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徽省淮南市公务员退休要认证吗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不需要认证。因为公务员退休前档案管理非常严格。
Ⅱ 公务员退休工资怎么核发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公务员退休工资有一种计算方法,这个计算方法就是公务员退休工资=(退休前工资+岗位津贴)*标准+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补贴。而这里面的标准就是根据年限来规定。年限满35年,按90%计算。年限满30~35年按85%计算。年限满10年到20年按70%计算。年限10年以下按50%计算。个年限就比较好理解,你在职多少年就按照这个区域区间去计算你的退休工资。
Ⅲ 天津退休人员领退休金还用认证吗是每年都得认证吗
退休人员都需要认证的,并且要求每年都需要进行认证的,必须是本人进行认证。可以在网上进行认证的。
Ⅳ 退休人员每年都需要认证吗
需要。凡属在上一年度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本年度必须进行领取
养老金资格认证,否则,将暂停发放基本
养老保险待遇。
一、根据法律规定养老金领取资格需每年认证吗需要。凡属在上一年度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本年度必须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否则,将暂停发放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认证时间规定常见的认证时间有两种:
1、无固定期认证信息采集: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从初次人脸信息采集起,一年认证一次(例如:初次认证日期为2016年3月25日,则下次认证时间为2017年3月25日之前即可。)每认证一次,即可连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12个月。
2、固定期限认证信息采集:部分城市地区为固定时段认证,一般为3月至8月底,具体认证时间请咨询当地服务电话12333。
三、认证的地点、方式凡具备认证条件(必须有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和视频摄像头)的单位、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客户端认证;也可通过具备认证条件的家庭、网吧等进行网上自主认证。
企业退休人员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认证:
1、社保经办机构认证。在异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由市社保局统一运用微信服务平台及邮寄异地认证表等方式进行认证。对于异地居住人员,市社保局对返回认证结果有异议或收到举报的,可重点进行实地认证。
2、街道(社区)认证。居住在本地区离退休人员,两区社保经办服务中心、各街道(乡镇)利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组织离退休人员进行见面核查。要求认证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到所在街道(乡镇)进行认证;核查过程中发现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发生变更的人员,应及时进行修改;对于高龄、重病、孤寡等人员,实行上门走访认证;要充分发挥社区离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的作用,对死亡瞒报和失踪人员,要及时上报市社保局暂作养老金停发处理。
3、省外居住离退休人员到洛阳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官方网站下载《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表》,持《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表》到现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认证并盖章后,将表格寄回原单位汇总后一并上报。
4、患病长期卧床、住院或
养老院生活的退休人员,可提供居住社区证明、医疗机构住院病例或其他相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公安部门生存证明等材料进行认证。
认证人员死亡处理
离退休人员死亡后,遗属在十五日内持公安部门出具的销户证明原件、死者及申领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到市社保局服务窗口(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领取丧葬抚恤金手续。
在这里小编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养老金领取资格的认证的范围是什么?也就是说需要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只是上一年度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可能大家对于某个地方还是不太清楚,建议咨询律师。
Ⅳ 从2020年开始2016年以来退休的公务员毎年都要去社保认证吗
只要是领退休金的都需要办理生存资格认证,目的是为了减少套用国家资源。不仅仅是公务员,即便是普通百姓亦是如此。
Ⅵ 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需要每年进行认证吗
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需要每年进行认证吗?是的,需要每年都进行认证。退休人员养老金认证,主要是指的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又称为养老待遇资格认证。需要参加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的人员,除了城镇退休职工以外,包括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闷饥保险待遇的人员。
办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主要目的是证明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还健在,还符合继续领取养老金的条件。按照社保法的规定,我国的养老金待遇是终身领取的,但养老金只能是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待遇领取条件的人员本人,一旦待遇领取人去世养老金就会停止计发,如果家属继续领取去世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轻则要求退回多领取的养老金,重者可能构成骗保行为,对于恶意的骗保行为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凡是按照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领取养老金的人员,都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这也是所有享受养老待遇资格的人员,应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影响的重要举措。这种认证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却是自觉性的。如果长期没有进行认证的人员,就有可能导致自己的养老金停发。
办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最好是在4月份左右,因为每年4月份左右都是调整养老金的开始的时间。如果在养老金调整期间没有认证导致养老金停发,可能也会面临停止调整提高基本养老金,事后再去进行处理将会增加很多麻烦。
养老待遇生存认证到现在已经执行了10多年的时间,在2016年之前,退休生存认证是比较麻烦的,基本上都需要本人到附近社保机构网点进行现场认证,现场进行戚或人脸高罩伍识别和录取指纹,加上当时全国没有联网,给退休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特别是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大的人员造成巨大的不便。
从2018年以后,社保部门努力改进认证的方式,大多数地方都不再需要到现场进行认证,目前最为方便的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通过人社部门的手机APP或是支付宝进行人脸识别。没有下载当地人社部门的手机APP的,用支付宝进行人脸识别最为方便,其实支付宝的人脸识别也是通过连接到社保APP的方式来进行的。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大数据比对。只要目前领取待遇的人员使用手机,看病就医,到药店买药,出行乘坐飞机、火车或是参加必要的公益活动等,社保部门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比对来判断待遇领取的老人是否还健在,是否是属于继续发放养老金,还是停止发放养老金的范围。
目前对于在城市生活的职工,基本上都有按年度进行认证的习惯,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退休人员待遇认证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问题最大的是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大都生活在农村,多数人使用老年手机,这部分人使用手机的频率比较低,很少出行,给大数据的比对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更多的还要依靠村组干部来提供生存的信息。
在农村居住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很多人的年龄都超过
70岁,远离城镇,部分人一年才到镇上查一下当年的养老金发放情况。这部分群体的子女一定要帮老人查询自己的养老金发放情况,如果出现停发的要及时帮老人办理认证,向当地社保机构反馈生存情况。
综上所述,养老待遇生存认证每年社保部门不会发通知,也不可能对每个人进行提醒,需要每个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员至少每年自觉进行一次生存认证,防止自己的养老金出现停发等情况,如果出现停发的要及时到当地社保机构查询,补办认证才能恢复养老金的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