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养老保险政策解读
1、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是指为了切实保障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出的政策,以此保证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并在城镇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
2、《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适用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包括农民工。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3、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由原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到新参保地。
4、参保人员达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其在各地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含本息,下同)累计计算;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其中出国定居和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定居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时,按下列方法计算转移资金:
(1)个人账户储存额:1998年1月1日之前按个人缴费累计本息计算转移,1998年1月1日后按计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计算转移。
(2)统筹基金(单位缴费):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
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按下列规定办理:
6、参保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就业参保的,户籍所在地的相关社保经办机构应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7、参保人员未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由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但对男性年满50周岁和女性年满40周岁的,应在原参保地继续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同时在新参保地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记录单位和个人全部缴费。参保人员再次跨省流动就业或在新参保地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将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中的全部缴费本息,转移归集到原参保地或待遇领取地。
8、参保人员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受以上年龄规定限制,应在调入地及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9、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2)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4)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Ⅱ 2019年随州职工养老保险新政策解读
没有工作的个人,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吗?即日起,我市将依照《湖北省关于创新社会保险政策和服务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打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门槛,只要是劳动年龄段的城乡居民,不受户籍、地域限制,都可以自愿申请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随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自10月份起,全面放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限制条件,对于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年满16周岁且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劳动年龄段城乡居民(在校学生除外),本着自愿原则,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养老保险。而原政策规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对象是有劳动关系的企业职工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只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市人社局养老保险科负责人介绍,参保人员办理相关手续时也将简化流程。除审核年龄、身份证信息外,不得以户籍性质、地域范围、居住证明、灵活就业证明、工商营业执照等条件限制申请人参保。参保人员只凭身份证即可在各社保机构办理参保手续。市民张女士如果想在随州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养老,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即可。
“养老保险我愿意多交,以后拿的多。”家住随州城区的黄先生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他想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因没有工作单位,不符合参保规定。得知政策出台后个人可自由转为职工养老保险,当即表示愿意转过来。
目前,在领取待遇人群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领取待遇的全省平均水平大约2200元/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大约80元/月,二者有较大差距。在缴纳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从每年100-3000元之间有13个缴费档次自选。在缴费人群中,有25%的参保人缴费档次在200元以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纳费用大约4500余元/年。
“同一时间段,参保人只能有一个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要重复参保。”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一新政可让小摊贩、农村户籍的居民受惠。”
养老保险尽早参保更受惠。虽然基本养老保险有相应的补缴政策,但补交时的缴费标准是按上年度所在市(州)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来计算,岗平工资每年递增10%。这么一算,交得越晚,掏钱越多。如果是大龄参保人,想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新政也有了具体措施。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男60岁,女55岁),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经本人自愿可延长缴费至满15年。
Ⅲ 养老保险退休政策解读
一、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截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个人不再缴费,直接享受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参保缴费,符合待遇享受和参保条件家庭成员之间实行联动。
二、基金筹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模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等筹资方式,按年缴费,暂实行县级统筹。
1.个人缴费。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14个档次,由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街道社区、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社区、村民委员会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政府补贴。中央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省级财政按照实际参保缴费人数,对参保人缴费给于补贴,对选择100元—400元档次缴费的,每人每年补贴30元;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缴费的,每人每年补贴60元。 对选择2500元和3000元缴费档次的城乡居民,省级财政补贴90元.县级财政对选择100元—400元档次缴费的,每人每年补贴10元,对选择500元—1000元档次缴费的,每人每年补贴15元。对选择1500元的,每人每年补贴20元,对选择2000元,2500元,3000元的,每人每年补贴25元。对城乡居民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五保供养人员,未脱贫建档立卡户,农村一二类低保,由县级财政分别为其代缴100元的养老保险费。已脱贫建档立卡户今年缴费可以选择100元档次。农村计划生育“两户”家庭(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县级财政为其每人代缴30元。
4.缴费年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年满16周岁且不满45周岁的城乡居民,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得低于15年,鼓励城乡居民长期缴费。年满46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时应按年缴费,至待遇享受年龄(60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允许补缴,但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得超过15年。对个人缴费出现中断的,应当补缴中断年度的费用,补缴的个人缴费不享受政府补贴。对于正常缴费超过15年的城乡居民,没超1年,每月加发缴费年限养老金2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Ⅳ 2022年吉林省企业退休人员补贴政策解读
2022年吉林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方案公布,下文就随我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一、吉林省202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方案如下:
一、调整时间和范围
从2022年1月1日起,为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法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相关人员事业单位退休(含退职,下同)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方法和标准
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法。
(一)定额调整
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
(二)挂钩调整
1.与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挂钩。退休人员缴费年限25年以下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缴费年限26年至30年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2元;缴费年限31年至35年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3元;缴费年限36年及以上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4元。上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不足一年部分均按一年计算。
2.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退休人员月增加额为2021年底本人月基本养老金(不含职业年金)数额的三)倾斜调整
以下退休人员再适当增加基本养老金。
Ⅳ 养老保险最新规定2022年新政策解读
人社部最近官网公布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养老金。
那就是修订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计发月?未来的趋势究竟是养老金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下:
什么是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计发月?
首先计发月数这个名词,说白了就是我们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发放时间,单位是月。举个例子,目前咱们国家50岁退休的话,计发月数是195个月,意思就是,如果参保人在50岁退休,那么他个人账户中的总金额分195个月去发放。那么同样的,55岁退休计发月是170个月,60岁退休计发月是139个月,65岁退休计发月是101个月。具体每个年龄段都会对应一个发放时间,具体的大家可以到人社部官网查询一下。
当然计发月数国家也是一直在修改调整的,我们前面的很多关于养老金的视频已经讲过了,养老金计算有一个核心的公式,就是每个月取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储蓄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我们举一个例子,老张60岁退休,他的个人账户有30万,那么他每个月可以从个人账户账户里能取出2158元。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们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金额和计发月数是息息相关的,那么这次人社部发布的14五规划基本讲清楚了,接下来的政策导向计划月数要重新修订了。
Ⅵ 养老保险退休政策解读
城镇和农村牧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和伍险”,是由国务院制定基本政策,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乡居民老年生活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行缴费标准为:每年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3000元、5000元闭轿、7000元12个档次。补贴标准多缴多补,每年最低缴费档次200元享受补贴35元,最高缴费档次7000元享受补贴100元。参保人员可自主选择缴费档次,通过手机微信平台等途径实现自助缴费,缴费时间为1月1日-12月20日。
2022年养老保险政策的新变化:
一是社会保障救济政策,到2022年底,企业需要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唤态或。
二是统筹实施省级养老保险,最后为全国统筹做好准备。省统筹是指全省养老保险政策相同,包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养老金计算方法、养老金发放时间等都是统一标准。
Ⅶ 2019年东莞养老政策解读养老保险费单位没划入
东莞市社保局解读养老政策 企业交养老保险费全部划入统筹基金账户故个人账号显示为0
日前,市社保局发布通报,针对部分市民认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误解,进行澄清,对东莞市养老保险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市社保局表示,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交,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如仍有疑问,参保人可关注东莞社保微信,并在线咨询(微信号:dgsi12333)或致电12333。
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交
日前,有参保人反映,他在市社保局打印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中“单位划入”显示为0,是不是工厂只帮他交了“个人缴费”的那部分,没有缴纳“企业缴费”的那部分?
对此,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交,企业交的钱全部划入统筹基金用来支付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等待遇;个人交的钱全部划入个人账户,用于发放本人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部分。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据悉,东莞市社保缴费率规定,企业需缴纳员工总收入的11%,员工个人承担8%。
自2006年7月1日起,东莞社保中个人交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养老保险费全部划入统筹基金账户,因此在市社保局打印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中“单位划入”显示为0,部分市民误以为单位没有缴费,这是误解。
参保人跨省流动就业养老保险费可转移
该负责人还介绍,参保人退休时的养老金计算,主要由参保人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多少年、缴费工资高低和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账户总金额等因素确定,与用工性质、户籍等无关。东莞市基本养老金按国家规定已连续10年有所调整,每年约上调10%。
社会保险的缴费金额是由本人工资(医疗保险除外),以市平均工资和费率计算出来的,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以月收入2000元计算,个人交170.69元,企业交348.48元。
此外,参保人跨省流动就业的,养老保险费可跟人转移。转移资金有两部分,一是“个人账户储存额”(包括本金、利息,属参保人个人所有);二是“统筹基金”(单位缴费,按缴费工资的12%转移),划入转入地统筹基金。
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将全部存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用于发放养老金,退休前不可随意提前支取。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只要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退休职工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案例1
跨省转移
张先生的户籍地是江西省南昌市(省外户籍),养老保险在上海、长沙、东莞分别参保缴费了5年、11年、3年,目前仍在东莞市参保缴费,待张先生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应在哪地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市社保局:按照规定,跨省的养老保险关系是以满10年的地方作为退休待遇领取地,若不满10年,则以户籍地作为退休的待遇领取地。因此,张先生应到参保缴费满10年的长沙市作为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他在上海、东莞两地参保不满10年,可将这两地的养老保险跨省转入长沙市合并计算养老金。
案例2
省内转移
陈先生的户籍地是湖南省长沙市,养老保险在中山、深圳及东莞分别参保缴费了4年、7年和5年,目前仍在东莞市参保缴费当中。那陈先生是否可在东莞办理退休并享受东莞市退休待遇?
市社保局:根据省内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规定,陈先生可将中山和深圳的养老保险费转入东莞市合并累计,待陈先生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可在东莞市办理退休并享受东莞市退休待遇(广东省内是以养老保险最后参保地为退休的待遇领取地)。
Ⅷ 社会养老保险政策
社会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养老保险金,即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社会养老保险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是:全国各地区企业缴费率统一降至16%,职工个人承担8%,个人缴的那8%划入个人账户。
单位缴费: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企业缴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较重,确实需要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的,需要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的批准。
个人缴费:个人缴费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其中,缴费工资,也称为缴费工资基数,一般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月平均工资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社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福利费、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以及计划生育费用等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各地省市人社部门会每年进行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核定。
测一测你的抗风险指数,专家为你免费解读!
Ⅸ 新的养老保险政策解读
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有望在2020年正式落地。2020年01月,银保监会、财政部、人社部等多部门对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作出部署。 除了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纳入国家重大改革内容外,更多利好个人养老金产品发展及投资的政策正在加紧酝酿,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有望成为第三支柱产品,鼓励养老金投资增配权益性资产和另类资产政策或将适时出台。与此同时,养老金管理公司许可准入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伴随养老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地,我国养老金管理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扩容。
中国大力在第一、二支柱上进行建设,“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的问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0.29%。相比之下,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如美国第一支柱占比10%,第二支柱占比61.9%,第三支柱占比达28.1%。而随着老龄化加剧,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面临着巨大的支付压力。要使得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结构合理,需要解决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进行调整,制定个人养老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