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儿子孝顺嫔

儿子孝顺嫔

发布时间:2023-02-06 18:34:20

❶ 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

康熙8岁登基,作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

1、皇长子胤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胤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

大阿哥胤禔,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禔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贝子礼殡葬。

2、皇二子胤礽

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3、皇三子胤祉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知道后,干脆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4、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5、皇五子胤祺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胤祺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胤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6、皇六子胤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7、皇七子胤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胤佑领镶黄旗大营。18岁,被封为贝勒;29岁,晋淳郡王。八年,卒。

8、皇八子原封廉亲王胤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胤礽获释,胤禩复为贝勒。

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9、皇九子胤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胤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10、皇十子胤䄉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胤䄉与胤禟、胤昷皆党附胤禩,为世宗所恶。雍正元年,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诣京师,谒圣祖梓宫,俄病卒,上遣送灵龛还喀尔喀,命胤䄉赍印册赐奠。胤䄉讬疾不行,旋称有旨召还,居张家口。复私行禳祷,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为上所知,斥为不敬。兵部劾奏,命胤禩议其罪。四月,夺爵,逮京师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释之,封辅国公。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

11、皇十一子胤禌早夭。

12、皇十二子胤祹

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刚即位,封胤祹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乾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位胤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

13、皇十三子胤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总理户部。为人“敬谨廉洁”,雍正照例赐钱粮、官物,均辞而不受;对雍正“克尽臣弟之道”,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为雍正所赏识。

三年,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后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14、皇十四子胤禵

十四弟胤禵,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胤,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党篡改为“胤”,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胤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乾隆继位后,将其开释。

15、皇十五子胤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谥号恪。

16、皇十六子胤禄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因庄亲王死后无嗣,雍正命他袭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谥号恪。

17、皇十七子胤礼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晋亲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还西藏,沿途巡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返京,办理苗族事务。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18、皇十八子胤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19、皇十九子胤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20、皇二十子胤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嫔高氏。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晋贝勒。十二年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乾隆即位后,复封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21、皇二十一子胤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嫔陈氏生。立志向上,颇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贝子,晋贝勒。乾隆即位,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22、皇二十二子胤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死。

23、皇二十三子胤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静嫔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晋贝勒,后降镇国公。乾隆45年,复封贝子,两年后,晋贝勒。49年加郡王衔。50年死。

24、皇二十四子胤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嫔陈氏。禀性忠厚平和。有学识。雍正十一年,胤秘十七岁,封缄亲王。乾隆38年死。

❷ 庆余年:庆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为何享受不到儿子的孝心

电视剧《庆余年》中,范老夫人一出场就是个杀伐果断的人,她教范闲:“长大了,做人要狠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直接将吃里爬外的周管家打断腿送上鱼船,并让他终身不能上岸,这一看就是个狠角色啊,原著党都知道范老夫人是庆帝的奶妈,庆帝对奶妈非常尊敬,看这二人的行事作风,如同亲生母子,那历史上的皇帝奶妈都如范老夫人这般杀伐果断吗?

当然历史上像这三位奶妈这般毒辣、居心叵测、兴风作浪、危害社会还是少数。皇帝从小吃奶妈的乳汁长大,因而感悟深厚,所以对奶妈也都有孝敬之心,自然奶妈们的地位也是非常崇高,名义上是仆人,而实际待遇却如同太后一般,这也体现了古代先祖对于孝道的重视。

❸ 雍正皇帝儿子与嫔妃各是谁

孝敬宪皇后,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嫡长子弘晖,八岁殇,追封为端亲王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的女儿。生皇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敦肃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皇贵妃年氏,巡抚年遐龄的女儿,年羹尧的妹妹,三子,福宜、福惠、福沛,一女,皆殇。
纯悫皇贵妃,裕妃耿氏,管领耿德金女。一子,弘昼。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辉的女儿。皇二女和硕怀恪公主。皇子弘昐。皇子弘昀。皇子弘时。
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女,无子女。
谦妃,管领之刘满女。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
懋嫔,宋氏,主事金柱女。皇长女和皇三女皆殇。
郭贵人。葬泰陵妃园寝。
李贵人。葬泰陵妃园寝。
安贵人。葬泰陵妃园寝。
海贵人。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葬泰陵妃园寝。 张贵人。很可能是雍正帝最后一位亲自进封的贵人。葬泰陵妃园寝。
* 老贵人。待考。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葬泰陵妃园寝。
李常在。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马常在。乾隆三十三年夏卒。四十年十月葬泰陵妃园寝。
春常在。雍正十三年为常在。乾隆二十六年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高常在,雍正十年卒。葬泰陵妃园寝。
常常在。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宫,为常在。十年八月卒。
顾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
吉常在,原称吉官。(吉官女子?)生卒年不详。
苏答应。雍正四年已入宫,封苏答应。雍正七年八月后卒。
苏格格。生卒年不详。葬泰陵妃园寝。疑为苏答应。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葬泰陵妃园寝。
伊格格。生卒年不详。葬泰陵妃园寝。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葬泰陵妃园寝。
* 英答应,原称兰英。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 汪答应。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 德答应。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 云惠。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❹ 皇上的嫔妃在皇上死了之后,他们去哪里了

按照清朝规定,先皇无子的嫔妃在皇宫(或者是行宫,如圆明园等)内有专门的院落归其集中居住,衣食供奉不会缺,但也不会太好,居住处建有佛堂,供其礼拜,惯例是先皇嫔妃和当今皇帝两个人年龄都超过70岁(也许是50岁)之后双方才可以见面。这些嫔妃有些可能只有二十岁左右,但是也只能在青灯古佛前熬尽自己的一生,如果遇到国家困难时,甚至衣食都不能满足要求,只好自己做一些针线活,让太监到街上买来换取生活费。

有子的嫔妃自然搬到儿子家中,过起贾母一般的生活,要是儿子孝顺,又封有爵位,那后半生确实过得非常滋润。只有女儿的,如果嫁的不远,印象中也可以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但是如果女儿是被和亲出去了,远嫁的蒙古什么的,则只好和无子嫔妃的待遇一样。

所以后宫中嫔妃无不在皇帝在时希望诞得龙子,就是自己的儿子没有登基,做个亲王,至不济做个富家翁也好,老来有个依靠,女儿多半靠不住,要是一个子女也没有,除非是皇后,否则晚景相当凄凉。

❺ 康熙大儿子母亲是慧妃还是惠妃

康熙长子爱新觉罗·胤禔生母为惠妃纳喇氏。康熙朝仅有惠妃,并无慧妃,惠妃是康熙最早册立的四妃之首。但是清朝有一位慧妃,她是同治帝的四妃之一,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敦宜荣庆皇贵妃。

❻ 中国古代,皇帝的儿子看上了父亲的妃子,一般会怎么做

❼ 朝鲜国王李芳远有几个儿子

子嗣 算上夭折的17个,不算夭折的,13个

元敬王后在让宁大君之前已生育三名王子,但都出生未久即夭折,所以并未列入排序,《璇源系谱》中也没有记载。

王子(1389年)(未序齿,元敬王后出),夭折,《璇源系谱》无记载。

王子(1390年)(未序齿,元敬王后出),夭折,《璇源系谱》无记载。

王子(1392年)(未序齿,元敬王后出),夭折,《璇源系谱》无记载。

让宁大君李褆(1394-1462,68岁)(嫡长子,元敬王后出),元配金氏(生父光州人光山君金汉老)。

孝宁大君李补(李祜)(1396-1486,90岁)(嫡二子,元敬王后出),元配郑氏(生父海州人郑易)。

世宗大王(忠宁大君)李祹(1397-1450,53岁)(嫡三子,元敬王后出),元配沈氏(生父青松人沈温)。

诚宁大君李褈(1405-1418,13岁)(嫡四子,元敬王后出),元配成氏(生父昌宁人成抑)。

敬宁君李裶(1395-1458,63岁)(庶长子,孝嫔金氏出),元配金氏(生父清风人金灌)。

諴宁君李裀(1402-1467,65岁)(庶二子,信嫔辛氏出),元配崔氏(生父全州人崔士康)。

王子(1403-1404,1岁),夭折,《璇源系谱》无记载。

温宁君李裎(1407年-1453年,46岁)(庶三子,信嫔辛氏出),元配朴氏(生父顺天人朴安命)。

谨宁君李襛(1411年-1461年,50岁)(庶四子,信嫔辛氏出),元配许氏(生父河阳人许之惠)。

惠宁君李祉(?-1440年)(庶五子,宫人安氏出),元配尹氏(生父茂松人尹汴)。

熙宁君李袉(?-1465年)(庶六子,淑仪崔氏出),元配申氏(生父淳昌人申士廉) 。

厚宁君李衦(1419-1450,31岁)(庶七子,后宫崔氏出),元配申氏(生父平山人申敬宗)。

益宁君李袳(1422年-1464年,42岁)(庶八子,善嫔安氏出),元配朴氏(生父云峰人朴从智)。

王子(后宫高氏出),《璇源系谱》无记载。

❽ 李渊50岁才登上皇位,为何还能拥有30个子女

李渊虽然50岁才登上皇位,但是子女众多,原因是有很多的。除了他本身就是贵族,有很多小妾之外,他在当上帝王以后也生了很多孩子,这样一算,他有30个是可以理解的。

最重要的是,李渊把权力给李世民之后,当上了太上皇,但不代表他就不能让嫔妃怀孕了啊,那几年又能有多少孩子出生。可以说,他拥有孩子的多少,和他几岁才当上帝王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历史上很多帝王孩子都很多的,这是皇族很兴盛的象征,不然每次为什么皇子们都会为了权力而争的头破血流,甚至你死我活的。据说,李渊有的孩子比李世民的孙子还小。那有30多个孩子就一点也不会惊讶了。这只是许多帝王的常规操作。

阅读全文

与儿子孝顺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面试报考成功多久体检 浏览:845
当兵体检视力多少才算正常 浏览:252
养老机构设施设备基本配置规范 浏览:23
描写60岁女人生活诗句 浏览:201
50岁女人尿路感染原因 浏览:743
重阳节到底是几月几号 浏览:89
上海养老金公司交多少 浏览:518
老年人冬天吃什么养生 浏览:590
户县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122
怎么让父母放宽心 浏览:940
老年人交流群微信群 浏览:977
50岁性感外婆身材一流 浏览:466
农村养老金交过可以在哪查 浏览:864
长寿血牛怎么玩 浏览:89
把母亲送养老院好吗 浏览:179
长寿花喝什么溶液最好 浏览:231
生活靠低保没能力照顾老人怎么办 浏览:327
昆明大理哪个更适合养老 浏览:184
退休时工资不够交社保 浏览:107
上海交社保退休怎么领 浏览: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