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金会计的经济后果

养老金会计的经济后果

发布时间:2022-08-16 11:08:20

养老保险金会计处理

作为参考吧,以前的收藏资料
对于养老金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对经办机构经办的社会保险基金,还是对企业负担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费用,基本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框架。只是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6月联合发布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制度》,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制度的特点是:以基金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设置较为特殊的基金账户;适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三项基金。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的会计处理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如养老金费用怎样确认、遵循什么核算原则、如何披露等,造成实务中存在多种会计处理并存的局面,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极不规范。目前我国企业对支付的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存在以下几种会计处理方式(在此仅以养老金为例,下同):

一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福利费”,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福利费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二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但不记入“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三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和“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分配应付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社会保障费
贷: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从上述三种处理方式看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是不妥的,福利费是企业对本单位员工的责任,而养老金支出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换句话说是对所有被雇佣者的责任,因为企业交纳的养老金由国家组成养老保障基金,被所有雇佣者享有,所以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性质的业务。而且,养老金费用属于企业业主的责任,记入福利费岂不是要职工来承担业主的责任?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是合适的,养老金费用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其会计处理也应和一般费用的处理是一样的。第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也是不妥的,主要是混淆了企业负担的养老金支出和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不知道这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是将工资的一部分作为个人一种支出行为,是职工个人对自己工资的使用,只不过是委托企业来办理而已,这部分支出已经记入“应付工资”借方,自然会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企业负担的可以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不存在分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第三种方法的分录是适合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这种情况的。

❷ 新会计准则是否可以把个人缴纳的养老金记入管理费用

1、个人全额缴纳养老金,然后拿单据回单位报销,单位可以把应有单位承担的部分,专作为单属位的成本费用来列支。是否计入管理费用,要看该员工的岗位或工种来确定
2、如果是应由个人承担的养老金,计入单位成本费用,是不可以的。
(1)税务局会要求该部分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后列支;
(2)这是侵犯股东利益,属于贪污

❸ 什么是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有赖于实施的环境。我国新会计准则是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修订而成的,总体上还是体现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特征。但就我国目前的现实环境而言,与发达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且与IFRSs要求环境基本类似的欧盟国家,最近却放缓了“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将欧盟境内公司全面采用IFRSs的时间从2008年推迟到2011年,而我国对新会计准则却采取了一步到位的策略。因此从2006年我国就开始了改善环境的努力。那么至今准则的实施环境有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是否符合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为配合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今后应继续关注哪些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可以为新会计准则的全面推行积累经验。一、新会计准则实施环境的重大变化(一)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二)控制权市场和经理人市场将有进一步发展。(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的生效,将加大会计准则操纵的违规成本。(四)影响公司治理效率的因素将逐步发挥作用。二、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分析 三、环境因素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环境与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关系进行客观分析,以便为新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全面实施积累经验。(一)新、旧会计准则基本上实现了平稳过渡,这也正是我们期望的结果。(二)根据实际调查,政府相关部门为新会计准则实施所做的前期工作不能从实质上提高会计准则实施者对准则的理解程度。(三)政府为改善公司治理效率进行了诸多努力,但其效果还不明显。四、小结虽然新会计准则从决策有用观和增强信息透明度的角度,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规范,但毕竟会计准则只是一种能产生经济后果的技术规范,其效果的好坏不仅在于准则自身,更重要的在于准则如何实施。因此只能说新会计准则可以从规则的角度最大化地减少公司的财会舞弊现象,而不可能完全堵住财务会计报表上的漏洞,不可能完全杜绝某些公司高管操纵利润意图。为保障新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全面实施,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关注:一是准则制定者是否把自己的意图正确地传递给了准则实施者,以及准则实施者是否无扭曲的理解了准则制定者的初衷;二是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技术规范,即使全面与国际趋同,也不要对其寄予过高的期望,毕竟准则自身解决不了“如何办”的问题,而准则的实施环境才是至关重要的;三是制度的影响是相互的,当对影响准则实施效果的环境因素进行变迁的成本太高时,我们应考虑继续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

❹ 养老保险金的会计分录

作为参考吧,以前的收藏资料
对于养老金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对经办机构经办的社会保险基金,还是对企业负担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费用,基本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框架。只是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6月联合发布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制度》,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制度的特点是:以基金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设置较为特殊的基金账户;适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三项基金。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的会计处理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如养老金费用怎样确认、遵循什么核算原则、如何披露等,造成实务中存在多种会计处理并存的局面,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极不规范。目前我国企业对支付的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存在以下几种会计处理方式(在此仅以养老金为例,下同):
一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福利费”,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福利费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二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但不记入“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三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和“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分配应付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社会保障费
贷: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从上述三种处理方式看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是不妥的,福利费是企业对本单位员工的责任,而养老金支出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换句话说是对所有被雇佣者的责任,因为企业交纳的养老金由国家组成养老保障基金,被所有雇佣者享有,所以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性质的业务。而且,养老金费用属于企业业主的责任,记入福利费岂不是要职工来承担业主的责任?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是合适的,养老金费用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其会计处理也应和一般费用的处理是一样的。第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也是不妥的,主要是混淆了企业负担的养老金支出和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不知道这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是将工资的一部分作为个人一种支出行为,是职工个人对自己工资的使用,只不过是委托企业来办理而已,这部分支出已经记入“应付工资”借方,自然会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企业负担的可以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不存在分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第三种方法的分录是适合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这种情况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❺ 什么是经济后果观从经济后果观角度去看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上又如何去理

经济后果观指的是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各方的利益。这种思想就是经济后果观。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种会计制度的选择会影响企业事业单位的价值。必将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所以要注意财务报表是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或者预算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负债,利润情况的会计报表。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编制要求,均由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出规定,要求企业定期编报。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

❻ 计提养老金时,会计上计入什么科目

一、计提养老金时,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按职工服务的受益对象: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计划一一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解释
1、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2、计提养老金属于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提存计划。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其中,设定提存讨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3、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提供的服务而应向单独主体缴存的提存金,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计划" 科目。
三、向有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养老保险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计划
贷:银行存款

❼ 如何理解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不是你企业的收入,还要还给第三方,所以不能确认为收入。

❽ 养老金具体内容是什么

养老金(pension)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回家有关文件规定:在答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阅读全文

与养老金会计的经济后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顶替别人领退休金 浏览:920
养生资料去哪里找 浏览:910
孝敬友善的名言 浏览:559
沈阳养老保险欠一个月怎么补救 浏览:788
养老保险是下个月交 浏览:7
重阳节聚会短信 浏览:61
社保15年退休金是多少 浏览:137
下瓦房到天津老年大学 浏览:384
悦漂亮美容养生是做什么的 浏览:444
你好血糖在体检表上看什么指标 浏览:670
与孝顺有关的书信作文400字 浏览:410
重阳节登高远望小文章 浏览:376
合肥养老保险新政策 浏览:640
秋天气温下降怎么养生 浏览:832
初中生感觉父母要离婚了怎么办 浏览:848
北京福寿康养老护理站怎么样 浏览:648
在兰州考驾照怎么体检 浏览:929
武清老年大学怎么样 浏览:998
蒸湘区老年大学 浏览:22
老人家脚跳 浏览: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