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家里有老人死了以后,家里的人不可以洗衣服或者洗澡,这是什么风俗
这个习俗是这样的,属于一种守孝行为,因为老人过世之后的头七天,整个家里是处于一种非常悲伤的环境中,这时候不宜做过多娱乐事情,包括喜庆的事情也不能去参加,否则容易把这份悲伤传染给别人家。
古时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守孝期间,不可以举行婚嫁之事,也不得举行吉庆之事。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论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后,都要请假回祖籍守孝,称为“丁忧”。所以如果家里有老人去世,尽量不要穿过于艳丽的衣服,也不要到处寻欢作乐,好好缅怀家里老人!
Ⅱ 农村家里父亲死亡三年内不能盖房风俗
迷信说法:三年内不能动土。但是,现在的人花样翻新,出来一个【偷修日】。
如果你很迷信,就找本地会算者:帮算一下日子,选上很好的偷修日------- 就能破土动工修房子。
祝你顺利,拥有好运!
Ⅲ 自己的亲人长辈去世了为什么不过一百天不能理发理发了会怎么样
在过去农村老人去世后有很多讲究,比如说要烧五个七,烧百日,还有不能理发等等。过年期间的讲究就更多了,不能贴对联,不能放鞭炮,不能去亲戚家串门,也不能接受别人到自己家拜年!
家里老人去世后不能理发,这一条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在过去,老人们说如果家里有人去世,那么在100天内是不可以理发的,100天不理发,也就是说三个月不理头发,对于长头发的女性来说可能还可以,但是对于剃小平头的男子来说,三个多月不理发是有些困难的,所以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烧完五七之后就可以理发了,烧完五七也就是去世35天之后。
之所以说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理发,是对已逝人的一种尊重和悼念,在古代的时候如果是父母去世,即使在朝中做官的人也会请假回乡丁忧,以表达自己的孝心和追思,在守孝期间通常是不剪头发,不剃胡须,住在坟墓日夜守护。记得在参观孔林的时候,在孔子的坟墓跟前就有一个简陋的小房子,那就是他的徒弟当年为他守孝而搭建的,过去更是注重去世后的礼节和孝道。不过流传到我们现在这一代,没有像过去那样守孝几年的说法了,就变成一段时间内不理发。
我倒是觉得不理发还有一个原因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既然父母已经过世了,那么做子女的要尽最后一点孝心,留一点念想,所以不能在老人去世没几天就去剪发,这样显得很不尊重。其实无论是不能剪头发还是不能剃胡须,这些讲究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为了表达对仙逝人的一种尊重和敬意的方式,不管去世后我们做了什么,他们都看不见了,还不如趁活着,趁当下,多尽尽孝心,毕竟这些才更实在。