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由职业养老保险和从业人员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1、企业、社会自由职业养老保险都隶属于社会保险,只不过是参保主体不同,专前者是属企业,或者是个人。
2、退休金的影响因素很多,因你缴纳时间的长短、历史平均缴费比例、个人账户上的钱、退休年龄、退休上年度当地社平工资等诸多方面有关系。
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两者缴费的基数是相同的,那么以后领取的退休金是一样的。
只不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承担的部分多。
❷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的区别
1、自由职业者交养老保险只能交养老和医疗保险两种,单位可以交五险一金。个人缴费是统筹部分交10%个人部分8%,单位缴费是统筹20%个人8%退休时计算工资的公式是一样的不会影响退休工资的计算。
2、性质一致都称之为社保,缴费年限都是至少15年,都是女性50周岁男性60周岁办理退休,自由职业养老保险个人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般每年保险费在7-8000元左右,职工社保可以缴纳五险一金是单位与个人一起缴纳,个人缴纳100元左右单位就要缴纳400元左右,自由职业退休领取每月一千多元单位退休的领取的要高些。
❸ 城乡居民养老金和自由职业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1、参保人群不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范畴,参保人员包括个体工商户无职工、非参加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兼职职工、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灵活员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面向当地户口居民。
超过16周岁居民(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未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居民,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待遇不同:灵活员工的退休之后养老金待遇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养老金水平主要受缴费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包括认定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累计金额、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因素影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总缴费加补贴计算,低缴费、低待遇。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终身支付。
❹ 职业年金和养老保险金的区别
【法律分析】: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相对应,共同组成我国的年金制度。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养老改革后,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一种年金,主要是用于补充因为养老保险改革导致退休后养老金实际发放远低于在职工资的情况。而企业年金则是企业与职工共同缴纳的年金,性质和职业年金一样。
【法律依据】:《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职业年金:(一)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本人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二)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三)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未达到上述职业年金领取条件之一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❺ 职业养老保险是什么
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如下:
企业养老保险费用是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的,企业承担20%,个人承担8%;自由职业养老保险费用完全由自己承担。
两者的缴费基数都是根据上一年度当地社平工资决定的,缴费最低档不能低于社平工资的60%,最高不能高于社平工资的300%。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都和缴费年限与缴费基数有关,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