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出家人出家了,那在家的父母怎么办
出家之前,要看看父母是否有安置。如果父母赡养问题不能解决,不可以擅自出家的,送走父母在考虑。。好在目前,好多寺院,都可以赡养出家人的父母,可以让法师们安心修道。
❷ 想出家又放不下父母,放不下欲望我该怎么办
净空法师答:发心出家是大孝,这是诸位要知道,所以出家必须要顾虑父母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人奉养,我们出家时节就要晚。如果你兄弟姐妹多,父母有人奉养,或者家里生活环境很富裕,不需要自己照顾,这个可以。如果家庭生活很清苦,没有兄弟姐妹,这个必须要尽孝道,在家学佛是一样的,这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如果父母有人供养,没有后顾之忧,你就可以出家,出家还是尽大孝,因为你一出家,你要是往生极乐世界,你的父母决定不堕三恶道。这个东西我们世间人讲人情,六道里头还是讲人情的,如果他造作罪业,死了以后见阎罗王,阎罗王一看,他的儿女已经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了,也都特别优待他,这是菩萨的眷属,怎么可以怠慢?不能怠慢。所以常说“一子成佛,九祖升天”,这就是福报,这是大孝。
所以佛讲到出家,讲四种出家,这四种都是对学佛人讲,不学佛那就不说,对学佛的人讲的。第一种:「身出,心没出」。像我们现在出家人,身出家,但是心里面还有名闻利养、还有贪瞋痴慢,没出。在家的心,出家的相,所干的事业还是干在家的事业。本来自己那个家不大,你的父母、兄弟姊妹不多,小家,房子也不大,现在一出家搞了一个大庙,出了小家就入了大家,麻烦就大;小家造业少,大家造业就大。所以古德才讲,「地狱门前僧道多」,谁堕地狱?身出家心不出家几乎没有能够逃过地狱的,很难逃过,这个我们要懂。出家真的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全心全力为佛法、为众生,那就功德无量。罪福之报就在一念之间,不能不提高警觉。
第二种是「身不出家,心出家」。身在家,在家居士,你们在家学佛的,但是心出家。李木源居士心出家,身没有出家,这个好,他不造业。在家学佛成就的人多,往生瑞相希有,我们这些年当中所看到听到,站著走、坐著走,都是在家同修,出家没听说一个。而且都是在家的女众,男众说站著走坐著走、预知时至少,我们听到看到,站著走、坐著走,不生病说走就走,女众,在家的女众。黄念祖老居士曾经很感慨的说:古时候我们修道成就顺序,是出家男众第一位,成就的最多,第二出家女众,第三是在家男众,第四是在家女众;现在整个颠倒过来,最有成就,人数最多是在家女众,其次的在家男众,再其次的出家女众,最糟糕的出家男众,现在叫颠倒,我们不能不警觉。但是确实这是事实,事实真相如是不能否认,所以出家的意思要懂得。
第三种:「身心俱出」,这是真正好的出家人,身出家心也出家。这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佛真实弟子,能够担当起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的如来家业,要这样的人。
第四种是「身心都不出」。这是指在家居士,在家居士身没出心也没出。虽然学佛,学佛是附带的,搞世间名闻利养是主要,大概百分之九十九还是要搞世间法,佛法搞一分就不错、就很好,这就是身心都不出。
❸ 如果要去出家了,对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安置的
通常情况下,如果出家不能解决父母的生活问题,就要和住持和尚说明情况,寻求解决办法。在信仰比较浓厚的地方,有人出家,自然有附近的居士自发护持家人,但现在末法时代,殊为不易。此外,一旦出家,寺院也会发给一定生活费(不多,根据寺院香火而定,称为“单资”),也算是一定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