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保交滿15年,能領多少養老金
社保交滿15年,熬到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有人說900多,也有人說600多,更有人說1000多,到底能領多少養老金呢?可以說是眾說紛雲,哪個正確呢?
下面和【曉梒聊社保】一起了解一下。
社保交滿15年,能領多少呢?眾所周知,領取養老金需要滿足2個條件,一法定退休年齡,二養老保險的繳納年限滿足最低15年。所以社保交滿15年,只是符合領取養老金的條件之一。
02不同的退休年齡,領到的個人養老金也各不相同
以個人賬戶儲存額為27000元的計算的話。
60歲退休,每月能領個人養老金27000/139=194.24元;
55歲退休,每月能領個人養老金27000/170=158.82元;
50歲退休,每月能領個人養老金27000/195=138.46元;
寫到最後:社保交滿15年,單從繳費年限是無法計算出退休時能領多少養老金的。
還要看繳納工資、歷年繳費平均繳費指數、個人賬戶余額、退休年齡等因素。
今天曉梒聊社保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更多社保問題歡迎關注。
『貳』 社保交滿15年後,每月可以領多少養老金
1、要算清退休後能領多少錢,你要先了解清楚這3個公式:
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基礎賬戶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假設小編從2002年開始在上海工作並繳納社保,到2018年正好60歲退休,前一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6504元,這15年中,平均工資是5000元。上海養老保險個人繳納比例為8%,那麼這15年裡,小編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儲蓄額是5000*8%*12*15=72000元。
而根據北京的規定,到60歲退休是按照139個計發月數來算。所以,個人賬戶養老金=72000/139=518元。
與個人賬戶養老金相比,基礎賬戶養老金就比較難計算了,主要是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不太好算。小編按5000來算好了,則基礎賬戶養老金=(6504+5000)/2*15*1%=863元。
所以,小編退休後每月能領取的養老金=518+863=1381元。
『叄』 社保能領多少退休金
那如果我們交滿了15年,退休的時候能領多少錢?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按照《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如果未到法定退休年齡而提前退休,養老金是不能領的。若未交滿15年,養老金也是沒有的。
如果沒有繳滿15年,大多數人只能申請延長繳費或者轉入城鄉居民養老社保了。
現在的退休年齡是是男60周歲,女55周歲。至於會不會延遲退休,這個問題嘛,我不做過多闡述。
現在全國統一的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
其中,計發月數由國家統一規定,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65歲101個月,70歲56個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這部分主要取決於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自己繳的越多,儲蓄額越多,每個月領的也越多。
2.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工資)÷2×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數化工資=(自己的工資÷社會平均工資)×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
基礎養老金這塊,涉及的概念比較多,計算公式比較復雜。
我們簡單點說,退休後養老金領多少,與個人累計交費年限長短、交費水平高低、個人賬戶金額多少、退休年齡大小、當地職工的社平工資等都有直接關系。
『肆』 社保交最高檔次,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一二線養老金平均水平3000-4000,三四線養老金水平1500-2000平均水平,農村地區養老金平均水平1000以下,匹配不同地區養老消費情況。
養老金高低影響因素就是繳費年限,而15年繳費年限是領取養老金的最低年限門檻,然後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就積累越多,越早參保,隨著時間積累,養老金水平也越高,超過普通15年參保的社保養老群體。
個人辦理社保注意事項:
被保險人初次繳費6個月後發生的大病醫療費用,方可享受大病醫療保險待遇。參加大病醫療保險的被保險人須連續繳費,不應間斷。
繳費不滿5年或雖滿5年但享受了大病醫療保險待遇的,再次繳費時,6個月以後發生的大病醫療費用,按本辦法的規定享受大病醫療保險待遇,並且只報銷一次性住院的醫療費用超過1300元的,門急診費用不予報銷。
『伍』 社保交滿15年後,每月可以領多少養老金
社保交滿15年並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領取退休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版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權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需累計繳費滿十五年,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我國法定的退休年齡為女性55周歲,男性60周歲,社保養老金即是按照這兩個年齡段進行領取。相比之下,商業養老保險的領取時間則靈活得多,提供了領取時間的多種選擇,並且在沒有開始領取之前可以更改。年金領取的起始時間通常集中在被保險人50、55、60、65周歲這四個年齡段,也有更早或更晚的。
『陸』 交社保以後可以領多少養老金
職工養老保險繳納的養老金是根據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余額、職工上一年度退休時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綜合計算的。一般來說,繳費基數高,繳費期限較長的人就高。
養老金待遇核定由7個部分組成:統籌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地方補助、過渡性補助、歸僑補助費。
計算公式為:
1、統籌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以2乘以總繳費年限乘以1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月平均繳費指數乘以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累積額除以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乘以享受比例
4、地方補助:地方補充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乘以月平均繳費指數
5、過渡性養老金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乘以享受比例。
1992年7月31日前繳費年限未超過二十五年的,其享受比例為:繳費年限乘以1.2%
1992年7月31日前繳費年限超過二十五年的,其享受比例為:(繳費年限-25)乘以1%+30%。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指職工參加工作至退休時,繳費年限的每月繳費指數之和,除以繳費年限的月數,乘以職工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每月繳費指數的計算辦法由市政府另行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柒』 一年交一百元社保到時養老金能領多少錢
摘要 您好!希望下面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從45歲開始繳納養老保險,連續繳納15年,60歲之後每月可以領取72.8元左右的養老金。繳納的1500元保險費用,在2年內就可以「回本」。農村養老保險每年的繳費標准主要分為12個不同的檔次,即每年可以繳費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其中,農民每年繳費可按照最低繳費標准每人每年繳納100元,而政府根據農村參保人繳納的費用,最低每人每年給予45元~65元補貼。
『捌』 社保能領多少養老金
你96年出生,離退休還有38年,在這38年中,繳費有變更,人民幣也有變革升值,還是貶值,如果按現在情況來說,應該有3到4000元之間退休費。
『玖』 交社保21年可領多少養老金
養老金多少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可以參考以下(企業職工)養老金的演算法。
養老金與繳費金額、總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 等因素有關。
一般,養老金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他津貼。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總額 除以 某個數字,這個數字按退休時的年齡決定。
退休年齡 、數字(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50 195
55 170
60 139
假設: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賬戶里有1390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2)基礎養老金。為繳費年限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
假設: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為8000元、繳費年限25年。
基礎養老金 = 25年 * 1% * 8000元 = 2000 元/月。
注意1:這是假設一直按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繳費的,繳費高的話,1%這個數字(依據個人繳費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算出的)會高,比如1.5%,繳費低的話,會不足1%,比如0.6% 。
注意2:一般,當地養老保險制度開始才實行個人繳費,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視為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限。
軍齡也算視同繳費年限。
以上(1)和(2)舉例的情況下,兩項合計是每月:1000+2000=3000元/月。
(3)其他津貼:勞模、獨生子女、地方補充、過渡津貼、繳費年限津貼等。
以上(1)+(2)+(3)全部,構成退休第一個月的養老金。一般每年上調一定比例,2020年上調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