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黄香故事的感受,50字。
今天,我读了《黄香的故事》感受很深。
黄香的故事写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孩名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妈妈去世了,他心中十分悲伤,但懂事的他,不但没让爸爸为自己担心,反而很会关心爸爸。寒冷的冬天,黄香在晚上睡觉前钻到爸爸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把爸爸的被窝暖热,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炎热的夏天,黄香就手摇蒲扇,为爸爸驱赶暑热和蚊子。
当我读了这篇文章后,黄香对父母的孝心让我感到十分敬佩。是啊!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孝敬父母。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父母辛苦挣钱就是为了我们吃好、穿好,自己却省吃俭用。有时晚上还要陪我们做功课,明明困了,但还坚持说自己不困。父母把自己全部精力都给了孩子,我们做子女的也要常常为父母着想。黄香比我们还小,他都能为父母着想,我们也一定能。我们要珍惜今天自己的生活,感激父母、尊重父母和孝敬父母。
现在,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我们过生的时候,有些人认为这是自己的生日,应该好好玩,好好吃。忽略了父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在我们生日的时候,是妈妈忍着刀割一般的痛苦把我们生出来,所以在自己生日时,不但要对妈妈说一声:“妈妈辛苦了!”而且还要端一杯茶水给父母。
孝敬父母不应当只是句空话,而是应体现在行动上。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孝敬父母的好品德。当我看到黄香冬天为父亲暖床,热天手摇蒲扇为父亲驱赶炎热和蚊子时,我联想到了我的父母伺候我外婆的事。那年,我外婆得了癌症,我的母亲每天给外婆煎药、按摩、提水、洗脚、洗澡,我的父亲则每天都给外婆做好吃的。街上的人和医院里医生、护士、病人都竖起大拇指夸他们是孝子。
我们也应该像黄香那样孝敬父母,当父母生病时,应端水送药,多说宽慰话;当父母工作忙时,应自觉打理自己的生活;当父母外出时,应提醒父母多穿衣服,承担所能的家务活,为父母减轻家务负担。
照顾父母是我们儿女应尽的职责,我们要感谢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2. 黄香温席的故事有什么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3. 黄香温席的故事得到的启示
2.黄香温席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译文: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当时年正好九岁,很懂事.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启示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做人的根本。黄香可以做到孝敬父母,希望大家都向黄香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4. 香九龄,能温席的具体故事
“香九龄,能温席”出自宋代王应麟《三字经》,是意思是: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具体故事如下: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人。 他九岁那年,他的母亲去世了。 尽管他还很小,但他知道孩子应该孝顺父母。 为了照顾父亲,黄香在夏天用风扇站在父亲的床旁,将枕头垫子冷却,将蚊子赶到很远的地方,然后恭敬地请父亲休息。
冬天,当他担心父亲的受冻,他便为父亲暖被子。就这样, 黄香长大后知识渊博,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受到人们的称赞和爱戴。
(4)黄香做了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扩展阅读
黄香的生平事迹
1、门下孝子
黄香字文强,是江夏安陆人。九岁时他的母亲去世,黄香思念至极,致使形容憔悴差点死去,被乡里人称赞为孝子。十二岁时,他的事迹被江夏太守刘护听说,刘护即征召他到自己府里做官,代理门下孝子的曹吏,十分喜爱、敬重他。
黄香家境清贫,家里没有仆人婢女,自己亲自操劳家事,尽心奉养长辈。并且广泛地诵习儒家经典,深求精通道德学术,写得一手好文章。
2、晓习边事
永元十二年(100年),东平、清河二地报告称卿仲辽等人谣言惑众,此案牵连到近千人。黄香分别据实上奏,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对郡国的疑案,往往从轻处理,爱惜人命,只恐无法做到。他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都很适当。
和帝知道他勤劳为国,多次赏赐他,生病时派人慰问,又赐他医药。黄香在任内还推荐了不少的贤才,和帝对他十分宠信,舆论都讥讽他得到宠信过了头。
3、免官病卒
延光元年(122年),黄香升任魏郡太守。魏郡里原有的园田,常常与人分种,一年收获几千斛的谷物。
同年,郡中发生了水灾,百姓都陷入饥荒的状况,黄香把自己的俸禄以及得到的赏赐,全分给灾民,富豪大族也各自提供义谷,来补公家贷放灾民的不足,灾民因此获得保全。 但在不久后,黄香还是因水灾被免官。几个月后,便在家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