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退休养老国家哪个最好
一、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珀斯和堪培拉绝对会让您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奥地利
维也纳成为了欧洲最具生活质量的城市。调查表明维也纳市中心的一间单身公寓每月的租金约750欧(约合人民币6127元),而巴黎每月的房租就高达1050欧(约合人民币8578元)。除此以外,奥地利还坐落着许多优良而实惠的滑雪场。
三、比利时
迷人的布鲁塞尔距离巴黎大约80分钟的车程,距伦敦也只有2小时,却拥有着比伦敦和巴黎更低廉的生活成本。据说比利时也会启动对财产税的征收,但对工薪阶层的外来退休者来说却完全不用担心。
四、伯利兹
伯利兹有着茂密的热带雨林,连绵的山脉和美丽的沙滩。除此以外,当地政府还对45岁以上每个月至少拥有2000美元退休金的外来退休人员实行了免除个人所得税的政策。
五、哥斯达黎加
遍布着火山、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沙滩的哥斯达黎加是一个生态友好型北美国家。除了常规的社会检查外,当地政府对外来退休人员退休后的经济收入也设置了一定的关卡,其中外来退休人员每月最低的养老金不得低于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231元),而投资者则不得低于2500美元(约合人民币15576元)。
六、厄瓜多尔
位于安第斯山脚下的厄瓜多尔有着美丽的小镇美景,在平日的交流中人们多用西班牙语对话,生活成本低廉。但当地由于贫困所引发的犯罪可能会影响您的选择。
七、法国
2012年汇丰银行在对外籍人士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同西班牙一样法国也成为了人们在退休后最乐意居住的国家之一。
八、印度
在印度您会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而当地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具有异域风情的各种景观一定会令人向往。
九、爱尔兰
爱尔兰是欧洲房地产业发展萧条的国家之一。沿着风景秀美的凯里海岸如今您仅需要10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23053元)便可将一座乡间别墅据为己有,而在2006-2008年的销售高峰时期这里的一套设备齐全的房产大约要卖到50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3115265元)。
十、意大利
意大利的迷人风情吸引了数量众多的外来退休人员,一眼望去佛罗伦萨韦奇奥宫附近的街边咖啡馆中坐满了银发的老人。但你需要注意的是,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意大利也实行了特留分继承权,这就意味着您的财产会在法律的强制下成比例的分给妻子和儿女。
十一、新西兰
遍布着沙滩、山脉和森林的新西兰是一座拥有着优美风景的岛国。但当地除了对外来退休人员的收入作了明确的要求外,您可能还要面对复杂的签证问题。
十二、巴拿马
巴拿马政府为外来的退休人员提供了从公用事业到电影票等内容繁多的退休金领取计划。除了潮湿的空气外,相信当地较低的生活成本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一定会令您满意。
十三、新加坡
新加坡成为了亚洲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在多民族的新加坡到处都遍布着美味的特色小吃,除此之外您还能搭乘短途的航班前往南亚的缅甸、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等地进行观光旅游。
十四、西班牙
尽管欧元区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却完全没有影响涌入西班牙数量众多的外国退休人员。在西班牙经济的疲软时期大面积的房产被银行以2007-2008年间三分之一价格出售。如今,您仅需要10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23053元)就可在西班牙的阳光海岸上购得一套两室两卫的房产。
十五、泰国
除了近些年政治上的动荡,泰国可谓一处旅居海外的理想胜地。北部的清迈有着数量众多的庙宇和山脉,而与喧嚣的首都曼谷相比这里的生活成本则要低廉许多。
⑵ 法国的退休金改革为何引起公愤改革内容是啥
——析法国近期社会冲突的深层原因
22日,法国交通系统大罢工造成巴黎地铁站内人满为患。
22日,法国政府、交通部门和工会“三方会谈”首轮谈判宣告破裂!致使全国陷入混乱的交通大罢工由此进入第9天。除罢工外,接连两天法国均爆发了示威游行。医务人员、教育系统、公务员、警察、邮电、航空部门职工、烟草店老板、渔民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均“大街上见”。法国社会冲突因萨科齐总统推出的体制改革而进入高潮。
起因:退休金改革
这次社会冲突与1995年希拉克总统和朱佩总理推出同样改革而引发大罢工几乎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社会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包括法国国内和全球化高速发展中的国际大 环境两个领域。从理论上来说,从9天前开始的交通部门大罢工,首先是因退休体制改革而引发的。法国因各种工作性质的不同,规定了多种特殊的退休金制度。其中地铁和铁路职工因工作艰辛而享有国家规定的特殊养老金政策,即可以在支付37.5年的养老保险金后全额领取退休金而退休。这样,其他国家职工大多要干到65岁才能退休,而铁路和地铁职工可以提前退休。
问题在于37.5年所交纳的退休保险金,并不能支付提前离职职工的退休金,国家必须对亏空部分进行补贴。早在十几年前法国政府就酝酿着要取消这一特殊政策。一则国家已经负担不起这笔大约30亿欧元左右的支出,这占法国国家各种补贴的6%。二则铁路和地铁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早已与当年制定这一政策时大为改善,不再存在特殊艰苦的问题。法国有些制度确实制定于很久以前,如国家歌剧院职工所享有另外一种特殊退休的制度制定于1698年!而铁路职工养老金制度制定于1855年。1945年曾对旧制度做出了一定的修正。但总的来说,开煤烧的火车和今天按按电钮的高速列车的工作,两者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萨科齐总统下决心要修改所有特殊规定,将交纳退休保险金的年限一律提高到40年,以填补国家赤字。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铁路与地铁特殊养老金涉及的人数并不多,但铁路和地铁职工并不准备放弃他们的这一“既得利益”;或说他们同意放弃,前提是国家进行另类补贴,但如果这样,对政府来说等于没有改革。因此双方谈判破裂,即在讨价还价中尚未找到一个平衡点。由于交通是一国经济命脉的“血管”,一旦堵塞,后果严重。9天来,法国每天因罢工而损失近4亿欧元。
目前工会组织决心要给政府点颜色看看——毕竟二十多年来在法国罢工者从未尝过败绩。而法国政府也一再强调,这一次“绝不再让步”。萨科齐指责工会以少数人利益拿全国公交乘客作为“人质”,是不可接受的。政府显然在动用一切力量,试图削弱罢工者的决心和意志。双方冲突肯定将会加剧。
斗争:劳方维护权益
但这次罢工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2.5年的退休金问题,而涉及更为深层的因素。
冷战结束后,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以市场经济和民主体制为代表的西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全球主流。“历史终结”论被及时地提出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阶级斗争从此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全球都将共享“和平红利”——一个富裕、和平、民主的世界将会甚至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
然而全球化和对利润的追逐,却使资本主义的本质重新充分地表现出来。冷战时的“福利资本主义”现在看来并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而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存在的情况下的一种“让步政策”而已。当外部的压力消失后,这几年西方国家内部,特别是法国,追逐利润变得日益疯狂。事实上,就在法国政府以解决赤字为借口要取消铁路和地铁职工的“特殊退休制度”的同时,其他不公平的现象却在法国社会迅速发展。法国社会几十年来首次明确向资产者倾斜。
只要举几个例子即可理解这一不公平现象的严重性质: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而盈利高达90亿欧元,但这一盈利却只对执股者分红,即资本的胜利。在要求铁路和地铁职工勒紧裤带的同时,政府却通过立法,将高达150亿欧元的税收还给法国最富有者(通过税收封顶政策)。当政府决心修改特殊退休金制度的同时,法国大老板的退休金或赔偿金却提高到历史空前的程度(理由是向美国看齐)。事实上有专家指出,改革特殊退休金制度给国库只能带来区区2亿欧元而已。但给富人减税一项就使国家多支出150亿欧元。这是无法说服穷人的。
但法国政府这样做也并不是没有理由。法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竞争力越来越差,原因就是法国人工资太高。法国的出口越来越困难,贸易赤字不断增加。不对富人减税的话,就会有很多资金流向低税收的周边国家,特别是一些小国,如比利时、卢森堡等。因此,法国政府这次确实是下定决心要将改革推到底。
结局:最后一次罢工?
事实上,从欧洲的范围来说,这一改革与欧洲目前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英国早在十来年前就由撒切尔夫人强行改革而将自由经济推给英国人。人们对英国煤矿工人长达一年半的大罢工惨遭失败至今记忆犹新。德国也在默克尔上台后左右翼联手向工会“宣战”,迫使德国社会接受一系列痛苦的改革。法国目前可能是欧洲“最后的一个堡垒”。
社会学家们注意到的是,在英、德等真正推行了全面自由经济的国家,罢工已经成为一种“奢侈行为”。工人在严酷的社会背景面前,已经没有选择。法国如果这次罢工失败,政府下一步的改革措施必然是放宽解雇条件,随后即降低工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利润收入;也就是说,穷人将日趋贫困化……2006年当时的政府总理德维尔潘推出“首次青年雇佣法”就是一个先例。当时工会和学生的示威、罢工,在执政党内部因争夺总统大选起内哄的有利时机,获得了成功。但这一次,则不是那么容易取胜了。
对此,右翼政治家和左翼工会领导心里其实都很清楚。法国预算部国务秘书桑蒂尼在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漏出了一句真话:“这次罢工很有可能是法国的最后一次……”言下之意非常明确:一旦罢工失败,从此工会力量将走向消亡。事实上法国公众对公务员罢工带来诸多不便也都心甘情愿地忍受,就是因为他们的罢工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被雇佣者。在法国,私营企业职工几乎无法罢工。如果这次罢工失败,用不了多久,宪法规定的罢工权利,将会成为一种摆设。
法国选民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法国政治图谱这几天正在迅速地朝着两极分化。极左翼的“工人革命团”领袖贝尚什诺的民望因明确且全面支持罢工迅速上升,相反对罢工至今态度暧昧的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罗亚尔则直线下跌。两者在民意测验中已经持平。这非常说明问题,也证明法国社会危机正在加剧,而工人们也明白了这一点。在罢工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出现了高速火车系统遭致人为破坏的现象。这是绝望中的工人的一种无望挣扎。对此,政府与工会都是一致的:破坏者将遭致司法的无情镇压…
法国改革养老金制度(综述)
新华社记者 ;郭京花
法国总理若斯潘21日宣布对法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进行改
革,虽然只是提出了改革方向,并没有具体措施,但仍在法国
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
二战后,法国建立起来的养老金体系实行的是分配制,即
用企业和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分摊金作为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退休金管理机构把在职人员的分摊金汇总后,按有关规定分配
给退休人员。这种分配方式打破了新老企业和盈利高低企业间
的差异,较好地解决了企业负担不匀的问题。退休人员欲拿到
全额退休金,在私营部门供职者要达到40年工龄,公立部门的
职员须达37年半工龄。法国的养老金制度十分繁杂,除了多行
业的基础系统外,还有各行业的增补系统。
近年来,法国养老金制度遇到了无法回避的难题。一是社
会面临人口老化,战后出生、被喻为“婴儿潮”的一代人从20
05年起将逐渐步入退休行列,老年人口比例将剧增,而就业人
口相对减少,每年进入劳动市场的人数将少于退休人员。二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更长了,预计到2040年,
法国人的平均寿命将比现在提高6岁,男性和女性将分别达到8
0岁和89岁。寿命的延长意味着对养老金需求的增加。
法国计划委员会去年向政府递交的一份报告指出,按现在
的养老金制度,法国的退休金金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
例将从目前的12%增加到2040年的15%左右,而1959年,这一
比例仅为5.4%。从在职与退休人员的比例看,目前10个在职
人员供养4个退休人员,40年后,这一比例将是10∶7。若要保
证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就业者,维护社会各方人士的利
益,改革养老金制度势在必行。
改革养老金制度是法国近年来历届政府面临的棘手难题,
因为它涉及到各个社会阶层和所有人的利益。若斯潘提出的改
革方向强调坚持退休金分配制这一基本原则,立足于通过刺激
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数,来应对养老金制度
所面临的挑战。
面对退休人员即将大增而带来的压力,若斯潘决定进一步
加强去年设立的养老金储备基金,将其数额由今年的200亿法郎
增加到2020年的1万亿法郎,以渡难关。这笔钱从哪里来?若斯
潘说,来自国家在国营企业中所占有的股份,比如法国电信公
司。具体办法是拿出部分股份还是用股息作为储备基金,还有
待进一步研究。
政府提出将逐步缩小公职人员与私营部门的职员在领取全
额退休金所需要达到的工龄方面的差异,但未提出具体措施。
若斯潘只是建议将公职人员的部分奖金纳入退休金计算。政府
对各种增补系统的改革不作硬性规定,但希望由劳资各方谈判
协商解决。
若斯潘还宣布在两个月内成立有关养老金制度的方向委员
会,由劳资代表、国民议会议员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员组成,
任务是保证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连续性,同时就养老金制度各种
不同系统间的平衡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
法国舆论界普遍认为,若斯潘的改革计划谨慎,能在多大
程度上解决问题,尚需观察。
⑶ 申办欧洲探亲签证,企业退休人员到哪里办理退休工资证明,如何开具,包括那些内容,还需要进行公证吗
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始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证明。不需要公示。具体情况他们会告之的,需要本人持身份证办理。
⑷ 求现在最新的德国养老保险制度,请详细一点,谢谢
目前德国出生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达、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预期寿命在不断增长,社会人口趋向老龄化。据估计,到2030年大约2个劳动者供养1个退休人员。同时在欧洲统一进程中,由于德国生活水平较高,赴德定居者增加,这必然也会增加一部分新的社会保障支出。因此,德国面临着继续维持原来社会保障水平的要求,同时条件又不允许对日渐减少的劳动力提高税收、多交社会保障费用的困难,对现有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适当改革势在必行。
德国养老保险体系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自愿保险等多种形式组成。德国的养老保险较全面地规定了养老保险的适用范围、资金来源、缴费标准和筹集方法等。
根据法律,德国所有的工人和职员都参加法定养老保险。2004年,雇员交纳的养老保险费为其月收入限额以下部分的19.5%,由雇员自己和雇主各负担一半(原西德地区雇员的月工资收入限额上限为5150欧元,原东德地区的上限为4350欧元)。超过上限部分的月收入不再交纳养老保险费。法定养老保险起源于俾斯麦时期的“自助资助”模式。规定养老保险费由雇主、雇员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并主要由雇主和雇员承担,国家只作一定的补贴。这一模式是典型的收入关联年金计划。在这种年金计划下,缴费和津贴的多少与个人的工资水平直接相关,通常是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就业年限、交费期限、收入替代率及调节系数等基本要素确定,并侧重体现收入关联和收入再分配的特征。目前,法定养老保险覆盖了从业人员的90%,是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干。
法定养老保险为强制性保险,所有的投保人都有义务依法按时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雇主和雇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这是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另一个是国家财政补贴。每年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的数额占养老保险费的五分之一。养老金根据退休者退休时的工资和工龄长短计算,但最高不超过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的75%。德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法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将由目前的19.5%提高至22%,到2020年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占工资的比例由现在的平均53%降为46%,到2030年进一步降至43%。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法定养老保险的补充,已成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一大重要支柱。与法定养老保险不同的是,企业补充养老不是政府行为,而是企业行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以及减轻国家养老负担压力的需要,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越来越受政府的关注。在德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对劳动力的覆盖率高达65%,它是养老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并得到法律的支持。筹资方式、组织形式、款额及受保人均可自由选择。尽管德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属于自愿性养老保险,并由私人公司经营,但政府并非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为了防止雇主因宣布破产而无法支付养老金的风险,德国设立了雇主组织的养老保险基金会作为担保机构,规定开办企业养老保险的雇主有义务向担保机构投保,如果企业破产导致无法支付本企业的补充养老金,则由该基金会支付。
自愿保险的对象主要是医生、牙医、药剂师、律师等。公务员和法官是国家终身雇佣人员,不参加法定养老保险,有独立的养老保险制度。自谋职业的农业人员有独立的“农民养老保险”。上世纪70年代,随着德国加入欧盟及受欧盟的相关政策规定的影响,农民的退休年龄从65岁降低到了55岁,等于农民提前放弃了土地生产,同时失去了生活收入来源,因此,政府会额外付给农民一笔养老金。该模式的实施仍然依赖于政府大量的财力投入。政府对于退休农民养老金的支付,是根据农民的收入决定的。由于收入是绝对数,所以需要支付的养老保险金也有固定的上限。德国现行的农民养老保险模式是“付多少,用多少”的模式,即由年轻人出钱,老年人享用的一种方式。但是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和老龄化趋势的增强,由年轻人提供的这笔资金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需要政府拿出一部分钱来弥补其差额。因此,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不断消耗公共资源的模式,并且由于中央政府对这个模式的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退休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保护。目前,德国仍在寻求一种最合理的农民养老保险模式。
2002年,德国颁布新法律,规定企业职工有权利要求雇主将一部分工资或者节假日奖金变成企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组织形式及受保人等均可自由选择。目前,德国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所支付养老金的比例大约分别为70%、20%和10%。德国政府希望,私人养老保险支付的养老金近期能提高到整个养老金的15%,中远期达到25%至30%。这样,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将有望从现在的补充地位逐步提升到与法定养老保险相近的支柱地位。
德国的养老保险不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度,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收统支,现收现支。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按照一个特定的、公开的公式计算,每个人都可能不同,主要由投保时的工作收入决定。德国以特定的公式计算出每个人不同的分值和折扣系数;国家则主要根据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物价上涨率,每年确定一次各个分值对应的养老金金额。
⑸ 请介绍人家国家的退休制度
欧洲四国退休金制度扫描
乌克兰:退休金改革受益者少
乌克兰议会讨论退休金改革已经将近1年。最后的结果是平均退休金定为306格里夫纳(1美元约合5.31格里夫纳)。有35至45年工龄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从每月110—130格里夫纳增加到168—180格里夫纳,还是非常少。而乌克兰不具备劳动能力公民的最低生活费还有285格里夫纳。这说明,乌克兰政府最主要的举措之一———提高退休金并没有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多大提高。最终受益的是议员和国家官员,他们的退休金相当于全国平均工资的85%—90%。原先高薪的军人、科学家、前检察官、法官以及企业和机构的前领导的退休金也提高了不少。普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仅合30—50美元。这样一来,普通退休人员同特殊退休人员之间退休金的差距高达5—18倍。这在独联体国家中依然是较低的。
英国:最低每周八十镑
英国第一项国家退休金制度是从二战后开始实行的。这项制度规定,所有的雇主和雇员除纳税外,都必须交纳国家保险基金。该基金用于支付医疗费、失业补助以及退休金。英国男性退休年龄为65岁,女性60岁。现在国家规定的最低退休金为每周80英镑(约合150美元),大大低于最低生活费。而且,只有工龄不少于35年并且支付过国家保险基金的退休人员才有权获得如此数额的退休金,工龄少于35年的人的退休金还要相应减少。因此,不少英国人为了能够安度晚年而参加合作退休金积累或者交纳私人保险基金。
法国:工龄最重要
法国的退休年龄是60岁。每个月可以得到相当于原先工资70%的退休金。但条件是工龄必须达到40年(在退休金改革前为37年),工资及其它收入都需依法交纳社会保险金。有一个重要的细节:计算退休金的工资不是按退休前已经达到的最高工资,而是根据年龄,按在职时工资最高的21至25年的平均值作退休金的基数。如果在工龄满40年后还能继续工作,则每个季度可以增加0.75%的退休金,也就是说,1年可以增加3%的退休金。反之,提前退休,退休金将相应减少比例。
德国:退休同在职比例倒置
从理论上说,每个雇员可以获得三部分退休金:国家的、公司的和私人的。但实际上三部分退休金都能拿到的人凤毛麟角。男性65岁、女性60岁就可以退休,可是只有工龄达到45年的退休者才能获得全额退休金,即工资的70%。德国的平均退休金约950欧元。
德国退休老人的生活并不十分宽裕。据官方统计资料,47.5%的退休女性和12.1%的退休男性,每月的退休金还不到300欧元,这些钱仅够支付十分简朴的住房。实际上,德国人在职时自始至终在为未来的国家退休金付款。每个月都要将工资的10%上交国家退休金。同时,雇主也要为雇员支付工资10%的退休金基金。规定雇主为每个雇员每月支付的退休金基金最高不得超过4300欧元。即使年薪高达200万至300万欧元的雇员,雇主每月也只需为他支付4300欧元。结果,挣得多的,上交国家的比例很低,而挣得少的,上交国家的比例反而高,而前者的国家退休金还高于后者。公民退休后,还要继续支付医疗金,数额由退休金决定。这样他就可以享受免费医疗,不过,装假牙自费50%,住院每天补助10—12欧元。部分药品,每个包装的自费部分不超过10欧元,但是某些药品须自费,而且这样的药占的分量还不少。 德国共有3200万名雇员,退休人员已达1850万。专家认为,25年之后,两者的比例将倒置:退休人员同在职人员的比例将为2:1。
⑹ 在美国,退休人员一个月能拿多少退休工资有什么额外保障吗
美国是如何养老的?有什么额外保障吗?在美国,正常的退休年龄是67岁,如果是提前退休是62岁,美国鼓励大家延迟退休,如果一个人选择在70岁或者是70岁以后退休,每个月可以拿到132%的养老金,如果满62岁就选择退休,只能领到70%的养老金。65岁以上的约1/4的美国老人仍在继续工作。
那他们的老年生活怎么度过?美国老人养老基本上是靠老伴互相扶持,两口子之间互相帮忙,如果有一方或者是两方都失去了行动能力,就会住进养老院。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美国的老年人,他们把自己的房子出租或者是抵押给银行和保险公司,让他们来支付每个月的生活费用。
⑺ 年纪大了,去欧洲养老怎么样
欧洲养老是近几年人们开始关注的事情,其中环境是很关键的因素。空气好,环内境舒适,生容活节奏慢,没有了商业城市那种繁华喧嚣更适合生活,吃得健康,确实适合养老。很多大病之后的年轻人也再考虑去欧洲休养,更易于身体恢复。长期在欧洲居住就需要有一个长期居留身份,或者永居身份。签证是无法满足的。目前获得长期居住身份希腊是费用最少的,买房的方式也更适合我们,房子归自己,可以说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