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保险是指

养老保险是指

发布时间:2020-11-28 09:50:20

1. 我国养老保险有几种类型区别是什么

养老保险一般分为三种: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职工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

区别:

1.基本养老保险

是国家强制企业执行的一种养老保险,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用,企业拿大头,职工拿小头,等到职工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纪,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办理退休手续,就可以每个月领取养老保险金了。

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这份保险不是国家强制企业执行的,是企业自己自愿的,根据企业自己的经营情况,来为自己的职工办理的一份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之上的。

3.职工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

这是职工自愿参加的,职工通过社会保险机构来缴纳保费的一种养老保险。

2. 养老保险全覆盖是指什么

养老保险全覆盖是指:按照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有单位的职工参加企业或事业养老保险,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比照企业养老保险选档),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障,从2011年7月1日起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

即: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农民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每月55元;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居民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每月55元;实现了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2)养老保险是指扩展阅读:

社会保障全覆盖,第一步是弥补制度缺失,实现制度全覆盖,避免百姓想参保却找不到适合其情况的保障制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说,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居民低保是最主要的三项。

到去年底,基本医疗,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已全面建立并覆盖13亿人;城乡居民低保覆盖了所有省区市,实现了应保尽保。最后的攻坚点是基本养老保险。

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探索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而全面推开、不断完善。2009年,新农保试点启动,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开始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险。2011年,城居保试点启动,试点地区的非就业居民开始享有养老保障。

试点受到百姓普遍欢迎,试点之外的地区更热切地盼望着制度推开。特别是在农村,一条河之隔,河这边的老人每月能领到养老金,河那边的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为此,国家确定从今年7月起将新农保、城居保扩展至全国。到三季度末,新纳入试点的862个县区全部启动实施了两项制度。

3. 养老保险指的是什么

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其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一、养老保险的主要特点
1、强制性
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用人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费用筹集
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社会性
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文明发展。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实现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够激励年轻人奋进,提升工资标准,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从侧面上促进经济发展。
由于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很广,被保险人享受待遇的时间较长,费用收支规模庞大,因此,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在全社会统一立法、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和统一组织实施。
二、养老保险的种类
1、基本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以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为原则。它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社会性。它的强制性体现在由国家立法并强制实行,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而不得违背;互济性体现在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统一使用、支付,使职工得到生活保障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社会性体现在养老保险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2、职业年金
是指由单位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为提高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而自愿为本单位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标准分别缴纳,职工符合法定条件时领取。
3、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4、商业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
商业养老保险,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时间间隔相等、保险费的金额相等、整个缴费期间内的利率不变且计息频率与付款频率相等。

4. 养老保险定义是什么

如这一年里没有给你交保险,公司也不是一定要给你交的,因为社保不是强调要给每位员工交的,只要有一定的比例就行了

5. 社会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小诺解答:

您好!

社会保险指的专是国家通过属立法,对参保者在遭遇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风险情况下提供物质帮助,帮助其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部分,是为保障因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后的居民的基本生活,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6.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基数一般指“养老保险基数”,该基数指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计算现在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

这个基数主要与本人的工资基数有关,与未来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无关。但是如果你的实际收入额过高或过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时,这个基数则需要调整。一般情况下,该基数上一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确定,除以12便为月缴费基数。

特殊情况是若你的工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月工资3倍时,缴费基数就是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计算,以上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计算;若你的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60%时,缴费基数就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计算。

(6)养老保险是指扩展阅读:

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数,并发布最新的最低基数和最高基数。一般而言,企业帮员工缴纳的都是最低基数的社保,当然也有些公司会根据上一年度岗位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

阅读全文

与养老保险是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正宗长寿果多少钱一斤 浏览:916
家里小儿子不孝顺 浏览:365
一年交1万养老退休后可以拿多少 浏览:930
为什么父母是双眼皮 浏览:199
怎么样才能让父母别管我 浏览:574
桐城老年大学学费 浏览:168
为什么儿子越孝顺 浏览:402
怎么设计养生卡 浏览:612
合肥养老认证用支付宝怎么操作 浏览:416
广州汕头职工养老险怎么查 浏览:225
巴中长寿老人 浏览:91
高中重阳节的手抄报 浏览:297
社保频道退休养老金调涨 浏览:830
50岁女人容易衰老 浏览:683
包头社保怎么查退休通过没 浏览:390
老人痰太多咳不出来怎么缓解 浏览:754
长寿最新工作招聘 浏览:977
异地养老账户怎么注销 浏览:923
申请信敬老院 浏览:942
友帮敬心养老院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