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于什么时候起正式实施
◇实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可以统一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确定和调整方法,从而实现地区之间参保职工基本养老金权益的平等② 2022年社保全国统筹的省份
我国将从2022年1月开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截止2022年1月6号,部分省市已经启动全国统筹。江西省于2021年12月底,正式上线社会保险新信息系统,成为全国首个接入全国统筹信息系统省份;山西省社保部门也曾发布公告,2022年1月1日起,将使用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经办业务。
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切实关系到每个参保退休人员的利益,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越高,参保人享受到的社保权益越平等。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可以有助于平衡不同省份之间的养老负担,确保养老金在全国范围内按时足额发放。
养老保险的便携性大幅提高,按照现在省级统筹的标准,省内跨区域流动人员不再办理转移接续手续,退休时由待遇领取地集中归并。未来全国统筹实施之后,国内跨省流动人员也不需要再办理转移接续手续,这对于我国2.36亿流动人口来说是一大利好。
③ 2022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上线的通告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金保工程二期项目第一阶段)(以下简称全国统筹系统)于 2022年6月30日全省上线 。全国统筹系统以强化用人单位、个人办事的便捷性和社保经办机构经办服务的规范性为导向,以提高用人单位、个人办事和社保经办机构经办服务的效率为出发点,以维护参保单位、参保人权益和社保基金安全为基本遵循,进行了全面再造,并配套了全新的事项服务指南、经办流程。为确保上线后用人单位、个人办事顺畅,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6月30日全国统筹系统上线的服务事项为:单位 社会 保险登记、单位变更登记、职工新增参保(续保)登记、职工停保登记、人员登记信息修正、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灵活就业人员停保、养老保险关系终止、参保人银行账户信息维护、 社会 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欠费补缴、参保人员断档补缴、参保缴费证明打印、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开始领取养老金年月确认、基本养老金核定、基本养老金政策性调整等。
(二)事项服务指南下载,请登录:湖南省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厅官网(域名:http://rst.hunan.gov.cn)的办事大厅专栏下面的网上申办热点事项栏目。
(一)线下申办(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服务大厅)。
(二)高频服务事项可网上申办。 全国统筹系统上线将同步上线湖南人社公共服务单位办事网上服务大厅(以下简称单位网厅),个人办事网上服务大厅(以下简称个人网厅)和“智慧人社”APP也将全面改造上线。单位网厅,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政务CA数字证书、电子营业执照、“智慧人社”APP等方式注册、登录。个人网厅可以通过实名注册、“智慧人社”APP等方式注册、登录。同一个用人单位或个人在同一个网厅平台,仅能注册一个账户。在我省进行了多个社保参保登记的用人单位,应及时归并单位参保登记的账户(多个账户中的参保职工转移至注册了网上办事大厅账户的参保登记的账户中);存在多账户的个人,可在7月31日之后通过个人网上办事大厅或参保登记地社保经办机构窗口办理个人账户合并。
单位网厅操作:
进入湖南省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厅官网(域名:http://rst.hunan.gov.cn),进入官网后点击导航栏的“办事大厅”再选择“单位”。
个人网厅操作:
进入湖南省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厅官网(域名:http://rst.hunan.gov.cn),进入官网后点击导航栏的“办事大厅”再选择“个人”。
单位网厅、个人网厅、“智慧人社”APP操作手册下载,请登录:湖南省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厅官网(域名:http://rst.hunan.gov.cn)中的办事大厅栏目下的网上申办热点事项。
(一)全国统筹系统上线后,服务事项一般均“免填表、免盖章、免复印件”。
参保人未办理 社会 保障卡的,应尽快申领、激活 社会 保障卡。
(三)部分事项免申请,由社保经办机构直接办理。
单位、个人网厅上线后,长沙地区各项 社会 保险参保登记等业务的网上申办,仍暂通过长沙地区的CS12333公共服务平台进行。
④ 2022年几月份养老金全国统筹
1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2022年1月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国统筹制度实施以后,将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分担机制,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不会减小,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将更加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都将进一步压实。
⑤ 2022年1月起,养老金保险全国统筹,会产生哪些影响
2022年1月起,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将会对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职工养老金的缴纳等产生影响。
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一、养老金足额发放有保障
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后,最大的影响就是对于那些养老金入不敷出的省份养老金的发放将得到了保障,从而不会造成有些省份因为养老金发不出来而提高当地的养老金缴纳水平的事情了。
二、减少地域差距
养老金全国统筹,最终全国的缴纳标准都将会一致,这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而且全国统筹后,所有的养老信息将联网,提高了安全性,异地办理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业务也会更加方便。
三、企业养老金缴纳低
全国养老金统筹后,企业的养老金缴纳费率也将会降低,这有利于给企业松绑,降低人力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⑥ 什么时候社保卡才能全国随便通用
什么时候社保卡才能全国随便通用?哈哈,这是全国人民的期盼,按照现在的网络技术,要实现全国联网,全国通用,在技术上应该不是什么难题,关键还是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利益之间的不平衡,要实现社保卡全国通用的前提,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国统筹。
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发展规划建议中,已经提到,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目前全国大多数地方养老保险基本上实现了省级统筹。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主要还是缴费基数和退休时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统一,养老保险基金由省级统筹调剂,但是在统筹区内,养老保险关系还是在参保地,异地之间还是需要转接养老保险关系,今后的养老金还是只能在参保地或是退休地领取。
对于医疗保险的全国统筹问题,好像我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消息,只是看到了在2021年底,实现医疗保险门诊费用的异地结算。目前我国保险除了四个直辖市以外,大多数地方还是地市级城市统筹,要实现全国统筹的前提条件,就是先实行省级统筹,但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可以实行全国调剂,但是医疗保险目前还是各参保地根据自己预算,本着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核定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和标准,由于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低,地方利益难以平衡,所以统筹的难度也比较大。
目前社保卡全国随便通用,主要还是指社保卡在全国定点药店、门诊的使用问题。对于住院费用这一块,目前都是通过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来解决的,对于医疗保险的门诊费用或是药店买药能否通过异地就医备案来解决,也是一个难题。最近我因为从重庆退休的关系,要到成都去居住,所以就到重庆相关区县的医保局去办理异地居住的就医备案,办理手续的过程也非常简单,几分钟就可以办妥。但是效果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理想和方便。比如三甲医院只能选择一所,而且四川还存在省级本级和市级本级,如果选择四川的省级本级,就无法到成都市所属的医院看病,如果选择成都市本级,又不能到四川省所属的三甲医院看病。
除了住院这一块以外,最不方便的还是门诊费用,因为毕竟住院是有次数的,谁也不愿意动不动就去住院,但是门诊结算这一块,很多地方是无法进行异地结算的。比如我在重庆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以后,我的社保卡既不能在重庆的定点药房或是医院刷卡买药,也不能在四川或是成都市的药房或是门诊刷卡使用,这不但没有方便自己,还增加了自己使用社保卡的难度,或是社保卡里钱根本无法使用。虽然西南五省区签订了跨地区门诊费用结算的协议,但也仅仅是协议而已,其实并没有真正落地,而且我看有十多家药店可以异地使用社保卡买药,但是这些药店都是远离市区的郊区区县,比如成都的都是在温江、新都区等,但这都只是媒体公布的名单,当地医保局都不知道具体名单,我也没有亲自去试试究竟能不能用。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来说,社保卡实现全国随便通用,虽然时间还比较漫长,但也是一种趋势,如果按照国家医保局的安排,能在2021年底实现门诊费用的异地结算,那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还是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早点来临吧。
社保卡现在可以报销,但是还不能完全的直接全国通用。
楼主你好,什么时候社保卡,才能够全国通用呢?目前来讲不论是第2代社保卡还是第3代社保卡,它都是拥有两个账户。其中一个账户是我们的金融账户,另外一个账户是医保账户。我们先来说一下金融账户,其实这个金融账户是不存在全国通用的问题,因为金融账户就是一张普通的银行卡并且具备银联标识的。
所以这个金融账户在全国任意地区任意城市和任意ATM机都是能够通存通兑,只不过跨地区存取款需要收取相应的手续费,但是完全可以达到通存通兑这样的状态,所以说从根本上来讲已经实现了全国通用,这个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那么主要指的是我们医保账户能不能够全国正常的使用?当然这个医保账户也是分为两方面的用途,一方面是医保个人账户的余额,去药店买药或者是门诊结算的使用,另外一方面就是医保的实时报销,结算的使用。
这两方面的使用其实都可以归类成为是一种因为跨地区就医实时结算,它不但是可以享受到医保报销的事实结算,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个人医保余额的直接使用,所以说实现全国医保账户的使用,这两方面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现在是在本地备案,然后在指定的城市和指定的医院进行就医,可以达到实时结算的标准和要求,除此之外那么只能够通过自费来进行垫付,然后回到自己参保所在地,通过手工报销的方式来完成相应的医保报销,所以说实现医保全国通用,那么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只不过目前来说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有的人说,我们参加了医疗保险。目前只能在参保地用,一些地方也就是地级市,而有的地方甚至是县级行政区。为什么不能够全国通用呢?
医保卡全国通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住院报销全国通用,二是门诊诊疗全国同通用。
(一)住院报销全国通用,是国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
最初的时候,医疗保险要想在全国的其他非统筹区域报销,一般是通过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异地急诊 。如果是在异地出现了危及生命的急诊,在当地就诊并住院,也是可以享受的报销待遇。不过,一般报销比例比较低。
第二,异地转诊 。如果是在当地医疗水平条件不够,也可以转到北京等全国医疗技术更高的医院。当然,转诊是需要当地指定的医院专家会诊后,签字允许转诊,不是说自己想转就转。
第三,异地安置 。主要指的是长期在异地生活退休老人或者单位派出职工,为了方便他们的诊疗问题,可以选择当地的几家定点医疗机构,在当地就诊报销。
过去的时候都是通过个人事先垫付医疗费用,治疗完毕以后,拿着有关病例、医疗费单据、入院出院记录,到当地的医保部门审核报销。
这种报销流程非常麻烦,个人经济压力大,资料不符合要求或者当地医保部门的疑问。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可能需要来回跑补全资料。尤其是异地安置人员,本身就不在当地生活,相对报销更为麻烦。
为了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国家首先推动的是省内就医异地结算,2015年开始国家建立了全国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当地需要异地结算就医的人员,向参保地的社保部门申请以后,可以在国家指定的定点医院直接就医结算,少去了垫付费用和往返提供单据报销这样的麻烦。
根据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人次4,372万,居民医保异地就医结算人次5,418万,异地就医费用分别达到了1339亿元和3022亿元。国家的这一政策为参保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除了住院以外,门诊也可以实行异地报销。门诊费用结算,主要指的是就医地经办机构按协议或有关规定向定点医药机构支付费用的行为。门诊费用的支付范围,一般按照就医的规定;但是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报销政策执行参保地规定。
(三)对于职工医保的参保人群,还有一项重要的待遇就是医保个人账户。目前绝大多数地区是住院可以跨地区报销,医保个人账户不能跨地区使用。
四川省2019年开始就在省内数百家定点医疗机构试点医保卡个人账户联通联用。
同时国家还在扩大医保卡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比如说尝试家庭成员联用、为家庭成员承担居民医保个人负担部分,有些地区还可以用于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未来,我们社保卡的使用会越来越方便。按照国务院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2021年我们家实现申请人在异地门诊就医时可凭 社会 保障卡、身份证或医保电子凭证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相信未来生活会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好的。
什么时候社保卡可能全国随便通用,其实这个问题是所有交了社保的人都想知道的问题。但现实是在社保基金不够用,还立法延迟退休年纪的条件下,社保卡全国通用还是遥遥无期。
现在的社保卡用起来限制还是很多的,同一个镇都不能随便通用,需要社区医生开的转诊单,没有转诊单,你去社区上一级的医院就不会给你报销。要这样一级一级的开转诊单,到了大医院看病才能给你用社保卡报销,是非常的耗时又耗力的一件事情。比如我用社保卡看病,首先第一次看病一定只能去工作地点的社区医院。当社区医生认可你的病需要转到上级医院的时候才会给你开,医生说他们也是有限制和指标的,不能乱开转诊单。
因为社区医院的条件有限,几乎只能看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其他疾病要去大医院用设备做检查,你要转过去恐怕得耽误好几天的时间,本来生病就难受,我想没人愿意拖着病痛等着那张转诊单,很多人就自费去三甲医院看病。这种事情是经常有的,我自己也是这样,没办法。在三甲医检查一下,再开三五天的药就差不多病好了,但你要等那转诊单的话,病情说不定就变得更严重了。生病有多难受,我想每个人都有亲身体会过的。
所以我也想知道,什么时候社保卡能在全市通用,不敢说全国,只要全市通用我都心满意足了。真不敢生病,去一次各种检查费都是一二千,而且还不是检查一次,等你吃上几天药后还要再来一遍。一个月的工资就够去二次医院就没了。所以非常能体会他们说的年轻的拼命省钱,老了全送医院了。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 社会 保障卡在全国实现通用,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那是行不通的,至少在一二十年之内是不太可能的。
社会 保障卡1999年首发于上海,现在有的城市还在使用第一代 社会 保障卡,有的城市正在使用第二代 社会 保障卡,有的城市已开始使用第三代 社会 保障卡。
社会 保障卡的功能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甚至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
但是, 社会 保障卡有一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一直无法在全国通用,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地方卡。
这里指的 社会 保障卡不能全国通用,指的不是它的金融功能,而是它的医保结算功能 。
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讲,带有银联标志金融功能的 社会 保障卡它就是一张银行卡,在全国各地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都可以随意取款,跨行跨地区取款会有额外的手续费而已。
社会 保障卡的另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它的医保结算功能,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社会 保障卡在同一个统筹地区使用,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都可以进行实时结算,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压力。
因为在没有实时结算之前,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费用都要由患者先行垫付,然后拿到单位或者社区进行登记报销,医药费报销的周期非常长。
社会 保障卡要不是在一个统筹地区使用,那可就麻烦了,必须事先要办理异地就医的备案手续,否则就无法在异地住院就医的时候实现实时报销,所有就医的费用都要由患者先行垫付,然后拿着相关单据回到自己的单位或者社区登记报销,什么时候能报销,在时间上可就不好说了 。
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1月1日印发了《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国办发〔2020〕43号),要求 2021年6月底前制定全国统一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12月底前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
现在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备案,实际上指的是异地住院就医备案,并不包括异地门诊就医备案,也就是说,能实现实时报销的仅仅是住院就医的费用,而异地门诊就医的费用是不能实时报销的 。
目前能实现异地门诊就医费用报销的地方非常之少,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少数城市, 在医院的选择上有着特别的规定,患者的自由度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 。
目前养老保险还没有完全实现省级统筹,在计算退休人员养老金使用的 社会 平均工资这个数据上都是以地方数据为准,并不是使用省级统一的标准,这就在不小的程度上影响了落后地区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
对社保卡全国通用,目前来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跨地区就医结算还是可以的。
社保卡不能全国通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各地统筹不同
因为各地的社平工资、经济水平、社保基数等不同,所以城市与城市之间都是独立核算社保待遇的,也就造就了各地的社保统筹不同。
2.可社保转移
在本地区的城市直接可以直接使用社保卡,前提是需要社保转移才能,只需把社保转移到所在地,就可以以之前的社保卡的余额,不需要再从新制卡。
3.未全国联网
目前社保卡没有实现全国联网,再加上各地规定有出入,没有统筹联网,导致未实现全国联网。
4.先实行全省通用再全国通用
对社保卡全国通用,其实国家是有规划的,但是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想实现社保卡全国通用,第一步就是实现全省通用,再到全国通用。
社保卡不能全国通用,异地看病怎么办?虽说社保卡还没实现全国通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实现异地看病问题,那就是关注微信公众号【国家异地就医备案】,根据提示登记异地就医备案即可。
⑦ 企业事业养老金统筹时间
我国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金最开始可以在2021年1月完成全国统筹。统计显示,在我国退休职工已达3亿,退休后养老保险金是她们唯一平稳的经济来源,当然会十分重视养老保险金的统筹及调整。
⑧ 全国养老保险统一缴纳是什么时候
目前来说,全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只是在2022年3月20号开始统筹了
具体的结果,社会养老保险统一交纳还没有这个
而全国的社会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是从1992年七月开始统一缴纳的
⑨ 2023年养老金全国统筹的省份
天津、重庆、哈尔滨、新疆、青海、江西、陕西、广东、山西、山东、福建、浙江、河北、云南、安徽。
最早的时候,养老保险归地方市政府统筹,养老金涨不涨,涨多少,能不能按时发,由市级相关部门负责。这属于地方统筹时期。后来变成了省级统筹,养老基金由省级部门调配,实行养老基金全省调剂,简单地说就是省内城市互相帮助。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省级统筹。2022年2月22日,人社部对外宣布,1月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启动全国统筹。这样一来,养老基金就实现了全国调剂。由于政策刚刚实现,并未实现全国统筹。预计到5月中旬,加入养老金全国统筹系统的省份有天津、重庆、哈尔滨、新疆、青海、江西、陕西、广东、山西、山东、福建、浙江、河北、云南、安徽15省市。目前还有些省份的养老基金尚在审计,所以还不能纳入全国统筹系统。
⑩ 安徽社保全国统筹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安徽社保全国统筹不能实现全国统筹。2022年会继续推进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因为目前还处于省级统筹阶段,个别地方甚至连省级统筹都还没有做到。主要是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有差别。一旦实现全国养老保险统筹,那么无论是社保缴费基数方面,还是养老金方面,对参保人群和退休人员来讲都是一个利好。
社保的介绍
社保即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保险包括企业养老保险,企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与工伤保险五个险种。一般是要求同时购买五个险种。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而生育保险与工伤保险则由用人单位一力承担,职工本人无需缴纳相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