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笋孝顺

笋孝顺

发布时间:2023-01-31 13:51:06

Ⅰ 二十四孝之二十一《哭竹生笋》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此为《二十四孝》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三国时孝子孟宗的孝行。讲述了母亲生病想吃笋,寒冬有无笋,小孟宗扶竹而哭。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的故事。

【原文】

[吴]孟宗,字恭武,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月思笋煮羹食。宗

无计可得,乃往竹林,抱竹而哭。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孟宗,三国时期江夏人,年少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就去世了,只有年老体衰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

一日母亲深感不适,经过求医问药,得知用新鲜的竹笋做汤就可以医好母亲。因为正值凛凛

寒冬,根本就没有鲜笋,小孟宗非常希望母亲的身体好起来,可是又无计可施。担心忧愁中,

小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奇迹发生了,只

听呼的一声,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小孟宗看到时心里特别的高兴,他小心的摘取

了竹笋,欢欢喜喜的回到了家里。回到家之后,马上用竹笋为母亲熬好了笋汤。母亲喝了笋汤之后身体果然大有好转。孟宗后来大有作为,官至司空。

【释源】

《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孙皓传》:"右大司马丁奉、司空孟仁卒。"裴注:《楚国先贤传》曰:"宗(按:孟仁本名宗,因避孙权之孙皓字元宗之讳,改为孟仁)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说郛》卷五八载《楚国先贤传》与此同。元郭居敬《二十四孝》辑入此事,故称"哭竹生笋"。

【同义】

哭笋、孝笋、孟宗泣笋、孟宗哭竹、孟宗之笋

【说解】

此事涉荒诞,意在宣扬孝道。北周庚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忠泉出井,孝笋生庭。"谢灵运《孝感赋》:"孟积雪而抽笋,王断冰以鲙鲤。"前句用其事。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哭竹生笋'就很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上帝。"

【故事】

孟宗幼年丧父,生活虽然困苦,但他的寡母尽力设法让他念诗书,学礼仪。

孟宗的母亲,不管生活如何困苦,一心要让孩子读书,让他与读书人结识,以便将来成为大学令,出人头地。到了县试的时候(在县内举行的考试),各地的考生都到孟宗居住的地方来参加考试。有些考生贫困,无力住客栈(旅馆),孟妈妈就请他们到她家里住宿。她缝了一条特大的被子,能够覆盖很多考生。她说:"我的孩子仰慕你们众位的品德和学问,可又没有能力好好招待你们,仅就这点意思,表示他对你们的敬意。"于是,孟妈妈的名声,传遍了各地。

孟宗对母亲非常孝顺,他感到欠母亲的地方太多了。因为他妈妈费了很大苦心,才把他教育成人。

一年冬天,孟妈妈突然病倒,病了许多天,什么食物都不想吃。一天早上,她忽然对孟宗说:"孩子,真奇怪,我现在真想喝点笋尖汤!"

孟宗听说妈妈想喝点汤,心中十分高兴,因为她几天没吃东西,身体已越来越衰弱了。不过他又想,现在正是严冬时分,而竹子要到春天才发芽,我到什么地方去找竹笋呢?"

孟宗想着想着,不觉皱起眉来。孟妈妈见到了,就说:"哦,我大概是病得糊涂了,算了吧!"

孟宗立刻说:"别这么说,妈。"很久以前孟宗就对天发誓,无论妈妈跟他要什么,他都不能说"不"!现在他得实现他的诺言,所以接着说:"妈,您别着急,我会尽量设法找点笋尖回来炖汤给您喝。":可是他心中又想,我这么轻易就答应了,我怎能做到呢?最近这两天,天气冷得厉害,冷风呼啸不停,动物全在冬眠,花草树木离茁芽生长还有一段时间,我怎能找到笋尖呢?"

可是妈妈要喝笋尖汤,他必须出去找寻竹笋。于是他扛着铲子、斧头,冒着风雪向山中走去。他在风雪中辛苦挣扎,走了半天,才到了一个竹林。当他看到白雪像地毯似的厚厚铺了一地,令他更加心惊。"天哪!几乎连青绿的竹叶都看不见,上哪儿去找新笋尖呢?这实在是办不到的事呀,老天可怜可怜吧!妈妈病得那么厉害,若是我找不到笋尖炖汤给她喝,而她因此逝世,那我可一辈子也不能心安呀!"

他一想到母亲正在病床上苦苦等待这笋尖汤,就鼓足勇气,自己对自己说:"我为何不试试挖一挖呢?我可以一寸一寸地挖土,到挖着笋尖为止。"土硬得像铁一般,他用力地一铲一铲挖下去,一直累得他筋疲力尽,仍然看不到半点绿色的笋尖。孟宗既挖不出竹笋,又想着病床上的母亲,不由得对着土坑哭了起来,他越哭越伤心,忘了自己,也忘了附近的一切。他这样哭着哭着,哭了好一阵子。当他张开泪眼往地上一看时,不禁吃了一惊。原来,他面前的冰融化了,竹根四周的冰土都和成了软泥,软泥中居然有几个绿尖顶冒了出来!

"啊!笋尖!笋尖!"

孟宗心想:这不会是做梦吧?他连忙弯腰去拔,拔出一个,摸了摸,"嘿,可不真的是活笋尖么?是真的,哦,我知道妈可以活命了,我好高兴呐!"他简直不相信笋尖真的长出来了。可是那不可能长出的笋尖,竟能这么快发芽长出,莫非是上天的赏赐?"一定是的!"孟宗对着上天叩首说:"哦!天神呐,谢谢你的万慈万恩。"

他挖出土坑中的笋尖,赶程回家去作笋汤。妈妈看见儿子拿了竹笋回来也惊讶不已,心中一高兴,病好像已好了一半。她喝了笋汤之后,病果然痊愈了。

后来,孟宗更加努力读书,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一位学者,并且当朝中的大臣,替国家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受到了人民的爱戴。

【评说】

孟宗(?~271年),字恭武,一字子恭,三国时吴国江夏人(今湖北阳新县阳辛村人)。曾为吴盐池司马、豫章太守、司空。

孟宗年少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年老且"病笃"。"病笃"就是病重的意思。冬月,其母想用竹笋来煮羹汤之饮食。今人也知道,竹笋煮羹汤之类,特别有鲜味,可以改善胃口。

孟宗无计可施,因为当时的季节得不到竹笋,于是前往竹林,抱竹而哭。哭泣的原因,就是一个孝子不能满足老母的心愿而难过。然而,"孝感天地",孝子的纯孝感动天地,不久地面裂开,长出数支竹笋。孟宗即捧持竹笋回家,做了羹汤奉献给老母。"孝心"又一次生效,其母亲吃完竹笋煮的羹汤,竟然重病得以痊愈了。

《三国志》于孟宗其人其事,也有记载:孟宗"事母至孝。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生,得以供母"。南朝宋裴松所注《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引《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

此故事的要旨:其一,就是树立一个孝子对年老且病重的母亲的尽孝的典型。俗话说:"长病无孝子。"孟宗却尽了孝,对老母哪怕是不太合理的要求也尽量去办妥。其二,再次强化了《孝经》"感应"之理念。当然这里面也含有了古谚所说的义理,"皇天不负苦心人"。

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想象丰富,当然在流传中也被不断加工了。今天在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还留有孟宗遗址、孟宗书屋、孟宗哭竹港、泣笋台及双峰山滴翠园等等。

当地的民间传说很生动。孟宗读书勤奋,夙夜不懈,奉母至孝。孟宗少时,母病思食竹笋,时值隆冬,竹不生笋。孟宗入竹林哭泣,得竹笋以奉母。今孝感"哭竹港"遂以得名。后来,孟宗在外做官时,凡有好吃的食物必先寄给其母,然后才自己吃。吴永安五年(262年),孟宗自光禄勋任右御史大夫,宝鼎三年(268年)拜司空。

Ⅱ 孝的近义词是什么

孝悌
孝顺
孝弟
孝廉
孝敬
孝友
孝道
孝心
孝子
孝德
孝己
孝慈
孝义
孝熙
孝谨
孝思
孝家
孝养
孝感
孝行
孝爱
孝鸟
孝门
孝女
孝诚
孝恺
孝恪
孝服
孝和
孝亲
孝享
孝衣
孝履
孝节
孝治
孝慕
孝恭
孝烝
孝理
孝男
孝睦
孝飨
孝笋
孝祀
孝乌
孝帏
孝称
孝竹
孝陵
孝帛
孝堂
孝烈
孝情
孝妇
孝绢
孝性
孝妻
孝孙
孝童
孝器
孝幕
孝假
孝王
孝裙
孝棚
孝帘
孝决
孝夫
谢孝
守孝
尽孝
忠孝
吊孝
不孝
重孝
纯孝
生孝
服孝
至孝
死孝
睿孝
慈孝
热孝
淳孝
穿孝
仁孝
破孝
带孝
借孝
五孝
脱孝
戴孝
诚孝
贤孝
追孝
笃孝
递孝
恭孝
节孝
被孝
义孝
广孝
挂孝
国孝
行孝
昭孝
廉孝
修孝
达孝
殩孝
除孝
秀孝
旌孝
非孝
淑孝
发孝
谨孝
作孝
送孝
顺孝
贞孝
出孝
暖孝
含孝
极孝
赠孝
孝弟力田
孝廉方正
孝悌忠信
孝悌力田
孝子贤孙
孝思不匮
孝子顺孙
孝子爱日
孝子慈孙
入孝出悌
祝孝嘏慈
忠孝两全
忠孝节义
移孝为忠
移孝作忠
入孝出弟
子孝父慈
试守孝子
二十四孝
披麻带孝
求忠出孝
父慈子孝
披麻戴孝
母慈子孝
父严子孝

Ⅲ 孝顺竹会有冬笋吗

孝顺竹会有冬笋。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孝顺竹孝顺竹是禾本科簕竹属植物幼年时为笋喜寒,冬季为冬笋,竿高4-7米,直径1.5-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竿箨幼时薄被白蜡粉,箨耳极微小以至不明显,箨舌高1-1.5毫米,箨片直立,易脱落。

Ⅳ 孝可以组什么词

孝悌 孝顺 孝弟 孝廉 孝敬 孝友 孝道 孝心 孝子 孝德 孝己 孝慈 孝义 孝熙 孝谨 孝思 孝家 孝养 孝感 孝行 孝爱 孝鸟 孝门 孝女 孝诚 孝恺 孝恪 孝服 孝和 孝亲 孝享 孝衣 孝履 孝节 孝治 孝慕 孝恭 孝烝 孝理 孝男 孝睦 孝飨 孝笋 孝祀 孝乌 孝帏 孝称 孝竹 孝陵 孝帛 孝堂 孝烈 孝情 孝妇 孝绢 孝性 孝妻 孝孙 孝童 孝器 孝幕 孝假 孝王 孝裙 孝棚 孝帘 孝决 孝夫 谢孝 守孝 尽孝 忠孝 吊孝 不孝 重孝 纯孝 生孝 服孝 至孝 死孝 睿孝 慈孝 热孝 淳孝 穿孝 仁孝 破孝 带孝 借孝 五孝 脱孝 戴孝 诚孝 贤孝 追孝 笃孝 递孝 恭孝 节孝 被孝 义孝 广孝 挂孝 国孝 行孝 昭孝 廉孝 修孝 达孝 殩孝 除孝 秀孝 旌孝 非孝 淑孝 发孝 谨孝 作孝 送孝 顺孝 贞孝 出孝 暖孝 含孝 极孝 赠孝 孝弟力田 孝廉方正 孝悌忠信 孝悌力田 孝子贤孙 孝思不匮 孝子顺孙 孝子爱日 孝子慈孙 入孝出悌 祝孝嘏慈 忠孝两全 忠孝节义 移孝为忠 移孝作忠 入孝出弟 子孝父慈 试守孝子 二十四孝 披麻带孝 求忠出孝 父慈子孝 披麻戴孝 母慈子孝 父严子孝

Ⅳ 江夏黄香 扇枕温衾 哭竹生笋 孟宗孝心 吴县陆基 怀橘遗亲 王祥恭敬 求鲤卧冰

1江夏黄香
一是他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黄香温席);
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2扇枕温衾
是二十四孝里的一个故事。记述了东汉江夏安陆人黄香因幼年丧母,侍父极孝,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寒冷的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让父亲休息。长大后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时,黄香倾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被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4吴县陆基
这个网络上也没有找到
5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怀橘遗亲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下面不讲了

Ⅵ 出自二十四孝图一文的故事有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卧冰求鲤和哭竹生笋对吗

出自《二十四孝图》一文的故事有: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卧冰求鲤和哭竹生笋,是对的。

《二十四孝图》一文的故事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强烈反感。

主要故事:

子路负米: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

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

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湖北阳新县富水阳辛村人),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要吃竹笋煮羹治愈,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郭巨埋儿:

汉朝的时候,有个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举,家里穷苦得很,他有个儿子还很幼小,郭巨的母亲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郭巨因为家里穷得不能够奉养母亲,儿子又要分母亲的食物,如何是好呢?于是总等着儿子走出的时候,再到母亲那里去进食物,年迈的母亲总把食物留给儿子,郭巨便要将儿子给埋了。

郭巨说你不要惊动了母亲,儿子可以再有的,母亲是不可以再得的,为何不把儿子埋葬了?郭巨的妻子不敢违背她丈夫的话,就在地上掘坑,掘到三尺多深,正要将儿子扔进去,忽然一个霹雳。并且地里有一釜的黄金,上面有字写着,说是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老莱娱亲: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老莱其实也不小了,也年过70岁。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一天,他为父母打水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伤心,故意装着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后来,“老莱娱亲”成了成语,形容子女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

阅读全文

与笋孝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体检后第二天可以做什么 浏览:697
农商银行养老金怎么取 浏览:345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返聘算临时工 浏览:742
70岁的老人一般体温是多少 浏览:749
年轻的父母不能做什么 浏览:780
20岁爱上60岁老汉 浏览:370
老人掉眉毛还有多久 浏览:97
广东农村养老保险金 浏览:212
孩子当兵入伍父母要为他准备什么 浏览:122
月子里能喝什么养生茶 浏览:50
50岁的女人买手镯还是手链 浏览:491
绥江养老金 浏览:800
老年人疝气种类 浏览:400
农村养老保险是哪一年开始上交的 浏览:719
孝敬长辈的词语 浏览:324
养生壶什么材质那么轻 浏览:160
福田梅林医院入职体检怎么预约 浏览:686
北京颐寿苑养老院 浏览:54
清明节重阳节的来历 浏览:397
养生的人都喜欢什么礼物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