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如何避免控制型父母

如何避免控制型父母

发布时间:2025-08-07 12:06:56

1. 男方母亲控制欲太强,该如何相处

在婚姻关系中,与控制欲过强的婆婆相处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您可以尝试以下建议:

1. 保持尊重:尊重婆婆的观点和建议,尽量理解她的初衷。即使您不同意她的意见,也要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 沟通:与婆婆保持开放、诚实的沟通,倾听她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观点,以寻求共识。

3. 设立界限:与丈夫一起明确家庭事务和责任的界限,让婆婆知道哪些事情属于你们的责任范围,哪些事情需要她的支持。

4. 保持独立:尽量在经济和生活上保持独立,避免过度依赖婆婆。这样,您会更有底气捍卫自己的立场和决策。

5. 寻求支持:与丈夫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了解您所面临的困难。一起寻求解决方案,共同面对家庭问题。

6. 保持冷静:遇到矛盾时,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与婆婆发生激烈的争吵。尝试以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

7. 增进感情:寻找共同兴趣和爱好,与婆婆一起参与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这有助于缓解紧张气氛,促进家庭和谐。

请注意,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这些建议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在处理家庭关系时,请根据您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和决策。祝您好运!

2. 父母控制欲很强怎么办

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父母说的“是为你好”,那么父母真的是为你好吗,父母好像从小到大都在帮我们做决定,有些父母的控制欲过于强,常常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对于父母控制欲很强该怎么办呢?

结语

虽然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们,对我们最好的人,但是我们需要辨别这种爱与这种好是不是真的正确,我们要独立起来,也要多与父母沟通交流,才能让这些爱没有被辜负。

3. 面对控制欲强的父母怎么办

还是需要和父母多沟通,学会让他们理解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孩子成人后孩子有权利去管理自己的人生。说白了,还是中国封建思想的存留,父母认为我养孩子了,孩子就要听我的。

有时间常与父母亲聊聊天,多关心他们,你可以发现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竟然也有如此柔软脆弱的一面,多了解或与她谈心,或帮助母亲多做事情,其实控制欲强的背后需要的是一句安慰和陪伴,试着给予父母亲自己的爱,因为父母年老了,你改告诉母亲,温暖和包容才是真正的爱,而不是一味地控制。

4. 如何摆脱父母的过度控制

摆脱父母的过度控制可能是一个挑战,但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你处理这种情况:

1. 客观评估情况:首先,客观评估父母的控制行为是否确实过度。考虑他们的动机和意图,并确定你对此感到不满的具体原因和情况。

2. 沟通和表达观点:与父母进行坦诚、尊重和开放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表达你对他们过度控制的感受,以及你希望拥有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和责任。尽可能具体地说明你的需求和期望。

3. 寻求妥协和平衡:试图与父母达成妥协和平衡,以满足双方的需求和期望。这可能需要双方进行妥协和灵活性,以找到一种适合双方的协议。

4. 建立独立和自信:通过积极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信心,逐步摆脱对父母的过度依赖。争取在学业、生活技能和决策能力方面取得成功,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成熟度。

5. 设定个人边界:学会设定个人边界和规矩,以保护自己的自主权和个人空间。明确表达自己的界限,并勇敢地说“不”当有需要。

6. 寻求外部支持: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独立处理过度控制的情况,可以考虑寻求外部支持。这可以是与他人分享你的问题和感受,寻求家庭咨询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记住,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复杂,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动态和文化。摆脱父母的过度控制可能需要时间、努力和适当的妥协。保持开放的沟通,尊重彼此,并寻求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5. 父母在家说话很强势怎么办

其实不同的家庭里面父母都是有不同的一些地位的。所以说我们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去思考,或者是做一些事情才可以。面对这种很强势的父母,我有以下的几点建议。也许会更加适合你和他们去相处。
1.首先就是这种父母特别的强势,那么我们和他们说话的时候,首先就是需要自己注意一下彼此的这种交谈。因为如果不能够和父母有这个比较好的交谈方式的话,彼此之间就会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经常性的会和父母有一些吵架之类的。所以说自己一定要找好自己的位置。和父母在交谈的时候也应该让自己比较稳定一点才是最好。
2.而且和父母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这种情绪。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在和其他人说话的时候,就很容易不会注重自身的情绪。尤其是对于这种特别强势的父母。所以说这种情况和父母去说话,注意好自己的情绪,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和父母进行交流。因为不会因为父母说话的这种方式,而带动我们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和父母的交流都能更好一点,也不容易出现矛盾。
3.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毕竟对方是我们的父母,所以说我们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更加低调一点才行。因为我们毕竟是有这种亲情的。所以说不要太过于激动,因为当你把父母气到了的话,其实对你是没有好处的。有些时候设身处地的为父母去想一想,那么做这个事情也许就会更加简单。

6. 如何摆脱父母强烈的控制欲

摆脱父母控制欲是很难的事情,在于父母年龄大了,习惯于控制欲很久了,要一下子不控制,非常难做到。

首先,你能意识到父母的控制欲已经是一个进步,说明已经有了摆脱的意愿。

其实,关键在于你的改变。虽然控制欲父母会一如既往把你当小孩看待,但是你成人的表现,比如,对自己负责,自己承担,保持边界等行为,有可能促使父母慢慢改变。

如果跟父母保持一定距离,比如你在外地工作,你的独立性会更好地成长,也可能帮助你脱离父母的控制欲。

问这个问题的孩子,一定是缺乏反抗父母的勇气的,都是爱的束缚导致的。


所以就是很多的想法和建议给到你了,你也很难做得到,也几乎很难帮到你。


对于如何摆脱父母控制的这个话题,只有你自己认识到了,并且能够挣脱这种束缚,什么方法都不是问题。(后面我会说答案)


下面这幅剧照本身就很有代表性,一个孩子的脐带被链接着,手中还有一把锁。


这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剧照,其中“茉莉的最后一天”这一集,很多人是哭着看完的,因为把控制型妈妈对女儿的一些行为很真实的表现出来了,而女儿的那种痛苦也通过影视剧传递给了观众。


纪伯伦的这首诗值得父母细细品味:



我是看了这部剧以后才去找了原著来看,因为剧中孩子的表现让我作为一个母亲太震撼了。

因为你很难想象一个母亲的爱会让孩子伤的遍体鳞伤还不自知,所以自己也在反思。


所以,想给题主几点提醒:


首先,对于控制型的父母,不要寄希望于他们改变。


因为控制型的父母自己并没觉得在控制孩子,都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


在这本书的序中这样写道:书中的每个孩子,无论他们在世俗认定中是成功或失败,他们的生命,都烙印着奋战过后的伤痕。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战斗,他们的奋战对象却都是至亲,特别是母亲。


我觉得这句话很真实,也可悲。


第一集中《妈妈的遥控器》当中的母亲,为了儿子好,想让他改掉不良的习惯,这都无可厚非。



但是母亲竟然把遥控器当成了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的道具,因为这样的装置能够让儿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成天补习。 最后还来了句“我是为你好!”,亲情变成了牢笼,对孩子是无穷的伤害。


为什么孩子很痛苦,很难摆脱这种境地,因为那是自己至亲的人啊,而父母对此并不能接受和理解。


直到最后,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后才明白自己行为的伤害,但那都太晚了啊。


第二,无论他们改不改,应该改的人是你自己。


当你明白了父母的固执,及他们的固化思维,接下来怎么做应该自己去思考了。


需要自己逃脱爱的禁锢和控制,俗话说,你只做自己能改变的,不去想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


而自己的改变和接受,都是可以选择的。


而你想去试图改变父母,那要看他们的态度和心情了,你能控制吗?



基本不能。


其实不用太过于纠结,有抑郁倾向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优柔寡断了些。


我小时候,选专业就业都是父母的意见,那阵是因为自己不具备判断能力,也没有从小立志干什么。


但当我成年后, 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想,和自己要爱的人,父母一个都没拦住过。

当然,他们是那种控制欲望没那么强的,但和他们的很多想法都是背道而驰的啊,只要我拿定了主意,基本都按照自己的意见在走。


所以,决定权在自己,如果你自己瞻前顾后,没法用足够的勇气来改变这一切,那么接着痛苦的肯定只有自己。


反过来,你想好了,经过了认真的审慎后觉得自己是对的,为什么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呢? 他们用爱束缚你,难道你不能用爱来说服他们吗?


第三,只有自己改变了,才能真的解脱出来。


路,自己走过,才知道前面有哪些风景。


对和错,都不重要,都是人生的体验。


我们不就是因为这场人生旅途的不确定性才觉得充满无限可能的吗?


有医生曾经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说过:你得的病就像肉里的刺一样,我的药只能在这个刺的表明缓解你的疼痛,但要根治还是靠自己把刺拔出来。


对摆脱父母控制的人生而言道理趋同。


-end-

你这样的一些东东总要挑拨父母和儿女的关系,是其心可杀,其人该揍。

社会 上可写的事太多,你想赚钱,就堂堂正正的,不要想动摇 社会 的根基,虽说就凭你这样的东东已劲摇不了,但看到了让人恶心。

网上有篇热文,《世上到处都是不爱子女的父母》。

谈父母通过对子女掌控寻存在感,或得到个人利益。

法国电影《钢琴教师》,说的就是一位长期被妈妈控制的钢琴女教师压抑变态的 情感 生活。

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比比皆是:不许女儿谈恋爱、不许去外地工作、不许……

日常中的干涉控制更是如此:一位父亲得意洋洋地炫耀成果,通过自己努力扳回了孩子想做什么职业的愿望;菜场那位祖母说,我大孙儿已经9岁了,我马上回家叫他们再生一个;一位爸爸出面帮女儿打女婿、帮女儿跟女婿离婚……

细微的不易觉察的控制更是多:都成人了他们还觉得你该早起、觉得你该对自己的孩子上点心、觉得你工作间隙要叩齿健身、觉得你做的饭就不好吃她做得才好吃、觉得离了他们你就过得一团糟……

很幸运,我父母没多少能力,所以对我是完全撒手的。有时候我会有没有人帮助的孤单,但更多时候,我可以做自己的主,我觉得自由自在。成年后发现:这种撒手不管真的比乱管好NNNN倍……

所以,结婚后,我特别特别不适应新的家庭。公婆属于那种细心的操持的父母,这个好处的弊端就是凡事喜欢干涉,从唠叨我们该早点生孩子开始、到干涉我们装修房子的颜色……一路磨合,终于达成了现在的不松不紧的状态。其中诀窍就是:我“辞退”了他们,不再要他们帮助带孩子烧饭,一切都是自己来,虽然辛苦,但是我的小家庭真的彻底长大了,我终于有了主人的感觉,我们在小家里获得了轻松自在。

某个博友发过这样一条博客:他千辛万苦写就一本书,兴高采烈地回家献给父母,而他爸爸只是把书丢在一边,说了一句:“与出一本书相比,我们更希望你结婚。”

这位博友由此大发雷霆,我非常能理解他:打拼很久,终于获得一点成就,兴高采烈地回家跟父母分享,想得到父母承认,父亲却不屑一顾:你这个不是成绩,因为你还没有结婚!

控制欲 强的父母,永远看不到孩子的成绩,永远只看到不足,他们像指挥官指着前方:“到这儿了算什么,前面才是圆满处。”而“前方”永远只在前方啊!这样的父母,他们从不赞赏孩子,他们总在不断地要求……

那位博友所发微博的后续是:他父亲气得晕倒去医院了。博友手忙脚乱地送父亲上医院,自己自责得无以复加,在微博里忏悔,说简直想把自己剁了。

控制欲 的父母第二条特征就是:无能为力的时候总是示弱来控制孩子。

这样的父母总是把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或生活的延生,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被这样的父母干涉,孩子一边反抗一边因为自己“不孝”而自责,内心扭曲彷徨,一辈子都不得幸福。

《钢琴教师》里的女教师就是这样被她母亲禁锢成囚徒。

《世上到处都是不爱子女的父母》文中说的方法我是赞同的:远离想控制你的父母——远离不是不管他们,而是不被他们干扰。

不要奢求对 控制欲 的父母“左耳朵进右耳多出”能解决问题,而是明确让他们知道:彼此的界限,并且不允许对方逾越。

甘肃那个女子简直就是被父母控制而亡的样本。控制她的是她的祖母(一个母亲替代形象)。自己孩子被祖母打、自己丈夫被祖母打,家是祖母掌权,钱在祖母那儿,电视机给祖母看。在无望的劳作中,无休止的被控制中,自己还要遵循孙女该有的形象:温顺、谦和、孝敬祖母。临死了,还对侄女说:以后有好吃的记得留给我奶奶。

她不知道她无休止的苦难是从祖母掌控她开始的,她只能对自己下手。

父母对孩子掌控往往持着一个最大的借口,那就是:“爱”以及“为你好”。

是不是真的为你好,他自己都不知道。

我看阳阳的帖子,有位跟帖的姑娘一直未找到对象,她母亲有一天生气了,骂她:“你这个老处女!”这样的字眼从母亲口中说出,你认为她是真的为女儿好吗?她只是哀痛自己颜面丢尽所以才会骂出这么恶毒的话。

什么样家庭出来的孩子, 还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伤生活的。治愈的过程漫长而容易反复。

所以,我们既要 摆脱父母 的掌控,同时也要努力做到不对自己的孩子掌控。

文中有这么一句:“远离想控制你的父母——远离不是不管他们,而是不被他们干扰。”



我来想想怎么个“远离”法既合人伦又靠谱:

1 既然要远离,首先你得自己不对他们依赖。如果你还指着他们烧饭洗衣,那么大概只配做个“听话”的孩子。

2 父母身体好不需要你照顾的,给钱吧!离开那种忧郁的脸庞和眼神吧,不要歉疚,既然在一起是互相折磨,还不如给彼此空间。

3 身体不好的父母估计也没有 控制欲 了,他们会更多地操心自己的身体。所以,尽孝吧!

4 划清界限,告诉他们你的底线,比如婚事,不要他们插手就是不要插手,多强调几次对方自然就接受了。自己要强大,自己都嗫嗫嚅嚅不清就别指望父母能听从你的讯息。



如何知道自己在控制孩子:

1 你是否从来都觉得孩子不会或不对。

2 你是否一直为他担心。

3 你是否从未赞过孩子。

4 你是否喜欢为孩子代劳。

5 你是否一直帮他操心,帮他决定选择。

6 你是否不希望孩子远离自己。

7 你是否发觉自己离不开孩子。

8 你是否想他一直在你身边。

在中国,父母总会用“我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干什么事不是为你好”来道德绑架孩子

超过80%的孩子应该都有这种感受:

父母觉得你该穿秋裤了

父母觉得你该学习了

父母觉得你该理发了

父母觉得你该恋爱了

父母觉得你该结婚了

他们从来不在意孩子的想法,只是一味的做“好好家长”


想要摆脱这样的“控制欲”我想只有一个方法:

经济独立,成立自己的家庭

坚决的说不。

比如当他们提要求的时候,我们就说不。

他们接下来就会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需要告诉对方:“不,这根本不是为了我好,你们只是希望我听话而已。”

接下来他们可能会开始责备,埋怨,甚至开始骂人,他们会说这个人翅膀硬了,开始飞了,怎么这么不孝顺了?总而言之就是,我们变了……这时候我们可以坦然的说:是的,我变了。

经过若干次这样的循环,他们会开始意识到他们无法控制子女,于是他们又开始会耍无赖,甚至扮可怜会跟子女说各种各样的软弱的话来博取同情。

记住,在这时候千万不要回头,也千万不要被他们的软弱所蒙蔽了双眼,因为一旦开始妥协的时候,他们就又会开始侵犯。

这个时候继续坚定地做自己,他们会渐渐的接受一个现实:他们再也无法摆布别人,再也不可能让一个人听他们的了,这时候界限就成功建立了。

当然,在开始做上面这些事情之前,请先经济独立,正所谓底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独立之前,哪来的人格独立?

首先为人父母要以德来教育孩子,同时也不能压迫孩子。孩子们都是有自尊心的,千万不能让孩子有精神压力。

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就会导致隔阂,不利于亲子关系。善待孩子是第一要义。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非爱行为”,指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

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必须要听我的话,否则就是不孝,就是白眼狼!被迫背负着另一个人全部的希望,每日如履薄冰的孩子,怎么可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一个总是强调牺牲,苦闷伤感的母亲面前,孩子不敢快乐,也不敢幸福。父母自认为“牺牲式的绑架”会让孩子变得更好、更孝顺,可是那都是一刀刀刻向孩子内心最深的伤痕。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懂得放手的父母,才能让孩子生出翅膀,在空中稳稳地飞翔。自由和独立,是父母能够留给孩子的,最珍贵的财富。

不要去指责父母、仇视父母,他们当年因为知识水平、性格等,会有自己的局限性,他们也不知道这样是害了孩子。就像《银河补习班》里邓超说的:“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做得不好请多包容‘’。

学会成长,走出来,去慢慢修复自己,去改变命运的轨迹。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一切,原生家庭也不是我们去抱怨和停止成长的理由。

别忘了,你也会成为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这个很简单 只有强大自己 然后离开他们 自己出去闯 社会 我妈妈就控制欲很强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去 然后大学毕业就去了南方 现在又出了国 距离远了 我妈妈依然用打电话和视频的方式想要继续控制我 不过鞭长莫及 我不理她 慢慢的 我习惯了自己做决定 我妈妈看到我的成长和努力 终于认可了我 现在她不再控制我了 反而有事会问我的意见

所以 父母控制你 是因为认为你不行 你做给他们看看 让他们知道你能行 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放松对你的掌控

很简单,温柔点,慢慢的扩展自己的边界,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事开始对着干。

你让我不睡懒觉,我偏要睡他个桃花开,哪怕是在床上玩手机不起床都行。

你让我马上吃饭,我偏要等半个小时再吃。

下午五点必须回家,我偏要玩到7点。

...

...

反正就是,在一些很小的事上对着干,如果小事上获得了成功,再加点力度,在小事上一点点的增加,直到大事上都有自主权,直到你爹妈都觉得,管不住你了,娃长大了,那你就胜利了。

不要一来就开始流血闹革命,换来的一定是暴力的镇压,那些直接什么都对着干的,简直死的不要太愉快。爹妈都是活好几十岁的人精,要整死人、折磨人的方法起码有好几十种,所以,直接来硬的,这是很愚蠢的。

我爹妈从小就压榨我的自由空间,把我拽手里,我都喘不过气了,后来我自由意志越来越强烈,就拼命反抗闹革命,直接对着干,被打得好惨的...跪板凳,上面放满了鹅石头;打人的工具,黄金棍好几根绑一起,期间换了好多次(可能是被我丢的);和老妈吵架,我直接拿头撞玻璃,把窗户撞碎;上网吧玩通宵,半夜直接从网吧揪出来,一路打回家,那个之狠,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差不多被各种折磨了一年左右,我才慢慢的获得自由,这就是闹革命的代价——暴力镇压。

只是,我成功了,那些付出,流的血都是值得的。

问题是,你们能做到咱这程度吗?

如果被打死也要按自己想法来,那无所谓,直接硬着陆。啥你要我这么干?对不起,我做不到。

如果对自己没有把握,那还是来软的,从小事开始反抗,把战线拉长一点,慢慢的扩展边界。

嗯,方法已经告诉你们了,祝大家好运。

阅读全文

与如何避免控制型父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幼儿园敬老院献爱心方案 浏览:697
父母对社会消极怎么办 浏览:995
体检膀胱镜多少钱 浏览:570
真正长寿 浏览:379
老人死后多久停保 浏览:229
一个人要诚实守信孝顺善良 浏览:140
什么药可以长期吃养生 浏览:756
养老保险公示表 浏览:512
体检胆囊结石挂什么科 浏览:32
英语孝敬父母的手抄报 浏览:828
初中开学体检都有哪些项目 浏览:144
老年人的电话卡丢失有什么危害 浏览:843
簪中录女主父母怎么死的 浏览:742
女孩子回家怎么联系父母 浏览:111
长寿微笑 浏览:511
河南社保养老金大概是多少 浏览:179
养老保险企业缴费基数 浏览:301
九九重阳节小持 浏览:224
养老保险28年和30年差多少钱 浏览:177
用长寿丸 浏览: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