入的話,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替代率達到80%以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退休金7000元是什麼水平?這肯定是高水平了,可以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過得很好。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每個退休人員都想知道自己能拿多少養老金,也想知道自己的養老金屬於什麼水平。
首先,從一線城市的水平來看,像北京的平均養老金水平已經達到了4000元左右,7000元的養老金是北京平均養老金的接近兩倍啊。
再從全國范圍來看,全國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尚未達到3000元,7000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大約三倍左右。你說高不高呢?
從統計學角度來說,平均數據都是進行偏態分布的,什麼意思?就是說多數人的數據說低於平均水平的。
我們舉個形象的例子,像姚明身高二米二,有人身高一米五,平均身高就是一米八五,可見多數人身高是低於平均1.85米身高的,工資和養老金也是如此。
所以,即使在一線城市北京,多數人平均養老金低於4000元,可見7000元屬於少數人才能達到的水平,自然屬於高水平無疑。
什麼樣的人,退休金能拿到7000元呢?一是繳費水平較高的人,也就是繳費基數高的人,也就是工資水平高的人。
目前,互聯網行業和金融業屬於高薪行業,他們的平均工資已經超過了每月一萬元,自然養老金繳費水平也就比較高。所以,高薪行業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更高。
另外,企業的性質也是很重要的決定因素,像國企,外企,他們都會嚴格如實申報職工社保繳費基數,工資水平高,所以養老金水平也比較高。
第二是繳費年限長的人,養老金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第三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由於養老金雙軌制原因,他們之前不用繳費就能享受高額養老金,級別越高養老金越高,處級以上拿到5000元養老金應該是沒有大問題的。
即便是現在雙軌制已經結束,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視同繳費年限會比較長,也是決定基礎養老金的重要因素。
現在有錢的企業都認識到社保多交多得,在廣東,像中鐵、廣東省安社保都買的不少,我見他們基數有20000以上還比較多,他們退休10000不是問題。私人企業還按3000基數買,退休估計就1000多
即在沿海發達地區,也屬中上水平。企業職工極少達到,一般女三千餘,男工令長能達四千餘。
算中等偏下水平。可在領養老金的這個人群階層里,基本上應該是超高水平的了!
悠著點花,細水長流。
肯定不是下崗職工的水平。
養老金7000元屬於什麼水平?這要從公務員,事業單位和企業分別耒分析。公務員分,國級,省部`,地廳,縣處,鄉科級,這7000元在公務員中屬於鄉科級水平。若在事業單位則屬於中下水平。如果在普通企業中則是最上等水平。
❾ 每月養老金7000元屬於什麼水平,如何分析有助於你認識更清晰呢
現階段,他們的養老保險金是依據繳存基數、繳費年限、個人帳戶資金余額、上一年度員工月均值、城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多種因素來綜合運算的,每一種要素針對養老金危害都是非常大的,但作為同一個人,不太可能每一種要素都做到放大,有些人可能是繳存基數非常低,可是繳費年限長,也有的人繳存基數非常高,可是繳費年限很有可能相對來說短。但還是有繳存基數非常高,繳費年限很長的人,那這2個倆件的具有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金毫無疑問是非常高的。
每月養老保險金3000元至5000塊的人,大多數是繳費年限超出30年及以上,依照100%開展交費工作人員,絕大多數歸屬於公司的一般管理者或者基層管理人員,這類人群應當歸屬於中等水平養老金人;養老保險金5000元至7000元以上的人,一般都屬於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企中層管理人員,歸屬於養老保險金相對較高的工作人員;每月養老保險金7000元以下工作的人員,就應當歸屬於養老保險金非常高的人,都是極少數人退休職工。
總的來說,從全國均值養老保險金水準、各地均值養老保險金水準、不一樣人群的養老保險金現況去分析,每月養老保險金7000塊的工作人員,在全國各地全是處在上等水準。不過也有超出7000元乃至1萬元,但那是歸屬於退休職工里的極個別,並沒有相比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