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非職工退休後可以領多少養老保險

非職工退休後可以領多少養老保險

發布時間:2022-07-13 21:06:45

① 自由職業者交夠十五年社保.到退休後能拿多少養老金怎麼計算

個人帳戶:退休時個人帳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調節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項待遇之和(簡稱養老金基數)分檔設立,即從養老金基數不滿250元起,待遇每提高一檔(50元),調節金應減發10%(5元)直至滿600元及其以上不增發調節金。

增發調節金後的養老金達到本檔最高額及其以上的,按本檔最高額發給。

計算: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1)非職工退休後可以領多少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② 五險中養老保險退休後能領多少

法律分析】:五險一金在退休後,養老保險可以每個月領取、公積金可以一次性提取。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計算方法如下:每月領取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區上年度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2再乘以繳費年限乘以1%。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個人賬戶存儲額除以計發月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③ 養老保險一個月交700多,退休後可以領多少

法律分析:為1208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條例》

第二條 本省城鎮下列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必須按照本條例參加基本醫療保險:

(一)企業及其從業人員;

(二)機關、事業單位、中介機構、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從業人員;

(三)部隊所屬用人單位及其無軍籍的從業人員。

第三條 建立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個人醫療帳戶(以下簡稱個人帳戶)與基本醫療統籌基金(以下簡稱統籌基金)支付相結合的制度。個人帳戶的所有權屬於個人。統籌基金的所有權屬於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全體人員。

第四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雙方共同負擔。

第五條 基本醫療保險原則上以市、縣、自治縣為統籌單位,實行屬地化管理。

第六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本省地方稅務機關(以下簡稱徵收機關)征繳。

第七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共同繳納。其中用人單位按本單位從業人員月工資總額的5%—7%繳納,從業人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費率不低於本人月工資總額的2%。

第八條 從業人員的月繳費工資額按本人實際工資總額確定,但不得低於所在市、縣、自治縣上年度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低於部分應當由本人繳納的醫療保險費改由用人單位繳納。

第九條 從業人員本人月工資總額超過所在市、縣、自治縣從業人員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也不作為核定個人帳戶定額的基數。

第十條 用人單位在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獲准成立後30日內,必須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醫療保險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依法終止繳納義務時,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將登記情況及時通知徵收機關。用人單位應當在辦理基本醫療保險登記手續後的10日內,按照有關規定到徵收機關辦理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登記。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數額,由用人單位按月向徵收機關申報,並由徵收機關核定。

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數額的,由徵收機關暫按該單位上月繳費數額的110%確定應繳數額;沒有上月繳費數額的,徵收機關按該單位的經濟狀況、從業人員人數等有關情況確定其應當繳納人數和金額。繳費單位補辦申報手續並按規定數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後,由徵收機關據實結算。

第十二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按月征繳,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徵收機關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從業人員個人應當繳納的部分,由用人單位從其工資中代為扣繳。

④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繳滿15年後,退休時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大家是否覺得每月領取的養老金計算非常麻煩呢?

昨天有一位靈活就業人員問我,社保已經繳滿15年了,退休後能拿多少養老金應該怎麼算呢?是否有簡單快速演算法呢?
我相信大家也會有同樣的疑惑,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計算養老金快速演算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要分三步快速計算養老金:
第一步、清楚養老金計算公式。每月領取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上一年退休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含視為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
第二步根據計算公式我們查詢相應數據;
上一年退休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可以在網上直接查詢,一般人社部會在7月份前後公布平均工資數據。個人平均繳費指數:一般估算為0.6;累計繳費年限:就是咱們交多多少年養老保險。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可以到人社局查詢一下,非常方便。計發月數:如下圖所示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吧!
一位四川省成都的靈活就業人員,從2003年開始在社保局交社保,到2018年6月份就60歲辦理退休,正好社保交15年,查詢自己交社保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75000元,我們通過這個快速演算法計算養老金。
以下是我們需要的數據:
經過查詢2017年四川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5969元,繳費年限是15年,個人養老賬戶余額是75000元,6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
基礎養老金=5969×(1+0.6)/2×15×1%=716元個人賬戶養老金=75000÷139=539元每月領取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1255元。
到這里咱們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金就計算好了,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算一算大概領取多少年養老金把自己交的錢領回來呢?

⑤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退休後能領多少

靈活就業保險退休後每個月大概能領1000多元(按最低標准,連續繳納15年,到60歲後退休)。
靈活就業保險退休後的養老金,和個人繳費金額、繳費年限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而已。養老保險繳費以後,生成的養老金待遇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每繳費一年都會增加一年的待遇。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⑥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養老保險能領多少錢

不管是靈活就業人員,還是企業職工,亦或者是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員,社保繳費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都是一樣的。養老待遇就稱為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一)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簡單點說,如果我們按照100%的社平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一年,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個人賬戶里的錢數,實際上是每月我們繳納養老保險以後,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賬戶的。個人賬戶每年也根據國家公布的養老金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記發記賬利息。不過說起根本,還是跟繳費基數有直接關系。
法律依據
《社會養老保險條例》第六條
社會養老保險應當遵循公平與效率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和保障水平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⑦ 養老保險最後能領多少

法律分析:養老金的領取數額: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養老保險領取條件
1.連續繳費滿15年;
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
滿足上述兩點的退休人員,可領取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交滿15年每月領多少?
養老保險的領取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如果繳費年限是15年,那麼我們就可以按照這一年限來計算。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區上年度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假設王先生交了15年的養老保險,繳費時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3000元,退休時當地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6000元,那麼基礎養老金=6000×20%=12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3000+6000)÷2×8%(你繳納的養老保險的個人比例)×15年×12個月=64800元,這是王先生個人賬戶里的所有養老金。退休後,王先生個人賬戶的養老金每月可領取64800÷120=540元。所以王先生一個月能拿到的總的養老金=1200+540元=174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⑧ 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多少

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多少,要根據繳納的基數確定。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基礎養老金等於,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20%,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本人帳戶存額除以120。依據國家的相關政策,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必須達到退休年齡且繳納社保滿15年以上,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自己需要注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⑨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有所進步,我國不斷或者修改一系列政策法規,讓城鎮職工人員的福利待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退休後的養老金也在這十幾年裡迎來了十七次上漲,據悉目前為止平均每人每月可以領取到3000元左右的養老金。
拓展資料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持有社保卡的人數早已突破10億人,覆蓋率高達67%。其中參保的城鎮人員大概在5億人左右,與去年相比實現了較大的提高,除此之外,還有1.5億人正在通過所在地區的社保機構享受退休待遇。在工作時參與社保固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對於城鎮的上班族而言,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保障。
但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變化,就業形勢千變萬化,層出不窮,就業渠道豐富多樣。可以說只要稍稍留心,便處處是工作機遇,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住利用好。由於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預計未來數十年仍會呈現上漲趨勢,導致社會競爭力日益激烈,用人單位的招聘門檻也順勢抬高,就業困難成為我國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為了降低失業率,我國一直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而促進大量新興行業誕生崛起。一些第三產業前景一片光明,發展態勢良好,受到許多人的歡迎與追捧,變得炙手可熱。這些崗位的靈活性與流動性相對較高,因此在職人員想要固定在某個單位長期繳納社保,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令人高興的是,國家自然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也已經了相關法規政策,為這類人群提供了適宜的參保方式。其中一項條例便明確表示,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用靈活就業身份參與社保,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式與普通職工社保又有所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需要承擔全部的繳納費用,並且以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作為基本標准,依據適當的比例繳納20%。接著按照自己的需求,在規定的參保檔次中隨意選擇一個,范圍一般控制在50%至300%之間。
例如某一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為5000元,選擇60%的參保檔次,則每年需要交納7200元。如果選擇了100%的檔次,那麼每年繳納的費用為12000元。但是有個地方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這里提到的繳納費用僅僅是指參加了養老保險,並沒有將醫療保險包含在內。

閱讀全文

與非職工退休後可以領多少養老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緩解老年痴呆症早期症狀 瀏覽:244
老年人頸肩 瀏覽:465
崑山有沒有50歲的工作 瀏覽:112
怎麼父母離異的孩子 瀏覽:561
老人頭痛看什麼科室 瀏覽:669
老人吃什麼長壽葯 瀏覽:459
湖北企業退休漲工資 瀏覽:83
老人喊腰疼怎麼回事 瀏覽:39
中老年人血糖正常范圍 瀏覽:172
公司養老保險是退休金嗎 瀏覽:974
2019年東莞老年大學報名時間 瀏覽:117
寬葉不死鳥什麼季節嫁接長壽花 瀏覽:920
河北省最新退休年齡最新規定 瀏覽:644
入職前去醫院體檢要多久 瀏覽:720
孝順兒子難 瀏覽:247
老年人吃完飯喝茶葉茶對身體好嗎 瀏覽:304
紹興縣殘疾人養老保險 瀏覽:212
養老保險余額怎麼無數據呢 瀏覽:3
養生書單美冊是怎麼做的 瀏覽:829
把錢投資哪個票上養老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