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父母打工那工作单位怎么填
职业写务工,单位写到自己家住址的街道或者村委会就可以。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增长1.5%;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增长2.0%。
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新《办法》为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等特殊形式就业群体加入工会组织提供了法律依据。
(1)父母是建筑工人怎么填工作单位扩展阅读:
所谓“农民工”,实际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他们自己却无奈的继续在贫困线上苦苦的煎熬,过着“蚁居”、“鼠居”般的艰难日子,不能公平的分享医疗、就业、教育、娱乐等社会保障性的“改革红利”的人。
当今媒体对农民工存在一定的误解,以为农民工就是搞建筑的。其实大错特错。因为从农村来到城里打工有各行各业,有些白领也是农业户口,只是他们学历高一点从事白领工作。有些总经理也是农村来的,还没落户也叫"农民工"。
应该把“农民工”这个称号改为“一线工人”。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农民工,而是那些拿着最低收入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加班加点拿着最低的工资从事最累的活。一切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值得我们去关注。
❷ 父母打工没工作单位怎么填
如果父母打工但没有正式的工作单位,可以在相关表格或申请中填写他们实际从事的工作性质或行业,如“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临时工”等,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具体的工作内容或场所的描述。
详细
当面临需要填写父母工作单位的情况,而父母实际上并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时,关键是要以准确且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方式来填写。首先,理解“没有工作单位”并不等同于“没有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父母可能是自由职业者,比如独立接单的装修工人、家政服务人员,或者是自己经营小生意,如开设摊点、网店等。他们也可能在季节性或项目性的工作中担任临时工。
在填写时,如果表格或申请提供了较为开放的填写空间,可以详细描述父母的工作性质。例如,如果父亲是一名经常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临时工,可以填写“建筑行业临时工,主要从事建筑施工工作”。如果母亲是一名在家提供家政服务的自由职业者,可以填写“家政服务自由职业者,提供家庭清洁与照料服务”。
若表格或申请的填写空间有限,则需要简洁明了地表达。这时可以选择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如“自由职业”、“个体经营”、“临时工”等,来概括父母的工作状态。如果有可能,可以在后续的附加信息或备注栏中进一步说明具体情况。
总的来说,填写父母工作单位时,应灵活处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述方式。重要的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并尽可能提供足够的细节,以便相关机构或个人能够准确理解父母的工作状况。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信息的准确传递,也能避免因信息模糊而产生的不必要误会或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