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咨询退休的问题问12333吗
一、社保局退休查询电话?
12333,全国统一查询电话。
不过社保涉及个人隐私,一般不能电话里查询。
你可以打12333咨询退休,有关政策。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电话号码是多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这都属于服务性的号码到当地的通讯处。就可以找到另外问一问。当地你所熟悉的机关的工作人员,他们就能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尤其问一问退休的老人肯定对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了解清楚。
用你的手机拨打当地的114电话号码,可以查询到社保局电话。
三、退休办不下来投诉哪里电话?
退休办不下来,你先问一下单位的人事干部。了解一下,为什么办不下来?了解清楚了,也许你就没有烦恼了。因为条件放在那儿。如果你还有烦恼,那就可以有理由模旅申诉了。简单起见,打12345就可以了
如果办理退休时遇到困难或疑问,可以拨打当地社保局电话12333咨询。
退休办不下来,投诉哪里的电话?如果退休办不下来,你要想投诉的话,你就投诉到12315,那里会帮你解决问题,实在不行,你就到信访办去退休办不下来,投诉哪里的电话?如果退休办不下来,你要想投诉的话,你就投诉到12315,那里会帮你解决问题,实在不行你就到信访办去投诉,这样也会帮你解决问题的
办理退休都是根据退休制度要求办理,如果你办理不下来,那是你不符合要求,缺什么手续就补办,投诉也没有用
退休办不下来,投诉哪里电话?退休办不下来,可能是你不符合退休的标准。我们回家对应该退休的条件合格的,不会不给办退休。
四、宁夏社保局2019年退休养老金提?{办法
可以拨打劳动保障咨询电话12333咨询。
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享受条件、计算,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和其他养老保险待遇是当地社保局职能。
五、关于退休的轿仿问题应该到哪里去咨询?
关于退休的问题,应该找当地的人社局或者是组织部门咨询,如果你是企业的职工,你退休可以找人事局咨询,如果你是在编的公务员,退休应该到当时的组织部门去咨询。
关于退旦帆凳休的问题,应该找当地的人社局或者是组织部门咨询,如果你是企业的职工,你退休可以找人事局咨询,如果你是在编的公务员,退休应该到当时的组织部门去咨询。
劳动局和社保局,可以电话先咨询下相关的政策或是要带什么资料,通常每个地方的114都能查到相关单位的电话,
关于退休的话其实涉及到养老金的方面的问题,所以一般是咨询当地的社保机构和人事部门,一般可以去街道的劳动保障所,先要提前问一下。
“到退休审批部门和养老金核算部门去咨询,也就是说,应该到人社局或者去社保局去咨询。”
六、宁夏2020年灵活就业人员交20年社保退休能领多少退休金?
给你公式自己算,能把公式中文字表达的未知数据,都套上数字数据,你就算出来了。
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x社保缴费平均指数+社平工资)÷2x社保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男139(女195)
两道公式得出的数相加就是你的基本养老金。
注:公式中社平工资,就是你退休当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你直接去社保局退管科咨询就行了(社保局退休管理科)
会根据你的社保缴纳年限
、
每年社保缴费金额高低
、工龄高低、有无高级职称等因素综合计算退休待遇
还要审核你的人事档案资料的
❷ 社保局办退休的电话
1、从单位退休的参保人员,退休手续由本人单位的经办帆蔽人员办理。2、手续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持职工已签字的《养老保险手册》,到社保分中心打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及平均工资指数情况单》;3、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退休待遇审批手续;将审批后的《XXX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档案》等材料送交社保分中心进行退休待遇审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九条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缓轿指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扰配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❸ 请问如何查询全国各地的社保电话和各地退休办电话啊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拨打各地的区号+12333
再转到当地查询具体的退休办电话。
❹ 南昌劳动局电话是多少
南昌劳动局和人事局、社会保障局进行了职责整合,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版障局权。
南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电话为:0791-12333
(4)南昌社保中心退休办电话扩展阅读:
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起草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编制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长期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拟订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3、负责全市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全市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组织落实就业援助制度;落实职业资格制度相关政策,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