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才算有资格当合格的父母呢
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父母,我觉得应该满足以下几点:
1.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孩子合理的要求要答应。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乞丐,要一个书本,要一件衣服,想吃一个东西,都是在求父母。这样的孩子,成年之后自我价值感很低。
4.给孩子安全感
在我小的时候,农村人特别爱“逗”孩子,经常拿我开心,譬如:你不是你妈妈生的,你是你妈妈从垃圾堆捡的。你妈妈有了小弟弟,就不喜欢你了。孩子还小,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玩笑,哪些是真的。我记得,那时候我心里就很恐慌,特别担心自己是捡来的,爸爸妈妈有一天会不要我。
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就能算得上合格的父母了吧!
欢迎你给我一点鼓励,为了点赞哦,我会心怀感激。
2. 合格父母应具备的五个条件,看看你具备了几条
这位知友,下面五点合格父母应具备的条件,看看自己能符合几条。
一、能为孩子分忧解难的家长
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应该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提前预知,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家长
做为家长要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为了孩子,家长需要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在孩子面前不做一问三不知的家长,这样才能获得孩子对您的尊重。
三、懂得欣赏孩子的家长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发现孩子的长处要给予肯定,孩子得到认可就会更加努力。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将孩子身上的优点放大,对于孩子做的不完美的地方,要用耐心去引导,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更不能用语去贬低孩子。
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因此孩子在家学习时,家长尽量不要在家中接待客人。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一个和睦稳定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不要在孩子面前摆家长的架子
有些家长总是认为,我是一家之长孩子就得听我的,有几个家长能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呢?这一点能做到的家长很少,如果你做到了,那么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顺畅很多,你就能很好的了解孩子。
如果上面这五点您都具备了,那么你的孩子一定很优秀。
如果你一条也做不到,那么你该好好的反思了,自己是否有资格埋怨孩子。
3. 杰出的父母都具备哪些条件坚持哪些育儿原则,才能成为杰出的父母
杰出的父母都会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在教育过程当中不会给孩子压力。父母只有重视自己的作用,才真的能够成为杰出的父母。有的父母把孩子带到学校就不管不顾了,只是担心孩子的成绩考得好不好。家长这么做容易把孩子和自己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而孩子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大。父母要当孩子的情感老师,要把孩子在学校当中没学到的东西全部都交给孩子。只有认清楚现实,孩子才会真正的去感激父母才会相信父母的话。
总的来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不要事事都只要求孩子自己不去做。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能够理解父母的用心的。家长一定要在生活当中用身体来给孩子,做好示范孩子才能够明白。学习是孩子必须需要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亏欠孩子。
4. 合格的父母准则
我们是父母,是引路人,不是管理者。当好父母,就要做好一个榜样,要知道榜样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今天我们不谈如何教育孩子,我们来谈谈做一个好父母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我认为一个好的父母,除了具备爱心、细心、耐心之外,还应该具备下面素质:
1、无条件的爱:无论我们是做什么的,孩子都会爱我们。所以无乱孩子做了什么,我们对孩子的爱不能放弃,尤其是当孩子犯错以后。面对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认识错误,纠正错误,不能盲目的呵护。爱不是遮风挡雨,爱是让他茁壮成长。
好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好爸妈,合格父母的8个标准,你及格了吗
2、同情:一个好的父母,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答孩子的疑惑和问题。这样就不会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3、一致性:一致性是指言行的一致性。我们不能给孩子建立一套规矩,而自己却是那个经常破坏规矩的人。我们要求孩子的,自己也应该以身作则。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就不要苛求孩子能做到。
4、沟通:好的父母一定会尝试不同方式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这样我们才能更好了解和教育孩子。通过我们和孩子有效的沟通,也能提升孩子与别人沟通技巧。
5、倾听:好的父母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能够听进去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并且要恰当承认他们的想法。听完孩子的想法,我们要分析利弊,让孩子自我决定。
好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好爸妈,合格父母的8个标准,你及格了吗
6、理解:当孩子对说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应当理解孩子的心情,是喜悦、忧虑、恐惧。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孩子,才能让孩子更加信任我们。
7、回应: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正确,回应都是必须的。冷漠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无助,正确、及时的回应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关怀。
8、耐心:孩子每天都在你身边,父母的耐心很容易为消磨殆尽。对于孩子习惯和性格的养成,都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不断的重复和巩固,才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和好性格。好的父母应该有耐心去思考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5. 优秀的父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如果把父母当作一份职业的话,你首先要具备这个职业要求的知识理论,这样才有可能被聘用。当然,要想成为父母,不需要考察这个条件,这也就使得为什么教育问题这么多,因为父母们根本就不懂正确的教育知识,面对孩子问题,他又如何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呢?
5、总结反思能力
这是我特别加的一条能力,因为这个能力可以帮助父母不断地提升自己,更上一层楼。具备了前面4条能力,我们已经是一个优秀的父母了,但是再优秀的父母也会犯错误,或者说,再优秀的父母也可以继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比如说,原来面对孩子的一个不良问题,我们用一个方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还不错,但是不是说这种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呢?不一定。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呢?肯定是可以的。所以的这些都靠总结反思来实现。
总结反思可以帮助父母个性化的提升自己,能切实有效的真正实践所学的教育知识,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因此优秀的父母必然要具备总结反思能力。
6. 好父母的标准是什么
总结十几年做父母的经验,觉得做个合格的父母应该具备这些条件。一是要学会宽容,让他有成长的空间。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要总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其。女儿在小时候曾经这样问我:为什么你特别想做的一件事你可以不去做,而我却做不到呢?(当时是女儿生病,想吃东西,但吃它会影响身体康复),我回答:因为妈妈是大人呀,大人就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控制欲望是成长过程,因此做父母的要提醒其。比如,在孩子很小是喜欢买玩具,去商店看到新玩具就想要,也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因为父母不同意买而大哭大闹,弄得父母很难堪。我当时的做法是,与女儿约法:每次出去到商店可以买一样玩具,买什么由她自己选,因此她必须在众多喜欢的东西中选自己最想要的,其他的只能等到下一次去时才能买了。因此,女儿也从没有在商店为想要什么大闹过。这种习惯一直到大,现在有时去商店她买衣服都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经常在我们劝说下才会多买几件回来。二是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他才会学会明白哪些是自己真想要的。女儿4岁开始学钢琴,初时兴趣很大,但初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时我也着急,在练习是经常批评她,到后来学习逐渐步入正规后,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兴趣大增,每天定好的练琴时间,她会自觉遵守。我告诉她,如果你不想学就放弃,想不想学一定要想好,这样一直学到小学毕业,她说不太想学了,才停下来。上初中后,她又想学,继续学了一段时间,到后来才基本停下来。这段学习对于培养她对音乐的兴趣/发掘天赋影响很大。三是要信任/尊重。孩子上学后,会有自己的朋友圈,对她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如何对待朋友,需要指导,但绝不能强制,并且对她的隐私应当予以保护和尊重。别人评价女儿时,都说她是相当独立,我想这与对她她的信任有关吧,对很多事,我们在提建议后会说,相信你会做好的。女儿上学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因为学习问题叫过家长,初中时因为老师对一次比赛的处理不公,女儿十分气愤,一次气得流下泪来时我们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才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并诉说了自己的感受,对此,我们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我们的建议,但问题还得自己处理。后来,女儿去找了老师谈这件事,并为些写了一作文,向班主任说了这件事,以后才渐渐平复,较好地处理了事情,不仅没因为对老师有意见而影响自己对这门课的学习,反而促使她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的决心。四是教给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但对某件事的对错,由她自己去判断好了。对待学习也是这样,我们不是很关心她的考试分数,但她知道考的好坏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上中学时她曾经这样说分数:我可不想成为只会学习的傻子。我问她为什么考得好就会被你们称为只会学习的傻子,难道学习成绩不好就是聪明吗?她回答:我又不是学习不好。于是我们谈了关于分数/成绩的问题,她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正象她后来参加SAT考试时,因为要在保持学校正常学习情况下参加考试,我们说:没关系,一次考不好可以再准备一次,她回答:这种事,就不能给自己留后路,否则永远考不好。正如她所说,一次就考了比较满意的成绩。五是要让孩子感觉到快乐。这还是孩子教给我的。记得她上小学时,有一句作业成绩不太理想,好象吸有79分吧,我就说: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她回答:为这个我已经难受了好几天了,我每天都会有一些让人高兴的事,为什么我就得天天看这个让我不高兴的呀。对啊,女儿的这个说法很好。还想起一件事了,女儿小时候有个同学来家里玩,她站在半开的门口问同学有什么事,说完她就让别人走了,关上门自己回房间了,事后我问:为什么不让同学进来呀?她的答是:我不想让她来我们家,我不高兴。我批评她这样做不对,对人应该有礼貌。她说:我有呀,但这是我的家,在我家里我总不能为了让别人高兴就让自己不高兴吧(后来跟她聊天才知道,原来女儿去她同学家时,同学让她不高兴了)。事后想来,她说的没错,我们在社会中经常因为某种原因,忍着自己不高兴应付别人,孩子不需要象成人那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