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個人所得稅父母贍養的抵扣標準是什麼
對於個稅贍養老人扣除標准如下:首先納稅人如果是獨生子女,一般每個月需要繳納2000元。納稅人如果是非獨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攤每個月是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個人的分攤額度通常不能超過每個月1000元。
《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第二十二條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所稱被贍養人是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⑵ 個稅父母贍養抵扣2000元指一個老人還是兩個老人
個稅父母贍養抵扣2000元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納稅人屬於獨生子女的扣除標准為每月2000元的標准,每年24000元定額扣除標准;
2、納稅人屬於非獨生子女的,由納稅人與其兄弟姐妹按照一定的分攤方式分攤每月2000元的標准扣除,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超過每月1000元。所以,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並不是一個老人扣除1000元,而是按照定額每月2000元的標准,獨生子女獨自享受2000元的標准,非獨生子女分攤2000元的標准。
《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
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⑶ 贍養老人扣稅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標准:
1、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
個人所得稅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方法:
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全額扣除。非獨生子女的,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
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
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納稅人贍養年滿60歲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贍養支出,可以稅前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⑷ 個稅申報贍養老人最多可以抵扣多少
個稅申報贍養老人最多可以抵扣2000元。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征稅對象有以下幾點:
1、法定對象,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納稅義務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3、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征稅內容有以下幾點:
1、工資、薪金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勞務取得的所得;
3、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⑸ 贍養老人專項扣除是多少
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萬元(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應當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年2.4萬元的扣除額度,每一納稅人分攤的扣除額最高不得超過每年12000元。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贍養人的贍養支出,可按每年12000元-24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其他法定贍養人: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去世,實際承擔對祖父母、外祖父母贍養義務的孫子孫女。納稅人贍養2個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數加倍扣除。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條,夫妻雙方平等享有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共同承擔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⑹ 贍養父母可以抵扣多少個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構成上述關系的贍養、撫養義務人,應依法承擔贍養或撫養責任,若被贍養人或撫養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贍養或撫養義務人應承擔的贍養或撫養費按以下方法計算:贍養費的計算。首先計運算元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視為該子女無力向父母提供贍養費。
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超出部分,二個子女以內的按50%計算贍養費;三個子女以上的按40%計算贍養費。
應付的贍養費除以被贍養人數得出付給每個被贍養人的贍養費。人民法院認定贍養費的標准包括:當地的經濟水平、被贍養人的實際需求、贍養人的經濟能力。贍養費的給付內容分六個方面:
(一)老年人的住房費用;
(二)必要的精神消費支出;
(三)老年人基本贍養費;
(四)老年人的生病治療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護理費用;
(六)必要的保險金費用。
按照規定,只要祖父母、外祖父母中的任何一方,沒有納稅人以外的其他孫子女、外孫子女共同贍養,納稅人都可以按照獨生子女扣除。
但如果納稅人實際承擔對叔叔伯伯、岳父岳母或公婆的贍養義務時,這些費用不能享受個人所得稅附加扣除。
同時,扣除標準是按照每名納稅人有兩位贍養老人進行測算,只要父母其中一位達到60歲就可以享受扣除。如果納稅人父母年齡均超過60周歲,也不能按照兩倍標准扣除。
對於獨生子女家庭而言,父母離異後重新組建家庭的,在新組建的兩個家庭中,只要父母中一方沒有納稅人以外的其他子女進行贍養,則納稅人可以按照獨生子女標准享受每月2000元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
對於多個孩子的家庭而言,如果兩個子女中的一個沒有贍養父母能力,也不能由餘下那名子女享受2000元的扣除標准。按照規定,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在兄弟姐妹之間分攤2000元/月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不能由其中一人單獨享受全部扣除。
同時,雙胞胎也不可以按照獨生子女享受贍養老人扣除,雙方需要共同贍養父母,每個子女都不能獨自享受2000元的扣除額度。
而如果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如果非獨生子女納稅人的兄弟姐妹都已去世,其可在第二年按照獨生子女贍養老人2000元/月的標准扣除。
如納稅人的兄弟姐妹在2019年1月1日以前均已去世,則選擇按「獨生子女」身份享受贍養老人扣除標准。如納稅人已按「非獨生子女」身份填報,可修改已申報信息,1月按非獨生子女身份扣除少享受的部分,可以在下月領工資時補扣除。
⑺ 22年贍養老人的法律規定可扣稅多少
如果你是獨生子女,你父母雙方都60歲以上了,你每個月可扣減2000元再稅。如果只一個60歲了,可扣減1000元再稅。如果你兄弟姐妹有兩個人,父母都60歲以上了,兄弟二人各可扣減1000元再稅,如果父母只有一個人60歲,兄弟二人每人可扣減500元再稅。如果兄弟姐妹有三個人,父母都60歲以上了,2000元三個人分,可以平均分,也可以不平均分。平均分每人可扣減666元再稅,不平均分最多的可扣減1000元,父母兩個人2000元扣減費可以兩兄弟各分1000元一個兄弟不分,也可以一個分1000元,另外兩個各500元。
總之,贍養父母扣減費標準是,一個老人人1000元,老人有幾個子女可以商量分配,可以平均分也可以不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