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父母总催着子女结婚
其实在生活当中,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试婚的年龄阶段赶紧结婚也是比较正常的,就会觉得看别人家孩子都结婚了,自己的孩子没结婚就会有一种想法,但是也要看实际情况的,大多数父母还是不太同意,刚见面没多长时间就要结婚了,可能就是说家长太着急了看着孩子比较大,而且觉得对方合适就让孩子结婚,这样的父母还是少数的,毕竟结婚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他们会让自己的子女和对方接触一段时间,了解情况之后才能够选择走入婚姻的殿堂,因为看清一个人的本质,至少在一年左右才能够看透的,父母都是过来人,也都是了解的除非是那种想法比较简单的人。
像这种情况下都是少数,大多数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过的幸福,多了解一些,才能够好好的沟通。
Ⅱ 为什么父母总是希望子女一定要结婚
那感觉就好像现在不恋爱,就会孤独终老一样。更可怕的是,以后每次逢年过节都会遭到精神上的打击,周围那个亲戚的孩子结婚了,哪个比我小的邻居有娃了,这样的事情成了日常话题,经历过的人都懂那种感觉。
父母觉得年纪不小了,到了结婚的年龄。其实,想谈恋爱、想结婚的人根本不用父母催也知道努力,而不想太早结婚的人,对于催婚这类事简直深恶痛绝,很多人并不是真的不想恋爱和结婚,有的只是想要多享受一下自由的生活,有的则是不想将就,想找一个适合的,这些理由在父母们的眼里都是很幼稚的想法,只可惜我们谁也说服不谁。
对于结婚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有人主动,有人被动。不管怎么样,大家对父母的催婚都不会有好的反应,为什么天下的父母都热衷于催婚呢?这应该是所有人都感到迷惑的地方了。
结婚和传宗接代是人类历来的使命感
在古老的传统文化里,人们更加看重的是家族和家庭,而非个人的荣辱,个体的发展必然影响家族的兴衰,所以婚姻是家族大事,传宗接代的问题也成为家族能否兴盛、延续的重要因素。
在古代的环境下,几乎没多少人能逃脱婚姻子女的桎梏,只有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才算圆满,这是一种传承久远的责任感,如果儿女们没有结婚,那对父母来说就一直是一件未完成的任务,是生活的动力之一,时时刻刻都会为之记挂,想尽一切办法来完成他们的使命。
时代价值观的冲突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时代印记,成长环境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80、90后受改革的影响,思想上更开放,崇尚自由,敢于尝试新事物,集体意识相对就弱了很多。
父母长辈们认为一个人的生活不好过,无依无靠,很苦很累,这样的人生是不完美的。而现在的年轻人却有不一样的观念,与其将就搭伙过日子,不如追求身心上的自由,活出自己的姿态。
这两种观念是矛盾的,相互冲击却很难相互妥协,那些因价值观不同而倍感压力的父母,就会通过催婚的方式,来让子女接受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较量。
在催婚的代际冲突上,父母和子女都感到无形的巨大压力。子女越不结婚,父母就越催婚,父母越催婚,子女越抗拒,只要子女一天不婚,这个冲突就一直悬而未决,催婚就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一方妥协为止。
其实,结婚和不结婚的观念是会随时间而变化的,有些结了婚却不如意的人,会很难对下一次的婚姻抱有良好的期待,原本不打算结婚的人,在经历长久的孤独或爱情的滋养后,又萌发出生命的新芽。
对于婚姻大事,父母需要理解新时代的理念,年轻人也需要认真考虑,只要真的能让自己更好,那就是最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