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老最適合的地方有哪些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考慮到哪個城市適合養老。在選擇養老城扮拍衫市時,每個人對於生活環境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以下城市是比較適合養老的。
第一,成都。成都作為國內最佳宜居城市之一,宜人的氣候、風景優美的環境、優質的醫療服務和文化底蘊深厚等因素都讓這座城市成為很多老人們的選擇。
第二,廈門。廈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美。相比其他城市,廈門的物價相對較低,同時還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和醫療保健服務。
第三,西安。西安作為中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充滿濃郁的文化氛圍。這里有許多著名的歷史景點如華清池、兵馬俑等,同時也擁有較為完善的醫療機構和便捷的地面交通系統。
第四,青島。青島位於中國東部沿海,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這里的醫療水平和社會保障制度也相對較好,而且物價較為適中。
第五,海口。海口是中國南部的一座美麗城市,氣候溫暖、環境優美。廳腔這里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時也擁有較好的醫療設施和良好的社區服務。
綜上賀消所述,以上幾個城市都具有適宜養老的特點,可供老年人們選擇。但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在選擇城市時需要綜合考慮自身的經濟、文化、社交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城市。
2. 中國哪個城市最適合養老居住啊
您好,中國養老宜居城市如下:
1、珠海:珠海生態環境優美,山水相間,陸島相望,氣候宜人,這里比較適合養老。
2、昆明:這里四季如春,空氣清新、天高雲淡、陽光明媚、鮮花常開,比較適合宜居養老。
3、廈門:廈門一年四季草木豐盛,可以說是全國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了。
4、大理:大理已經成為國內最理想的養老城市,並且大理的森林覆蓋率有60%。
5、大連:大連素有「浪漫之都」的稱號,數不勝數的賞海、玩海景點是這座城市的最佳名片。
6、舟山:舟山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在很多地方都受著霧霾困擾的情況下,舟山依然是空激鎮氣通透,藍天白雲,這里的大氣質量指數連續多年排名全國前三。
7、蘇州:蘇州不是個夜生活十分豐富的城市,粉牆黛瓦,小巷幽深,處處流露出安然與閑適,生活成本不太高,是個比較適合生活尤其適合老年人生活的城市。
8、青島:雖然是北方城市,但冬季的溫度並不低,並且供熱系統完善,相比南部海港城市的酷熱,青島的四季分明更有韻味。另一方面,青島也比較注重對老年人的關愛。
9、海口:海口市地處熱帶海濱,其熱帶資源呈現多樣性,氣候宜人,風光獨特,被譽為是環境最好的城市,全年有311天空氣質量為優。
10、成都:在氣候這一條上,其屬於宜居城市。成都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城市,喜歡熱鬧,有熙熙攘攘的城市氛圍;喜歡靜,有淳樸安逸的鄉村小院。
11.鳳凰: 鳳凰古城是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城內風景秀麗,充滿苗鄉特色。一條沱江靜靜流淌,沿沱江而建的吊腳樓、古色古香的明清古院,這一切都咐模那麼讓人心生嚮往。
12.杭州: 杭州這座「人間天堂」城市,擁有了秀美的西湖,湖光山色,好不令人嚮往。但它的美不僅僅止於這一潭湖水,上千年的歷史積淀,孕育出大量人文古跡,既有江南水鄉的古典雅緻,又有國際化時尚的潮位。
13.嘉興: 嘉興自古就是富庶繁華之地,「絲綢之府」、「魚米之鄉」,四季分明,氣溫適中,沒有大幅度的溫差。有眾多的河流和星星點點的湖泊,極其豐富的水產品,而且嘉興物價穩定,治安也特別好。
14.昆明: 昆明四季如春,享有「春城」的美譽,這里的鮮花即使是冬天都開的嬌艷,滇池和翠湖每年都有越冬的海鷗如約而來。這里的物價相對較低,能保持較高的生活水準,而且作為雲南的省會城市,它還享有相當大的優勢,簡直是一塊生活的樂土。
15.麗江: 麗江沒有嚴寒酷暑,只有溫涼更迭,這里的納西文明、自然明簡粗環境吸引著大批的人前來。它是中國遊客重遊率最高的城市,客棧文化堪稱全國之最,來了這里,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來發發呆、喝喝茶、曬曬太陽,都是一種享受。
16.秦皇島: 秦皇島是中國唯一因皇帝名號而得名的城市,這里山水相依,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環境是它最大的優勢,金沙碧海、天藍水清、空氣潔凈,森林覆蓋率非常高,成了400多種鳥類的樂園。
17.青島: 青島這座滿城啤酒飄香的城市,「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就是它的真是寫照,成群的海鷗,大片經典的歐式老建築是這里最獨特的風景。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點,四季分明,空氣特別濕潤,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不同的海味。
18.廈門: 廈門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被海水環繞的城市,環境十分干凈整潔,氣候宜人,一年四季花木繁盛。由於生態環境好吸引了大量白鷺來此棲息,又被稱做「鷺島」。
19.舟山: 舟山被譽為「千島之城」,金庸筆下的桃花島就在舟山呢,海島特有的景緻賦予了這里無窮的迷人魅力,藍天、碧海、金沙、白浪營造了不可多得的度假勝地。舟山被稱作「中國海鮮之都」、「海上花園城市」。
20北戴河: 北戴河空氣環境都很好,陽光、沙灘、海水、森林,綿長的海岸線,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非常適合來這邊休閑度假,養老居住。
3. 陝西除了西安還有哪個城市最宜居
剛從恩施回來。風景都很不錯,最喜歡坪壩營,霧霾地區的人建議一定去住岩簡稿幾天,氣管發炎去的,到那就不咳嗽了。農家院非常干凈,吃的也完全綠色食品。僅次於神農架的雞公山原始森林和四洞峽風景區特別適合不想太累也不想趕熱鬧的人。
神農溪:發源於神農架主峰,典型的峽谷溪流。流經棉竹峽、鸚鵡峽、龍昌洞峽,最狹處兩岸相距僅7米。沿溪漂流刺激驚險。
大水井:由李氏宗祠和李氏庄園兩部分組成,屬清朝建築,其規模在湖北古建民居中首屈一指。
水杉王:有「天下第一杉」之稱,樹齡達粗孝600餘年,樹高35米,胸徑2.4米。
連珠塔:建於清道光年間,是恩施市的標志性建築。由大小山門、齋堂、花牆和石坊組成。塔高40米,塔身以大青磚砌成,塔內有懸梯,頂層可觀恩施全景。
星斗山:區內保存有2033種植物和378種陸生脊椎動物,被譽為「華中天然植物園」。山南部12公里的黃金洞是世界上罕見的復雜洞穴系統。
仙佛寺:中國開鑿年代最久遠的石窟寺之一,建鑿於公元335年。石窟中有大小石佛100餘尊,雕工古樸精湛。
4. 陝西、陝北、陝南、關中,哪個地方最好
陝西、陝北、陝南、關中那個地方最好?
首先要說的是陝西是個省,陝北陝南關中是三個地區。要說這三個地區那個好?我們要從經濟文化,資源,交通,自然環境這幾個方面客觀的去看看。
1 經濟文化方面,首先首屈一指的是關中地區 陝北地區 陝南地區。
在關中有西安這個十三朝古都坐鎮,在經濟文化方面,直接就可以秒殺整個西北。再加上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更是無法撼動。
陝北有榆林和延安兩個城市。在古代榆林是軍事要塞,延安是延安府。在近代延安是紅色革命的搖籃,榆林的資源大市,資源的開發助長他的GDP高達4800億,直接坐上了陝西老二的地位。所以放在第二位。
陝南有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城市。由於都是依附在秦巴山區,而南水北調陝西段全在陝南,所以資源能不開發的都不叫開發,經濟一直得不到快速發展,所以很遺憾在省里都是排在最後。
2 在資源方面。陝北 關中 陝南。
陝北的煤炭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還有鹽、天然氣、石油等等。這些資源都是儲量很大。
關中雖然沒有陝北那麼多,但麟游,長武韓城的煤也不少。而且關中有大量的耕地資源,可以有效的保證糧食的供應。
陝南資源其實也不錯的,但還是那個原因。為了保證首都人民能喝上干凈的水,不開發。沒辦法,國家政策。
3 在交通方面。關中 陝南 陝北。
目前陝西應該都是縣縣通高速了,但是在如今的高鐵時代,都很重視高鐵。
關中有寶蘭高鐵,西鄭高鐵,西成高鐵,還有現在已經開工建設的關中城際,諾干條高速。
陝南在交通方面我認為是比陝北要好。首先西成高鐵全境貫穿,讓漢中一個多小時到達西安,還有未來西武高鐵,西康,都會逐步開通。
陝北在這方面就略遜一籌了,目前榆林到西安的高鐵還在建設中。不過延安已開通到西安的動車了。
4 自然環境 陝南 關中 陝北
在這方面陝南毫無疑問肯定是第一,三個城市都是在森林氧吧里。而且漢中更是適合宜居。
關中在環境這方面,沒有陝南好,還好有幾條河。不過PM2.5這幾年在冬天直接爆表。
陝北由於地理條件,這方面就不如陝南和關中了。不過由於近幾十年來的植樹(三北防護林),沙漠已沒有以前那麼厲害了。
所以也不能說那個好,那個不好,你有錢可以去陝南過人與自然的生活,沒錢可以去陝北挖煤(哈哈 開個玩笑)。
還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可以在下方評論。
恭喜發財(λ ˇ )
阿獃認為,這要從幾個方面看,當然,人人都說家鄉好。
客觀地講,陝南最好,漢中最好。
好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自然生態環境最好。
秦嶺屏於北,巴山橫於南。漢江貫於中。山川秀美,河流縱橫。森林茂密,物產豐富。是全球同緯度生態最好的地方,是人類最宜居的地方。陝北、關中是無法相提並論。
第二、生活最舒適安逸。
1、吃的豐富,原生態。
2、住的安逸,環境好。
3、喝的純凈,水資源好。
4、呼吸的純凈,空氣好。
5、休閑的地方多,釣魚、爬山、打球、騎車……到處都可以。
6、郊遊地方多,自然風光好。
第三、發展前景最好。
隨著大交通條件的改善,以及世界級漢中天坑群的發現,漢中的 旅遊 業將是規模大級別高, 旅遊 業將推動漢中大發展,成為重要的 旅遊 目的地。
良好的自然生態,也將轉化成優勢資源,推動漢中的發展。
第四、物產最豐富。
水稻、茶葉、竹筍等優質農產品,數不勝數。
大熊貓、朱䴉、金絲猴、羚牛等珍稀動物。
第五、漢中人好。
漢中人普遍溫厚、善良,性格溫和,誠實待人。
漢中男人溫和穩重,外柔內剛。
漢中女人溫柔賢惠,美麗大方。
理由足夠了吧,下面阿獃在羅列一下,國家給的榮譽:
首批中國全域 旅遊 目的地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文明城市
國家 歷史 文化名稱
國家雙擁模範城市
國家改革試點城市
國家生態良好城市
國際 旅遊 城市金旅獎
…………
太多了。只要到陝西走一遍,就知道阿獃為什麼這樣說了。
首先明確一點,對陝西來說陝北、陝南、關中每個地方都有其特色,標准不同說不上哪個地方好。
作為一個陝西人,平時聽很多人講陝西人一到外地去就會被問你們那裡是不是全是黃土高坡?你們哪裡人頭上都帶白毛巾,是不是臉蛋都紅撲撲的?你們那裡人是不是都住窯洞?其實不是的,陝西從地域上來說分為陝北、關中、陝南三個地方,這三個地方的風土人情、語言、經濟發展都不一樣。下面小焦就來講講這三個地方都有哪些過人之處吧!
陝北陝北地區位於黃土高原,是我國黃土高原的中心地區。陝北包括榆林和延安兩市。總體上來講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基本上以黃土塬、梁、峁、溝居多。是黃土高原經過現代溝壑分割後留存下來的高原面。之前,陝北人民基本上住窯洞,頭上戴著叫「帕帕」的東西,臉有些紅,說話鼻音很重。但是現在情況有了很大改變,很多陝北人住進了樓房,取掉了「帕帕」,膚色也越來越好了。
雖然陝北地區自然條件不好,植被覆蓋率也不高是真的。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煤、油、氣資源豐富,特別有錢。其中延安多石油和天然氣,榆林多煤礦,所以這兩個地方憑借這些資源就很富有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陝北的農業也有特色,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洛川的蘋果和陝北的大棗。蘋果又大又脆又甜,紅棗又甜又香,絕對是好東西!
關中外地的朋友對「關中」這個地名恐怕不太熟悉,很多人知道陝西是因為西安,所以很多人就認為西安就是關中,其實不是的。關中位於陝西中部,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以及楊凌示範區。
很多人對關中了解是因為西安,因為西安是一個 歷史 氣息厚重的地方,號稱十三朝古都,有著很多祖先留下的 歷史 遺跡,什麼大雁塔、秦始皇陵等等,很多人都慕名前來。又因為西安是省會城市,所以西安的經濟和現代工業相比其他城市要好一些,基本上可以成為整個關中平原的代表了。所以,西安可以說是古樸與現代的結合。
作為一名三農人,我認為楊凌示範區值得一提。因為楊凌農高會是中國最高級別的國際級農業高新技術博覽會,及迄今為止已經舉辦了25屆,被譽為「中國農業奧林匹克盛會」。楊凌農高會在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發展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陝南可能很多人對陝西最不熟悉的就是陝南地區了。從地理條件上來說,陝南北靠秦嶺、南倚巴山,中途有漢江流過。雖屬陝西管轄,但是地理地貌、風情民俗等還是更接近西南地區。
陝南地區從西往東依次為漢中、安康、商洛三市,這里植被豐茂、水資源較豐富,多種植水稻、桔子、茶葉等,人們以大米、麵食為主,方言與四川、重慶、湖北接近(個別地區方言接近關中方言,如商洛商州、漢中洋縣、安康漢濱等)。
雖然陝南地區在自然條件上優於陝北關中,但是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大型工業不多,當地人收入普遍不高。當然了,這個也與政策有關。
相對於關中陝北,陝南地區自然環境優越,所以近年來陝南三市大力開發 旅遊 資源,企圖通過三產打開經濟增長的大門。
個人認為,要說關中陝南陝北到底哪個地方好,要分情況看。 你要論自然環境,那必須陝南地區;你要論經濟發展,那必須關中地區(但是好像後勁不足啊);你要看礦產資源,那必須陝北啊!
你認為哪裡好呢?
陝西人傑地靈,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發源地之一,是中華民族之源頭,不得不說陝西在全國的重要位置是非常顯赫。
陝西地形地藐結構長形,陝北黃土高原呈三級階梯,順勢而低,至潼關進入關中平原,至寶雞進入秦嶺,漢中盆地依巴山,陝西地跨三個地藐,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可以說獨一無二的。
【陝北】
榆林
延安
陝北從榆林地區和內蒙接壤的毛烏素沙漠開始,陝北地區是革命老區,是中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 陝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們都在陝西的北部,所以稱做陝北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總面積92521.4平方公里,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一地,被譽為「 中國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 。輕工產品以皮革、紡織、毛毯最為出名。名勝古跡有紅石峽、鎮北台、李自成行宮、易馬城。
延安革命紀念館
延安革命舊址的陝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陝甘寧邊區首府,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後方,是革命聖地。延安革命舊址包括鳳凰山中央中央舊址,楊家嶺中共中央舊址,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王家坪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中】
關中,是指「四關」之內,即東潼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關中地區位於陝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五市一區,總面積556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5.06萬(2015年底),位於中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的北方地區。
關中可以說從潼關一直向南直至寶雞,號稱"八百里秦川",是富饒而高產的米糧川,過去號稱"天府之國"。文物古跡無論從地上到地下,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西安
渭南
寶雞
西安古城牆
省會西安就處在八百里秦川腹地,這座幾千年的城池如今是國家中心城市之一,絲綢之路起點, 旅遊 業堪稱中華之寶石級,全國高校列為前三甲, 科技 領域也領跑中國,是西北乃至中國中部地區上最領先的城市。
【陝南】
漢中
安康
商洛
一座秦嶺山,半部中國史。秦嶺是我國南北分界線,翻過秦嶺就來到陝西南部,這里號稱魚米之鄉,陝西江南,陝南是指陝西南部地區,陝南地區從西往東依次的是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地市。
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
陝南北靠秦嶺、南倚巴山,漢江自西向東穿流而過。陝南的漢中、安康自然條件方面具有明顯的南方地區特徵,主要栽種水稻,盛產桔子、茶葉。主食是大米、麵食。
陝西在上古時代是華夏「九州」中的「雍州」, 歷史 悠久,早在110萬年前,「藍田猿人」就在灞河兩岸生息繁衍;西安城東的半坡遺址,展示著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 社會 的進步和文明;大約五千年前,華夏始祖炎帝、黃帝帶領各自的部落,在陝西北部黃土高原一帶開創了中華文明;後稷開啟農耕文明,倉吉創造漢字,張騫發軔絲綢之路,司馬遷獨領傳記史書之風騷……無不標志著陝西古代文明的燦爛與輝煌。
重臣分陝去台端,賓從威儀盡漢官。 四塞河山歸版籍,百年父老見衣冠。 函關月落聽雞度,華岳雲開立馬看。 知爾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長安。古韻絲路,厚德陝西
誠邀,如題。其實「好」的定義有很多,有人覺得錢多是好,有人覺得休閑實好,還有人覺得風景才是定義一個地方好壞與否的標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陝西的陝北、陝南、關中各有所長,至於是好是壞,就看讀者自己的感覺了。
從地理區分上來說,陝西省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以黃土高原為主的陝北,以關中平原為主的關中,以秦嶺山脈為主的陝南地區。
陝北包括榆林和延安。陝北地區以黃土高原為主,居民多住在窯洞,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使得陝北人文民俗和山西呂梁、內蒙鄂爾多斯等周邊地區相近。此地由於降水稀少,所以農業不行但是榆林的工業較為發達,資源豐富,所以發展也還可以。
陝南包括漢中,商洛和安康 漢中安康由於地近川渝,口音和習俗都與四川人很接近,尤其是漢中,簡直是說的四川話。此地三個城市均在在秦嶺和大巴山之間,風景秀麗,冬天不會太冷。是個不錯的 旅遊 休閑之地。
關中號稱八百里秦川,渭河平原地帶,習慣上所說的陝西方言其實就是指關中方言。關中自古以來就是陝西的白菜心,西安更是西北第一大城市,教育城建科研都是頂級水平,論發展前景,關中絕對是陝西最好的地區。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我覺得這個問題本來就有問題
陝西省本就分為陝北、關中、陝南,把這四個放一起做對比,我只能說陝西最好啊 如果拋開陝西,具體到陝北 黃土高坡的地質面貌有它的特點,又是革命老區;關中是陝西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地勢相對平坦,物產豐富;陝南山清水秀、氣候宜人!
經濟方面,關中好,有大西安,寶雞。做後盾。
環境氣候,居住,養老,陝南好
尤其是漢中,漢中一直都是魚米之鄉。氣候宜人,空氣清新,被授予中國十大最美城鎮,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首批全域 旅遊 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我的家鄉就在漢中的最邊上,寧強,這里幾乎沒有遇見過霧霾,是漢水的發源地,天然氧吧,沒有化工企業。就是現在物價上漲的比較快。要來 旅遊 的抓緊時間了
其實是硬生生合在一起的,地域差異很大
你所謂的陝北、關中、陝南我分別說一下吧
陝北,南邊是黃土高原地貌,北邊是毛烏素沙漠地貌,是古時著名的苦寒之地,因名而意,毛烏素的意思是寸草不生的地方
陝北有兩個地級市組成延安市、榆林市,共轄25個區縣
地域面積92521.4平方公里,佔全省接近一半(陝西20.56萬平方公里)
語言為晉語,陝北方言
獨立的文化民俗,鬧秧歌、唱道情、彈三弦、唱民歌(陝北民歌、信天游)、陝北說書、窯洞、行門戶、送湯、搭平伙、紅色文化
而榆林市是我國的資源大市,定靖的油田、天然氣,神府的煤礦,具不完全統計,以目前的開采量,大概還要幾百年才可以挖完,那時候我們又不知道在哪了
就拿我舉例,我其實很少去西安那邊,可能是太遠了吧,去西安和北京差不多,而太原二百多不到三百公里,銀川三百公里,呼市也才四百公里,包頭三百公里(內蒙古第一大城市),而鄂爾多斯就太近了,相對來說陝西中南部離我們較遠了點
關中我很少去,關中有自身獨特的文化,並且很廣,西到甘肅隴東三市、寧夏西海固,東到山西晉南三市,南到商洛北部地區,北到延安寶塔區以南,文化也很有特色內容也很豐富
陝南,陝南已經不是北方了,不論氣候還是人文,而從實際出發,它是秦嶺以南了,陝南三市內部區別就很大了,文化差異很大,基本上各成一體,就拿經常吵的一個點來說吧,那個點就是方言,陝南話多屬於是巴蜀方言(西南官話),亦有關中話、江淮官話、楚語、贛語、湘語的少量分布
陝南的命運彷彿是註定的,在它成為南水北調的中線水源地之一的那刻,它就將成為世間的最後一片凈土,美麗的祝願,安好
知道的沒好多,如有錯誤和不足,務必糾改
陝南最好,因為陝南漢中是兩漢三國 歷史 重鎮又因臨漢水之南,南面漢山故名漢中,漢中又有石門十三品 歷史 瑰寶,古漢台,拜將台,飲馬池,圍繞在城中,而且古漢台,拜將台,飲馬池又是漢初三遺址。
陝南被秦嶺大山擋風又擋灰塵,一江青水環山而繞,山青水秀一遍綠色的風景線,祖祖輩輩勤奮耕耘田地,享受自然大地風光,男人俊女人俏,春曖花卉,空氣清晰人們愉快的生活,安康市發展四通八達建設施展越來越好,人們歡樂身心 健康 ,風景這邊獨好。
5. 陝西省安康市好不好
安康市位於陝西省最南部,為秦嶺、巴山山地,幅員在北緯31°42′~33°49′、東經108°01′~110°01′之間。轄漢濱區和紫陽、嵐皋、石泉、寧陝、鎮坪、平利、旬陽、漢陰、白河9個縣。面積23391平方千米,耕地28.9萬公頃,人口303萬。該地區為我國北亞熱帶動植物典型代表區,有羚牛、朱䴉、雲豹、大鯢等珍稀動物。是本省茶葉、蠶繭、油桐、生漆主產區。中葯材黃連、吳茱萸、當歸等占據很大比例,號稱「巴山葯鄉」。襄渝、陽安鐵路及國道西萬公路橫穿全境。安康是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十大節慶城市,中國十大宜居小城市。
在陝西來說,安康市的經濟不是很發達,當時發展潛力很大,比較適合人居住,我就是安康的。
6. 三個城市中,哪個才是陝西最宜居環境最好的城市
陝西,位於西北內陸腹地,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樞紐。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
下轄1個副省級城市:西安,9個地級市: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漢中、安康、商洛、榆林、延安,和一個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今天我們來看看最適合居住的城市排名前三到底是哪三個?
第三名:商洛
位於陝西省東南部,東臨河南省,東南臨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別與陝西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地處秦嶺山地,因境內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商洛主要生產小麥、玉米和稻穀,「嶺溝紅米」最為出名。是陝西核桃、板栗、柿餅、木耳的集中產區。水貂養殖業居陝西省之冠。有大熊貓、蘇門羚、青羊、林麝、水獺、黑鸛等珍稀動物。
著名景點:
西漢三遺址、褒斜棧道、武侯墓、張良廟、南湖、定軍山、黎坪等。
7. 漢中適合居住嗎
問題一:為什麼漢中被聯合國稱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漢中易中天說:漢中是最早的天府之國,自古就是風水寶地。余秋雨說:漢中是漢民族的根,漢族人的老家。漢中是漢文化的發祥地!梁會文說:漢中是地球同緯度生態保護最好地區,最適合人類居住!!
漢中是地球上同緯度生態最好的地方。這片被巍峨秦嶺和蒼莽巴山環繞的盆地,被長江兩大支流漢江與嘉陵江滋養的秀土,雖然位於中國西部,但卻擁有與江南同樣的秀色,是一處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風水寶地。
游歷漢中,撲面而來的是滿目蒼翠。佛坪自然保護區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國首個野外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長青自然保護區有「生物資源庫」之美譽,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尤其是以四大國寶――朱、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最為著名,國內外科學界廣泛關注;黎坪國家森林公園奇峰怪石林立,泉溪池瀑競秀,被稱為西北的「九寨溝」;紫柏山山嶽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風景如畫,霧靄蒸騰,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稀罕見;午子山山勢險峻,壑幽林密,素有陝南「上華山」之稱,其山中2500餘畝世界珍稀白皮鬆蔚為壯觀;褒谷口石門景區高峽平湖,儀態萬千,仿建的石門棧道依山傍水,凌空飛架,再現了秦漢棧道的宏偉風貌和形制特色;紅寺湖煙波飄渺,山水交融,恬靜神秘,是「一幅天然的國畫長卷」;南湖天靈地秀,林茂竹修,曲徑通幽,是一處集錦式的水上園林;西北最大的柑枯生產基地,城固十萬畝枯園,金秋時節桔紅橙黃,游園采桔,其樂融融;全國第二大櫻桃基地,西鄉櫻桃溝花開時節,山林盡染,絢麗多彩,十里飄香;還有百滲團咐萬畝油菜、五十萬畝的茶園,每到春季,沿江兩岸百里金黃,蜂飛蝶舞,令人心曠神怡.
漢中有張騫,蔡倫 ,諸葛亮,漢叢純服,漢文化,Y八飛機研發基地等等。
問題二:寶雞市,安康,漢中哪個更適宜居住 漢中
問題三:西安和漢中在居住生活上有何不同 最大的區別是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啦之類的東西。漢中和四川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接近,吃面的或信少,吃米為主(我就討厭吃面)。氣候比西安好,唔,其他的就沒什麼區別了,ls所講是對的,漢中適合養老,生活節奏慢~
問題四:在漢中買房在哪個地段生活比較方便 ~~~抓不住的東西 連伸手都是愚蠢的
問題五:從地理的角度分析漢中生態環境好適宜人類居住的原因 位置
陝西漢中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江河分水嶺,四季分明、氣候溫潤、冬無嚴寒、夏 無酷暑,並因此造就了物種的多樣性。
氣候
漢中屬於亞熱帶氣候區,北有秦嶺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氣候溫和濕潤。
漢中北依秦嶺,南頻巴山,中間為漢中盆地。漢中盆地是中國著名的糧倉,也承載著漢中絕大多數的人口。漢中的森林覆蓋率為52%,林草的植被率達60%,這在中國也是不多見的。漢中境內有漢江、嘉陵江等567條河流,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
問題六:漢中,蘭州,那個城市適應人居住 肯定是漢中更適合人居住,漢中氣候濕潤離西安也比較近,物價不高。
問題七:陝西漢中生活水平怎樣? 樓上的哥們肯定沒來過漢中,漢中市簡稱「漢」,美譽「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位於陝西省西南部,漢江上游,北倚秦嶺、南屏大巴山,地勢南北高,中間低,中部是漢中盆地。漢中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地區、全國雙擁模範城。漢中主產水稻、小麥,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等珍稀動物,洋縣為國家稀有動物保護區。
問題八:漢中 好嗎 這里是你生活和調節心情的好地方 這里也許沒有你要尋找的大城市的霓虹燈 也沒有你留戀的現代化娛樂設備 但是這有淳樸的民風 這有最新鮮的空氣 這有最安逸的生活環境 這有最讓人留戀的美食 這有最讓人感觸的夜景 LZ 我不理解你的好是什海意思 但是我在這里生活了20年 越生活越留戀 畢竟是自己家鄉 如果想感受最質朴的生活 或許你可以來看看~
問題九:陝西漢中氣候怎樣啊? 漢中氣候
氣溫:區內氣溫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於地形。年均氣溫14℃。西部略低於東部,南北山區低於平壩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壩地區年均氣溫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年均氣溫低於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氣溫高於13℃。
降水:漢中地區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形成全年降水的暖濕空氣,主要來自印度洋孟加拉灣,其次是西太平洋。夏季,在副熱帶高壓影響下,孟加拉灣水汽沿西南低渦下部的西南季風北上,經 *** 、雲南及四川西北部到達本區上空;西太平洋水汽隨副熱帶高壓邊緣的東南氣流輸入本區上空。冬季,受極地大陸冷氣團(主要是蒙古高壓)控制,多西北季風,形成寒冷乾燥少雨的天氣。春秋為過渡季節,春暖少雨,秋涼多雨,氣候濕潤。地面植被、水庫、河流、田園等所蒸發於空間的水汽參與降水甚微。來自西南、東南的暖濕氣流受巴山、秦嶺阻隔,使得區內雨量充沛,但由於兩山位於西南氣流的路徑上,由於中低層雲系的水汽系統輻合,以及地形抬升和山地垂直影響,使本區南北承接水汽不等,降水量分布懸殊,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00-1700mm之間。其中南部米倉山最為豐富,成為陝西之冠。
濕度:整個漢中地區年平均相對濕度分布態勢,基本呈南大北小。漢江平壩、巴山山地70-80%;秦嶺山地73%。一年中冬春兩季較小,夏秋較大。9、10月為全年之冠,均在80%-86%;冬季(12、1、2月)三個月漢江平壩、巴山山地為75%-80%;秦嶺山地58%-66%。
風:區內年均平均風速介於1-2.5米/秒之間。鮮見大風天,年均不到2天,周邊郊縣則有不同。
問題十:漢中怎麼樣? 漢中市簡稱「漢」,美譽「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位於陝西省西南部,漢江上游,北倚秦嶺、南屏大巴山,地勢南北高,中間低,中部是漢中盆地。轄漢台區和鎮巴、留壩、勉縣、西鄉、南鄭、城固、寧強、洋縣、佛坪、略陽10個縣,總面積27246平方千米,人口380萬。漢中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地區、全國雙擁模範城。現任市委書記張會民、市長胡潤澤、市政協主席李懷生。漢中主產水稻、小麥,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等珍稀動物,洋縣為國家稀有動物保護區。
地理:漢中地處祖國大西南,北界秦嶺山脈,南界大巴山,總面積27246平方公里。其間是由漢江沖積而成的漢中平原。屬亞熱帶氣候。漢中市位於漢水上游,漢中盆地中部,東經106°51~107°10、北緯33°2~33°22之間。地形特點南低北高,市內有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三種地貌,平原區為漢江沖積平原的一二階梯,海拔500~600米之間,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佔全市面積的34.62%;丘陵為山前洪積扇形成的寬谷淺丘地帶,海拔601~800米之間,地勢起伏較大,約佔全市面積的28.1%;山地區是秦嶺南坡形成的淺山和中山地區,地勢較為復雜,土壤貧瘠,海拔在701~2038米之間,約佔全市總面積的37.2%。
漢中盆地南北寬約37公里,東西長116公里,約占漢中地區總面積的15.7%,可耕地越畝,其中以水田為主
氣候漢中屬於亞熱帶氣候區,北有秦嶺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氣候溫和濕潤。
氣溫:區內氣溫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於地形。年均氣溫14℃。西部略低於東部,南北山區低於平壩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壩地區年均氣溫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年均氣溫低於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氣溫高於13℃。
經濟:2010年,漢中實現生產總值509.7億元,增長1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2.8億元,增長3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4億元,增長18.4%;財政總收入45.2億元、增長22.4%,地方財政收入18.6億元、增長29.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83元,分別增長15.5%、21.4%。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分別達到486億元、402.67億元,增長32.8%、34.1%。糧食、油料總產分別達114.13萬噸、17.01萬噸,增長3.9%、6.8%。生豬飼養量619.63萬頭;茶葉產量1.5萬噸,漢中仙毫在第七屆北京茶博會上榮獲9枚金獎、占綠茶類金獎總數的64%;柑桔產量22.38萬噸;蔬菜產量174.48萬噸。勞務輸出79.35萬人,收入75.2億元。全年接待遊客1211.7萬人次,實現收入48.7億元,分別增長17.5%、52.2%。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798.12億元、300億元,增長17.97%、24.22%。
8. 咸陽和西安是不是我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
現在很多人,他們也都是比較喜歡一些安靜的地方了,就像是一些古鎮。但有些人覺得這里的地方可能發展並不是特別的迅速了,他們是希望可以遠離城市的一些煩惱,也是可以有這些古鎮韻味的地方了,所以這個地方呢,也是非常適合老人居住的,如果你已經厭煩了城市的煩惱,那麼你可以選擇去這里的。
安康的他也是位於陝西的最南部了,在於這里呢,她也是比較適用於茶樹的生長了,他也是生產插座的一個地方了,他也是有著一些悠久的歷史。在這里呢,很多個鄉鎮,他們也都是以茶為生的。那你呢,也是有著寧陝豆腐乾的。丟的東西呢,你也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用油炸,他的營養也是非常的豐富了,而且也是有著增加食慾的一些功效了。
9. 在西北最適合養老的地方,你知道幾個
在大家的印象中,干凈整潔的城市,都應該是坐落於祖國南方的,遼闊蒼涼的北方,大多數都是非常乾燥,沙塵滾滾,大西北永遠都是黃沙滾滾,或者是黃土高坡上那些蜿蜒的溝壑,氣候乾燥,不適宜養老。如果你是這樣認為的話,那你就錯了不過也不能絕對地這樣說,因為在祖國的大西北,有這樣幾座城市氣候特別好,非常適合養老。
在西北有這樣兩座城市特別適合養老,一是夏都西寧,二是隴上江南隴南。
西寧位於毀棚青海省東部,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古稱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寧"之意,湟水中遊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西寧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有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
西寧,是青海高原唯一一座宜居、養老、宜游的城市,
西寧夏季平均氣溫17-19 ,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西寧是一座有著兩千一百多年 歷史 的高原古城,古稱西平亭,曾是漢後將軍趙充國屯田的地方、 南涼 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絲綢南路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門戶、 河湟文化 的發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北山煙雨—— 西寧古八景 中遺留最完善的一景。
西寧八景:石峽清風,金蛾曉日,文峰聳翠,鳳台拍李留雲,龍池夜月,湟流春漲,五峰飛瀑,北山煙雨
隴南是甘肅省唯一屬於長江水系並擁有亞熱帶氣候的地區,被譽為「 隴上江南 」。境內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錯,氣候垂直分布,地域差異明顯,
隴南氣候溫和,風光秀美,非常適宜居住。
隴南是甘肅唯一具有 北亞熱帶 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觀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被贊譽為「甘肅的 西雙版納 」;分布於全市各縣的大河壩、三灘、紅土河、 梅園溝 、雲屏山等自然景點,被人們稱作「隴上小九寨纖賀則溝」。
景點:武都萬象洞、官鵝溝、成縣西狹頌風景名勝區、康縣陽壩自然風景區、西和晚霞湖、甘肅秦文化博物館、兩當兵變紀念館、兩當雲屏三峽、徽縣金徽酒文化生態 旅遊 景區
10. 在陝西,選擇一個長期居住的地方,應該選擇哪裡
寶雞是當仁不讓的選擇,這些年,寶雞在城市規劃、交通建設、生態宜居水平、文明城市建設方面展現出了驕人成績,寶雞在全省經濟總量排在第4位。首先,寶雞溫度以及氣候很適宜生活居住,夏天和西安等周邊城市相比溫度普遍低三至五度。其次,寶雞城市環境非常干凈,是較早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的一批城市,以及國家園林城市,整個城市被秦嶺山脈包圍,綠化率較高。再次,城市裡道路不擁堵,對外的交通網路也四通八達,從之前的隴海鐵路,到如今的高鐵,與周邊省市形成了幾小時生活圈。同時寶雞也擁有很多家三甲醫院,醫療資源豐富。最重要的是寶雞的消費水平也不算高,物價和周邊省市比較起來也算低的,而且蔬菜等基本是從田間地頭直接到老百姓餐桌,再者,這些年寶雞引進了很多高新企業,解決就業的同時也帶動了經濟發展,加之原本就占據寶雞半壁江山的軍工企業,裝備製造業的迅猛發展,在經濟上給與城市有力支撐,所以,綜上所述,寶雞是一個適宜養老,適宜居住的城市!
陝西是一個一省像三省的地方,陝北、關中、陝南無論是從氣候環境、地貌特徵、人文風俗、語言習慣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差異。
關於宜居,每個人的標准可能不盡相同,但基本上大同小異,無外乎是從經濟發展水平、 社會 和諧程度、生活便利程度、生態環境優美程度、文化底蘊厚度、公共安全程度等方面來衡量。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是這個地方 社會 進步的基礎。而經濟總量、經濟結構和經濟效益又決定著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
一個地方 社會 治安狀況良好、財富分配公平公正、居民安居樂業、 社會 有序運行,形成了一個和諧穩定的 社會 局面,這是宜居必須具備的 社會 條件。
一個地方的生活便利度又取決於這個地方的交通便利度、商業服務、市政設施、教育文化 體育 設施、公園分布、住房情況、醫療資源、公共安全等方面。
一個宜居的地方必須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並且人在發展過程中和自然能有效地相互協調和有機融合,滿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舒適的要求。
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主要體現在這個地方的 歷史 文脈能否與這個地方在發展過程中有機融合所形成的文化環境,比如 歷史 文化遺產、現代文化設施、城市文化氛圍等。
一個地方能否為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和生活環境,主要取決於這個地方應對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等突發性公共安全預警及治理機制的完善性,這也是宜居的標准之一。
理想中的宜居標准和現實中的宜居狀況還是有差異的,一個地方是否宜居,主要看這個地方是否以人為核心,並且人與 社會 、人與自然、人與文化、人與經濟、人與環境是否和諧共生、協調發展。根據這些我們來了解一下陝西各地的狀況。
大部分人對陝北的印象還停留在黃土高坡、塵土滿天、乾旱缺水、窯洞白頭巾等形象上。其實今天的陝北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退耕還林以後,陝北高原的植被得到了很好的修復,如今行走在陝北各地,入眼滿是青翠碧綠。就連毛烏素沙漠通過陝北人民幾十年的治理,也基本從陝西的版圖上消失。
陝北地區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榆林市位於陝西省最北部,是陝、甘、寧、蒙、晉五省交界地,轄2區、1市、9縣,在陝西10個地級市中面積最大。人口大概360多萬。
榆林的經濟總量在陝西僅次於西安,排第二位。是一座能源型城市,這里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陝甘寧氣田。同時也是陝西主要的雜糧產區。產業結構相對單一。
榆林的物價水平高於陝西的省會西安,這並不是因為榆林人收入高,而是榆林第三產業相對薄弱,導致物價只高不低。榆林市區的房價在陝西僅次於西安、咸陽,是陝西第三位。
榆林屬於 歷史 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榆林古城是僅次於西安的明代城池,近些年榆林市結合自己的 歷史 文脈,在城市建設上有很大的建樹,在治理荒漠的同時,提升城市硬體設施,擴大公園建設,把榆林打造成了名副其實的沙漠綠洲。
延安位於榆林南部,關中北部,地處黃土高原腹地,是革命聖地。延安的經濟總量位於陝西第七位,也是資源型城市。延安下轄2區、10縣、代管一個縣級市,常住人口近230萬。
延安的物價水平也是居高不下。延安的房價位居陝西10個地級市中第五位。延安市區處於一個狹長的川道之中,一直限制著延安的發展。近些年,延安削山造地,建設延安新區,已經初具規模。
陝北的劣勢是非常明顯的,無論醫療資源還是教育資源,都相對薄弱,榆林地區擁有三甲醫院四所,而延安地區只有兩所。陝北的高等學府只有延安大學稍有名氣,但是在陝西的高校中還是處於低位。陝北的教育資源和陝西其他地方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系,陝北沒有大型交通樞紐,也沒有距離較近的大型城市,出行還是不太方便。陝北盡管四季分明,但是陝北的春天大風沙塵天氣時有發生,夏天高溫、暴雨頻繁,陝北的冬天嚴寒而漫長,但是日照卻是陝西最長的。
關中位於陝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五市一區。關中可謂是陝西的白菜心。 歷史 上,關中作為全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達兩千年之久,使得關中 歷史 文化底蘊深厚。
從自然環境上來說,關中的五市一區,除了銅川外,都處於渭河沿岸,基本都差不多。我們一一了解下這幾座城市。
寶雞位於關中西部,這里是周秦的發祥地,關於寶雞,我們可以從它獲得的殊榮來了解,先後獲得「中華環境獎」、「中國人居環境獎」、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十大生態宜居城市」、「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
就在前不久,寶雞以堅持「以綠色低碳理念為中低收入居民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創新實踐,從全世界各國170多項提名中脫穎而出,榮獲2021年聯合國人居獎。寶雞市成為我國和亞洲唯一獲獎城市,也是西北地區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去過寶雞的人都知道,寶雞物美價廉、 美食 眾多,無論是從城市規劃,還是城市治理,對得起獲得的這些榮譽。這些榮譽就是對寶雞這座城市的認可。也足以說明寶雞這座城市的魅力。
寶雞下轄4區8縣,總人口約330多萬人,經濟總量位於陝西第三位,房價位於陝西第九位。寶雞還是連接西北、西南以及中原地區的交通樞紐。寶雞擁有7所三甲醫院,在陝西僅次於西安。
寶雞高等教育不是特別出眾,最好的大學是寶雞文理學院,但基礎教育方面寶雞中學近年來的表現不俗。寶雞的產業還是相對單一,這也是寶雞的一個短板。隨著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群的建設,寶雞的地理位置為它帶來了不可替代的優勢。隨著產業的合理布局和發展,相信寶雞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西安作為陝西的省會,和國內大部分省份一樣,省內獨大。西安幾乎集中了陝西所有的優質資源,無論是教育醫療、城市規模、文化建設等都是陝西第一。
近年來,西安的城市發展建設迅速,相繼建成開放了眾多的以 歷史 為主脈的主題公園,大型商業區的建設,大大的豐富了西安的文化氛圍。同時西安也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再加上西安相關政策的出台,吸引大批的年輕人落戶西安。
城市的快速膨脹,而各種城市配套設施卻無法跟上,造成了交通擁擠、環境污染、住房緊張、治安惡化等一些城市問題。西安早期的城市規劃不合理,使得居民對西安的舒適度體驗不是很好。比如韭菜樓過多,商業住宅樓層過高,密度過大等等。
西安是舉全省之力建設的城市,城市發展過快未必是好事,有時候應該稍微放慢腳步,讓那些文明和諧的步子能跟得上來。西安距離宜居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渭南和咸陽是毗鄰西安東邊和西邊的兩座城市。作為西安的鄰居,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從好的方面來說,西安的產業的外溢首先受益的就是這兩座城市,但是現實是這些年這兩座城市非但沒有從西安得到多少好處,反而被西安所虹吸。
兩市的人口都是凈流出,咸陽的GDP位於陝西第四位,渭南GDP位於陝西第五位。咸陽的房價位於陝西第二位;渭南房價位於陝西第六位。而物價方面,咸陽、渭南、西安三地相差不大。
城建方面,咸陽主城區位於渭河北岸與咸陽北塬之間,呈東西發展,隨著西咸新區的設立,咸陽曾重點發展的渭河南岸也為他人做了嫁衣。不得不調整發展方向,向北部的塬上發展。
而渭南位於渭河南岸與南塬之間的台地上,也是呈東西發展之勢。同命相連的咸陽和渭南,他們的發展只能隨西安的發展而起舞。期待西安的騰飛能帶著身邊的兩位兄弟一起騰達。
銅川位於關中北部,是陝西的10個地級市中規模最小的一個。早期的銅川因煤礦而興起,屬於資源型城市,曾經經濟發達,位居陝西第二位。隨著資源的枯竭,和許多資源型城市一樣,如果轉型不成功,只能一步步走向衰落。
銅川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這也是目前銅川僅剩的賣點了。銅川的轉型還是看不到希望,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交通狀況,銅川都不具備優勢。銅川的GDP排在陝西第十位,房價也是陝西第十位。銅川市只擁有一所三甲醫院。未來的銅川,何去何從,拭目以待吧。
關中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牲了環境,目前關中地區最大的問題就是霧霾嚴重。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也是宜居的主要因素之一。
陝西有句俗語:「秦嶺山脈一道線,南吃大米北吃面」。陝南位於秦嶺以南,包括商洛、安康和漢中三市。
陝南最大的優勢就是環境,尤其是漢中,處於秦嶺和巴山之間,北方的寒流不易南侵,而南方的潮濕氣流不易北上,造就了這里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
漢中年平均氣溫14 ,氣候溫潤、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漢中地區植被茂盛,森林覆蓋率約51.2%,植被覆蓋率約56%,林地面積居陝西省首位,如此高的植被覆蓋率造就了漢中優美的自然風光。
漢中的農業也非常發達,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小麥和油菜花。漢中盛產黑米,現在的漢中主要發展有機農業,通過品種改良種植出五香米、五彩米享譽各地。
漢中還是我國的傳統油菜種植基地,每年油菜種植面積達一百多萬畝,漢中也成為我國油菜花觀賞主要地區之一。
漢中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陝飛等大型企業是漢中的工業支柱。漢中的交通相對陝南其他城市比較便利,西成高鐵把西安、成都、漢中串聯起來,極大地方便了漢中民眾的出行。
漢中的GDP位於陝西第六位,而房價位於陝西第七位。漢中擁有三所三甲醫院。高等教育方面,陝西理工大學位於漢中,而基礎教育上龍崗中學異軍突起,高考成績直逼西安五大,帶領漢中教育快步向前發展。
位於陝南的安康和商洛相比於漢中更弱一些,安康的GDP和房價都位於陝西第八位;商洛的GDP位於陝西第九位,而房價卻位於陝西第四位。兩地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交通問題,隨著交通狀況的改善,兩地未來可期。
如果不考慮經濟發展因素,我認為關中地區的寶雞和陝南的漢中是陝西最宜居的地方。其實每個人對於宜居有不同的標准,最符合自己標準的地方就是最宜居的地方。
本提問核心在長期居住。可以理解為以氣候適宜為主,其它為付。現作以大致分折。
一,陝北地區,冬天乾燥寒冷。二關中地區夏天酷熱,冬季霧霾大。三,陝南地區,雖然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好,但壞在夏天潮濕悶熱,蚊子橫行。類似南方氣候,一般人受不了。那麼適宜長期居位最佳地在那裡?銅川。
銅川以煤碳建市,在過去人們的印象里環境不好,但今非昔比。首先有位置上的優勢,地處陝北高原與關中平原的結合部,夏天無關中之酷熱,有陝北高原清爽,冬天無陝北的乾燥嚴寒,有關中平原的溫暖,又少關中平原的霧霾,兼陝北關中之優,缺陝北關中之劣,得天獨厚。
以銅川新區為例,距西安90公里,交通暢達,新建城市,布局合理,規化超前,方圓十公里,成井字街區,綠化,環境十分優越。人口不多不少,安靜舒適。若只以長期居住看,冬天不很冷,夏天不很熱,空氣流動順暢,霧霾很少,幾乎可以不計。我的頭像即是窗外拂曉之外影,天色藍如海,可見一斑。當然我只強調以居位為核心的選擇,其它不計的話,走遍陝西唯銅川最宜居。
要在陝西長期居住的話,我覺得還是我老家住著最舒坦。東鄰黃河,北靠黃龍山,南面是關中平原。
早上起來,打開房門,那股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讓人覺得渾身舒爽,這樣的情景在其他地方是很難碰到的。要是晴天的話,站在塬上望南看,可以清楚的看到巍峨連綿的秦嶺和華山,當然還有東南方的中條山,那感覺真的只能用心曠神怡來形容最好!
老家到處都是果樹,春暖花開之時,漫山遍野到處都盛開著各種各樣鮮花,彷彿進入了花的海洋。粉色的桃花,蘋果花,白的似雪的梨花等等,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瓜果飄香的夏天,甜如蜜糖的沙瓤西瓜,咬一口就噴出蜜汁的五月鮮桃,還有那不知饞死多少人高池脆瓜,那叫一個美!
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果樹碩果累累,粉紅色的富士蘋果,黃橙橙的酥梨,紅彤彤的柿子,還有核桃,蜜棗等。老家的秋天是收獲的秋天,也是忙碌的秋天,辛勤的鄉親們都在忙碌中收獲著一年來的希望和夢想。到了冬天,那些冰雪覆蓋的日子,辛苦了一年的鄉親們並沒有窩在家裡,而是忙著整理自家的果園,期待著又一個春天的到來。
我愛我的老家,充滿希望的老家!所以要說在陝西長期居住,我覺得只有我的家鄉最美,只有我的家鄉最嘹!
我漢中人,去過中國很多城市,冬夏季節都感受過。我認為,各有所長,但是 ,要想在一個地方長期居住,不說是全國內,就在陝西省境內,唯一一個宜居城市就是漢中。依據是:他具備了人生存的最優質的也是最原始的東西:(1)空氣和水;(2)文化底蘊;(3)物產;至於交通便利是其次。如果還不服氣,那就用最笨的思維來假定。把漢中全部斷電,斷水,所有的交通封閉,與外界隔絕5___10年,或者更長時間來做個檢驗。漢中人生存依然如故,而且,少了人為的原因,人的壽命可能延長。如果還不信,只有自己親自來體驗了!
在陝西,選擇一個長期居住的地方,應該選擇哪裡?
在這里我個人推薦西安市長期居住。選擇這里的原因是這樣的。
第一是西安市轄區內包括了好幾個地方,比如長安,比如高陵,比如咸陽等地的。可以說西安市居住,選擇性比較大,不管是城南還是城東都能居住。
第二是西安市是陝西省的第一大城市,這里無論是教育。還是醫學水平,都是國內領先的,可以說少了很多顧慮。我在西安暫住的時候,就發現陝西其他城市的人都會有來西安就讀就醫的。可以從這里看出長期居住在西安還是有一定的便利條件的。
第三就是西安市 歷史 文化深厚,有著獨特的城市資源,不管是 旅遊 還是生活,都是適合的。
第四就是西安市出行也很快捷,周圍有漢中,寶雞,延安,韓城這些城市。相對來說交通非常好。
漢中。魅力無窮,文化發達。食品豐富,居民熱情善良朴實。空氣清新,水土潔凈。
養老的話,強力推薦商洛。
商洛市,隸屬於陝西省,位於陝西省東南部,東臨河南省,東南臨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別與陝西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介於東經108 34′20″—111 1′25″,北緯33 2′30″—34 24′40″之間,總面積19851平方千米。 商洛名勝古跡有5A級景區商南金絲大峽谷、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柞水溶洞、二郎廟、豐陽塔、大雲寺、天竺山、月亮洞等。自2010年開始,一年一度的中國秦嶺生態 旅遊 節在商洛市舉辦。
商洛城市因為發展慢,所以當地的空氣還非常清新,並沒有工廠造成工業污染,預祝以後的商洛會越來越好,能夠永遠看見當地的藍天,現在的商洛城市形象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基礎建設也逐漸完善,進而成為最適合陝西省養老的城市,因為中心城區逐漸發生變化,讓民眾們多了休閑的好去處,當地的教育和商業也發展迅速,不僅方便,還非常節省時間。
商洛當地人的飲食起居,與西安市的飲食習慣相對比而言,沒有多大差距,從高空遠望商洛,當地山清水秀,還有非常秀麗的石麗丹江,交通網路縱觀城市全局,高樓大廈林立,這樣的環境,當然是陝西省最適合養老的地方
宜居之地,顧名思義就是人們居住舒服、安全、生活成本低等。這就要考慮環境、氣侯、交通、地貌地形、自然災害及雨量風沙等。就陝西來說,陝北風沙大,冬季寒冷;陝南山地多雨量大,距四川近,地震波及面廣,但氣溫適宜。關中寶雞山原多,西安人太多也離山近。渭南平原廣闊,發展空間大。且少泥石流地震、龍卷風等自然災害。但空氣污染較重,夏天較熱。所從安全方面考慮渭南好。環境方面陝南好。掙錢上考慮榆林西安。
漢中地處秦嶺以南,與西安等地有天攘之別。秦嶺,淮河作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你應該懂得。漢中地處漢江上游最大的盆地,冬無嚴寒,08年湖北等地都出現嚴重冰凍災害,而漢中卻一如往年,最冷的元月也很少結冰。夏無酷暑,漢中因海拔略高於西安,最熱月氣溫低於西安三度,加之盆地相對開闊,又有漢江穿越盆地,夏天氣溫低於東邊的安康,也低於南邊的四川巴中市,達洲市,南充市。由於秦嶺阻檔,西北的沙塵到不了漢中,雖然漢中是陝西省年降雨最多的地方,但因南邊米倉山和大巴山阻檔,西南方的濕熱空氣被大大減弱,又不會出現四川盆地的霉雨天氣。漢中農作物與四川相似,上季小麥,秋季水稻,秋收後,冬種前的間隙,還可插種其它作物。漢中是我國水稻適生區,種植面積占陝西百分之七十,還是陝西最大的油菜和蔬萊種植區,六十萬畝桔柑,六十萬畝茶葉也是省內最大片區。漢中礦產資源豐富,陝西最大的鋼廠在漢中,中國的運八飛機和預警機在漢中生產,中國最大的原子鈾精煉廠在漢中。當年的漢中王……劉邦,以漢中為發祥地,建立西漢王朝,從此,漢人,漢語就與漢中結緣,被史學家輿為漢人老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就是漢中人,諸葛亮在漢中八年,六齣岐山,五伐曹魏,留下勝跡處處。漢中還是南水北調最遠的水源地,占陝西,河南,湖北三省總調出水的四分之一。為保護水源,漢中關閉了幾百家工廠,這里山青水秀。寶成,陽安,襄渝鐵路和西成高鐵穿越漢中,飛機通達北京,上海,廣洲,深圳和海口等。漢中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優秀 旅遊 城市,這樣地方值得你來撿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