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和父母有代沟的例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更新换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明显,尤其在一些社交、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和认知。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探讨造成代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希望对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所启示。
和父母有代沟的例子
一、社交媒体的使用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民数量不断增长。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和父母有代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方式和年轻人不同。如今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同学、同事等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而很多父母却对社交媒体不太了解,对其印象多是负面的,甚至存在着安全隐患的担忧。因此,我们需要向父母普及社交媒体的安全知识,教他们正确使用,增加出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保护。
二、文化层面的不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演变。不同代际之间的人去理解文化也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年轻人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比如从小就接受多种语言教育,所处的环境良好,压力较小;而父母可能因为从小独善其身而缺乏对国际化现象的了解,觉得不同文化和语言会导致文化混杂、思想松懈等。针对这点,我们可以尝试主动引导父母去了解新鲜事物,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多交流,多沟通,哪怕没有共识,也可以让父母对自己的想法加深了解。
三、价值观的不同
每一个家庭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传统观念,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长也会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由于时代的变迁,价值观也会随之转变。举个例子:有些年轻人对同居看法可能很开放,但在某些父母看来,这是不正常、甚至是无耻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解对方的态度以及与其进行交流非常关键,双方都应当尊重彼此的立场和观念,不要轻易犯悖逆之徒的错误。
结语: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是难以避免的,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耐心地沟通交流,互相理解和支持,多传递正面的信息,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总之,强调双方之间的理解、尊重和沟通是共同克服代沟的重要渠道。
❷ 我和父母之间的代沟有哪些
我和爸妈的代沟,除了传统意义上由于时代因素产生的鸿沟之外,还有空间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矛盾。而后者,对我来说,是致命的。
就像藏在衣服里的刺,不定时地出来扎一下扎一下。
这个代沟主要体现在为人处事的原则上。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仁爱、忍让、尊敬师长。以至于对于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很多朋友都为我打抱不平,觉得我受欺负了。虽然我知道他们心里可能觉得是我性格里的懦弱,才会让我不考虑自己,疯狂接住老师们/同事们扔给我的活。这次也是类似的情况。
这学期在学校给一门课的老师当lab assistant,这个老师很认真负责,每周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我的职责,根据学校招聘信息里写的,是负责每周上课时间负责辅导学生操作软件,工资也是按照在lab里待的时间发,并不像带的另一门课一样,除了教学时间,还有额外的备课及答疑时间的工资。但是这个学期接手这门课以后,每周的作业、备课、lab的维护、使用指南更新等一系列的活都落到了我身上,跟随者洋洋洒洒的邮件,在白天、晚上、甚至凌晨,被派发到了我的邮箱。我都任劳任怨不计报酬地做了,熬夜加班加点。白天忙着写自己的毕业论文、写paper、上课、开会,晚上接着批改学生作业。每周90个学生,平均1-2个家庭作业的量。需要判断对错不说,还要给出具体反馈。这样每周下来,单独批改作业的时间就大概占了1-2小时。由于不想耽误自己的科研进度,也不想拖兼职的进度(因为是自费读博想给家里减轻负担,所以一直在兼职),所以这一部分时间都在晚上完成自己主要工作之后。本来身体就不好,熬了一个月的夜,彻底病倒了。发烧、咳嗽、头疼,对着电脑躺床上还在改作业。
今天症状稍微好点了,跟爸妈视频,开始吐槽。得到了却是十分负面的评价。他们认为我作为学生,应该感激老师给我的机会,而不是抱怨。虽然我解释了我只是在熬过这段时期之后对着他们抱怨一下,但似乎他们还是觉得,我不够忍让,再上纲上线一点,就是不尊重老师,不感激老师给我处理杂事的机会。笑。在英国这些年,一直觉得给老师当ta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唯独这次例外。这次的例外也将一切我所做的在爸妈看来是“对的”的事情,彻底抹平。在扯着干疼的嗓子跟我妈争执不下时,隔着屏幕听到我爸大声说了一句“下星期开始你别带这个课了!”。我妈随着附和了一句“看你爸都不想跟你说话了,这世界上最爱你的爸爸都不想带你了”。然后我把视频挂了。
在我的所有朋友、老师都告诉我要多为自己考虑一点,对别人的要求能帮就帮不行就算的时候,爸妈告诉我的永远都是忍让、谦卑、感恩。熬到熬不住的时候,听到的还是一样的言辞。委屈。以为自己已经很坚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