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贍養老人有哪些法律規定
贍養老人的法律規定是: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② 贍養老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應當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時得到治療和護理;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六條
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居住或者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系或者租賃關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第十九條
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等權利。
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
③ 如何贍養老人有哪些法律法規
贍養老人主要就是在生活當中幫扶老人,為老人提供一定的經濟幫助和生活幫助。在《婚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當中都有法律法規要求子女必須要贍養老人。成年的子女對於父母是有贍養幫助和保護的義務的,所以無論是基於人道主義還是法律要求,子女都必須贍養父母。當父母沒有能力再撫養子女的時候,子女在獨立之後就應該對父母履行贍養的義務。
如果家裡兄弟姐妹比較多的話,應該共同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但是每個人應該承擔多少也是要根據每個人家庭生活情況來決定的。如果平常子女不生活在父母身邊,可以通過定期支付一定的贍養費,平常在父母生病或者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子女也應該支付一定的醫葯費和護理費。
④ 贍養老人法律規定有
法律分析:贍養老人法律規定:贍養老人的責任由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承擔。同時贍養包括經濟上的贍養,也就是每月按時支付贍養費。也包括履行精神上的慰藉義務,比如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忽視、冷落老年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八條 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
⑤ 贍養老人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變,也我國是一個具有傳統美德的國家,歷來以撫養子女贍養老人互相幫助等為美德,其中贍養,是指子女對父母的供養,在物質和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我國關於贍養老人的法律法規比較完善,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該條是遺棄罪的具體規定。
一、不得以任何方式拒絕贍養。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5條第1款規定:「贍養老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由此可見,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是由法律明文規定了的,贍養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責任;同樣,在贍養老年人這個問題上也是不能附加任何條件的。
父母將孩子養育成人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為人父母之後,更加理解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當自己撫養孩子之後,更應該對於自己的父母起到一個贍養義務。不僅要在物質和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而且對於患病的老年人,應該也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不能讓老年人住在條件低劣的房屋裡面。如果說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讓我們住這樣的房子,我們肯定也是非常不願意的,尤其是現在父母的年齡大了,那麼對於這種老年人,我們一定要更加仔細的進行贍養和照看。
二、最好的是陪伴和金錢同時到位。
對父母和老年人來說,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孩子的陪伴不要說金錢到位了,但是人從來不回來,那麼對於這些父母和老年人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父母寧願你們拿回來的錢少一點,但是也多回來陪陪他們。就像小時候的孩子一樣,也不希望父母外出去賺錢,希望他們在家陪著我們健康成長。
⑥ 贍養老人的法律法規
贍養老人法律規定:贍養老人的責任由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承擔。同時贍養包括經濟上的贍養,也就是每月按時支付贍養費。也包括履行精神上的慰藉義務,比如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忽視、冷落老年人。
【法律依據】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⑦ 法律對贍養老人是怎樣規定的
法律對贍養老人具有如下法律規定:老年人需要被贍養時,贍養人首先應當履行經濟上的贍養義務,也就是每月按時支付贍養費,滿足老人的日常生活。其次就是履行精神上的慰藉義務,比如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忽視、冷落老年人等。
【法律依據】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第十八條
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
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
⑧ 贍養老人有什麼法律規定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通常需要履行對老年人在經濟上的供養、在生活上的照料以及在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一般是指,老年人的孩子以及其他按照法律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需要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患病時,還要提供醫療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第十五條 贍養人應當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時得到治療和護理;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願委託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等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