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戶口買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後按照什麼標准領養老金
不管你是城市戶口還是農村戶口都可以參保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由單位統一繳納統一參保,即使你是農村戶口單位為你繳納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等到退休的時候和城市戶口一樣沒有區別。
㈡ 農村戶口在城市交社保退休後怎麼算
如果在城市交社保超過十年,並且在城市裡有買房,退休後可以在城市養老領取退休金的。
㈢ 農村戶口在城市買社保的退休後待遇是一樣的嗎退休金在那裡領取
無論是農村或者居民戶口,在企業繳納社保,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滿社保不低於15年的,符合在繳納社保城市退休條件的,計算方式的政策是一樣的。一個人退休是有社保和醫保等條件的限制,但無論在哪退休,計算方式是一樣的,但是有一個退休地的社會平均工資不同,計算的結果就不一樣。在哪辦理退休手續退休金就在哪領,哪怕你回到老家,退休地也會把工資打到指定賬戶里。
㈣ 我是農村戶口,單位交的城鎮養老保險,在退休後會按那裡的社保給算
單位應該繳納職工社保吧,怎麼是城鎮養老保險?只要繳滿十五年社保,到退休年齡年齡就可辦理退休,享受退休金待遇。
㈤ 農民工農業戶口繳納社保 退休後養老金計算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不因城鎮農村戶口不同。
養老金的計算不因戶口是城鎮還是農村戶口區別,因為參加的險種不同。對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而言,養老金計算涉及到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當事人繳費年限、退休年齡、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歷年繳費基數、當地歷年社平工資等諸多因素,因為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養老金產生差別。
當前,企業職工退休基本養老金有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構成: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計算。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㈥ 交的職工養老養老保險是農村戶口退休年齡是多少
女性滿55周歲退休就可以開始領養老保險。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
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㈦ 如果農村戶口交城鎮社保合,退休以後會和城鎮戶口一樣發退休金嗎
農村戶口的人,如果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加城鎮職工參加的社保,交滿十五年,退休後可以享受和城鎮退休職工一樣的待遇,領取同等的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