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女工人从事管理岗位退休年龄
从2021年开始, 女性退休年龄 每3年延迟1岁,男性 退休年龄 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21年同时达到65岁。 在具体建议中,报告提出,首先,实现 养老金 制度并轨,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职工 养老保险 领取年龄和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 其次,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 以上是 女职工 的退休年龄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第一、二项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旅肆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巧镇仔 (一)男年满六八周岁,女年满五八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孝汪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贰』 有延迟退休的新政策吗
2025 年有延迟退休新方案落地。主要内容如下:
『叁』 企业管理岗位女职工55岁退休的相关文件
退休条件、程序、待遇与福利等方面。
一、退休条件与程序
企业管理岗位女职工在年满55周岁时,若符合相关退休条件,即可申请办理退休手续。这些条件通常包括在企业工作满一定年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等。退休程序一般包括提交退休申请、单位审核、相关机构审批等环节。
二、退休待遇与福利
女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后,将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和福利。这些待遇通常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具体待遇标准会根据企业政策、地区差异以及个人缴费年限等因素有所不同。
三、政策调整与变化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岗位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和退休待遇也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女职工在关注自身退休问题时,需要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了解并适应新的政策要求。
四、个人规划与准备
面对退休,女职工需要做好充分的个人规划和准备。这包括了解自身的退休条件、待遇和福利,制定合适的退休计划,以及提前规划好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和财务支出等。
综上所述:
企业管理岗位女职工55岁退休的相关文件主要涉及退休条件、程序、待遇与福利等方面。女职工在关注自身退休问题时,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同时做好个人规划和准备,以确保能够顺利享受退休待遇,并度过一个愉快的退休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三条规定: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第四条规定: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规定: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肆』 央企领导退休年龄
央企领导的退休年龄通常是60岁,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延长至63岁。根据国家规定,男性企业职工的正常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职工,特别是在企业管理岗位工作的,如果连续在管理岗位工作超过10年,可以享受55岁的退休年龄;而在工人岗位工作的女性职工,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可按照50岁退休。
中组部和国资委的规定表明,央企领导的正常退休年龄是60岁,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放宽至63岁。通常情况下,60岁是央企领导的退休门槛,而央企的副职领导通常在这个年龄退休。央企的一把手通常是副部级官员,副部级官员的退休年龄是60岁,最高退休年龄是63岁,虽然有特殊原因可能导致延迟至65岁退休,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大型央企一把手的退休年龄通常是60岁。
据中组部内部人士透露,副部级央企一把手的履职年龄不应超过63岁,达到这一年龄后必须退休。这些信息基于《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该规定明确了退休的条件,包括年龄和工龄的要求,适用于工人和基层干部,并对因工作条件有害健康而提前退休的情况做出了规定。
『伍』 55岁女职工延迟退休的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女职工退休年龄按如下规定确定:经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录用为干部的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5周岁。《劳动法》实施前参加工作的女工人和《劳动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女职工,以其长期所在岗位确定退休年龄。
长期在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长期在生产岗位上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凡在本单位担任一定行政管理职务或未直接从事本单位生产产品活动或不直接从事本行业一线生产、服务、工勤岗位工作的,都按从事管理岗位确定。
职工在管理岗位的累计工作时间大于在生产岗位的累计工作时间即为长期在管理岗位工作,退休年龄应为55周岁;反之,即为长期在生产岗位工作,退休年龄为50周岁。企业职工退养或待岗、下岗期间,不计算在岗工作时间。
一、法定退休年龄的现行法律规定
目前,在我国的《劳动法》中没有对退休年龄作出规定,退休年龄主要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所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
即:男年满60周岁,女职工的正常退休年龄因其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对企业职工属于工人还是干部的问题,用人单位和女职工经常存在认识分歧而引起退休争议,那么女工人和女干部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具体有哪些法规政策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
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二、“干部、工人”身份界限打破后,法定退休年龄的认定标准
1995年8月4日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1995]309号)文件中第75条规定:用人单位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后,职工在用人单位内由转制前的原工人岗位转为干部(技术)岗位或由原干部(技术)岗位转为工人岗位,其退休年龄和条件,按现岗位国家规定执行。
1、受聘人员原则上按所聘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
2、对由工勤岗位受聘到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的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聘用满10年(本意见下发前已被聘用的,可连续计算)且在所聘岗位退休(退职)的,可按所聘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
3、对首次聘用时由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受聘到工勤岗位的人员,任原职务满5年、符合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且保留原国家规定工资待遇的,应按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