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B. 企業編和事業編退休工資的差距大嗎
企業編和事業編退休工資的差距比較大,具體如下細說:
一、從大的方面來說。
2020年企業退休職工的月人均養老金為2900元左右,這是官方公布的數據,是比較准確的。從一些公布的數據進行推算,2019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月人均養老金為6400元左右,這是推算的數據,不一定準確,只是一個大概。就算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月人均養老金低一些,月人均養老金估計也會在6000元左右。如果按照這樣的數據,企業退休職工的月人均養老金大概只有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的一半左右。其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四、從其他方面來說。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可能還會有其他收入,比如在我們這里就會有生活補貼和物業補貼,生活補貼每月為500元,物業補貼按級別劃分,低的每月也有160元。這樣每月就會有660元的補貼。而一般的企業退休人員是沒有這些補貼收入的。
綜合以上情況,企業退休人員與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估計目前應當在一倍左右。如果加上年金收入和其他補貼收入,退休待遇的差距估計在一倍以上了。因此,從養老待遇上來看,還是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好一些。
C. 央企退休金比一般企業高嗎
法律分析:國企和私企養老金是無區別的。一般國企當個人工資記於社平工資時是按個人工資為基數繳費的,而大多數私企是不管工資高低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數給員工繳費的,這樣老闆可少繳社會統籌費用。退休後其養老金不可能比在職時高,一般國企有有50%算是不錯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D. 剛上班是大集體,後轉為央企退休時,和一直在央企上班的職工退休時有何區別
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不一樣。
因為集體和央企的繳費基數丶繳費年限丶繳費金額等條件都不相同。企業退休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E. 退休後國企和私企在退休工資上有什麼不同
文/百家號 二哥拾影 原創首發
我們經常會認為國企的退休工資高,而私企的退休工資低,原因是他們的計算方式不同,其實不是的,無論是國企繳納的養老保險還是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甚至是自由職業者繳納的養老保險,當然我們說的養老保險指的是職工養老保險,而不是農村養老保險或者居民養老保險。
既然國企與私企繳納的是同一種養老保險,那麼他們的退休工資計算方式就是一樣的。
總之,就是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到的多少與自己繳納的繳費檔次與繳費標准有很大的聯系,一句話,繳納的越多,時間越長,繳費檔次越高領取的就越多。
F. 國企退休和私企退休的區別
一:工資待遇的不同。一般國企當個人工資高於社會平均工資時是按個人工資為基數繳費的,而大多數私企是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數給員工繳費的。
這樣老闆可少繳社會統籌費用。所以國企平時繳納的社保金多些,國企職工退休後的工資相對要高些,所以國企平時繳納的社保金多些。
二:退休後的待遇不同。現在的企業都是交社會養老金,退休時就拿社會養老金,養老金也分為按照當年各省發布的養老金交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一百,百分之兩百等,交的不同,拿的也不同。有一些效益好的國企交百分之一百,發達地區的國企有的交百分之兩百。但是民企就不會達到這么多,能交百分之五十的都很少。
三:繳納基數不同。根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如果職工工資超過上年度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則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對於工資低於上年度百分之六十的,則按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繳費。對於國企,都是按照百分之三百交。對於私企,介於政策強制性和企業經營成本,都是按照最低要求繳費。
G. 央企和事業單位退休金一樣嗎
摘要 您好!由於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實行不同的退休養老制度,待遇計發辦法和調整機制不同,資金渠道不同。
H. 國企退休金和私企退休金的區別
法律分析:在我國私企退休金與國企退休金的區別是什麼?
1、一般國企當個人工資高於社會平均工資時是按個人工資為基數繳費的,而大多數私企是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數給員工繳費的,這樣老闆可少繳社會統籌費用,所以國企平時繳納的社保金多些,國企職工退休後的工資相對要高些。
2、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一)退休;(二)患病;(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I. 如果企事業統一標准計算養老金,養老金差異還大嗎
不,如果已經是了。事實上,自2014年10月1日起,企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後,企事業單位統一了繳費標准和養老金計算標准。但歷史原因、制度原因、監管力度等諸多因素產生共鳴,使得改革目標可以一蹴而就。在我看來,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過去、現在、未來的養老金都會有差別。總的趨勢是差距會繼續縮小,但難以消除。
個人認為,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企事業單位的養老金都會有差距。然而,國家正在不斷採取改革措施,完善對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障的監管,以縮小這一差距。比如2019年5月,用人單位養老保險繳費率降低到16%,比如社保費提升為稅收徵收等。我相信未來會陸續推出新的改革措施。因此,未來的總趨勢是,企業與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之間的養老金差距將繼續縮小。但從實際角度來看,很難完全消除。其實只要沒有明顯差距,就已經很理想了。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